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俊 严隽陶 +4 位作者 张宏 张宝 张晓英 赖小俭 万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静力训练 骨骼肌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训练对大鼠β-内啡肽及POM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宏 严隽陶 +2 位作者 徐俊 吴信忠 严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探索静力训练对大鼠 β 内啡肽及其前体前阿黑皮素 (POMC)基因表达的影响。 168只大鼠随机分为静力训练高(A)组、中 (B)组、低负荷 (C)组 ,动力训练 (D)组 ,绑缚 (E)组和正常 (F)组 6组 ,六周后 ,分别检测安静和运动后即刻下丘脑、垂体... 探索静力训练对大鼠 β 内啡肽及其前体前阿黑皮素 (POMC)基因表达的影响。 168只大鼠随机分为静力训练高(A)组、中 (B)组、低负荷 (C)组 ,动力训练 (D)组 ,绑缚 (E)组和正常 (F)组 6组 ,六周后 ,分别检测安静和运动后即刻下丘脑、垂体、血浆 β 内啡肽及下丘脑POMCmRNA含量。结果 :静力训练和动力训练均可以提高下丘脑POMC基因转录水平 ,但静力训练提高了安静和运动后中枢 β 内啡肽含量及下丘脑POMC基因转录水平。结论 :启动内源性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训练 大鼠 Β-内啡肽 POMC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老年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宏 严隽陶 +1 位作者 徐俊 吴信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探索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增龄性变化特征及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与机理。SD大鼠分为6月龄对照组、18月龄对照组及18月龄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倒置悬吊法训练,并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共6周。测定治疗前后骨骼肌蛋白质、尿肌酐(CRE)和... 为探索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增龄性变化特征及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与机理。SD大鼠分为6月龄对照组、18月龄对照组及18月龄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倒置悬吊法训练,并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共6周。测定治疗前后骨骼肌蛋白质、尿肌酐(CRE)和尿3-甲基组氨酸(3-MH)的含量。结果:老年大鼠骨骼肌蛋白含量降低,24h尿CRE及3-MH排出量增高;治疗后老年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含量升高,CRE及3-MH排出量降低。结论:大鼠骨骼肌蛋白随着年龄而合成减少、分解加快;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可以逆转这种增龄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训练 推拿手法 治疗 老年人 大鼠 蛋白质代谢 骨骼肌减少症 尿肌酐 C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伤后静力训练对其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胜年 陆爱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动物实验法,对肌肉急性拉伤后自然修复和静力训练对肌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拉伤后自然修复肌肉其拉伸承载强度在24d基本恢复,30d后出现相对稳定状态;应变性能恢复较慢,若无外界干预较难恢复原有的应变性... 采用动物实验法,对肌肉急性拉伤后自然修复和静力训练对肌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拉伤后自然修复肌肉其拉伸承载强度在24d基本恢复,30d后出现相对稳定状态;应变性能恢复较慢,若无外界干预较难恢复原有的应变性能;适量静力训练对肌肉伤后材料力学性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大运动量静力训练则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骼肌 伤后 应变 静力训练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大鼠静力训练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宏 徐俊 +1 位作者 严隽陶 吴信忠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静力训练 动物模型 倒置悬吊法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矫治前牙反深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刚 《医学文选》 2006年第4期651-652,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矫治前牙反深覆[牙合]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观察21例前牙反深覆[牙合]患者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矫治的情况。结果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将牙齿向唇侧移动很... 目的探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矫治前牙反深覆[牙合]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观察21例前牙反深覆[牙合]患者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矫治的情况。结果用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将牙齿向唇侧移动很有效,6-10岁的儿童对斜面导板有较好的忍受性。结论下颌联冠斜面导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功能性矫治器,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治疗前牙反深覆[牙合]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咀嚼肌静力训练 前牙反深覆[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矫治前牙反深覆
7
作者 李刚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078-1079,共2页
关键词 下颌联冠斜面导板 静力训练 前牙反 咀嚼肌 牙合 矫治 牙颌畸形 生长带 不良影响 过度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训练加外用中药治疗髌尖末端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志安 蔡明明 +1 位作者 汤莹 师玉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分析髌尖末端病损伤原因、治疗现状,探讨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380例髌尖末端病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治疗组,另一组为静蹲训练组。传统治疗组为235例,进行传统的按摩加理疗治疗;静蹲训练组为145例,进行静力训练加中... 目的:分析髌尖末端病损伤原因、治疗现状,探讨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380例髌尖末端病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治疗组,另一组为静蹲训练组。传统治疗组为235例,进行传统的按摩加理疗治疗;静蹲训练组为145例,进行静力训练加中药外敷,治疗2—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传统按摩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90.6%。静力训练组结合专项技术动作采取不同角度的静蹲,促使髌尖延长,改变局部的生物力学结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6%和94.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静力训练加中药治疗髌尖末端病明显优于传统按摩治疗,并可作为此种损伤的预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尖末端病 生物学结构 静力训练 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与静力训练在膝关节损伤康复中结合应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书元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6期22-23,共2页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通过前人对等速训练和静力训练两种康复训练方法促进膝关节损伤康复作用的研究,总结出两种方法各自在促进膝关节损伤康复中的特点,等速训练能更好地改善受损伤关节的内环境,防止软组织粘连...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通过前人对等速训练和静力训练两种康复训练方法促进膝关节损伤康复作用的研究,总结出两种方法各自在促进膝关节损伤康复中的特点,等速训练能更好地改善受损伤关节的内环境,防止软组织粘连和肌肉萎缩,而适当静力训练能更好地促进受损伤肌肉本身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提高肌肉应变能力。该文提出等速训练与静力训练在膝关节损伤康复中结合应用的理论观点,希望此方法能用来指导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静力训练 膝关节损伤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1型数字静力训练仪
10
作者 罗新安 刘文海 +1 位作者 胡伟伟 崔瑞兴 《体育科研》 1982年第12期22-25,共4页
静力训练又称“等长训练”,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力量训练手段,早在五十年代就被美国和苏联所采用。目前各国教练员仍很重视这种力量训练手段。
关键词 静力训练 SJ 训练手段 五十年代 仪器设计 训练 训练计划 集成运算放大器 保持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训练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佳欣 《拳击与格斗》 2023年第9期95-97,共3页
在小学田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取得的效果不一样。随着体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很多小学在田径教学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本文针对静力训练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为提升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提供... 在小学田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取得的效果不一样。随着体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很多小学在田径教学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本文针对静力训练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为提升学生的田径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训练 田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1型数字静力训练仪通过技术鉴定
12
《体育科研》 1983年第1期49-,共1页
由上海体育科研所和上海体育器材三厂研制的SJ—1型数字静力训练仪于去年12月18日在沪通过技术鉴定。出席鉴定会的有上海市运动队、标准计量部门、以及有关高校。
关键词 静力训练 SJ 技术鉴定 仪通 体育科研 标准计量 三厂 体育器材 十二个 技术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1型数字静力训练仪的特点
13
作者 黄洪 《体育科研》 1983年第5期17-18,共2页
(一) 静力训练,在国外早已被采用,特别是美国和苏联,在五十年代就采用了。目前,静力训练在许多国家被教练员列为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它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静力训练能在身体位置固定的情况下,许多肌肉在一定的时间内(4—6秒)。
关键词 静力训练 SJ 五十年代 训练手段 伤害事故 传感器 训练要求 训练 训练计划 体育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在肌肉静力训练中的应用
14
作者 R.李森斯 E.V.恩德 明嘉 《湖北体育科技》 1983年第2期62-63,共2页
苏联的研究者近年建议用电刺激来训练运动的肌肉静力力量。电刺激的原理是由电引起肌肉有次序地反复收缩,可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使肌肉作这样的收缩。直接是把电极安放在躯干或远离躯干需要进行训练的肌肉之上;而间接法则是对某些运动神经... 苏联的研究者近年建议用电刺激来训练运动的肌肉静力力量。电刺激的原理是由电引起肌肉有次序地反复收缩,可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使肌肉作这样的收缩。直接是把电极安放在躯干或远离躯干需要进行训练的肌肉之上;而间接法则是对某些运动神经进行刺激。为此目的,阿德莉安诺娃及其助手发明了一种训练肌肉的电刺激法,该法使用频率为2500赫兹的调制交流电。相对平时使用的使肌肉紧张的各种办法而言,电刺激具有以下优点: ——“电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静力训练 肌肉群 阿德 间接法 投掷运动 安诺 训练过度 肌肉纤维 短跑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法静力性训练通过PINK1/Parkin通路调控T2DM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甘丽祯 吴霞 +4 位作者 陈沛 章志 陈哲炜 韦庆波 吴云川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探讨功法静力性训练通过PTEN诱导的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在2型糖尿病(T2DM)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 目的探讨功法静力性训练通过PTEN诱导的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在2型糖尿病(T2DM)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有氧运动组和功法静力性训练组。通过检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质代谢指标以及腓肠肌线粒体功能和PINK1、Parkin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评估功法静力性训练的干预效果。结果功法静力性训练显著降低了T2DM小鼠的FBG、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了脂质代谢,并增强了胰岛素敏感性,通过上调PINK1、Park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腓肠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结论功法静力性训练通过调控PINK1/Parkin通路,改善了T2DM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法训练 线粒体自噬 T2DM HOMA-IR HbA1c PINK1 PARK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性训练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娟 李婷 +4 位作者 郇梦婷 谢颖 谢舟煜 韦庆波 吴云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1276,共6页
背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关键病理环节,静力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目的:基于PI3K/AKT/GLUT4信号通路,探讨静力性训练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 背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关键病理环节,静力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目的:基于PI3K/AKT/GLUT4信号通路,探讨静力性训练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7只作为空白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小鼠通过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8)、二甲双胍组(n=8)及静力性训练组(n=8),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二甲双胍组以二甲双胍200 mg/kg的剂量溶于生理盐水(2 mL/kg)灌胃,1次/d;静力性训练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后予静力性训练,每日30 min,每周运动6 d;模型组每日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无运动干预。干预6周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行腹腔葡萄糖耐量测试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ELISA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生化法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RT-qPCR法检测小鼠腓肠肌PI3K、AKT和GLUT4的mRNA表达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1,P<0.05);静力性训练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上述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胰岛素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1),腓肠肌组织中PI3K、AKT和GLUT4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静力性训练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1);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萎缩,肌纤维间隙变大,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静力性训练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的腓肠肌纤维萎缩和肌纤维间隙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④结果提示,静力性训练可能通过上调骨骼肌组织中PI3K、AKT和GLUT4 mRNA表达,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改善骨骼肌组织的形态与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机体的葡萄糖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训练 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PI3K/AKT/GLUT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斌 檀亚军 +2 位作者 何本祥 成杰 王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的:观察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防治颈椎病的基础运动处方。方法:2010年6月—2014年5月,治疗颈椎病168例,其中男61例,女107例;年龄18—70岁;病程1个月—26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男25例,女59例;年... 目的:观察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建立防治颈椎病的基础运动处方。方法:2010年6月—2014年5月,治疗颈椎病168例,其中男61例,女107例;年龄18—70岁;病程1个月—26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男25例,女59例;年龄18—70岁,平均(48.25±12.06)岁;病程1个月—23年,平均(3.73±4.53)年;颈型10例,神经根型27例,脊髓型5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型4例,混合型23例;给予常规治疗加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对照组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6.15±11.59)岁,病程1个月—26年,平均(3.90±4.32)年;颈型8例,神经根型32例,脊髓型7例,椎动脉型14例,交感型5例,混合型18例;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等指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约18个月。参照疗效评价方法: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4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累计复发8例(1年内复发5例,1年后复发3例),对照组累计复发38例(1年内复发24例,1年后复发14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在治疗颈椎病中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及增强或重建颈椎稳定性的作用,近、远期疗效肯定,能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可作为颈椎病防治的基础运动处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运动干预 病例对照研究 静力训练 颈部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推拿功法训练对人体有氧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万平 徐俊 +1 位作者 孙心德 严隽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22-223,共2页
测定了21名志愿者6周静力推拿功法训练前后的无氧阈值。结果显示,静力推拿功法训练能提高人体的有氧耐力。
关键词 推拿功法 静力训练 有氧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康复操联合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肩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葛海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康复操联合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肩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颈部康复操联合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肩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及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颈部康复操联合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肩痛程度、颈椎功能、颈肌力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6%,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部压痛VAS评分、上肢放射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均大于对照组,颈部残障指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峰力距、平均功率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康复操联合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肩痛及颈椎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部康复操 伸屈肌群增强训练 颈肩痛 颈椎功能
原文传递
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施加林 鲁俊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92例CSR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 目的探讨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92例CSR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0.61±0.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0.18)分,VAS评分(2.03±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能减轻CSR患者临床症状,也能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伸屈肌群增强训练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症状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