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147
1
作者 高林志 张传恒 +2 位作者 史晓颖 周洪瑞 王自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的主要目标,其年代地层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许多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首次在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中获得大量岩浆型锆石,利用... 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的主要目标,其年代地层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许多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首次在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中获得大量岩浆型锆石,利用SHRIMPII技术进行了高精度定年,测得凝灰岩层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68Ma±12Ma。进而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该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为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最新的资料,不仅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地质演化史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口系 下马岭组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沉积层序与地层格架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洪瑞 梅冥相 +1 位作者 罗志清 邢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0-290,共11页
燕山地区是中国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出露最好、层序较为完整的地区。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了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序列,在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及5种沉积相、12种沉积亚相、16种微相。对副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燕山地区是中国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出露最好、层序较为完整的地区。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了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序列,在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4种沉积体系及5种沉积相、12种沉积亚相、16种微相。对副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研究,将区内青白口系划分出3个层序。在层序划分和对比基础上建立了燕山地区青白口纪的地层沉积格架并对其古地理演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燕山青白口纪的沉积为华北陆块上真正的盖层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新元古界 青白口系 层序地层 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江群火山碎屑浊流沉积与金矿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文一 卢焕章 +4 位作者 王中刚 胡瑞忠 吴学益 Moussa Keita 朱笑青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7-497,共11页
贵州省东南部和湖南省西部接壤的大片新元古代下江群分布地区盛产的石英脉型金矿具有较大远景。该套巨厚的砂质板岩、沉凝灰质板岩常被称为复理石组合。通过对锦屏县平秋剖面、锦屏—远口地区天柱剖面以及锦屏、铜鼓等地的考察研究,认... 贵州省东南部和湖南省西部接壤的大片新元古代下江群分布地区盛产的石英脉型金矿具有较大远景。该套巨厚的砂质板岩、沉凝灰质板岩常被称为复理石组合。通过对锦屏县平秋剖面、锦屏—远口地区天柱剖面以及锦屏、铜鼓等地的考察研究,认为它们均属于火山碎屑浊流沉积。本次主要研究锦屏、天柱一带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和金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并参考了大量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黔东南地区青白口纪番召期、清水江期、平略期和隆里期浊流沉积的古地理特征,指出石英脉金矿的分布受背斜轴的剪切带控制,而含沉凝灰岩的浊积岩还可能是其矿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东南部 锦屏 天柱 新元古界 青白口系 火山碎屑浊流沉积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怀来龙凤山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振涛 沈阳 +2 位作者 王训练 马伯永 黄晓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60-1775,共16页
河北怀来龙凤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或称骆驼岭组)因发现"龙凤山生物群"而备受关注。本文报道了龙凤山西坡剖面长龙山组中部临近"龙凤山生物群"化石产出层位之下的粉砂岩中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其年龄... 河北怀来龙凤山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或称骆驼岭组)因发现"龙凤山生物群"而备受关注。本文报道了龙凤山西坡剖面长龙山组中部临近"龙凤山生物群"化石产出层位之下的粉砂岩中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其年龄分布于1573~2931 Ma之间,碎屑锆石年龄谱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峰值年龄为~1.85Ga,此外还有其它若干次级峰值年龄,分别响应了华北克拉通主要的前寒武纪若干地质事件。年龄主峰(~1.85Ga)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大陆块的碰撞拼合事件,~2.6Ga(2.603Ga和2.556Ga)和~2.9Ga(2.935Ga)峰值年龄对应了华北克拉通重要的陆壳生长时间,前者对应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生长的最高峰。介于2.4~2.0Ga(2.07Ga、2.177Ga、2.228Ga、2.286Ga、2.324Ga和2.388Ga)的次级峰值年龄代表了华北克拉通经历的陆内拉伸-裂谷事件。~1.6Ga(1.580Ga)峰值年龄是大红峪的岩浆事件的反映,大致对应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时间。缺失广布华北克拉通的~2.5Ga事件可能是由于长龙山期海侵超覆沉积使得~2.5Ga的露头被普遍覆盖所致。参照长龙山组下伏地层下马岭组报道的斑脱岩年龄,本文测得的最小谐和年龄(1.573Ga)并不能有效地约束其沉积时代的下限。对燕辽裂陷槽不同地区长龙山组或与之可对比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的对比研究表明,燕辽裂陷槽内部对上述构造事件响应存在差异,暗示了燕辽裂陷槽发育期内部古地理具有相当的复杂程度。秦皇岛柳江地区和辽东半岛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与燕辽裂陷槽内长龙山组存在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受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龙山组 青白口系 碎屑锆石 燕辽裂陷槽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红藻石”的发现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水昌 张宝民 +1 位作者 边立曾 王大锐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红藻石由红藻形成。绝大部分红藻石与珊瑚藻有关。珊瑚藻形成的红藻石发育于中新生代,早古生代有管孔藻形成的红藻石。本文记录了发现于下花园地区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四段的红藻石。这类红藻石的中心部分被沥青充填。通过薄片... 红藻石由红藻形成。绝大部分红藻石与珊瑚藻有关。珊瑚藻形成的红藻石发育于中新生代,早古生代有管孔藻形成的红藻石。本文记录了发现于下花园地区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四段的红藻石。这类红藻石的中心部分被沥青充填。通过薄片观察发现沥青饼的周围硅化部分存在两类红藻四分孢子囊:一类四分孢子囊包埋于球状构造内,另一类四分孢子囊包埋于叶片状构造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 下花园地区 青白口系下马岭组 红藻石 红藻 珊瑚藻 四分孢子囊 烃源岩 油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灰质页岩热模拟实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杰 顾连兴 +3 位作者 方杰 刘宝泉 郭树之 刘井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烃源岩的有机质热演化普遍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而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页岩和灰质页岩的Rb仅有0.38~0.6%,处于低成熟阶段,是系统研究中上元古界地层的生烃模式及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的较理想模拟实验... 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烃源岩的有机质热演化普遍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而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页岩和灰质页岩的Rb仅有0.38~0.6%,处于低成熟阶段,是系统研究中上元古界地层的生烃模式及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的较理想模拟实验样品。本次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温度在27.5℃以前(R。<0.80%)为低成熟阶段,275℃~350℃(R0为0.8~1.32%)为成熟阶段;其中325℃(R0为1.16%)为生油高峰,350℃(R0为1.32%)为轻质油高峰,350℃~410℃(R0为1.32~2.0%)为高成熟阶段,410℃以后(R0>2.0%)为过成熟阶段。随着温度升高,生成的烃类和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逐渐变重,验证了δ13C存在温阶效用。在过成熟阶段,可溶有机质亦发生了芳核的缩聚反应,使芳烃含量减少,大分子的沥青质含量增多。可溶有机质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有“逆转”现象,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出现了双主峰,高碳数部位出现了奇偶优势等特征。当Rb>0.81%以后,同一温度点的Rb%>R。%。无水与加水模拟实验对比表明,加水实验的液态烃产率高,液态烃中重组分相对含量多,说明无水实验中热裂解反应强烈,而加水实验更接近地层热演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灰质页岩 青白口系 下马岭组 上元古界 张家 生烃潜力 有机质热演化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龙坳陷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小军 罗顺社 李家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7-1484,共8页
宣龙坳陷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为一套滨浅海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滨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以及3种不同的相带。在对样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微量元素的富集规律及其所蕴含的环境意义,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各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进... 宣龙坳陷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为一套滨浅海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滨岸和浅海陆棚2个相区以及3种不同的相带。在对样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微量元素的富集规律及其所蕴含的环境意义,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各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长龙山组沉积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多处古河流的汇入不仅为碎屑岩沉积提供了充足的陆源补给,而且使沉积水体淡化、盐度较低;同时也反映出该区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始沉积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微量元素还是氧化物,其含量大多数都由前滨→临滨→滨外陆棚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微量元素、P2O5、MgO、CaO、MnO含量及M值(M=100×MgO/Al2O3)随水体变化特征显著,都可作为沉积环境判别的有效标志。此外,解释了陆源组分Al2O3、K2O、Fe2O3在水体较深的临滨及滨外陆棚环境中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上述特征不仅表明该区地球化学特征可作为沉积相分析的重要标志,也说明野外地层和沉积相划分的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碎屑岩 长龙山组 青白口系 宣龙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华南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含金性论康滇地区找金问题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志伟 戴恒贵 +2 位作者 李光勋 陈良忠 张子雄 《云南地质》 1999年第1期1-21,共21页
晚元古代青白口纪(晋宁期)华南地区发育着神农架-龙门山-康滇裂谷和东南裂谷系,成为我国重要金矿床形成的时间和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康滇地区也取得较大进展,这些金矿床主要属于层控矿床... 晚元古代青白口纪(晋宁期)华南地区发育着神农架-龙门山-康滇裂谷和东南裂谷系,成为我国重要金矿床形成的时间和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康滇地区也取得较大进展,这些金矿床主要属于层控矿床文章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或典型的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可供借鉴。最后提出了康滇地区找矿方向和找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地区 青白口系 裂谷 层控金矿床 找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5
9
作者 付顺 田景春 +1 位作者 王峰 何明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8,44,共6页
以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资料观测与分析为基础,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和剖面序列等特征,研究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沉积体系类型,识别滨岸、碎屑岩潮坪和陆棚3种沉积体系,分析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时空演化.在岩相古地理研究基础上... 以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资料观测与分析为基础,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和剖面序列等特征,研究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沉积体系类型,识别滨岸、碎屑岩潮坪和陆棚3种沉积体系,分析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时空演化.在岩相古地理研究基础上,探讨青白口系烃源岩、储集层及生储盖组合等油气地质条件.结果表明:青白口系沉积相带总体表现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的格局,演化过程中水体逐渐变浅,由滨岸—陆棚沉积环境逐渐向碎屑岩潮坪沉积环境过渡.研究结果为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油气预测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 青白口系 岩相古地理 沉积体 油气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痕迹化石 被引量:5
10
作者 齐永安 吴贤涛 张国成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7-521,共5页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发育有丰富的痕迹化石,其中长龙山组产有Helminthopsissp .,Cochlichnussp.,代表潮下低能环境;景儿峪组产有Skolithossp .和Monocrater...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发育有丰富的痕迹化石,其中长龙山组产有Helminthopsissp .,Cochlichnussp.,代表潮下低能环境;景儿峪组产有Skolithossp .和Monocraterion sp .,代表高能潮间环境。景儿峪组的Skolithos 和Monocraterion 是目前所报道的最古老的垂直潜穴,这些垂向潜穴的出现,为后生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化石 后生动物演化 沉积环境 青白口系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科学钻探青白口系中发现381 Ma流纹岩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正 王宗起 +5 位作者 陈毓川 郭娜欣 陈郑辉 郑瑜林 王浩洋 曾载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9-1584,共6页
南岭科学钻探(NLSD-1)选址于江西省于都—兴国—宁都三县交界地区实施,构造上属华夏板块内部的武夷和罗霄两块体交汇部位。南岭科学钻探瞄准构造结合部区域地质问题和矿集区深部成矿预测两方面科学目标进行探索。NLSD-1开孔至1373.71 m... 南岭科学钻探(NLSD-1)选址于江西省于都—兴国—宁都三县交界地区实施,构造上属华夏板块内部的武夷和罗霄两块体交汇部位。南岭科学钻探瞄准构造结合部区域地质问题和矿集区深部成矿预测两方面科学目标进行探索。NLSD-1开孔至1373.71 m揭露了连续的青白口纪地层,是一套完整的凝灰质火山碎屑岩韵律层,主要岩性有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细砂岩、变沉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和流纹岩。本次工作在科学钻探精细地质编录的基础上,对各类岩性地层进行镜下鉴定,并挑选流纹岩中的单颗粒锆石,应用LA-ICP-MS锆石U-Pb法进行定年,获得了一组高度谐和的同位素年龄,确定流纹岩成岩时代为381 Ma,为赣中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时代的进一步划分、归属和地质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科学钻探 青白口系 流纹岩 锆石U-P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太子河流域晚元古宙青白口系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胜哲 张立东 +2 位作者 张长捷 鲍庆忠 彭艳东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介绍了辽宁太子河流域新发现的晚元古宙青白口系南芬组震积岩的层序。该层序为原地系统震积岩,由液化泥晶脉、震褶岩、震塌岩及地裂缝等组成。这是目前在我国所发现的最低层位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事件记录。
关键词 晚元古宙 南芬组 震积岩 青白口系 碳酸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燕山地区青白口系的解体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士兴 刘欢 胡军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年第2期81-95,共15页
根据新的测年资料,原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下部的下马岭组被厘定为中元古界延展系(1 400~1 200 Ma)地层。对上部现在尚未获得精确年龄的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本文通过它们与下伏地层界线性质的研究,以及它们与辽南和华南等新元古代典型沉积... 根据新的测年资料,原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下部的下马岭组被厘定为中元古界延展系(1 400~1 200 Ma)地层。对上部现在尚未获得精确年龄的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本文通过它们与下伏地层界线性质的研究,以及它们与辽南和华南等新元古代典型沉积盆地不同发展阶段沉积特征的比较,认为它们并不是象过去K-Ar年龄所指示的那样属于青白口纪(或拉伸纪)的晚期地层,而可能是在全球罗地尼亚超大陆开始进一步裂解背景下形成的南华纪(或成冰纪)早期沉积,年龄可能在780 Ma和660 Ma之间。因此,燕山地区的原"青白口系"可能都不是真正青白口纪(1000~800 Ma)的地层,燕山地区的原"青白口系"可能要被全部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体 青白口系 新元古界 燕山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青白口系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测年及意义 被引量:18
14
作者 乔秀夫 高动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北方青白口系的底界年龄一直是椎定的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测年是地质年代学一个新的分支,用该方法直接测定中国北部不同地区的青白口系碳酸盐岩年龄,发现嵜拭娴那喟卓谙档捉缥梗埃埃停幔氪车牡捉纾保埃埃埃停嶂... 中国北方青白口系的底界年龄一直是椎定的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测年是地质年代学一个新的分支,用该方法直接测定中国北部不同地区的青白口系碳酸盐岩年龄,发现嵜拭娴那喟卓谙档捉缥梗埃埃停幔氪车牡捉纾保埃埃埃停嶂洳郑保埃埃停岬募涓舾荻院幽下成健⒒茨霞靶陆昂湎堤妓嵫窝遥校猓校獠饽晁竦玫男率荩匦绿致哿酥泄睄半部新元古界的年代格架,其中1000Ma,900Ma,800Ma,700Ma及600Ma是5个重要的界线年龄。青白口系(1000-800Ma)可分为下统及上统,900Ma为统的界线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同位素测年 青白口系 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龙山地区青白口系混积岩层序地层格架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琴 周琛 +4 位作者 田寒云 朱筱敏 吴新松 宋泽平 王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2-803,共12页
华北龙山地区新元古界出露完整,从下向上依次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研究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沉积相演化对恢复华北地区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龙山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微量元素等实验分析... 华北龙山地区新元古界出露完整,从下向上依次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研究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沉积相演化对恢复华北地区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龙山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微量元素等实验分析,在野外和室内岩性特征和沉积序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运动背景,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层序沉积相演化,并建立了层序地层发育模式。研究认为,依据不整合界面和岩性突变界面,将研究区青白口系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SQ_(1)(下马岭组)、SQ_(2)(长龙山组)和SQ_(3)(景儿峪组)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都发育了TST和HST两个体系域。SQ_(1)和SQ_(2)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对应陆源碎屑供给充分;SQ_(3)以混积岩沉积为主,对应相对清水沉积模式。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及其沉积序列等特征,SQ_(1)层序TST以浅海陆棚沉积为主,HST以潮下带砂坪和潮间带砂-泥混合坪为主;SQ_(2)层序TST以潮下带砂坪和潮道为主,HST以潮间带砂-泥混合坪和潮上带泥坪为主;SQ_(3)层序TST发育潮下带砂质浅滩和泥质灰坪,HST以潮间含云灰坪和潮上灰质和泥质云坪为主。在层序划分和沉积相演化基础上,建立了以潮坪-浅海陆棚相为主的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混积型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具有开阔陆表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坪相 层序地层格架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混积岩 青白口系 新元古界 龙山地区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地层划分方法在天津地区青白口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国胜 王震凯 +2 位作者 高亮 王聪 崔超凡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2期208-214,共7页
地热钻井岩屑的细小且混杂,给地层的准确判断和划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天津地区青白口系层型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志特征,探讨了岩屑录井、钻时录井的相关技术方法.通过研究岩性与钻时、岩性与电性的对应关系,总结了青白口系的钻... 地热钻井岩屑的细小且混杂,给地层的准确判断和划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天津地区青白口系层型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志特征,探讨了岩屑录井、钻时录井的相关技术方法.通过研究岩性与钻时、岩性与电性的对应关系,总结了青白口系的钻时曲线特征和测井曲线标志特征.在区域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岩屑录井和钻时录井资料,结合物探测井曲线,可以准确划分出青白口系各组分层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口系 地层划分 钻井 录井 测井曲线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白口系的区域对比与金州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牛绍武 辛后田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我国青白口系一直归属新元古界。近年来,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U-Pb同位素SHRIMP法测年为1368±12 Ma,1370±11 Ma,1366±9 Ma等,时代为中元古代。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含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组合,... 我国青白口系一直归属新元古界。近年来,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斑脱岩U-Pb同位素SHRIMP法测年为1368±12 Ma,1370±11 Ma,1366±9 Ma等,时代为中元古代。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含宏观藻类化石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组合,与北美劳伦古陆西缘加拿大西部麦肯齐山地区新元古界小达尔群所含Chuaria-Tawuia-Longfengsha-nia宏观藻类化石组合完全可以对比,而骆驼岭组(=长龙山组)206Pb-238U测年为930±10 Ma,长龙山组至景儿峪组的时代应为新元古代。长龙山组与下伏下马岭组在燕山地区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则青白口系应解体为下部属中元古界,上部归新元古界。因此,青白口系的含义显然应该重新修订,"青白口系"一名应废弃不用。下马岭组与下伏铁岭组也为明显的沉积间断,通过地层区域对比,金县群与下马岭组地层层位相当,金县群的时代相应也为中元古代,并且地层连续,出露较全,金县群提升为系一级的地层单元就更为恰当(同位素年代推测为1400 Ma~1000 Ma或1400Ma~1200 Ma)。青白口系含义的重新厘定与区域对比和金州系的建立,理顺了我国中-新元古代的地层序列和年代地层格架,为建立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元提供了地层基础,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口系 区域对比 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地区青白口系疑源类(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淑芬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42,共18页
采用浸渍方法在中国北部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中发现大量疑源类,共计47属148种。疑源类的大量繁衍代表当时古地理环境为海域广阔、盐度正常的浅水海相沉积。青白口系(800—900Ma)疑源类主要特征:以单球藻类的大量繁衍并伴有多球藻类的分子;... 采用浸渍方法在中国北部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中发现大量疑源类,共计47属148种。疑源类的大量繁衍代表当时古地理环境为海域广阔、盐度正常的浅水海相沉积。青白口系(800—900Ma)疑源类主要特征:以单球藻类的大量繁衍并伴有多球藻类的分子;在线形藻类中有带状和管状的藻类,以宽度大、数量多为主要特征。其次由多个球形细胞组成的藻丝体;有少量船形藻类的分子出现;800—900Ma之间微生物群主要由下列类型组成:Mi-crococentrica,Satka,Symplasosphaeridium,Synsphaeridium,Chuaria,Statimophada,Tasmanites,Siphono-phycus,Taeniatum等属的分子。以上疑源类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可作为具有广泛生物地层对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源类 新元古代 青白口系 燕山地区 华北 生物地层对比 细胞组成 古地理环境 中国北部 海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祁连地块西段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英安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9
作者 张金明 陈光庭 才航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7-760,共14页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是中祁连地块西段基底岩系之一,对研究中祁连地块元古宙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1∶5万区调工作在其它大坂组中发现了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夹层,并对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是中祁连地块西段基底岩系之一,对研究中祁连地块元古宙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1∶5万区调工作在其它大坂组中发现了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夹层,并对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测年结果表明样品中锆石年龄主要分3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等认为第一组锆石(1456~1524 Ma)和第二组锆石(1018~1021 M)为外来锆石或/碎屑锆石,分别为物源区中元古代早期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和Rodinia大陆聚合事件(格林威尔造山作用)在中祁连地块中的响应;第三组锆石(946~964 Ma)的n(^(206)Pb)/n(^(238)U)加权年龄为958±3 Ma(MSWD=1.4),代表英安质凝灰岩的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它大坂组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样品属于过铝质(A/CNK=1.37~1.75)、高钾(K_(2)O>Na_(2)O,K_(2)O=4.48%~4.86%)、钙碱性(σ=0.89~1.26)火山岩,稀土总量为(149.7~156.4)×10^(-6),(La/Yb)_(N)为10.15~10.61,具负Eu异常(δEu=0.62~0.63),富集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与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相似的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是中祁连地块中—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形成地质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质凝灰岩 其它大坂组 LA-ICP-MS U-Pb测年 青白口系 中祁连地块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石地层格架及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子杰 王烜 +3 位作者 潘玉啟 程培起 包洪伟 雷广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非常发育,出露齐全。文章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依据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参考前人层序地层划分意见,将该区青白口系划分为...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非常发育,出露齐全。文章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依据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相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的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参考前人层序地层划分意见,将该区青白口系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对层序内部的体系域进行研究,建立了本溪地区岩石地层格架和地层模型,认为该区青白口系在不同阶段的盆地演化过程继承了前期的古地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口系 层序地层 地层格架 岩石地层模型 本溪 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