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桦雌花发育、大孢子发生及胚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姜静 李同华 +1 位作者 庄振东 杨传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0,T007-T009,共8页
白桦雌花从开花到雌性器官的成熟需经历 1个月左右的时间 ,解剖学观察表明 :四月下旬越冬的雌蕊原基开始了活跃的分裂和分化 ,子房和柱头开始生长。四月末开花 ,五月初授粉。此后胚珠开始长大 ,五月中旬即分化形成珠被、珠心。珠被为单... 白桦雌花从开花到雌性器官的成熟需经历 1个月左右的时间 ,解剖学观察表明 :四月下旬越冬的雌蕊原基开始了活跃的分裂和分化 ,子房和柱头开始生长。四月末开花 ,五月初授粉。此后胚珠开始长大 ,五月中旬即分化形成珠被、珠心。珠被为单层珠被 ,胚珠为厚珠心胚珠 ,胚珠倒生。五月中下旬 ,珠心内产生大孢子母细胞 ,一周左右发育为成熟胚囊———七细胞八核胚囊 ,五月末完成双受精。白桦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形胚等时期最后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 ,即受精的极核进行几次分裂后形成核型胚乳 ,胚乳核不断增多 ,在形成心形胚后胚乳细胞形成细胞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雌花发育 大孢子发生 胚胎发育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雌花发育的形态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兴舜 李发兵 +2 位作者 宋福南 李开隆 刘雪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共3页
以20年生白桦的雌花序为材料,研究了白桦雌花发育时序特征和形态相关性,测量了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纵径、横径、横径(含种翅)及花柱长。纵径、横径和横径(含种翅)随着发育进程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减数分裂之前的4月底至5月中旬期间,纵径... 以20年生白桦的雌花序为材料,研究了白桦雌花发育时序特征和形态相关性,测量了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纵径、横径、横径(含种翅)及花柱长。纵径、横径和横径(含种翅)随着发育进程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减数分裂之前的4月底至5月中旬期间,纵径与横径处于缓慢增长状态,5月15日到5月28日,减数分裂和配子体形成期间二者增长幅度较大,5月29日以后又趋于平稳。花柱的长度变化不大,纵横径比值呈缓慢平稳增长趋势,而花柱长与纵径的比值变化则较大,呈迅速下降趋势。横径(含翅)与横径相比,其增长幅度在5月21日之后更大,说明种翅在此期间增长较快。白桦花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较明显,因此,根据花外部形态变化大致判断其生殖发育状态是可行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相关研究的适时取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雌花发育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雌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宋福南 杨传平 刘雪梅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466,共2页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七年生白桦嫁接幼树雌花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素(ZR)及赤霉素(GA)的含量结果表明:ABA的含量先升后降,高浓度ZR分别与低浓度的IAA、GA协同作用可促进白桦雌花分化。
关键词 白桦 内源激素 雌花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月浑子雌雄花发育研究评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邢世岩 崔怀新 +2 位作者 王文臣 荣邵乾 路秋生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5期13-15,共3页
阿月浑子属雌雄异株 ,食用油料坚果。雄蕊分化从 4月下旬到 5月下旬 ,雄蕊 5~ 6枚。花粉发芽率85 %。每个花序有花粉 173mg ,花期 15d。雌花分化从 4月上旬到 6月下旬 ,具 1个发育心皮和 2个败育心皮。雌雄分化均有 3~ 5个月静止期。... 阿月浑子属雌雄异株 ,食用油料坚果。雄蕊分化从 4月下旬到 5月下旬 ,雄蕊 5~ 6枚。花粉发芽率85 %。每个花序有花粉 173mg ,花期 15d。雌花分化从 4月上旬到 6月下旬 ,具 1个发育心皮和 2个败育心皮。雌雄分化均有 3~ 5个月静止期。雌雄花内均有异性花器分化 ,但最终退化形成单性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月浑子 雌花发育 雄花发育 异性花器分化 单性花 生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ERF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雌花芽分化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健 温海帆 +4 位作者 何欢乐 连红莉 王刚 潘俊松 蔡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47,共15页
【目的】通过以黄瓜9930_V2版本基因组为参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ERF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数量、结构以及表达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ERF转录因子在黄瓜雌花分化与发育中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ERF,利用黄瓜基... 【目的】通过以黄瓜9930_V2版本基因组为参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ERF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数量、结构以及表达特征进行分析,为研究ERF转录因子在黄瓜雌花分化与发育中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ERF,利用黄瓜基因组数据库中9930_V2版本基因组进行BLAST比对,通过MEGA、MEME、TBtools、ExPASy等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不同性型黄瓜材料、雌花发育初期不同阶段中ERF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采用酵母单杂交方法验证家族成员与乙烯响应元件GCC-box的互作。【结果】从黄瓜材料9930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38个ERF基因家族成员,共分为10个亚族,编码氨基酸长度介于126-745。按照基因家族成员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将其命名为CsERF1-CsERF138。多序列比对和motif分析结果表明,黄瓜ERF基因家族均具有AP2/ERF结构域,其中4个成员具有B3结构域。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型材料中共有19个ERF家族成员差异表达,其中9个在FFMMAA基因型中高表达,10个在ffMMAA基因型中高表达。通过雌花芽发育初期ERF家族成员的表达趋势分析,发现31个ERF随子房发育表达上调,30个表达下调。初步证明CsERF9和CsERF31具有结合GCC-box元件的功能。【结论】从黄瓜基因组中鉴定出138个ERF基因家族成员,均拥有1个或多个AP2/ERF结构域;其中部分成员在不同性型材料中差异表达,并可能参与雌花分化初期的基因表达调控;部分成员具有结合保守元件GCC-box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乙烯信号 雌花发育 ERF基因 性别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雌穗性别决定过程中雄蕊原基退化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德刚 韩玉珍 +2 位作者 国凤利 傅永福 孟繁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玉米的雌花发育是由于小花中早期雄蕊原基细胞退化解体所致,在雄蕊原基退化过程中,先出现细胞液泡化,随后是除线粒体以外的细胞器丢失,细胞形状不规则。
关键词 性别 超微结构 雌花发育 雄蕊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tillate Flower Development and Stigma Receptivity of Euphorbia pulcherrima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畅 苏家乐 +2 位作者 刘晓青 陈尚平 何丽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0期1671-1675,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stil-late flower developmental morphology and stigma receptivity in Euphorbia pulcherri-ma. [Method] One-year-old adult plants of E. pulcherrima cu...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stil-late flower developmental morphology and stigma receptivity in Euphorbia pulcherri-ma. [Method] One-year-old adult plants of E. pulcherrima cultivar ‘Mil enium’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analyze pistil ate flower development process by macroscopi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bservation. Stigma receptivity was detected with benzidine-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and in vivo pol en germina-tion method. [Result] The pistil ate flower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 pulcherrima was consisted of columnar stigma phase, stigma lobe slightly opening phase, Y-shape stigma lobe phase, inverse V-shaped stigma lobe phase and stigma curling phase. Pistil ate flower development and stigma receptivity of E. pulcherrima exhibit-ed certain correlation. The stigma receptive period lasted from stigma lobe slightly opening phase to inverse V-shaped stigma lobe phase; inverse V-shaped stigma lobe phase was appropriate for pol ination, lasting for 3-5 d, with V-shaped stigma lobe and a large amount of exudates on stigma surface according to SEM obser-vation. Stigma receptivity of E. pulcherrima detected with benzidine-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detected in vivo pol en germination method. [Conclusion] ln breeding practice, the optimal pol ination period of E. pulcherrima can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al morphology of pistil ate fl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horbia pulcherrima Pistil ate flower STIGMA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RECEP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Pistillate Flowers between Different Mulberry Cultivars
8
作者 牛瑞鹤 陈媛媛 +3 位作者 张萍萍 祁伟 郑必平 谈建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383-1385,1402,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teins related to pistillate flower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mulberry cultivars. [Method] The total proteins of the pistillate flowers of two mulberry cultivars Dal0 (Mor...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teins related to pistillate flower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mulberry cultivars. [Method] The total proteins of the pistillate flowers of two mulberry cultivars Dal0 (Morus atropurpurea Roxb.) and SG01 (Morus muIticaulis Perr.) were extracted, separated and detected through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and mass spectrometry. [Result] There was sig- 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s from the pistillate flowers of different mulberry cultivars. From the 2-DE images of Dal0 and SG01, 445_+17 and 425_+12 protein spots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75 protein spo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Thirteen spots those were expressed at high levels and well separated were analyz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nine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successfully. The nine proteins are involved in the glycometabolism, protein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defense respons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lberry pistillate flower after they were pollinated.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ulberry pistillate flower de- 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berry cultivars Pistillate flower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疏雄三要素
9
作者 姜方 《农友致富月刊》 2003年第6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板栗 疏雄时间 疏雄数量 疏雄方法 树体生长 雌花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畸形原因及预防措施
10
作者 郑力军(摘编) 《致富天地》 2020年第7期63-63,共1页
一、形成原因1.雌花发育不完全或单性结实能力弱。在黄瓜结果初期或后期,雌花形成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供应不足或过量,会造成雌花发育不完全,畸形果比例较高。黄瓜不用授粉也可单性结实,在营养条件良好时可发育成正常瓜条,但对... 一、形成原因1.雌花发育不完全或单性结实能力弱。在黄瓜结果初期或后期,雌花形成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供应不足或过量,会造成雌花发育不完全,畸形果比例较高。黄瓜不用授粉也可单性结实,在营养条件良好时可发育成正常瓜条,但对于单性结实能力弱的品种,在植株衰弱、病虫害、茎叶郁闭、水肥不足等情况下,易形成畸形瓜。2.花期遇极端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性结实 畸形瓜 畸形果 极端天气 水分供应 病虫害 雌花发育 结果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