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4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何清安 吴文飞 肖毅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584-2586,共3页
目的:探究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 目的:探究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研究组接受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53(CA153)、胸苷激酶1(TK1)、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TPS)]、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恶心、皮疹、腹泻)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客观缓解率为41.94%,高于对照组的16.13%(P<0.05),临床疾病控制率为83.87%,高于对照组的61.92%(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A153、TK1、TP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柏西利 氟维司群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 晚期乳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
作者 姚沛卓 方碧云 +3 位作者 李超凡 贾艺玮 魏昕雨 张淑群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2期298-302,共5页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与雌激素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在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雌激素组”的概念,肠道微生物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在激素...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与雌激素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在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雌激素组”的概念,肠道微生物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潜在致病机制,并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群与内分泌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治疗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影响。此外,文章还总结了肠道微生物在未来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深入理解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与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肠道微生物 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 Β-葡萄糖醛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
作者 徐丽艳 苏碧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EC患者且术中采集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因其他因素获取的84份子宫标...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EC患者且术中采集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因其他因素获取的84份子宫标本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PR、Ki-67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标本内ER、PR、Ki-67阳性表达率,分析ER、PR、Ki-67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R阳性表达率为53.57%(45/84)、PR阳性表达率为44.05%(37/84),低于对照组[85.71%(72/84)、54.52%(71/84)],Ki-67阳性表达率为59.52%(50/84),高于对照组[19.05%(1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者ER、PR、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ER、PR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均呈负相关,Ki-67与上述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EC组织内ER、PR呈低表达,Ki-67呈高表达,三者异常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和监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孕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雌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杜艳 李争艳 +4 位作者 张自强 李文华 刘水仙 李燕莉 徐继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癌组织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宜都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3年1月13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56例乳腺良性病...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癌组织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宜都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3年1月13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5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收集患者病灶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测定组织中HPV感染率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PV感染与ER、PR、C-erbB-2表达情况之间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HPV16/18感染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ER、PR阳性率低于乳腺良性病变,C-erbB-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HPV16/18感染患者ER阳性率、PR阳性率低于无HPV16/18感染患者,C-erbB-2阳性率高于无HPV16/18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PR、C-erbB-2阳性率是宫颈癌组织HPV16/18感染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HPV感染后其可能经由调节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ER、PR、C-erbB-2表达水平介导乳腺癌发生以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凋亡相关蛋白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超 刘兆芸 +5 位作者 马清华 魏巍 卓培英 霍志军 贺科文 于志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结果低ER水平(HR 5.59,95%CI:2.42~12.95,P<0.001)、低PR水平(HR 0.19,95%CI:0.04~0.90,P<0.05)和高Ki-67增殖指数(HR 5.84,95%CI:1.91~17.85,P<0.05)的患者复发率更高。ER+/PR+患者与ER+/PR-患者在肿瘤体积(P<0.001)、病理分期(P<0.001)、Ki-67水平(≥20%)(P<0.001)、Her-2阳性表达(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PR-乳腺肿瘤比ER+/PR+乳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核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状态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复发特点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春艳 吕铮 +2 位作者 陈井彦 宋薇 宋艳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4-2736,共3页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R+组患者105例,PR-组患者78例,两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3岁和49岁,未绝经患者PR+组为65.7%,PR-组为48.7%,绝经患者两组分别为34.3%和51.3%,Ki-67高表达(≥30%)患者两组分别为31.4%和57.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率两组分别为15.2%和35.9%,脉管癌栓发生率两组分别是21.9%和50.0%,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别为11.4%和32.1%,内脏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1%和51.2%,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4.9%,7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47.3%和31.8%。结论与PR+患者相比,PR-患者高表达Ki-67、HER-2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DFS较短,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联合唑来膦酸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继刚 胡世珍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00-401,共2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唑来膦酸对ER/P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64例ER/P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ER/PR阳性绝经后乳腺... 目的:探讨来曲唑、唑来膦酸对ER/P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64例ER/P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ER/P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来曲唑、唑来膦酸,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来曲唑。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法评分情况、骨密度检测结果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法评分较之前下降幅度、骨密度检测结果较之前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来曲唑、唑来膦酸治疗ER/P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绝经后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 来曲唑 唑来膦酸 联合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pH值修复液提高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检测阳性率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珏 李红华 +1 位作者 刘涛 汤显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860-860,86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结果。方法利用高pH值的抗原修复液对组织进行微波修复,使抗原决定簇暴露。结果经过对ER、PR抗原修复液的改进,使ER、PR阳性信号增强,阳性率提高。结论通过对传统的修复液进...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结果。方法利用高pH值的抗原修复液对组织进行微波修复,使抗原决定簇暴露。结果经过对ER、PR抗原修复液的改进,使ER、PR阳性信号增强,阳性率提高。结论通过对传统的修复液进行适当的改进,对修复时间和温度的调整,使ER、PR阳性信号增强,阳性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金属硫蛋白1E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
9
作者 申永强 王辉 潘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清sTNFR-P55、MT1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截止随访结束,146例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共有32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肿瘤坏死因子-α、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为Ⅲ期占比、血清sTNFR-P55、MT1E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OR=2.768,95%CI 1.107~6.920)、CEA(OR=2.751,95%CI 1.101~6.879)、肿瘤分期为Ⅲ期(OR=3.611,95%CI 1.444~9.029)、sTNFR-P55(OR=3.343,95%CI 1.337~8.361)及MT1E(OR=3.267,95%CI 1.307~8.169)均为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12%(95%CI 59.56~90.06)、75.00%(95%CI 56.25~87.87)、71.88%(95%CI 53.02~85.60),特异度分别为63.16%(95%CI 53.56~71.85)、75.44%(95%CI 66.32~82.80)、96.49%(95%CI 90.73~98.87),AUC分别为0.723(95%CI 0.642~0.793)、0.760(95%CI 0.682~0.827)、0.880(95%CI 0.816~0.928)。结论血清sTNFR-P55、MT1E与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有关,且血清sTNFR-P55、MT1E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根治术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 金属硫蛋白1E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表達與子宮内膜癌臨床病理特徵的關係
10
作者 洪宇 韋潔貞 +1 位作者 李純科 梁海琪 《镜湖医学》 2024年第1期11-13,48,共4页
目的探討子宮内膜癌患者子宮内膜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表達與其臨床病理特徵的關係。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8月間在鏡湖醫院婦產科住院行手術治療的子宮内膜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病理結果,應用免疫組化法檢測其子宮内... 目的探討子宮内膜癌患者子宮内膜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表達與其臨床病理特徵的關係。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8月間在鏡湖醫院婦產科住院行手術治療的子宮内膜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病理結果,應用免疫組化法檢測其子宮内膜組織中ER、PR的表達情況。結果子宮内膜樣癌組織中ER、PR表達的陽性率分别為97.2%和94.4%,均明顯高於非子宮内膜樣癌組織;子宮内膜樣癌組織中ER、PR的表達隨臨床分期的級别升高而降低,且臨床II、III期患者癌組織中ER、PR表達明顯低於I期患者,伴有淋巴結轉移患者的子宮内膜組織中ER、PR表達均較無淋巴結轉移者低,但僅PR表達有統計學差異;ER、PR的表達與肌層侵犯程度無關,脈管浸潤者ER、PR表達較脈管未浸潤者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ER、PR表達降低與EC患者腫瘤細胞分化程度、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存在一定關係,可能有助於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體 孕激素受體 子宮内膜癌 臨床病理特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11
作者 周瑜 王永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44-0147,共4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并对比内分泌疗法相较于传统疗法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R+)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计包含60例ER+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实施内分泌治... 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并对比内分泌疗法相较于传统疗法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R+)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计包含60例ER+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实施内分泌治疗方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雌二醇表达水平的变化、客观缓解比率的差异、生存质量以及一年内存活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了全面比较。结果 内分泌治疗组的患者表现出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客观缓解率显著提升至80.00%,相较于对照组的56.6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患者在包括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活动参与度及整体健康状况的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均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且一年期内的生存率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的93.33%(P<0.05)。结论 内分泌疗法对于ER+乳腺癌患者展现出突出的治疗效益,不仅有效调控了雌二醇水平,提升了治疗效果,还极大促进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孕激素受体表达缺失与HER-2/neu过度表达相关 被引量:1
12
作者 居来提.艾力 柳光宇 沈坤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3-1035,1054,共4页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中孕激素受体(PgR)表达情况与目前已确立的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指标,包括HER-2/neu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间连续收治的ER阳性的可手术女性乳腺癌病...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中孕激素受体(PgR)表达情况与目前已确立的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指标,包括HER-2/neu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间连续收治的ER阳性的可手术女性乳腺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获得912例乳腺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4~8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年龄<50岁者360例(39.5%),年龄≥50岁552例(60.5%)。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PgR和HER-2/neu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neu过度表达、ER低表达、年龄≥50岁以及淋巴结有转移是独立预测PgR表达缺失的相关因素.本组ER^+ PgR^-乳腺癌较ER^+PgR^+乳腺癌存在更多的HER-2/neu过度表达的现象(12.8%vs 5.8%);而本组73例(8.0%)HER-2/neu过度表达(“+++”)的乳腺癌中有50.7%同时合并PgR^-,而~HER-2/neu无过度表达(“-~++”)的病例合并PgR^-的占29.9%,P<0.001。结论:PgR表达缺失与HER-2/neu过度表达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达缺失 表达过度 HER-2/N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玉玲 柳晓春 +2 位作者 谢庆煌 郑玉华 冯小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3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法(SP)测定30例子宫平滑肌瘤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的3种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ER阳性率为60.00%,PR阳性率为70.00%,相应子宫肌层组织ER、PR阳性率为40.00%、43.33%,两组ER和P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及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无论在增殖期或分泌期,高于相应子宫肌层组织(P<0.01);VEGFR2表达水平高于VEGFR1(P<0.05)。结论:ER、PR、VEGF均是反映子宫肌瘤的生物学行为的指标,研制ER、PR、VEGF及其受体蛋白的拮抗剂,使子宫肌瘤萎缩或凋亡,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肌瘤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志伟 万德森 +4 位作者 王国强 潘志忠 卢汉平 高锦辉 丁培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1-8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许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与雌激素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但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且结果不一,而ER.PR的定量研究不多。本研究拟定量测定结直肠癌组... 背景与目的许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与雌激素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但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且结果不一,而ER.PR的定量研究不多。本研究拟定量测定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ER,PR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adioligandbindingassay,RBA)定量测定4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正常组织的胞浆及胞核ER、PR的水平。结果45例标本结直肠正常组织及癌组织都表达ER、PR,胞浆ER表达癌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7.96±3.69fmol/mgprotein和4.34±2.84fmol/mgprotein,(P<0.01);胞浆PR表达癌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3.89±2.64fmol/mgprotein和2.50±1.73fmol/mgprotein,(P<0.01);胞核ER表达癌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18.42±8.30fmol/mgprotein和11.24±5.44fmol/mgprotein,(P<0.01);胞核PR表达癌组织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9.36±5.90fmol/mgprotein和7.84±7.41fmol/mgprotein,(P<0.05)。癌组织胞浆及胞核的ER表达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1);正常结直肠组织胞浆ER表达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胞核内两者不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ER表达与患者年龄相关,大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受体放射配 基结合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证型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施俊 陆烨 +5 位作者 张璇 王晓伟 叶敏 矫健鹏 裴蓓 魏品康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29-635,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证型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关系。方法:72例胃癌患者术前按中医辨证分为6型,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ER与PR蛋白表达,观察不同证型预后...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证型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关系。方法:72例胃癌患者术前按中医辨证分为6型,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ER与PR蛋白表达,观察不同证型预后因素与ER、PR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6种证型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多见肝胃不和、胃热伤阴、气血双亏,而男性多见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6种证型病理类型构成(P<0.01)、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5)、发生部位(P<0.01)、TNM分期(P<0.01)均不同。女性虚证比例较男性高,虚证恶性程度较高,虚实两证病变部位也不同。ER与PR的总阳性率分别为8.33%(6/72)和37.5%(27/72)。6种证型的P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胃热伤阴表达最高,瘀毒内阻表达最低,虚证表达高于实证表达(P<0.01)。6种证型间ER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各证型间存在PR表达差异,且与预后有关。PR可能是胃癌证型差异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证候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馨 王雪晨 +3 位作者 姚永忠 仇毓东 袁毅路 张双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66-40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与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组)及113例未行新辅助化疗的对照者(对照组)ER、PR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与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组)及113例未行新辅助化疗的对照者(对照组)ER、PR表达情况。结果:在228例乳腺癌患者中ER和PR阳性表达分别为新辅助化疗组42例(36.5%)、53例(46.1%),对照组79例(69.9%)、82例(72.6%)。新辅助化疗组的ER、P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1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变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化表达,明显降低ER、PR的阳性表达水平。应根据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ER、PR表达情况,制订相应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李元成 崔志丹 沈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28-1730,173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研究组及对照组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研究组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与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患者ER(+)组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ER(-)组(P<0.05);子宫肌瘤患者PR(+)组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PR(-)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与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患者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升高有关,并且与子宫肌瘤ER、PR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DNA结合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红斌 付京 +3 位作者 张盈华 郝新保 邱福海 张利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43-746,共4页
目的:观察36 例(E2 + ) 乳腺癌患者组织PR 和ER DNA 结合功能的关系,进而探讨(E2 + /PR+ ) 表型内分泌治疗无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用激素结合法和迁移率改变法。结果:1) 用含有ER 的MCF- 7 细胞... 目的:观察36 例(E2 + ) 乳腺癌患者组织PR 和ER DNA 结合功能的关系,进而探讨(E2 + /PR+ ) 表型内分泌治疗无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用激素结合法和迁移率改变法。结果:1) 用含有ER 的MCF- 7 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22 ℃Mg2 + 存在条件下,迁移率改变法中ER- ERE 复合物的形成是激素依赖性的,证实了ER- ERE 复合物的特性。2) 激素结合法和迁移率改变法检测结果显示,36 例(E2 + ) 乳腺癌中有25 例相一致,其中两种方法都是阳性者(PR+ /ERE+ )17 例,都是阴性者(PR- /ERE- )8 例。3 例肿瘤,激素结合法阳性而迁移率改变法阴性(PR+ /ERE- ) 。8 例肿瘤,激素结合法阴性而迁移率改变法阳性(PR- /ERE+ )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依赖ER 的PR 表达还有其它途径(PR+ /ERE- ) ,且PR 阴性不能表示ER DNA 结合功能状态有缺陷(PR- /ERE+ ) ,利用PR 评估ER DNA 结合功能状态以指导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存在约30 % (11/36) 的误差率。因此,传统的激素结合法检测结果(E2 、PR) 同迁移率改变法检测结果(ERE) 相结合,能更准确地反应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DNA结合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109例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石晓毅 沈明 +1 位作者 江萍 王玲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8-350,共3页
自1986~1993年采用李氏荧光雌激素组织化学法对胃癌109创作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测定,同时对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作了ER、PgR测定。109例胃癌的ER、PgR阳性率分别为23%、2... 自1986~1993年采用李氏荧光雌激素组织化学法对胃癌109创作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测定,同时对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作了ER、PgR测定。109例胃癌的ER、PgR阳性率分别为23%、27.5%,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ER、PgR均阴性。109例胃癌中高分化腺癌ER、PgR阳性率分别为44.1%(15/34)、47.1%(16/34),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的14%(6/43)及20.9%(9/43),ER为P<0.02、PgR为P<0.05,发病年龄及性别与ER、PgR均无关。认为ER、PgR阳性的胃癌与雌激素靶器官的恶性肿瘤一样,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启鸣 王立东 +8 位作者 孙超 庄则豪 安继业 范宗民 郭花芹 高珊珊 丁忠华 焦新英 李吉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5-758,共4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 (≤ 4 0岁 )食管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4 3例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表达变化。结果 :高发区青...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 (≤ 4 0岁 )食管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4 3例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表达变化。结果 :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 4 7% ,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为7 %。ER、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较高的ER表达 ,而P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 ,提示ER变化是青年食管癌患者频发的分子事件 ,进一步了解血清和组织雌、孕激素水平和ER的变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部 高发区 青年 食管鳞癌组织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