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ZD2激活β-catenin稳定雌激素受体α缓解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1
作者 崔永建 李艳 王桂芝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评估和探索FZD2增加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小鼠模型骨量的功效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VX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腺病毒过表达FZD2。3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Sham组、OVX Model组、OVX Mode... 目的评估和探索FZD2增加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小鼠模型骨量的功效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VX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腺病毒过表达FZD2。3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Sham组、OVX Model组、OVX Model+E2 Treatment组[给予小鼠雌二醇(E2)处理]、OVX Model+FZD2 Treatment-L组(给予小鼠左后肢膝关节注射腺病毒-过表达-FZD2治疗)、OVX Model+control-R组(给予小鼠右后肢膝关节注射腺病毒-vector处理),每组6只(OVX Model+FZD2 Treatment-L组和OVX Model+Control-R组使用同样小鼠)。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测定小鼠左右后肢胫骨骨小梁和皮质骨骨量相关指标。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胫骨FZD2、active-β-catenin、β-catenin、p-ERα、ERα、Runx2和ALP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测定分别使用Wnt3a、E2和腺病毒-过表达-FZD2处理的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中ERα和β-catenin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与OVX Model组比较,OVX Model+E2 Treatment组小鼠骨组织中的FZD2、active-β-catenin、β-catenin、p-ERα、ERα、Runx2和ALP表达水平上调(P<0.05);骨小梁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数值升高(P<0.05);骨小梁分离和皮质骨的骨髓腔面积数值降低(P<0.05)。与OVX Model+E2 Treatment组比较,OVX Model+FZD2 Treatment-L组能够实现与OVX Model+E2 Treatment组类似的功效(P>0.05)。分别加入Wnt3a或E2或腺病毒-过表达-FZD2处理MC3T3-E1细胞后,co-IP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Rα和β-catenin条带显影均为阳性。结论过表达和激活FZD2激活β-catenin稳定雌激素受体α缓解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Wnt/β-catenin信号 FZ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
作者 杨锋 徐金凡 +5 位作者 龙欢 杨冯春 张桂鑫 姜涛 陈庆真 邵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061-5070,共10页
背景: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α可作为上游蛋白,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激活雌激素受体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可促进成骨增殖分化。目的:通过成骨细胞系、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雌激素受体α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 背景: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α可作为上游蛋白,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激活雌激素受体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可促进成骨增殖分化。目的:通过成骨细胞系、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雌激素受体α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分子机制及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将传代的MC3T3-E1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分3组:空白对照组、mock组(转染pCDNA3.1对照质粒)、雌激素受体α组(转染pCDNA3.1-雌激素受体α过表达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激酶B1、CaMKKβ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 mRNA、蛋白及磷酸化水平。(2)ChIP-qPCR证明雌激素受体α与肝激酶B1启动子互作;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雌激素受体α与肝激酶B1启动子区域互作激活其转录表达。(3)细胞分3组:mock+shNC组、雌激素受体α+shNC组、雌激素受体α+shLKB1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肝激酶B1、磷酸化肝激酶B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4)细胞分4组:mock组、雌激素受体α组、雌激素受体α+5μmol/L Compound C(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组、雌激素受体α+10μmol/L Compound C组,Western blot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成骨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转染24 h后给予成骨诱导14 d,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活性情况。成骨诱导21d采用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情况。(5)按分组转染及不同浓度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预处理,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结论:(1)雌激素受体α能激活MC3T3-E1细胞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2)雌激素受体α可促进肝激酶B1转录介导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激活;(3)雌激素受体α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干预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骨保护素、骨桥蛋白、Runx2蛋白表达下调,成骨细胞活力下降;(4)结果说明,雌激素受体α可通过肝激酶B1启动子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α过表达 AMPK 信号通路 肝激酶B1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在肌腱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邓云 于丽嘉 傅海扬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雌激素受体(E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其通过与雌激素反应元件结合而发挥作用,并接受辅助调节因子及其他信号转导的调控。ERβ在肌腱组织中广泛存在,是骨骼肌肉、软骨和脂肪组织等的代谢调节因子,其表达水平与肌腱损伤的程度及预后... 雌激素受体(E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其通过与雌激素反应元件结合而发挥作用,并接受辅助调节因子及其他信号转导的调控。ERβ在肌腱组织中广泛存在,是骨骼肌肉、软骨和脂肪组织等的代谢调节因子,其表达水平与肌腱损伤的程度及预后相关。ERβ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胶原蛋白重塑、脂肪堆积、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生成、氧化应激等机制调控肌腱病的病情发展。因此,深入研究ERβ在肌腱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并探究其作为肌腱疾病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可为临床治疗肌腱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疾病 雌激素受体Β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雄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方魏逸 王晓武 +3 位作者 李子林 马继鹏 王晓亚 刘金成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5,共5页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又称G蛋白偶联受体30,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雄性个体中也有GPER的广泛分布,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GPER与雌激素及其他配体结合快速信号传导和转录调控,在心室重构、血压调节和动脉粥样...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又称G蛋白偶联受体30,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雄性个体中也有GPER的广泛分布,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GPER与雌激素及其他配体结合快速信号传导和转录调控,在心室重构、血压调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GPER在雄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雄性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雌激素受体下调长非编码RNA MALAT-1并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梓亦 熊小明 +2 位作者 谢雨鹏 张义文 张翠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索槲皮素抑制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B231作为研究对象,用慢病毒LV-ERα、LV-MALAT-1转染乳腺癌MB231细胞和MCF7细胞,RT-qPCR检测MALAT-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中ERα蛋白表达,C... 目的探索槲皮素抑制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B231作为研究对象,用慢病毒LV-ERα、LV-MALAT-1转染乳腺癌MB231细胞和MCF7细胞,RT-qPCR检测MALAT-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中ERα蛋白表达,CCK-8细胞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通过mRFP-GFP-LC3荧光双标腺病毒转染检测自噬水平,观察槲皮素和雌二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7β-雌二醇(E2)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而5μmol·L^(-1)槲皮素可以明显逆转E2对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槲皮素对不表达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乳腺癌细胞MB231不表现抑制作用;而过表达ERα后,槲皮素则抑制了E2对MB231-ERα的促进作用。同时槲皮素可以抑制E2激活的MALAT-1表达;并且其抑制作用被过表达MALAT-1所逆转,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槲皮素依赖于ERα的表达对乳腺癌的增殖等恶性行为起抑制作用,并且很可能是通过抑制MALAT-1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槲皮素 17Β-雌二醇 雌激素受体 MALAT-1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百合地黄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HPO轴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源 蔡娜 +3 位作者 赵洪庆 欧阳舒雯 王宇红 尹抗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3-349,共7页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HPO)轴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探明加味百合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功效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氟哌噻吨美利曲水溶...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HPO)轴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探明加味百合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功效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氟哌噻吨美利曲水溶液1.89 mg/kg)以及加味百合汤高、中、低剂量组(16.2 g/kg、8.1 g/kg、4.05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采用双侧卵巢摘除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大鼠模型。各组给药21 d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HE染色观察下丘脑、垂体、海马等组织病理损伤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海马组织雌激素受体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表现出明显抑郁样行为,血清GnRH、FSH、L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E2降低(P<0.01),下丘脑、垂体及海马组织受损,雌激素受体表达显著降低(P<0.01);经加味百合地黄汤干预治疗后,模型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改善(P<0.01或P<0.05),HPO轴亢进状态及海马损伤得以缓解,下丘脑、海马雌激素受体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加味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下丘脑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加味百合地黄汤通过抑制HPO轴亢进及增加脑内雌激素受体水平,发挥抗围绝经期抑郁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百合地黄汤 围绝经期抑郁症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雌激素受体 下丘脑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在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柴爽 马江涛 +4 位作者 杨岩冰 苏晓川 谢艳 滕军燕 秦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74-2578,共5页
背景:骨疏康作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中成药,其具体作用机制需深入研究。目的:研究骨疏康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雌激素、骨微结构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首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别获取骨疏康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绝经后... 背景:骨疏康作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中成药,其具体作用机制需深入研究。目的:研究骨疏康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雌激素、骨微结构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首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别获取骨疏康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骨疏康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进行蛋白互作分析(PPI)及核心靶点的筛选,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然后建立去卵巢SD大鼠动物模型,骨疏康灌胃3个月,ELISA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骨疏康中共有132个有效成分,150个作用靶点,与1155个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靶点取交集,获得87个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靶点。②构建骨疏康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发现处于核心位置的有效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和异鼠李素,处于核心位置的靶点有NCOA2,ESR2,AR,F2,ESR1,PTGS1。③PPI分析及筛选后最终获得的靶点有MAPK8,ESR1,JUN,R3C1,RELA和FOS,其中ESR1为两次分析获得的共同核心靶点。④随后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雌激素、TNF、凋亡等信号通路,因此动物实验重点关注骨疏康对雌激素信号通路中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的影响。⑤动物实结果显示,骨疏康组骨微结构明显改善,血清雌激素无明显变化,但骨组织中ERα和ERβ蛋白量明显升高,说明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与其雌激素样作用和提高雌激素受体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康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雌激素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内分泌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钱朋飞 王存富 +2 位作者 曾懿 邱国芳 邓素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54-1557,共4页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内分泌在雌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乳腺外科收治的90例HR阳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内分泌在雌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乳腺外科收治的90例HR阳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联合治疗组予以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复发率、生存率以及程序性死亡蛋白(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术后原发病灶无浸润性病灶(达PCR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D-1以及PD-L1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内分泌应用于H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较佳,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抗HER-2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科芳 陈瑜 +5 位作者 吴陈雨 刘梅 汪丽杰 田建广 周小会 许岚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与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8月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EO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与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8月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EO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癌组织及相应病旁组织中IL-17A、ERα、ERβ mRNA的表达情况,计算ERα/β比值。分析IL-17A mRNA、ERα/β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IL-17A mRNA、ERα/β对EO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IL-17A、ERα m RNA表达水平及ERα/β水平均升高(P<0.05),而ERβ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分别以IL-17A mRNA、ERα/β的平均值0.52、3.85为分界值进行高、低表达分组,结果显示IL-17A高表达及ERα/β高比值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量有关(P<0.05)。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期间共38例(37.25%)患者死亡。Kaplan-Meier分析显示,IL-17A mRNA高表达者累积生存率低于其低表达者(P<0.05);ERα/β高比值者累积生存率亦低于ERα/β低比值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IGO III+IV期、术后残灶>2 cm、IL-17A m RNA高表达、ERα/β高比值是EOC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组织中IL-17A、ERα及ERα/β mRNA上调,而ERβ m RNA水平下调,且IL-17A高表达及ERα/β高比值的EOC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白细胞介素-17A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杜源生 艾义国 +3 位作者 何春玲 温旭青 徐小华 黄海花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 探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的表达状态及其对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初... 目的 探讨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的表达状态及其对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初次诊断时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来源细胞块中GPER的表达情况,比较GPER不同表达患者的EGFR-TKI治疗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构建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中GPER阳性68例、阴性38例;GPER阴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于GPER阳性患者[73.7%(28/38) vs. 48.5%(33/68),χ^(2)=6.314,P=0.012],而GPER阴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与GPER阳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4%(37/38) vs. 88.2%(59/68),P=0.092]。单因素分析显示GPER阴性患者的中位PFS为13.2个月,优于GPER阳性患者的10.6个月(P=0.0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ER阳性是影响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肺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41,95%CI:1.303~3.196,P=0.002)。结论 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肺腺癌GPER的高表达是这类患者EGFR-TKI疗效的负性预测指标,可能是潜在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恶性胸腔积液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1
作者 徐丽艳 苏碧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EC患者且术中采集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因其他因素获取的84份子宫标...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厦门市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EC患者且术中采集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因其他因素获取的84份子宫标本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PR、Ki-67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标本内ER、PR、Ki-67阳性表达率,分析ER、PR、Ki-67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R阳性表达率为53.57%(45/84)、PR阳性表达率为44.05%(37/84),低于对照组[85.71%(72/84)、54.52%(71/84)],Ki-67阳性表达率为59.52%(50/84),高于对照组[19.05%(1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者ER、PR、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ER、PR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均呈负相关,Ki-67与上述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EC组织内ER、PR呈低表达,Ki-67呈高表达,三者异常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和监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雌激素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雌激素受体β抑制剂建立肠道屏障受损的便秘动物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春霞 王嘉良 +5 位作者 唐楠 余强庆 王顺合 王琳琳 王刚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该文旨在构建靶向女性便秘的动物模型,用于靶向筛选适合女性便秘的药物或益生菌。前期研究发现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和/或其受体在女性便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该文主要探讨激素受体,特别是雌二醇受体对便秘的影响。通过灌胃雌激素... 该文旨在构建靶向女性便秘的动物模型,用于靶向筛选适合女性便秘的药物或益生菌。前期研究发现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和/或其受体在女性便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该文主要探讨激素受体,特别是雌二醇受体对便秘的影响。通过灌胃雌激素受体β抑制剂枸橼酸他莫昔芬片7 d,分析雌激素受体β的下调对便秘的影响,以及对肠神经密度和肠屏障的影响情况。以传统便秘造模药物阿片受体抑制剂洛哌丁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进而阐明雌激素受体β影响便秘的途径。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β的缺失会造成结肠肠神经受损及肠屏障损伤。主要表现为肠神经胶质细胞密度下降、杯状细胞减少,P物质减少,肠道菌群丰度、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肠屏障 肠道菌群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瞿霖 赵梦幻 +2 位作者 王冬玉 宋蕾 周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027,共7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亟需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雌激素减少,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ERα)表达水平下降,成骨细胞功能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代谢偶联失衡。ERα在PMOP的发生发展中具有... 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亟需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雌激素减少,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ERα)表达水平下降,成骨细胞功能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代谢偶联失衡。ERα在PMOP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近10年(2013-2023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文献,总结归纳ERα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祖细胞、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熟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中的作用,并以能显著改善PMOP的黄酮类成分淫羊藿苷为例阐述基于ERα的抗PMOP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雌激素受体Α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雌激素受体α与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柯江维 段荣 +1 位作者 钟小红 刘志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与β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先采用白细胞免疫标记技术APAAP法对30例儿童ALL初发患儿(初诊组)进行免疫学分型,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与β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先采用白细胞免疫标记技术APAAP法对30例儿童ALL初发患儿(初诊组)进行免疫学分型,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及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ERα与ERβ的表达。结果:30例初诊组中ERα、ER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和6.7%(均P<0.05);在ALL-B和ALL-T中ERα、ERβ表达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2和0.21)。ERα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之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ERβ阳性表达者缓解率明显高于ERβ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之间ER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ERβ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儿童ALL可能有一定的激素依赖性,ERβ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预后评估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急性病 单核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睿 赵静 +2 位作者 张志 曹晓艳 杨照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6期1092-1094,共3页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00例国人女性不同阶段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进行检测,探讨其与一些肿瘤病理参数和生物学标志物(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C-erbB-2表...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00例国人女性不同阶段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进行检测,探讨其与一些肿瘤病理参数和生物学标志物(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C-erbB-2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有关ERα、ERβ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预后 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 ERΒ C-ERBB-2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在人足月妊娠胎盘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丹 刘淑芸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584-585,共2页
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αβ (ERα ,ERβ)在人足月胎盘的表达和定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 :人足月胎盘的滋养细胞有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 ,雌激素受体α亚型主要定位于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胞核 ,雌激素受体β亚型主要定位于... 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αβ (ERα ,ERβ)在人足月胎盘的表达和定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 :人足月胎盘的滋养细胞有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 ,雌激素受体α亚型主要定位于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胞核 ,雌激素受体β亚型主要定位于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胞浆和极少数胞核。结论 :人胎盘中雌素受体亚型的分布不平衡 ,这可能与胎盘的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亚型 雌激素受体Α 表达 人胎盘 足月妊娠 滋养细胞 绒毛 ERα ERΒ 雌激素受体Β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宇婷 刘鷖雯 +4 位作者 何怡青 杜艳 张国良 高锋 杨翠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9期7-11,共5页
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治疗ER^(+)乳腺癌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内分泌疗法阻断雌激素对ER的作用,虽然内分泌治疗效果良好,但原发和获得性耐药常导致ER^(+)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E... 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ER^(+))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治疗ER^(+)乳腺癌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内分泌疗法阻断雌激素对ER的作用,虽然内分泌治疗效果良好,但原发和获得性耐药常导致ER^(+)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ER相关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是导致肿瘤发生内分泌治疗耐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就近年来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的ER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克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 信号通路 内分泌治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与乳腺癌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β(ERβ)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方法 ,对ERβ的生物学功能、变异 ,及其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的可能作用加以综述。结果 ERβ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 ,...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β(ERβ)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方法 ,对ERβ的生物学功能、变异 ,及其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的可能作用加以综述。结果 ERβ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 ,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及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ERβ是一种新的乳腺癌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Β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β变异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杰 陈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女性绝经后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患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雌激素受体作为绝经期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潜在靶点受到广泛关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雌激素受... 心脑血管疾病是女性绝经后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患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雌激素受体作为绝经期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潜在靶点受到广泛关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雌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探究了雌激素受体的激活对心脑血管的保护机制,进一步加深了对雌激素受体的认识,以助力实现对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绝经激素治疗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杜艳 李争艳 +4 位作者 张自强 李文华 刘水仙 李燕莉 徐继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癌组织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宜都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3年1月13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56例乳腺良性病...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癌组织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宜都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3年1月13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5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收集患者病灶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测定组织中HPV感染率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PV感染与ER、PR、C-erbB-2表达情况之间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HPV16/18感染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ER、PR阳性率低于乳腺良性病变,C-erbB-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HPV16/18感染患者ER阳性率、PR阳性率低于无HPV16/18感染患者,C-erbB-2阳性率高于无HPV16/18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PR、C-erbB-2阳性率是宫颈癌组织HPV16/18感染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HPV感染后其可能经由调节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ER、PR、C-erbB-2表达水平介导乳腺癌发生以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凋亡相关蛋白 雌激素受体 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