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审美的迷醉——中国花鸟画题材的大众化选择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孔文成 《书画世界》 2022年第11期67-68,共2页
在美学史上,由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因素的制约,集体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形成定式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主题中,画家群体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对集体审美心理已经形成了精准的认识与理解,甚至在创作的每个方面都与集... 在美学史上,由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等因素的制约,集体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形成定式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主题中,画家群体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对集体审美心理已经形成了精准的认识与理解,甚至在创作的每个方面都与集体审美心理相联系。本文以中国花鸟画在主题选取上的演变过程为切入口,分析不同时代花鸟画的发展与题材的转换,从一个侧面审视中国花鸟画从“写物”走向“写心”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花鸟画 集体审美 大众化 绘画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广告中的集体审美心理定式
2
作者 姚慧玲 《文化产业》 2021年第13期143-144,共2页
在审美方面由于受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集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先决状态,当这种顽固的审美意识占据大众内心的时候,面对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便深深受到约束。而在广告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在创作... 在审美方面由于受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集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先决状态,当这种顽固的审美意识占据大众内心的时候,面对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便深深受到约束。而在广告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在创作中就准确把握了这种集体审美心理定式,他们创作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这种心理的推动和校正。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谈集体审美心理定式对广告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审美心理定式 审美主体 广告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歌词创作中一座集体化审美的高峰
3
作者 李宁 武艳娟 《职大学报》 2018年第6期46-48,共3页
乔羽歌词艺术的独特辨识度在于其是当代歌词创作中一座集体化审美的高峰。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乔羽作为精英知识分子,以其歌词创作参与到时代重大主题的"共名"建构中。以大量经典作品,给人们提供了建设和改革时代单... 乔羽歌词艺术的独特辨识度在于其是当代歌词创作中一座集体化审美的高峰。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乔羽作为精英知识分子,以其歌词创作参与到时代重大主题的"共名"建构中。以大量经典作品,给人们提供了建设和改革时代单纯、明亮、向上、美好的难以复制的时代情绪情感记忆。并以其"人性化的‘共名’"这一具有独特价值的审美范式,使其作品成为既超越意识形态集体化时代也超越消费主义集体化时代艺术创作的经典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羽歌词 集体审美 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深戏剧创作——一部民族审美心理的镜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6-28,50,共4页
从观众接受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洪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戏剧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两次转变,来探讨戏剧创作应怎样把握时代的脉搏——民族审美心理,以期给现代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提供一种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民间集体审美心理 民族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森斯坦后期电影理论:乌托邦的观看行为和审美集体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菲利普·罗森 丁旭 黄筱茜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5-34,7,共11页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爱森斯坦的后期电影理论中的几个要素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般审美;选取爱森斯坦理论关注中的几个看似是马克思主义的要素,用乌托邦想象的方式来进行评论;探寻爱森斯坦的电影和美学理论中的与众不同...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爱森斯坦的后期电影理论中的几个要素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般审美;选取爱森斯坦理论关注中的几个看似是马克思主义的要素,用乌托邦想象的方式来进行评论;探寻爱森斯坦的电影和美学理论中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可以说它影响了苏联官方美学理论,但又不仅仅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爱森斯坦 乌托邦 观看行为 审美集体
原文传递
戏剧的外延:论湘南汝城宗祠丧葬仪式的戏剧性
6
作者 范妮萍 周小波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19,共7页
仪式和戏剧的共通性让戏剧参与者对仪式有着不一样的热情,湘南汝城宗祠的丧葬仪式作为当地千年来流传的文化仪式,除其严谨古朴的"戏剧"性表达外,在集体性审美认同和精神需求等"戏剧性"体验上都体现出无可比拟的特... 仪式和戏剧的共通性让戏剧参与者对仪式有着不一样的热情,湘南汝城宗祠的丧葬仪式作为当地千年来流传的文化仪式,除其严谨古朴的"戏剧"性表达外,在集体性审美认同和精神需求等"戏剧性"体验上都体现出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同时,"戏剧实验"时代的到来也促使学者对当代戏剧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戏剧性"和"戏剧"性为切入点,期冀能够从传统宗祠丧葬仪式中戏剧性的研究获得对戏剧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宗祠 丧葬仪式 “戏剧性” “戏剧”性 集体审美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bellion and Remodeling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for Contemporary Collective Memory ——Taking Online Movie as an Example
7
作者 Qihao You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1期57-60,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movi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quoted in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memory" from Mauric Halbwachs,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on the Internet Movie different viewpoint for referenc... In this paper, the network movi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quoted in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memory" from Mauric Halbwachs,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on the Internet Movie different viewpoint for reference, consult a lot of literatures, the method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culture, to "memory", "culture", "group (SOCIAL)" in three aspects, analysis of network movie as an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fil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specific expression, expression, the expression of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rebellious sense for people aesthetic psychology, the awakening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group ident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ulture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ovie, is bound to the mode of expression, the people's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individual to collective identit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movie collective memory social memory gro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