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隆尊者教法史》作者及史源新议
1
作者 朱丽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0,共6页
部分藏文史籍的译者或者注者认为,《雅隆尊者教法史》的作者是释迦仁钦德,因其出家后僧名为拉尊·楚称桑布,因此其所写《大王统史》就是《雅隆尊者教法史》。但从相关史料中追本溯源,可以发现释迦仁钦德与拉尊·楚称桑布为叔侄... 部分藏文史籍的译者或者注者认为,《雅隆尊者教法史》的作者是释迦仁钦德,因其出家后僧名为拉尊·楚称桑布,因此其所写《大王统史》就是《雅隆尊者教法史》。但从相关史料中追本溯源,可以发现释迦仁钦德与拉尊·楚称桑布为叔侄关系。另外,从史源学的角度看,《雅隆尊者教法史》中蒙古王统部分,被《红史》的后世抄写者补入《红史》,从而导致先成书的《红史》引用后成书的《雅隆尊者教法史》的现象。《雅隆尊者教法史》是第一部详细记载萨迦派政教史的史书,其对雅隆王朝世系传承和事迹的记载,成为后世相关记载的重要史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隆尊者教法史》 雅隆 释迦仁钦德 《红史》 史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文化的起源和雅隆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古子文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9-102,77,共15页
一、极地文化的起源 1.“文化”和“极地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的一种特殊物种——人,人类学中的民族学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的某一种群的内在结构、变化,要达到这些目的,其主要的探讨对象就是文化。《周礼》云:“观乎人... 一、极地文化的起源 1.“文化”和“极地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的一种特殊物种——人,人类学中的民族学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的某一种群的内在结构、变化,要达到这些目的,其主要的探讨对象就是文化。《周礼》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用以教化社会,完成社会使命。因此,汉语“文化”一词的本意是指的“文治教化”,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文化知识”、“文化水平”之类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选择 极地 雅隆 苯教文化 象雄 文化地理 吐蕃 起源 文化特质 文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未娜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2-25,137,共4页
《红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作为14世纪藏族传统史学代表作,研究这两部著作对于把握整个14世纪时期藏族史学发展特点以及史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两本著作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红史》和... 《红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作为14世纪藏族传统史学代表作,研究这两部著作对于把握整个14世纪时期藏族史学发展特点以及史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两本著作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红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的史学地位和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史》 雅隆尊者教法史》 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隆文化中的民族交融
4
作者 段宝林 《中国西藏》 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
雅隆文化中的民族交融段宝林雅隆文化是西藏文化的上源。有一首歌谣说得很好:地方莫早于雅隆,农田莫早于泽当,藏王莫早于聂赤赞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确实如此,美丽富饶的雅隆河谷,有许许多多西藏古文化圣地。在琼结县邦嘎村的... 雅隆文化中的民族交融段宝林雅隆文化是西藏文化的上源。有一首歌谣说得很好:地方莫早于雅隆,农田莫早于泽当,藏王莫早于聂赤赞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确实如此,美丽富饶的雅隆河谷,有许许多多西藏古文化圣地。在琼结县邦嘎村的新石器遗址,其时代可推算到一两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公主 西藏 雅隆 大昭寺 松赞干布 民族团结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民族交融 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隆河畔的热木拉村
5
作者 旺堆 《中国西藏》 1997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小型水电站 村党支部 村委会 村民自治 雅隆 乃东县 海拔4000多米 职业教育 人均收入 开采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史书《雅隆尊者教法史》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云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01,共10页
明朝初年由释迦仁钦德撰写的《雅隆尊者教法史》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其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介绍了作者的家族简况;分析了该书的写作缘起与目的,探究了该书的编著原则与史料来源;指明该书突出的学术价值与存在的不足,兼论及... 明朝初年由释迦仁钦德撰写的《雅隆尊者教法史》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其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介绍了作者的家族简况;分析了该书的写作缘起与目的,探究了该书的编著原则与史料来源;指明该书突出的学术价值与存在的不足,兼论及该书的抄写年代;并简要分析了元明之际藏族史学快速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史书 雅隆尊者教法史》 释迦仁钦德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雅隆尊者教法史》蒙元史事考辨 被引量:3
7
作者 曹金成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4,219,220,共14页
《雅隆尊者教法史》中的蒙元史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所记成吉思汗先祖世系、成吉思汗家族世系,不但可与《元朝秘史》《史集》《红史》等书互相补正,而且也为了解《脱卜赤颜》的编撰提供了一定线索。此外,《雅隆尊者教法史》中八... 《雅隆尊者教法史》中的蒙元史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所记成吉思汗先祖世系、成吉思汗家族世系,不但可与《元朝秘史》《史集》《红史》等书互相补正,而且也为了解《脱卜赤颜》的编撰提供了一定线索。此外,《雅隆尊者教法史》中八思巴举荐伯颜伐宋的记载虽不可靠,却折射出元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关键史实。所述妥懽贴睦尔即位一事,亦有一定问题,不过仍是了解燕铁木儿专政的重要材料。通过对《雅隆尊者教法史》蒙元史事的考辨,可以进一步深化蒙元时期相关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隆尊者教法史 成吉思汗家族 脱卜赤颜 八思巴 燕铁木儿
原文传递
西藏话剧艺术的新风采──观话剧《布达拉宫风云》《雅隆之恋》有感
8
作者 曲六乙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2-24,66,共4页
西藏话剧艺术的新风采──观话剧《布达拉宫风云》《雅隆之恋》有感曲六乙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西藏雪域的圣殿,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钦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三百多年前为扩建这座圣殿,保存藏族传统文化,以第司·桑杰嘉措为首的藏... 西藏话剧艺术的新风采──观话剧《布达拉宫风云》《雅隆之恋》有感曲六乙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西藏雪域的圣殿,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钦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三百多年前为扩建这座圣殿,保存藏族传统文化,以第司·桑杰嘉措为首的藏族僧俗,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西藏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艺术 布达拉宫 新风采 西藏自治区 雅隆 话剧团 藏族传统文化 大管家 现实主义创作 仓央嘉措
原文传递
浅析盟誓在吐蕃统一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史工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21-26,35,共7页
关键词 松赞干布 中心地 统治集团 家族 吐蕃 历史文书 社会习俗 雅隆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奴隶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叶蕃封建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格桑达吉 喜饶尼玛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4-43,共10页
一、吐蕃王朝建立前青藏高原经济的发展 藏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分布在约占全国总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聚居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五省区。距今大约五千多年以前,就有比较成熟的人类繁衍生息... 一、吐蕃王朝建立前青藏高原经济的发展 藏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分布在约占全国总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聚居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五省区。距今大约五千多年以前,就有比较成熟的人类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这块土地上。这已经被一系列考古资料所证实。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南部沱沱河沿岸发现了许多旧石器。同年,又在西藏林芝发现了古代人类头骨。1966年起又相继在西藏地区的定日、聂拉木、那曲、阿里北部、墨脱、青海湟水流域及黄河沿岸等地出土的旧石器文化。1978年在西藏昌都卡若村等地发掘出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各种石器、骨器、陶器和贝壳、粟米等。上述这些石器分别属于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文件。这些文化说明,此时青藏高原上的人类活动是在有湖泊、河流、泉水等气候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中。这就为藏族先民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王朝 旧石器文化 考古工作者 赞普 聂拉木 西藏昌都 雅隆 青海南部 古代人类 人类繁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古城形成的历史地理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普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54-59,共6页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得到开发,是我国西南边疆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却一直是西藏重心所在,在西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影响古城...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得到开发,是我国西南边疆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却一直是西藏重心所在,在西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影响古城形成的因素很多,诸如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但地理因素在拉萨的形成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中心 雅隆 历史地理 沧桑变化 西南边疆 曲贡遗址 地理因素 赞普 匹播 论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拉毛措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7-91,共5页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 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与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如列宁所述:“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本文就西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力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以就教于读者。 一、西藏藏族部落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正如几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一样,几个胞族就古典形式来说则组成一个部落”。摩尔根认为:部落是“一种组织完备的社会”,它处在人类“野蛮时代”,“每一部落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各自的族名,独特的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部落 藏族部落 西藏 起源与发展 试析 聂赤赞普 吐蕃 雅隆部落 部落联盟 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氐羌历史民族区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潮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26,共5页
吐蕃以前,汉文史籍通常把青藏高原各部落划分为羌和氐,有时称为戎者,也就是羌,并且羌氐互用,有时把羌称氐,有时把氐称羌。羌和氐实际上就是吐蕃以前今藏羌两族先民的两个历史民族区,诸羌发展成今藏族,氐发展成今羌族和“白马人”。在这... 吐蕃以前,汉文史籍通常把青藏高原各部落划分为羌和氐,有时称为戎者,也就是羌,并且羌氐互用,有时把羌称氐,有时把氐称羌。羌和氐实际上就是吐蕃以前今藏羌两族先民的两个历史民族区,诸羌发展成今藏族,氐发展成今羌族和“白马人”。在这两个历史民族区中,还有若干小历史民族区和众多的部落,汉文史籍列了许多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族区 氐羌 汉文史籍 氐人 民族成员 聚居区 多弥 民族共同体 雅隆 族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以前西藏文明若干问题的探讨(下)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硕 《西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1期46-51,共6页
二、三大部落联盟的经济类型及其与考古文化的联系如前所述,在三大部落联盟中,象雄和苏毗均位于雅备藏布江以北的藏西和藏北高原区,唯雅隆吐蕃是位于雅备藏布江以南的山南河谷地带。这种地域分布,决定了三大部落联盟彼此在经济类型上的... 二、三大部落联盟的经济类型及其与考古文化的联系如前所述,在三大部落联盟中,象雄和苏毗均位于雅备藏布江以北的藏西和藏北高原区,唯雅隆吐蕃是位于雅备藏布江以南的山南河谷地带。这种地域分布,决定了三大部落联盟彼此在经济类型上的差异。《册府无龟》称象雄“辫发毡裘、畜牧为业”。苏毗在汉文史料中又称女国,《随书·女国传》载苏毗“气侯多寒,以射猎为业,出瑜石、朱砂、麝香、牦牛、骏马、蜀马”。从这些记载着,象雄和苏毗显然都应属于游牧和狩猎型的部落,这与它们所处藏北高原气候高寒、草原广?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宜的。与此相反,位于山市河谷地带的雅隆部落则有着较发达的农业。据《贤者喜宴》记载,雅隆部落第八代赞普带责夹(Spu de sung rgycl)在位时,就已“烧木为炭,熬皮为胶,冶炼金、银、铜、铁等,钻木为孔,制作犁和牛轭,开垦土地,引水入渠,犁地耦耕,二牛共轭垦草原平滩为田亩,建筑桥梁,并创建墓制。”显然,雅隆地区当时的农业已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从今天的考古发现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隆 象雄 部落联盟 贤者喜宴 河谷地带 赞普 藏北高原 女国 石棺墓 克什米尔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吐蕃”的源流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共6页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吐蕃”的源流霍巍公元七世纪初,西藏高原以藏南雅隆河”谷为中心的雅隆悉补野部落在日益强大起来之后,先后兼并了羊同(象雄)、苏毗、白兰等高原“诸羌”.并迁都逻些(今拉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一度成为...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吐蕃”的源流霍巍公元七世纪初,西藏高原以藏南雅隆河”谷为中心的雅隆悉补野部落在日益强大起来之后,先后兼并了羊同(象雄)、苏毗、白兰等高原“诸羌”.并迁都逻些(今拉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一度成为雄踞于中亚的强大王国。在汉文史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考古材料 文化因素 河谷地带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吐蕃 雅隆部落 雅鲁藏布江 古代民族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以科学的认识论探索西藏医学之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德仁 苏超尘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52-59,共8页
研讨西藏医学之源难度很大,资料极少,且多系古代神话、传说,并与宗教教义及活动交织等等。只有借助科学的认识论,才能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去伪存真从迷离的神话中揭示本因 1、辩析从“神界开始产生了医学”。藏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 研讨西藏医学之源难度很大,资料极少,且多系古代神话、传说,并与宗教教义及活动交织等等。只有借助科学的认识论,才能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去伪存真从迷离的神话中揭示本因 1、辩析从“神界开始产生了医学”。藏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藏医药典籍《晶珠本草》载:“很古的时候,静海中间有一个‘毒孜宝瓶’,名扬神界和非天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医学 《晶珠本草》 藏医药 医学起源 宗教教义 古代神话 神界 雅隆 拉脱脱日年赞 印度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族源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刚 《西藏研究》 1982年第3期94-102,共9页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聚居着一支人口达三百多万的藏族人民。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使他们形成一支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他们生息、蕃衍、开发、建设着祖国的西部...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聚居着一支人口达三百多万的藏族人民。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使他们形成一支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他们生息、蕃衍、开发、建设着祖国的西部边疆。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为祖国和世界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藏族 青藏高原 雅鲁藏布江流域 西藏地区 西藏高原 雅隆部落 族源 西羌 民族 藏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曾普遍实行过火葬 被引量:3
18
作者 洛桑扎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关键词 藏族先民 天葬 丧葬习俗 将死者 青藏高原 风俗习惯 西藏自治区 土葬习俗 葬俗 雅隆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传统乐器(一)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联韬 《乐器》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19,共3页
我国境内的藏族人民生活在平均海拔四千公尺左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藏族居住地域极为广阔,包括西藏全境,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甘肃省的部分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藏族人民的生活因各地... 我国境内的藏族人民生活在平均海拔四千公尺左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藏族居住地域极为广阔,包括西藏全境,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甘肃省的部分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藏族人民的生活因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或以牧业为主,或以农业为主,或半农半牧。藏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根据青海、西藏的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已有原始人类生活。藏族民间传说及藏、汉文献记载说明,藏族先民经过与国内西部各部、族长期融合之后,而形成今日的藏族。历史上西藏山南地区最早出现称为“博”的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时,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即藏王)。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农半牧 居住地域 部落联盟 原始人类 雅隆 世界第三极 部落首领 赞普 比汪 传统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琐议藏族谐体民歌 被引量:2
20
作者 谈士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4-70,共7页
藏族民歌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可谓“西藏的历史有多长,民歌的源头就有多长,甚至更长.因为在那些没有历史,没有宗教,没有书本的原始时代,先民们的歌声就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回旋,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之间震荡.”据藏文史书《拉达克王统世系》... 藏族民歌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可谓“西藏的历史有多长,民歌的源头就有多长,甚至更长.因为在那些没有历史,没有宗教,没有书本的原始时代,先民们的歌声就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回旋,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之间震荡.”据藏文史书《拉达克王统世系》记载:远在雅隆部落首领德晓勒时期,(约公元二世纪左右就“歌舞盛行”.遗憾的是因为当时没有文字,不能记下具体的歌谣来,使后人无法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民歌 仓央嘉措 艺术形式 琐议 民间说唱 米拉日巴 共产主义理想 雅鲁藏布江 雅隆部落 原始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