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梦弼》和《雅典的泰门》的文化比较
1
作者 赵宗来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1期89-98,共10页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聊斋志异·宫梦弼》和莎士比亚戏剧《雅典的泰门》进行了比较 ,认为《宫梦弼》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中庸 ,艺术上的中和 ,内容上的道德规劝 ;《雅典的泰门》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极端 ,艺...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聊斋志异·宫梦弼》和莎士比亚戏剧《雅典的泰门》进行了比较 ,认为《宫梦弼》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中庸 ,艺术上的中和 ,内容上的道德规劝 ;《雅典的泰门》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极端 ,艺术上的悲愤之美 ,内容上的愤激揭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梦弼 雅典的泰门 文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典的泰门》意蕴浅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见几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3年第3期56-59,共4页
一六○七年问世的莎士比亚悲剧《雅典的泰门》是他第二时期创作的最后一个剧本。尽管它取材于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但是,它所展示的却是英国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一幅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画卷,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悲剧 人文主义思想 十七世纪 《李尔王》 十六世纪 悲剧主人公 普鲁塔克 哈姆莱特 《威尼斯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雅典的泰门》中的泰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瑜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61-64,共4页
悲剧《雅典的泰门》(1606)是莎士比亚在其创作活动的第二个时期中写成的 这个悲剧虽不及他的被人们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的影响大,但就此剧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 艺术构思、题材选择、... 悲剧《雅典的泰门》(1606)是莎士比亚在其创作活动的第二个时期中写成的 这个悲剧虽不及他的被人们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的影响大,但就此剧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 艺术构思、题材选择、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来看,在他的众多的悲剧作品中,也仍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莎氏通过这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在封建社会衰落、资本原始积累产生这一历史过渡时期中具有主宰一切的力量的金钱的罪恶,愤怒地控诉了金钱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腐蚀作用。同时,这个剧本也反映了莎氏的人文主义思想由高潮转入低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人文主义思想 四大悲剧 奥瑟罗 《李尔王》 《哈姆莱特》 《麦克白》 悲剧作品 人物塑造 创作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典的泰门》和《李尔王》主人公人物形象异同对比分析
4
作者 吕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6期78-80,共3页
《雅典的泰门》和《李尔王》这两部作品,无论是故事情节发展还是主人公的遭遇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剧作中,对他们二者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而言,泰门的原始自然性和李尔的自负性,泰门转变后的反击和李尔转变后的反思... 《雅典的泰门》和《李尔王》这两部作品,无论是故事情节发展还是主人公的遭遇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剧作中,对他们二者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而言,泰门的原始自然性和李尔的自负性,泰门转变后的反击和李尔转变后的反思;剧本的背景环境相似性和差异性导致二人不同的性格转变;人文思想在人物身上的覆灭与回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李尔王》 泰门 李尔 人物形象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典的泰门
5
作者 莎士比亚 日尧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1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 贵族们 《罗密欧与朱丽叶》 斯巴达 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 历史局限性 普路托斯 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气”的研究——从柏拉图的角度看《雅典的泰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雷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90,共15页
本文试图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血气(spirit-edness)"概念来解释《雅典的泰门》的主人公在性格和行为方面的一些特征。按照柏拉图的定义,"血气"的特点是"爱荣誉与爱胜利",而这正是泰门慷慨行为... 本文试图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血气(spirit-edness)"概念来解释《雅典的泰门》的主人公在性格和行为方面的一些特征。按照柏拉图的定义,"血气"的特点是"爱荣誉与爱胜利",而这正是泰门慷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另一方面,"血气"也体现为愤怒,而泰门在剧作后半部表现出的愤世恰与这一点吻合。此外,柏拉图还分析了"血气"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功能及其对城邦的潜在威胁,所有这些都可以在《雅典的泰门》中找到相应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雅典的泰门 柏拉图 塞涅卡 灵魂三分说
原文传递
从《雅典的泰门》看早期现代英国社会的伦理焦虑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杰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学界对于《雅典的泰门》中泰门悲剧的解读大都无法脱离两种思路:一种将泰门的倾家荡产和愤世嫉俗归结于对虚伪朋友的一味信任;另一种则认为全剧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这一命题,而这也正反映了莎士比亚创作晚期对人性的悲... 学界对于《雅典的泰门》中泰门悲剧的解读大都无法脱离两种思路:一种将泰门的倾家荡产和愤世嫉俗归结于对虚伪朋友的一味信任;另一种则认为全剧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这一命题,而这也正反映了莎士比亚创作晚期对人性的悲观主义认识。本文以为,这两种解读并没有阐释泰门从"慷慨"到"恨世"这一变化过程的伦理本质,也就无法真正彻底解释这部戏剧的悲剧性。本文拟将《雅典的泰门》与文艺复兴伊丽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伦理、法律、经济状况互为参照,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文本历史语境的考察,以"伦理身份"切入分析泰门的伦理悲剧,以期阐明该剧所隐含的早期现代英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焦虑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伦理身份 伦理焦虑 高利贷
原文传递
《雅典的泰门》中的完美和溃败
8
作者 田道均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152,共2页
莎士比亚在晚年,创作了《雅典的泰门》,此书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轰动。对于这部戏剧的评论,社会各界的争议声不断,本文从戏剧的终点性进行分析。作品虽然没有终点,但是在结构、人物、语言风格方面却有着完整的概念。本文... 莎士比亚在晚年,创作了《雅典的泰门》,此书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轰动。对于这部戏剧的评论,社会各界的争议声不断,本文从戏剧的终点性进行分析。作品虽然没有终点,但是在结构、人物、语言风格方面却有着完整的概念。本文突破传统对戏剧的阅读方式,从泰门精神的完美和溃败方面来对这部戏剧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品读这部经典,更好地了解莎士比亚这位世界级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 荣誉
原文传递
《雅典的泰门》的瘟疫书写与城市文化
9
作者 胡鹏 《都市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407-424,共18页
《雅典的泰门》讲述了泰门由于挥霍浪费从腰缠万贯的贵族到赤贫流放者的悲剧,批评家们往往注意到剧中的金钱主题,特别是他有关金子的描述更是成为马克思分析货币价值问题的经典案例。但此剧还包含着瘟疫主题,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瘟疫描述... 《雅典的泰门》讲述了泰门由于挥霍浪费从腰缠万贯的贵族到赤贫流放者的悲剧,批评家们往往注意到剧中的金钱主题,特别是他有关金子的描述更是成为马克思分析货币价值问题的经典案例。但此剧还包含着瘟疫主题,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瘟疫描述,显示出莎士比亚在1606年左右创作《泰门》时还受到同时代伦敦瘟疫暴发的影响。本文拟从该剧中的瘟疫叙事出发,分析剧中瘟疫传染性、颠倒以及牺牲因素等瘟疫主题,指出《雅典的泰门》中的瘟疫表述受到了同时代城市文化中有关瘟疫的流行观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书写 雅典的泰门 城市文化
原文传递
预见与批判——《雅典的泰门》的金钱描写
10
作者 张湘 张敏 《作家》 2015年第7X期133-134,共2页
《雅典的泰门》的完成是莎士比亚第二创作阶段、也就是悲剧创作的结束,这是莎士比亚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悲剧性的最后的领悟和展现,也是对于金钱主宰社会、腐蚀人性的最初的全面的批判。金钱成为《雅典的泰门》最有权力的角色并作为主角... 《雅典的泰门》的完成是莎士比亚第二创作阶段、也就是悲剧创作的结束,这是莎士比亚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悲剧性的最后的领悟和展现,也是对于金钱主宰社会、腐蚀人性的最初的全面的批判。金钱成为《雅典的泰门》最有权力的角色并作为主角正式登上戏剧的舞台。《雅典的泰门》把人们病态的激情指向了金钱,它初步表现和批判了金钱的神通,金钱蒙蔽了人的理性,使得道德滑坡、人心堕落。莎士比亚基于对未来的预见和忧虑,从人性的裂变与多元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于金钱和资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金钱 批判
原文传递
丑学对现实的审视──由《雅典的泰门》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玉珍 《东方艺术》 1997年第5期56-56,共1页
丑学对现实的审视由︽雅典的泰门︾引发的思考刘玉珍几百年来,对世界文艺复兴时代巨人莎士比亚的研究,常常都是运用西方美学去评价他和探讨他的文学、戏剧的创作。今天,我们不妨以新的哲学思想、观念和方法去阐释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 丑学对现实的审视由︽雅典的泰门︾引发的思考刘玉珍几百年来,对世界文艺复兴时代巨人莎士比亚的研究,常常都是运用西方美学去评价他和探讨他的文学、戏剧的创作。今天,我们不妨以新的哲学思想、观念和方法去阐释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旗手的创作活动。试用“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 丑学 人文主义理想 文艺复兴 人物形象 理性的批判 生存世界 美学思想 《奥赛罗》
原文传递
从《钱神论》到《钱本草》──谈古代文学的金钱描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41-46,共6页
从《钱神论》到《钱本草》──谈古代文学的金钱描写史实中国古代早期专门描写金钱的代表作品,首推鲁褒的《钱神论》,然后是张说的《钱本草》。这两篇作品产生的时代不同,走向各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描写金钱的不同特点。通过剖析... 从《钱神论》到《钱本草》──谈古代文学的金钱描写史实中国古代早期专门描写金钱的代表作品,首推鲁褒的《钱神论》,然后是张说的《钱本草》。这两篇作品产生的时代不同,走向各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描写金钱的不同特点。通过剖析《钱神论》和《钱本草》,不仅能够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神论》 《钱本草》 中国古代文学 莎士比亚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老庄哲学 索福克勒斯 雅典的泰门 文学作品 金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理解庄子对美的特殊体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红玲 《社科纵横》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怎样理解庄子对美的特殊体验○赵红玲庄子以弘才命世,其文辞趣华深,异彩纷呈、空灵生动、正言若反。他的著作中描写了许多残缺丑陋却以此为用的审美形象。庄生怪矣,以丑陋残缺为美,并在文中创造了一种山木自寇式的形象模式,难道他... 怎样理解庄子对美的特殊体验○赵红玲庄子以弘才命世,其文辞趣华深,异彩纷呈、空灵生动、正言若反。他的著作中描写了许多残缺丑陋却以此为用的审美形象。庄生怪矣,以丑陋残缺为美,并在文中创造了一种山木自寇式的形象模式,难道他真的认为越丑的就越美吗?那么他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恶之花》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人间世》 波特莱尔 雅典的泰门 象征主义 欢乐意识 自由的象征 《逍遥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伟民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共3页
1992年底,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江泽民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时候,号召人们读一读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命运的问题。有感于莎士... 1992年底,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江泽民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时候,号召人们读一读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命运的问题。有感于莎士比亚的博大精深,对人和人性的深刻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 莎士比亚作品 爱国主义思想 雅典的泰门 拜金主义 莎士比亚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金钱观探微——象征性与非一致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佟立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43-47,35,共6页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在一生中,创作了三十七部传世之作,其中诸多剧目是处理金钱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笔者仅从这一角度,借用伦理学原理、美学原理,跳出莎剧单个作品,人物圈子,从总体上把握...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在一生中,创作了三十七部传世之作,其中诸多剧目是处理金钱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笔者仅从这一角度,借用伦理学原理、美学原理,跳出莎剧单个作品,人物圈子,从总体上把握探讨莎氏金钱观的象征性与非一致性的对立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观 传世之作 莎剧 《威尼斯商人》 鲍西 伦理学原理 雅典的泰门 美学原理 福斯塔夫 巴萨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莎士比亚人性观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关于莎士比亚人性观念的探讨,是莎评史上一个争论的聚焦点,有的认为莎士比亚对人的本性是肯定的,即人性是善的;有的则认为莎士比亚对人的本性是否定的,即人性是恶的。那么他对人性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看法呢?这需要从总体上来把握他的创作... 关于莎士比亚人性观念的探讨,是莎评史上一个争论的聚焦点,有的认为莎士比亚对人的本性是肯定的,即人性是善的;有的则认为莎士比亚对人的本性是否定的,即人性是恶的。那么他对人性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看法呢?这需要从总体上来把握他的创作,从中探索他整个人性观念的发展和变化。一、莎士比亚早期人性观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人性观念 人文主义理想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雅典的泰门 人文主义者 人的本性 理想世界 理想主义者 克劳狄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间仍有金不换
17
作者 罗茂繁 《人民论坛》 1996年第9期44-44,共1页
我国东晋时期有个名叫鲁包的士大夫,写过一篇《钱神论》,它告诉人们钱能通神,有钱无所不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写过一个戏剧,叫《雅典的泰门》。在戏中,他借主人公的口,对金钱的作用。
关键词 孟尝君 《钱神论》 莎士比亚 士大夫 文艺复兴时期 雅典的泰门 戏剧家 发展商品经济 战国时期 中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英国文学教学的几点意见
18
作者 张健 《山东外语教学》 1981年第3期1-4,共4页
我国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和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把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列为三年级必修课。学生在一、二年级已打好较为牢固的英语基础,听、说、写、读比较娴熟,但是对英国文学接触还不够多,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文... 我国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和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把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列为三年级必修课。学生在一、二年级已打好较为牢固的英语基础,听、说、写、读比较娴熟,但是对英国文学接触还不够多,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还不够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开设英国文学史课程是完全必要的。同时,这门课程对初步从事英国文学研究的人也会起指导作用。解放以来,各外语院系英语专业先后开出了英国文学史和其他英国文学课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学教学 英语专业 文学流派 雅典的泰门 文学课程 文学作品 四大悲剧 华兹华斯 外语院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的试金石
19
作者 齐友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3年第17期36-36,共1页
古往今来,不乏充满道义激情地议论和抨击金钱的杰作。它们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对金钱的不同心态。有肯定也有否定,有崇拜也有蔑视,有嘲弄也有恐惧,有理智的深刻审思,也有情感的病态发泄,展示了人们在金钱面前既困惑又无奈的矛盾心理。这... 古往今来,不乏充满道义激情地议论和抨击金钱的杰作。它们反映着不同时期人们对金钱的不同心态。有肯定也有否定,有崇拜也有蔑视,有嘲弄也有恐惧,有理智的深刻审思,也有情感的病态发泄,展示了人们在金钱面前既困惑又无奈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灵上的动乱,显然是对人的理智的挑战。莎翁名著《雅典的泰门》中有这样一段名言:“金子?贵重的、闪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生活原则 矛盾心理 人格分裂 现代文明 道德秩序 商品世界 货币拜物教 古代社会 私人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趣谈
20
作者 王志 《武汉金融》 1984年第2期32-34,共3页
黄金的魅力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给黄金画了个像:“金子,黄黄的,光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自从产生私有制以来,在黄金面前,... 黄金的魅力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给黄金画了个像:“金子,黄黄的,光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自从产生私有制以来,在黄金面前,什么道德、尊严、父子、兄弟、人情……都羞缩到看不见的角落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黄金就是上帝,可以主宰一切;同时,它又是一切罪恶的诱因和渊源。黄金的魅力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的泰门 文化教养 国际收支状况 五十年代 微电子设备 国家法令 尼克松政府 前几 储藏手段 外贸顺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