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褚遂良楷书风格浅析——以《雁塔圣教序》为例
1
作者 王倩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提起书法发展的高峰期总免不了要提起唐朝,褚遂良是初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楷书大家之一,他在集诸家之长处的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理解,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褚体”楷书。本文通过分析褚遂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师承关系,研究了其灵动飘逸的笔... 提起书法发展的高峰期总免不了要提起唐朝,褚遂良是初唐时期成就最高的楷书大家之一,他在集诸家之长处的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理解,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褚体”楷书。本文通过分析褚遂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师承关系,研究了其灵动飘逸的笔法、舒朗宽博的笔势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分析《雁塔圣教序》的风格特征和价值影响,则更能看出褚遂良的楷书对古今学书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其书风演变也仍有许多值得后世去探究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补笔修正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42,共8页
日本学者在研究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版时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笔画修改现象,通过研究,他们对这一现象提出假设,并作出相关推断。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引起国内学者的争论,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原碑及相关拓本为... 日本学者在研究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版时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的笔画修改现象,通过研究,他们对这一现象提出假设,并作出相关推断。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引起国内学者的争论,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原碑及相关拓本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证实此碑中存在的修改痕迹系褚氏二次补笔修正。并力图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对修正现象的原因作出遵从艺术规律又符合历史可能性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补笔修正 修正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婉媚遒逸 貌如婵娟——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书法欣赏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梦媛 《江苏教育》 2018年第85期34-36,共3页
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见图1、图2),又称《雁塔圣教序记》《三藏圣教序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慈恩寺塔圣教序并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碑文内容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及唐高宗李治撰《大唐皇帝述... 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见图1、图2),又称《雁塔圣教序记》《三藏圣教序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慈恩寺塔圣教序并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碑文内容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及唐高宗李治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组成,永徽四年(653)十月至十二月间立碑石于京兆慈恩寺,两碑共计1463字,万文韶刻字。《金石萃编》卷四九记“碑高六尺三寸,广三尺五寸。”序“共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正书。隶额”;记“共二十行,行四十字,正书。左行,篆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风格特征 艺术价值 时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塔圣教序》临习指要
4
作者 潘池勇 《书法教育》 2023年第9期28-35,共8页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在58岁书写的一件楷书佳作,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能够充分体现他的楷书风格。从中挑选出“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八个字进行临摹练习,深入细致地理解褚遂良的笔法和字法,同时勉励自己:“当有足够的诚意和信念...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在58岁书写的一件楷书佳作,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能够充分体现他的楷书风格。从中挑选出“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八个字进行临摹练习,深入细致地理解褚遂良的笔法和字法,同时勉励自己:“当有足够的诚意和信念时,就不会计较付出了多少,不断向知识深处探求就会实现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临习 雁塔圣教序 楷书 临摹 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碑帖阐释辅助书法教学——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为例
5
作者 陈开政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9-81,88,共4页
通过对碑帖的相关情况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可以增加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训练技能;但阐释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技法教学,应分散进行阐释而不能集中进行,要通俗易懂。
关键词 碑帖阐释 书法教学 雁塔圣教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的线条及点画的韵味 被引量:2
6
作者 闵健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4年第3期91-93,共3页
《雁塔圣教序》碑是褚遂良晚期作品,妍媚超逸,甚得历代评书家的推崇。《雁塔圣教序》碑以瘦劲的线条和夸张厚重的捺画增强线条的对比,以方圆和顺逆作起止的变化,以藏露和顿挫显技法的丰富,从而达到似瘠而腴、风骨清举的晋人风韵。
关键词 韵味 雁塔圣教序》碑 线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塔圣教序碑》之褚遂良署衔何以不同 被引量:2
7
作者 路远 《文博》 2013年第1期53-54,93,共3页
《雁塔圣教序碑》将"太宗序文"和"高宗记文"各刻一碑,分别龛置于慈恩寺塔门的东西两侧。两篇碑文之末,书碑者褚遂良之署衔不同,前者署"中书令",后者署"尚书右仆射",对此后人众说纷纭。本文依... 《雁塔圣教序碑》将"太宗序文"和"高宗记文"各刻一碑,分别龛置于慈恩寺塔门的东西两侧。两篇碑文之末,书碑者褚遂良之署衔不同,前者署"中书令",后者署"尚书右仆射",对此后人众说纷纭。本文依据该碑的时代背景、碑文内容、二碑的形制规格及褚遂良的任职情况,通过合乎逻辑的推论,对序、记二碑上褚遂良署衔何以不同,提出一种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署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灵劲健 风神卓绝——论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意义
8
作者 王建源 《书画艺术》 2011年第6期30-31,共2页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中兴时期,其艺术走两极发展的道路,一极是法度森严的楷书达到了巅峰,另一极是大草、狂草的浪漫抒情书风将书法艺术推向淋漓酣畅的境地。从魏晋开始,书法已成为一种自觉化的艺术形式,在风格和形式上始终在传承和递变,从...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中兴时期,其艺术走两极发展的道路,一极是法度森严的楷书达到了巅峰,另一极是大草、狂草的浪漫抒情书风将书法艺术推向淋漓酣畅的境地。从魏晋开始,书法已成为一种自觉化的艺术形式,在风格和形式上始终在传承和递变,从本体和客体上追求不同的审美意义。精严端庄的楷书不仅实用,还体现了以法度、规矩、有序为风尚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义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空灵 风神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研究院藏明拓《雁塔圣教序记》探赜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猛 《大学书法》 2021年第6期68-72,共5页
中国历史研究院藏有《雁塔圣教序记》拓本一册,该本系明末拓本,拓工精良,纸墨俱佳,且保存完好。上有张伯英题签,以及萧龙友、李经畬题跋,并经谢国桢先生收藏,流传有序。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记》 拓本 题跋 著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塔圣教序》书刻异常现象献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诺 《中国书画》 2019年第2期30-33,共4页
一、《雁塔圣教序》立碑与著录基本情况考《雁塔圣教序》(下称《雁塔》)碑文撰写至立碑,具体流程如下:贞观二十二年(648)初,唐太宗李世民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六月太子李治作《序记》,十月大慈恩寺于长安建成。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异常现象 《大唐三藏圣教序 李世民 唐太宗 慈恩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笔法特征
11
作者 徐蓥 《书法教育》 2022年第12期60-67,共8页
褚遂良书法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在此基础上取法隋代铭石书法,后又上溯“二王”,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楷书面貌,这使初唐楷书在真正意义上从隋代书风的影响中脱离开来,成为盛唐强音的代表。唐永徽四年(653),《雁塔圣教序》刻立,是最能代... 褚遂良书法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在此基础上取法隋代铭石书法,后又上溯“二王”,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楷书面貌,这使初唐楷书在真正意义上从隋代书风的影响中脱离开来,成为盛唐强音的代表。唐永徽四年(653),《雁塔圣教序》刻立,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气概的作品。《雁塔圣教序》笔画瘦硬刚劲、灵动多变,轻重对比明显,用笔丰富多变,时见行书笔意。字体宽绰遒美,形态变化多端。整体章法疏朗、宽绰,尽显空灵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铭石书 行书笔意 欧阳询 虞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临摹解析
12
作者 元国霞 《书法教育》 2019年第3期80-84,共5页
《雁塔圣教序》,又称《慈恩寺圣教序》,由《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及《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李治撰文)两碑组成,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分别书于永徽四年(六五三)十月和十二月。两碑碑文左右对称排列,共一千... 《雁塔圣教序》,又称《慈恩寺圣教序》,由《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及《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李治撰文)两碑组成,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分别书于永徽四年(六五三)十月和十二月。两碑碑文左右对称排列,共一千四百六十三字。被清刘熙载称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的褚遂良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追随者众。《雁塔圣教序》作为'最足以代表褚遂良艺术成就的作品',乃后世追摩的典范。针对此帖的临摹,笔者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刘熙载 潘伯鹰 圣教序 徐无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塔圣教序》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考
13
作者 邹佳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褚遂良是中国唐代初期的著名书法家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他的楷书风格在继承王羲之楷书的基础上,汲取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充满空灵和活力,他的笔画非常劲健... 褚遂良是中国唐代初期的著名书法家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他的楷书风格在继承王羲之楷书的基础上,汲取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法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充满空灵和活力,他的笔画非常劲健、有力且有韵律感,字体工整,结构合理,具有出色的艺术风格。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范本和灵感。因此,他被认为是开启唐代楷书独立门户的重要人物。他的传世作品主要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褚河南临兰亭绢本真迹》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晚年创作的《雁塔圣教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用笔 结构 书法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合体字的结字规律及书写技法举隅
14
作者 孙金龙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10期10-12,共3页
褚遂良的楷书中最具有代表性作品是《雁塔圣教序》,也是唐代楷书的典范。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合体字结字规律的掌握和了解,对于该帖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合体字是由两个以上结构单位组成的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汉字的合体字有7 ... 褚遂良的楷书中最具有代表性作品是《雁塔圣教序》,也是唐代楷书的典范。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合体字结字规律的掌握和了解,对于该帖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合体字是由两个以上结构单位组成的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汉字的合体字有7 600字左右,占汉字绝大部分。合体字的结构规律是汉字结构的主要研究方向,掌握其结构规律也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结字规律 独体字 合体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塔圣教序》赏析
15
作者 吴一凡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3期37-40,共4页
褚遂良为初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具有很高的书法成就,其《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作品广为流传,墨迹著作也有《倪宽赞》《阴符经》等。而《雁塔圣教序》则是他晚年的杰出作品,能够充分彰显其书法风格。《雁塔圣... 褚遂良为初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具有很高的书法成就,其《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作品广为流传,墨迹著作也有《倪宽赞》《阴符经》等。而《雁塔圣教序》则是他晚年的杰出作品,能够充分彰显其书法风格。《雁塔圣教序》全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也被称作《慈恩寺圣教序》。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雁塔圣教序》产生的文化背景、作品风格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书法 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格浅析
16
作者 郭钰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2期6-8,共3页
唐代是书法发展的集成时期,前朝各代的书法成就至唐代高度融合,书法成就达到顶峰。在唐代前期著名书家中,褚遂良是不可忽视的一位,他的楷书既继承了前人书家的部分风格,又融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对唐代楷书发展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代是书法发展的集成时期,前朝各代的书法成就至唐代高度融合,书法成就达到顶峰。在唐代前期著名书家中,褚遂良是不可忽视的一位,他的楷书既继承了前人书家的部分风格,又融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对唐代楷书发展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启了唐代楷书的新风尚。本文第一章从褚遂良的书学经历来梳理《雁塔圣教序》创作背景,第二章简单介绍其楷书风格的变化过程,第三章从线条、结构、章法三方面介绍《雁塔圣教序》的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楷书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塔圣教序》的诞生——一件书法经典的政治性与物质性
17
作者 李丹婕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84,141,142,共15页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八月为高僧玄奘(600-664)所译佛经撰写的序言,太子李治阅读《圣教序》后,随即撰成《述圣记》一文。两篇文章的出现,对于当时的佛教团体和京师社会而言,意义非凡。...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八月为高僧玄奘(600-664)所译佛经撰写的序言,太子李治阅读《圣教序》后,随即撰成《述圣记》一文。两篇文章的出现,对于当时的佛教团体和京师社会而言,意义非凡。不仅被反复抄录于玄奘所译诸经卷首,也被刊刻成碑。其中最早的制作,是永徽四年(653)褚遂良亲书的两方石碑,并立于大雁塔基南的东西两边,后世称为《雁塔圣教序》。对于《雁塔圣教序》的认识,长久以来多囿于艺术层面的欣赏,本文则将其还原至所诞生的历史语境之中,尝试从历史学角度重构这件书法经典出现的政治背景和物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玄奘 佛教
原文传递
字里金生 行间玉润——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解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友舟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不要互相冲突,也不要彼此离得太远,注意连贯书写中的左右结构之妙。一般而言,左右之间遵循左紧右松、左收右放的原则。但是,如果右边笔画少,那么右边也应该收紧。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解析 笔画 书写 结构
原文传递
《雁塔圣教序》的修正线 被引量:2
19
作者 荒金治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雁塔圣教序>碑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在西安大雁塔南门两侧东西龛里,西为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东为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褚遂良书,一般两块碑的总称为"雁塔圣教序".我们临摹...   <雁塔圣教序>碑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在西安大雁塔南门两侧东西龛里,西为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东为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褚遂良书,一般两块碑的总称为"雁塔圣教序".我们临摹<雁塔圣教序>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例如"形"(如图2)字的第三笔收笔部分分为两条线,不知道应该怎么样临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原文传递
再议《雁塔圣教序》及《序记》的异常线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峰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2-156,共5页
褚遂良所书写《雁塔圣教序》和《雁塔圣教序记》一直以来备受历代书家的关注,日本学者荒金大琳通过对原碑拍照放大,发现两碑共计九百七十八字笔画出现异常。荒金氏认为这是褚遂良在原稿上修正以后经万文韶忠实摹刻的结果,这一研究观点... 褚遂良所书写《雁塔圣教序》和《雁塔圣教序记》一直以来备受历代书家的关注,日本学者荒金大琳通过对原碑拍照放大,发现两碑共计九百七十八字笔画出现异常。荒金氏认为这是褚遂良在原稿上修正以后经万文韶忠实摹刻的结果,这一研究观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与以两碑为母本翻刻但晚于两碑十年的《同州圣教序》相对照,结合褚遂良所书的《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拓本,从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大雁塔损毁重建的历史、刻碑手法、捶拓与补刻等方面证实目前的《雁塔圣教序》线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塔圣教序 异常线 轮廓线 补刻 铲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