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臭氧化吸附技术去除难降解污染物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来胜 祝万鹏 李中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利用催化臭氧化吸附技术去除水溶液中溶解有机物的效率比单独臭氧化或单独吸附技术有明显提高 ,它不但能将臭氧化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氧化 ,而且还能减少后续氯化消毒工艺所形成的消毒副产物 (三氯甲烷等 ) 。
关键词 难降解污染物 消毒副产物 吸附 催化 臭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介体催化难降解污染物厌氧生物还原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红 张甜甜 +2 位作者 张海坤 王竞 周集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65,共7页
生物法处理有毒难降解污染物是目前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之一,但厌氧生物转化速率缓慢是生物法处理的限制因素。研究发现,一些醌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加速电子的传递,促进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为避免直接应用这些醌类化合物而... 生物法处理有毒难降解污染物是目前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之一,但厌氧生物转化速率缓慢是生物法处理的限制因素。研究发现,一些醌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加速电子的传递,促进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为避免直接应用这些醌类化合物而造成的运行费用增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各种碳材料、醌改性载体和微生物分泌的核黄素等新型介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根据这些新型介体的来源,该文分别综述了它们的特性,并比较了其加速有毒难降解污染物厌氧还原转化的能力,以促进新型介体在实际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难降解污染物 厌氧生物转化 新型氧化还原介体 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强化在难降解污染物生物处理和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春 黄霞 杨景亮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6-290,共5页
基因强化通过强化降解基因在土著菌群中的水平迁移和传播,促进土著降解菌群的进化,改善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作用的稳定性,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去除效果。介绍了基因强化的原理-微生物群落内水平基因迁移,讨论了基因载体、细胞接触条... 基因强化通过强化降解基因在土著菌群中的水平迁移和传播,促进土著降解菌群的进化,改善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作用的稳定性,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去除效果。介绍了基因强化的原理-微生物群落内水平基因迁移,讨论了基因载体、细胞接触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基因强化的因素,综述了目前基因强化在土壤生物修复和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基因强化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强化 基因工程菌 生物强化处理 难降解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电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虹燕 齐高相 +3 位作者 王建辉 高旭 周月明 申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1-686,共6页
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法、电絮凝法、电沉积法、电浮法与微电解法等五种常见的电化学污染物处理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电化学技术反应机理研究、电极材料研发、新型反应器... 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法、电絮凝法、电沉积法、电浮法与微电解法等五种常见的电化学污染物处理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电化学技术反应机理研究、电极材料研发、新型反应器研发以及联用技术研发等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难降解污染物 电化学方法 电极材料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电解耦合处理难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兵 高洁 +2 位作者 任宏洋 莫正平 鲜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7-220,共4页
超声-微电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水处理复合技术,此法借助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自由基作用和机械作用强化微电解反应。超声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在溃陷的瞬间形成高温高压,不仅有利于铁屑表面的传质作用,还引发了自由基反应,空化效应... 超声-微电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水处理复合技术,此法借助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自由基作用和机械作用强化微电解反应。超声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在溃陷的瞬间形成高温高压,不仅有利于铁屑表面的传质作用,还引发了自由基反应,空化效应产生的微射流和冲击波促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同时使反应液与铁屑、活性炭充分混合接触,有效的促进了原电池反应的快速进行,实现超声和微电解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协同降解,提高对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超声 降解有机污染物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白腐菌处理难降解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燕 瞿晶晶 任大军 《能源与环境》 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
综述白腐真菌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在多种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及重金属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白腐菌 生物修复 难降解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激活过硫酸盐去除水中难降解污染物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淑菊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6期283-284,共2页
本文对铁及其离子(Fe(0)、Fe(Ⅱ)及F(Ⅲ))激活过硫酸盐处理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处理效果与影响进行了总结,并对铁激活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铁及其离子 过硫酸盐 难降解污染物 硫酸根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谢文玉 刘婧 +3 位作者 王庆宏 谭湘 李长刚 梁家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3-588,共6页
剩余污泥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利用其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实现“以废治废”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方法。总结了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和机理,系统分析污泥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最后... 剩余污泥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利用其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实现“以废治废”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方法。总结了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和机理,系统分析污泥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最后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污泥吸附的研究现状,提出污泥吸附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剩余污泥吸附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降解有机污染物 剩余污泥 吸附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永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综述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现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两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物化法和氧化法处理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两者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日后难降解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难降解污染物 物化法 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明红 徐刚 +4 位作者 刘宁 马静 王锦花 唐量 王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9-554,共6页
介绍电子束辐照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和甾体雌激素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氯霉素类和左旋苯甘氨酸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中间体、农药中的二氯吡啶酸,以及卤代芳香化合物的辐照降解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一种... 介绍电子束辐照处理邻苯二甲酸酯类和甾体雌激素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氯霉素类和左旋苯甘氨酸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中间体、农药中的二氯吡啶酸,以及卤代芳香化合物的辐照降解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是处理这些有机物污染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羟基自由基可以使有机污染物的苯环打开生成小分子物质,而水合电子可使有机污染物有效地脱卤,并且在剂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其最终被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降解 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处理对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雨轩 宋鑫龙 +3 位作者 张晓丽 房东莹 李兆兴 王新 《辽宁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51-54,共4页
白腐真菌是一类可以有效降解木素的丝状真菌,由于其降解酶系特异性较低,因此,对于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都能够显示出一定的降解效果,并且它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在生物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对于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 白腐真菌是一类可以有效降解木素的丝状真菌,由于其降解酶系特异性较低,因此,对于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都能够显示出一定的降解效果,并且它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在生物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对于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也为今后白腐真菌应用于实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主要讲述白腐真菌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为以后开展的研究的进行做好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污染物 白腐真菌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治理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静波 陈微 +2 位作者 马放 常丽君 刘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227,共5页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共代谢途径的解析、各代谢环节关键酶及编码基因的定位,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染物降解效果好和遗传性能稳定的微生物的筛选和开发将是未来生物共代谢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环境治理 共代谢 降解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锁定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晓军 李培军 蔺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24-1630,共7页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随着与土壤接触时间的延长,被锁定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下降.锁定可能导致过高估计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影响修复技术的实施.锁定发生的内在机制主要源于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非水相液体的不可逆吸附和微孔...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随着与土壤接触时间的延长,被锁定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下降.锁定可能导致过高估计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影响修复技术的实施.锁定发生的内在机制主要源于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非水相液体的不可逆吸附和微孔束缚,而影响土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锁定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湿度、温度、pH等).基于此,进一步阐明了目前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锁定机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污染物 锁定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与O_3/Mn氧化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石枫华 马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硝基苯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 ,对比研究了O3 /H2 O2 与O3 /Mn氧化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 .结果发现 ,2种催化氧化工艺均可以提高不易被单独臭氧氧化的硝基苯的去除效果 ,并且催化剂H2 O2 和Mn(Ⅱ )存在着最佳投量 .... 以硝基苯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 ,对比研究了O3 /H2 O2 与O3 /Mn氧化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 .结果发现 ,2种催化氧化工艺均可以提高不易被单独臭氧氧化的硝基苯的去除效果 ,并且催化剂H2 O2 和Mn(Ⅱ )存在着最佳投量 .从已知的O3 /H2 O2 工艺反应机理 ,并根据硝基苯的化学性质和水中剩余臭氧动态监测结果推断 ,O3 /Mn降解硝基苯可能同样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 .向反应系统中投加H2 O2 和Mn(Ⅱ )还提高了臭氧的传质效果和有效利用率 .对 2种催化氧化工艺的特点和在实际水处理中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H2O2 Mn(Ⅱ) 催化氧化 羟基自由基 降解有机污染物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耀国 谭英 +2 位作者 胡思海 陈培榕 刘宝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 基于生长代谢、共代谢原理及易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存在形式与形态的影响而改变其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综述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基于微生物生态学及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知识,探讨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有机物 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生长代谢 共代谢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废料应用于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诚 何岩 +2 位作者 高尚 黄民生 陶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96,共5页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等方面,因此解决以上方面中的瓶颈将是今后植物废料固定化白...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等方面,因此解决以上方面中的瓶颈将是今后植物废料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废料 白腐真菌 降解有机污染物 碳源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白腐菌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汲永臻 汪群慧 +1 位作者 黄鹂鸣 李雪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1-214,共4页
白腐菌对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为CO2和H2O。该文介绍了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泌的酶系,阐述了白腐菌所分泌的酶在降... 白腐菌对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为CO2和H2O。该文介绍了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泌的酶系,阐述了白腐菌所分泌的酶在降解各种难降解有机物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提高白腐菌降解能力的方法,总结了白腐菌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探讨了白腐菌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对白腐菌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降解有机污染物 生物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污染物微生物共代谢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玮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5-1521,共7页
介绍了共代谢作用的内涵、分类以及能够进行共代谢作用的部分微生物,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共代谢作用过程的机制,包括关键酶的作用,竞争性抑制作用、毒性效应以及微生物的自我解毒和恢复机能,能量调节和还原力供应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共代谢... 介绍了共代谢作用的内涵、分类以及能够进行共代谢作用的部分微生物,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共代谢作用过程的机制,包括关键酶的作用,竞争性抑制作用、毒性效应以及微生物的自我解毒和恢复机能,能量调节和还原力供应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共代谢作用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及相关模型。对利用微生物共代谢作用进行难生物降解污染物去除的关键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代谢 作用机制 动力学模型 生物降解污染物
原文传递
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韦朝海 焦向东 陈焕钦 《重庆环境科学》 1998年第4期22-27,共6页
简介了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论述了这类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并对生化法在治理这类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评述。
关键词 有毒降解有机污染物 迁移转化作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琼玉 李太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级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降解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光化学氧化法 Fenton类氧化法 臭氧类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