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开挖引起下方地铁隧道上浮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艺帆 唐亮 +2 位作者 孔祥勋 丛晟亦 唐文冲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0-297,315,共9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铁沿线的商业区正在迅速发展,此趋势使得越来越多基坑工程面临跨越地铁隧道的问题。本文依托某地铁运营段上方基坑开挖对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运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基坑开挖对其正下方运营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铁沿线的商业区正在迅速发展,此趋势使得越来越多基坑工程面临跨越地铁隧道的问题。本文依托某地铁运营段上方基坑开挖对隧道影响的工程案例,运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基坑开挖对其正下方运营地铁隧道形变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验证数值模型可靠性后,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桩径、桩间距、排桩数和多种新型工法复合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以保障地铁隧道安全与稳定。确定了针对该工程打设抗拔桩最佳的桩长、桩径、桩间距和排桩数量,以此控制基坑开挖过程隧道的上浮量。另外,模拟分析了扩底桩和导向钻管两种新工法的控制效果,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上浮 现场监测 有限元数值模拟 抗拔桩参数 复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中隧道上浮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吉冰冰 许文明 +1 位作者 马振世 翁厚洋 《中国市政工程》 2015年第4期75-78,104,共4页
通过对南京轨道交通4号线21标区间工程施工中隧道上浮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总结,详细叙述在软土地层中隧道上浮的主要原因以及控制措施,形成工程经验的总结。
关键词 隧道上浮 规律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施工时防止邻近地铁隧道上浮的技术措施
3
作者 洪红 《建筑施工》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因地铁周边工程施工而造成地铁隧道垂直上浮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上海外滩地区某横跨地铁隧道上方的工程为例,介绍了地铁隧道上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关键点以及采取的针对性应急措施,工程实施结果证明,所用工法可确保地铁隧道的... 因地铁周边工程施工而造成地铁隧道垂直上浮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上海外滩地区某横跨地铁隧道上方的工程为例,介绍了地铁隧道上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关键点以及采取的针对性应急措施,工程实施结果证明,所用工法可确保地铁隧道的上浮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隧道上浮 堆载 渗漏 隧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地铁隧道上浮深基坑施工工艺
4
作者 陆舟 《工程质量》 2016年第10期68-73,共6页
地铁周边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地铁隧道的垂直上浮时有发生。以上海外滩地区横跨地铁隧道上方工程为例,介绍了地铁隧道上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关键点以及针对性的优化技术措施,确保了地铁隧道上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关键词 深基坑 隧道上浮 堆载 渗漏 隧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上浮施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5
作者 谈晓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第7期232-234,237,共4页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在浅覆土施工过程中,刚脱出盾尾的隧道管片易产生"上浮"现象。如在施工中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隧道管片的上浮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而且会对隧道周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在浅覆土施工过程中,刚脱出盾尾的隧道管片易产生"上浮"现象。如在施工中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隧道管片的上浮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而且会对隧道周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对造成隧道上浮的施工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为制定抗浮措施提供了初步的依据,综合考虑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提出具体建议,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上浮 同步注浆 管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土层地震液化引起盾构隧道上浮位移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小春 易斌斌 +3 位作者 竺维彬 祝思然 罗淑仪 王奇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0,共11页
针对地震时处于可液化土层中的盾构隧道易发生上浮的现象,为了探究上浮发生条件,通过有限差分模型与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其上浮位移模式。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地震动力液化分析模型,采用可以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孔压增长的... 针对地震时处于可液化土层中的盾构隧道易发生上浮的现象,为了探究上浮发生条件,通过有限差分模型与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其上浮位移模式。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地震动力液化分析模型,采用可以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孔压增长的Finn液化本构模型,以超静孔压比为评价指标,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对数值模型设置不同的组合工况,分析标准贯入击数、隧道埋深对隧道上浮位移的影响,探究因地震导致隧道上浮的位移模式,即地震动剪切变形引起的隧道上浮位移和土层液化引起的隧道上浮位移,前者与隧道埋深有关,后者主要与土质条件(标准贯入击数)有关,分别得到两者的关系曲线;通过受力分析及公式推导得到隧道上浮临界超静孔压比,并与数值计算结果相互验证,得到判断地震液化引起隧道上浮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标准贯入击数越小、隧道埋深越小,则隧道上浮位移越大;地震液化引起隧道上浮的临界条件为隧道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隧道自重与隧道上覆土有效压力之和,可通过标准贯入击数或超静孔压比与隧道埋深的关系进行判断,如7°设防烈度下直径6.2 m埋深为10 m地下水位1 m的盾构隧道,标准贯入击数需小于7或超静孔压比需大于0.432才会发生由地基液化引起的上浮位移;该方法可为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地震液化 隧道上浮 上浮模式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上浮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苏稚寅 《土木工程》 2024年第4期426-433,共8页
当前盾构隧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开挖卸荷而导致的隧道上浮,地表隆起等问题。此类现象在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中将更明显,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隧道上浮控制措施。本文总结了一系列常用的控制措施,依托上海北横通道... 当前盾构隧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开挖卸荷而导致的隧道上浮,地表隆起等问题。此类现象在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中将更明显,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隧道上浮控制措施。本文总结了一系列常用的控制措施,依托上海北横通道超大直径盾构区间项目案例,建立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基于此分析地面堆载、隧道内压重和设置抗浮板三种常用上浮控制技术的效果差异,并给出不同条件下的施工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类似项目的抗浮措施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超大直径隧道 隧道上浮 上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海富水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机制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红波 石州 +2 位作者 涂金光 徐金峰 肖中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为了探明临海富水复杂地层中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福州滨海快线地铁项目为工程依托,建立了盾构机-管片-浆液-地层多因素耦合作用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浆液压力分布形式下浆液-管片相互作用模式及管片... 为了探明临海富水复杂地层中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福州滨海快线地铁项目为工程依托,建立了盾构机-管片-浆液-地层多因素耦合作用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浆液压力分布形式下浆液-管片相互作用模式及管片上浮机制,之后通过浆液配比室内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筛选获得了壁后浆液的最佳材料配比,并进行了壁后注浆工艺改进。结果表明:浆液压力分布形式的变化对盾尾后第1环管片的上浮位移影响最大,外部浆液压力分布形式的变化对于管片上部和下部的上浮位移差影响较大,而对两侧部位的影响较小;管片下部浆液压力分布形式的改变对于靠近盾尾的相邻两环管片环间错台影响最大,管片上部浆液压力较大时,管片结构各处的轴力和弯矩整体较小,管片上部负弯矩分布范围及下部负轴力值较小;浆液水胶比和胶砂比的增加会使得浆液的稠度、流动度和初凝时间随之增加,但是粉水比却与上述3个物理指标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特性;每立方米浆液拌制过程中加入5 kg减水剂,台车砂浆罐内拌入0.5 kg速凝剂,管片上部2个注浆孔注射入40%的浆液,中部和下部两个注浆孔分别注射入30%的浆液,同时在脱出盾尾后的管片上部开孔快速注入水玻璃,能显著降低管片上浮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变形 数值计算 盾构隧道管片上浮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类矩形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畅 周顺华 +2 位作者 季昌 蒋敏 李刚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国内首例类矩形地铁盾构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类矩形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同步注浆参数、千斤顶推力、后配套系统重量等因素对施工期类矩形盾构隧道上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类矩形隧道顶底注浆... 以国内首例类矩形地铁盾构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类矩形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同步注浆参数、千斤顶推力、后配套系统重量等因素对施工期类矩形盾构隧道上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类矩形隧道顶底注浆压力差、千斤顶水平推力、千斤顶竖直向下分力或后配套系统重量可减小施工期隧道上浮变形,采用初凝时间较短的同步注浆浆液是减小施工期隧道纵向变形最有效的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国内类矩形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矩形盾构 数值模拟 施工期隧道上浮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上浮的力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文宏 杨志豪 李冬梅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11年第4期1-6,60,共6页
已有工程监测资料充分反映了盾构法隧道、尤以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在施工完成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均会产生上浮。本文将从隧道施工过程中,初始地层应力状态被破坏、洞周应力被部分释放、形成"下大上小的不均匀"应力状态着手,研... 已有工程监测资料充分反映了盾构法隧道、尤以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在施工完成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均会产生上浮。本文将从隧道施工过程中,初始地层应力状态被破坏、洞周应力被部分释放、形成"下大上小的不均匀"应力状态着手,研究隧道衬砌(其重量远小于被开挖土体重量)上浮的必然性和力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隧道上浮 应力状态 应力释放 力学机理
原文传递
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基上浮振动台试验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加强 钟小春 +1 位作者 王奇 甘鹏路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60-67,共8页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不断增加,可能出现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层的现象。一旦发生地震,盾构隧道存在上浮破坏的潜在风险。为深入研究盾构隧道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针对相同密实度砂土在3种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开展室内振动台试验,分析土...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不断增加,可能出现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层的现象。一旦发生地震,盾构隧道存在上浮破坏的潜在风险。为深入研究盾构隧道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针对相同密实度砂土在3种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开展室内振动台试验,分析土体中超静孔压的发展特性和隧道上浮规律。结果表明:1)砂土液化最先发生在地表及浅层土体处,随着深度增加砂土液化程度逐渐降低,即增加隧道埋深有利于降低隧道液化程度。2)模型试验揭示盾构隧道的上浮机制,即使液化地基未完全液化,当超静孔隙水压力引起的上浮力大于隧道残余上覆有效土压力与隧道重力之和时,隧道将出现上浮。设计时可从消除液化地基和增加隧道重力2个方面入手,提高盾构隧道的抗上浮能力,确保隧道结构在地震时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砂土液化 隧道上浮 上浮机制 抗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液化地层范围及埋深对隧道地震上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伦超 钟小春 张露露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57-62,77,共7页
杭州地铁4号线甬江路站—锦江站区间施工时需穿越大范围的可液化地层,为降低隧道在地震作用下上浮破坏的潜在风险,该区间选线时将隧道埋深进行了增大,从而使隧道部分处于非液化土层。为了研究在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局部液化地层范围以及... 杭州地铁4号线甬江路站—锦江站区间施工时需穿越大范围的可液化地层,为降低隧道在地震作用下上浮破坏的潜在风险,该区间选线时将隧道埋深进行了增大,从而使隧道部分处于非液化土层。为了研究在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局部液化地层范围以及隧道埋深对隧道上浮的影响,并对隧道调整后的抗震效果做出评价,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处于不同液化土层分布范围、不同埋深的隧道地震上浮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液化地层范围越小,隧道上浮位移越小;当隧道埋深达14 m、隧道液化地层范围小于隧道范围一半时,隧道只发生轻微上浮;隧道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隧道完全处于可液化地层中,可采取液化与非液化地层组合或增大埋深的方式,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振动台试验 液化土层范围 隧道上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的控制措施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新 李庭平 王印昌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2期1168-1174,共7页
大直径盾构公路隧道在近工作井区段覆土较浅,施工期易产生上浮现象。借助以往软土地区泥水盾构隧道的设计经验,通过分析影响隧道上浮的物理环境和工艺操作,得到可能产生隧道上浮力的主要因素为地下水、同步注浆浆液、盾构姿态调整、地... 大直径盾构公路隧道在近工作井区段覆土较浅,施工期易产生上浮现象。借助以往软土地区泥水盾构隧道的设计经验,通过分析影响隧道上浮的物理环境和工艺操作,得到可能产生隧道上浮力的主要因素为地下水、同步注浆浆液、盾构姿态调整、地基回弹、泥浆后窜;间接影响隧道上浮趋势的主要因素有覆土厚度、地下水位、结构尺寸和材料重度、上覆土压缩特性、掘进速度和管片接头刚度。隧道抗浮的主要措施有增加上覆土临时压重、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与姿态控制、打设门式抗浮结构、改善注浆工艺及浆液性能、二次注浆、加强管片纵向连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大直径 泥水盾构 隧道上浮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上浮与诱发地表隆起机理研究
14
作者 苏稚寅 覃鹏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4期437-444,共8页
盾构隧道具有扰动小,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引起的衬砌上浮和地表隆起现象明显。而在浅覆土开挖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扰动将更加显著。因此,本文依托上海北横通道项... 盾构隧道具有扰动小,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引起的衬砌上浮和地表隆起现象明显。而在浅覆土开挖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扰动将更加显著。因此,本文依托上海北横通道项目的超大直径盾构开挖区间案例,建立精细化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监测结果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参数分析,探究了超大直径开挖下隧道上浮和地表隆起的机理,以及覆土厚度和注浆压力分对地表隆起的影响。研究结论对类似的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超大直径隧道 隧道上浮 地表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管片上浮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凯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5期76-77,共2页
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出现隧道管片上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为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文章依托金融港北站—秀湖站区间管片上浮的问题,分析管片上浮的原因,采取二次注浆的处理方法,再提出后续施工中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盾构掘进 隧道管片上浮 原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转弯半径叠落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文正 林雪冰 +2 位作者 郭飞 何华飞 张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23,共15页
【目的】受地铁规划线路与周边环境的限制,小转弯半径叠落盾构隧道的应用较多,叠落段上行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下行隧道结构上浮规律极其复杂,相应的加固措施有待研究。为此,【方法】以北京地铁上清桥站—清河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 【目的】受地铁规划线路与周边环境的限制,小转弯半径叠落盾构隧道的应用较多,叠落段上行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下行隧道结构上浮规律极其复杂,相应的加固措施有待研究。为此,【方法】以北京地铁上清桥站—清河站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研究夹层土注浆和钢环撑加固措施对下行隧道结构上浮的影响规律和钢环撑受力特征。【结果】结果显示:单独采取夹层土注浆或钢支撑加固措施时的下行隧道结构上浮均超过控制值,采取联合加固措施时变形为4.87 mm;下行隧道第1环管片上浮变形最大,随着盾构间距增大,隧道结构上浮呈不断减小的趋势,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的隧道结构上浮为现场监测的1.15倍;实测的竖撑拉应力最大为5.78 MPa。【结论】结果表明:夹层土注浆提高叠落盾构井之间土体强度并对抑制下行隧道结构上浮起到一定作用,临时钢环撑施作有利于限制管片变形,其中竖撑限制管片竖向的收敛变形,横撑限制管片水平净空收敛,纵撑限制了管片的上浮。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小转弯半径叠落盾构隧道工程设计与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转弯半径 叠落盾构 加固措施 隧道结构上浮 钢环撑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振飞 张成平 +2 位作者 王剑晨 于富才 苏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9,共7页
北京地铁新建5号线东单站垂直上穿既有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基于Peck公式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为-34.5^-69.0mm。为了严格控制地表沉降和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采用工程类比法和FLAC3D有限元法,对柱洞法、中洞... 北京地铁新建5号线东单站垂直上穿既有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基于Peck公式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为-34.5^-69.0mm。为了严格控制地表沉降和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采用工程类比法和FLAC3D有限元法,对柱洞法、中洞法和侧洞法3种地铁车站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柱洞法引起的地表沉降、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及结构内力变化均明显小于中洞法及侧洞法,因此施工方案选用柱洞法,并且洞室1、洞室3和洞室8的开挖以及中部梁柱体系施作阶段是柱洞法施工的关键控制步骤。施工完成后,实测地表最大沉降为-53.2mm,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底板最大上浮为7.7mm,均在控制标准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近接施工 施工方案比选 柱洞法 地表沉降 既有隧道上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明挖区间隧道结构上浮处置方案
18
作者 刘毅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6期13-14,共2页
文章以某地铁施工过程中明挖区间隧道结构上浮为例,分析了该区间隧道结构上浮的原因,并根据上浮后的结构状况,在满足设计及运营功能情况下,给出了最经济的施工处置措施,最后结合该案例的实施处置经验,提出了区间结构上浮处置质量控制措... 文章以某地铁施工过程中明挖区间隧道结构上浮为例,分析了该区间隧道结构上浮的原因,并根据上浮后的结构状况,在满足设计及运营功能情况下,给出了最经济的施工处置措施,最后结合该案例的实施处置经验,提出了区间结构上浮处置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结构上浮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明挖区间 隧道结构上浮 原因分析 施工处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机理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魏纲 魏新江 洪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S1期299-304,共6页
城市盾构隧道多建在建筑物高度集中地区,盾构法隧道施工壁后注浆引起的土体变形不容忽视。对盾构壁后同步注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分别展开说明,包括注浆压力分布,对地层的劈裂,与前方泥水压力、... 城市盾构隧道多建在建筑物高度集中地区,盾构法隧道施工壁后注浆引起的土体变形不容忽视。对盾构壁后同步注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分别展开说明,包括注浆压力分布,对地层的劈裂,与前方泥水压力、上覆土和衬砌的关系,注浆量与注浆填充率的计算、注浆速度等。研究了盾构法隧道壁后注浆对周边的影响(如壁后注浆引起地层位移以及隧道上浮等)。最后对目前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向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壁后注浆 地层位移 隧道上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错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肖明清 封坤 +2 位作者 周子扬 刘伊腾 鲁志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7-1356,共10页
为分析盾构隧道施工期各因素对管片上浮错台的影响,基于盾构隧道施工期的受力模式拟定了隧道直径、围岩条件、覆土厚度、浆液凝固时间、浆液密度、盾构掘进速度及盾尾间隙等7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分析模型与管... 为分析盾构隧道施工期各因素对管片上浮错台的影响,基于盾构隧道施工期的受力模式拟定了隧道直径、围岩条件、覆土厚度、浆液凝固时间、浆液密度、盾构掘进速度及盾尾间隙等7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分析模型与管片错台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期各因素影响下盾构隧道上浮错台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地,结合现场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施工期管片上浮错台的现象与规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①地层刚度减弱、浆液密度增大、浆液凝固时间增长、隧道埋深减小、隧道掘进速度提高、盾尾间隙增大及浆液凝固后刚度减小将加剧施工期管片的上浮错台。②隧道直径增大使管片上浮量增大,但与管片错台量的相关性不大。③管片上浮时,管片环间接触摩擦与环间螺栓将起到抗剪作用,控制错台的发展。④减小浆液浮力、增大管片环间连接刚度、增强地层约束、缩短流体段长度可减小施工期管片上浮错台。⑤提出计算错台量的方法可对管片接缝防水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衬砌 同步注浆 隧道上浮 环间错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