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开采防水煤岩柱保护层的“有效隔水厚度”留设方法 被引量:41
1
作者 许延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提出了“有效隔水厚度”的概念和保护层内隔水岩层折算有效隔水厚度的方法,建议了水体下综放开采时保护层的“有效隔水厚度”留设标准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综放开采 防水煤柱 保护层 有效隔水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的修正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山 《中国煤田地质》 1995年第3期62-63,共2页
对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的修正李明山(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矿沛县221611)1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1984年《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从试行)附录五给出了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式中: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γ-隔水层岩... 对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的修正李明山(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矿沛县221611)1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1984年《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从试行)附录五给出了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式中: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γ-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 ̄3);K_P─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隔水厚度 计算公式 修正 矿井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适用条件探讨
3
作者 姚桥矿 李明山 《煤炭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5-45,48,共2页
对矿井中安全隔水厚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矿井 安全隔水厚度 计算公式 适用条件 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隧道隔水岩盘安全厚度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武世燕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3-2092,共10页
为减少岩溶隧道存在的突涌水灾害,对岩溶区隧道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和溶洞溶腔与隧道的3种位置关系(溶腔与洞轴线正交、斜交和平行)进行分析。以对应的隔水岩盘厚度要求最大(危险等级最高)的正交模式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围岩... 为减少岩溶隧道存在的突涌水灾害,对岩溶区隧道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和溶洞溶腔与隧道的3种位置关系(溶腔与洞轴线正交、斜交和平行)进行分析。以对应的隔水岩盘厚度要求最大(危险等级最高)的正交模式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隧道围岩级别、溶腔水压力、溶腔尺寸对隔水岩盘设计厚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岩溶隧道最小隔水岩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隔水岩盘厚度控制因素,推导出不考虑溶腔体积和考虑溶腔体积2种情况下的隔水岩盘最优设计厚度表达式。对圆梁山隧道DK354+460溶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本文公式计算得到的安全厚度值相对合理,该研究对实现岩溶区隧道隔水岩盘安全厚度科学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涌水 隔水岩盘厚度 施工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大方县理化煤矿煤层充水因素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刚 张华湘 曾牡丹 《有色金属文摘》 2015年第6期90-91,共2页
通过对勘查区煤层的充水水源分析,采用顶板冒落带和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值评价顶板充水水源。采用突水系数法计算底板安全隔水临界厚度值,对最底可采煤层M16底与茅口组顶之间的碎屑岩隔水厚度是否达到安全临界厚度作出评价,从而判断茅口... 通过对勘查区煤层的充水水源分析,采用顶板冒落带和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值评价顶板充水水源。采用突水系数法计算底板安全隔水临界厚度值,对最底可采煤层M16底与茅口组顶之间的碎屑岩隔水厚度是否达到安全临界厚度作出评价,从而判断茅口组岩溶水充水情况;通过查清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最终对煤层充水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水水源 冒落带 导水裂隙带 安全隔水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贵定县峰坡煤矿充水因素分析
6
作者 曾牡丹 向刚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年第2期81-82,共2页
通过对勘查区煤层的充水水源分析,采用顶板冒落带和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值评价顶板充水水源;采用突水系数法估算底板安全隔水临界厚度值,对可采煤层M3底板与茅口组顶板之间的碎屑岩隔水厚度是否达到安全临界厚度作出评价,从而判断茅口组... 通过对勘查区煤层的充水水源分析,采用顶板冒落带和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值评价顶板充水水源;采用突水系数法估算底板安全隔水临界厚度值,对可采煤层M3底板与茅口组顶板之间的碎屑岩隔水厚度是否达到安全临界厚度作出评价,从而判断茅口组岩溶水充水情况;通过查清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对煤层充水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水水源 冒落带 导水裂隙带 安全隔水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谷地形下煤炭资源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昌贵 徐耀 +2 位作者 唐永劲 覃瑶 许猛堂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8期183-186,共4页
为探索沟谷地形下煤炭资源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利用FLAC软件建立了沟谷地下煤层开采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煤层至沟谷之间不同垂直距离的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的增加,沟谷底塑性区高度变化不... 为探索沟谷地形下煤炭资源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利用FLAC软件建立了沟谷地下煤层开采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煤层至沟谷之间不同垂直距离的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的增加,沟谷底塑性区高度变化不大,约8 m,而煤层上覆塑性区高度随之增加,当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为25、35、45、55、65 m时,其煤层上覆塑性区高度分别为14.5、14.9、15.6、16.1、16.5 m;覆岩有效隔水厚度随着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煤层至沟谷垂直距离愈大,则覆岩与沟谷地段越不容易形成贯通导水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地形 导水裂隙 数值模拟 隔水厚度 垂直距离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秋二矿底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继富 赵翠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结合底煤赋存情况及底板水的分布特征,查明底板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划分水文地质单元,分析底板含水层对底部煤层开采的影响,通过地面调查、生产坑道调查、周边老硐调查、钻探、物探、抽水试验等,分析地下水充水因素... 结合底煤赋存情况及底板水的分布特征,查明底板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划分水文地质单元,分析底板含水层对底部煤层开采的影响,通过地面调查、生产坑道调查、周边老硐调查、钻探、物探、抽水试验等,分析地下水充水因素,计算出未来开采的矿坑涌水量和底板安全隔水厚度,评价底板水对底煤层开采造成的影响,分析在开采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及不理因素,提出防治底板水的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水 充水矿床 涌水量 安全隔水厚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四楼矿井深部采区高承压水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广 《机械管理开发》 2015年第10期34-35,51,共3页
根据陈四楼煤矿深部采区实际情况,研究其高承压水治理技术。给出了深部采区底板的安全范围,并确定了回采工作面安全水头及掘进巷道底板隔水层安全隔水厚度;据此制定了三种高承压水综合治理方案,对陈四楼煤矿水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键词 深部采区 高承压水 安全水头 隔水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长隧道突水地质灾害三维模型试验系统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浪 戎晓力 +3 位作者 王明洋 卢浩 夏沅谱 张志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1-497,共7页
深长隧道突水地质灾害中的最小安全隔水岩层厚度研究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研制出一套深长隧道突水地质灾害三维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三维模型试验主装置、试样成型装置以及模拟隧洞开挖卸荷掘... 深长隧道突水地质灾害中的最小安全隔水岩层厚度研究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研制出一套深长隧道突水地质灾害三维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三维模型试验主装置、试样成型装置以及模拟隧洞开挖卸荷掘进装置组成,能够满足模型对所受地应力场、水压等初始环境的模拟。试验系统具有荷载稳定、可精确模拟隧洞开挖、试验方便简洁、周期短并能开展大样本统计试验等特点。将该试验系统应用于成都—兰州(成兰)铁路线龙门山隧道的突水三维模型试验中,试验围压、轴压为0.6 MPa,水压为0.2 MPa时,获得模型最小安全隔水岩层厚度为47 mm,试验结果可有效指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隔水岩层厚度 模型试验 试验装置 相似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