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隐结构模型和关联规则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方药规律
1
作者 平兴枫 黄宗轩 +2 位作者 李凯 谢广敏 吕军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277-6284,共8页
背景:目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隐结构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深入挖掘及总结“药-方-证”规律,有利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策略的优化。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 背景:目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隐结构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深入挖掘及总结“药-方-证”规律,有利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策略的优化。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1990-01-01/2024-08-15。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导入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及证型,使用Lantern 5.0及Rstudio软件对使用频率≥4%的高频中药进行隐结构模型、综合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总结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及推测中医证型。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文献231篇,涉及中药203味,累计使用频次2524次;②高频中药有川芎、地龙、当归、黄芪、丹参、赤芍、红花、水蛭、桃仁、半夏等,药性主要为温、寒、平性,药味以苦、甘、辛味为主,药物主要归肝、脾、心经,功效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较高;③隐结构模型分析共获得7个隐变量、14个隐类,6个综合聚类模型,19个核心方剂,推测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④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出29条强关联规则,其中2项关联规则2条,3项关联规则27条,支持度最高为当归-川芎,置信度最高为当归+甘草-川芎。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是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为本,风、痰、瘀、火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治则以益气扶正、活血化瘀为主,结合“痰热”“气滞”“阴虚”“肝火”等病理因素,辅以清热化痰、行气通滞、滋养肝肾、清肝泻火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隐结构模型 关联规则 方药规律 综合聚类 数据挖掘 LTM-EAST算法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基础证候特征
2
作者 王叶 何佳 +2 位作者 郑佳连 闵冬雨 卢秉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MAFLD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ele...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MAFLD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基于Apriori算法,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Latern 5.0软件,基于LTM-EAST算法,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结果:①纳入MAFLD证候相关文献203篇,涉及基础证候16个,证素16个,症状85个;②频率≥10%且累计构成比≥75%的基础证候有:痰湿证、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血瘀证;③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32条,推断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痰湿证、血瘀证等4个基础证候;④对频次≥5%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得到13个隐变量、26个隐类;进行综合聚类得到5个综合聚类模型,推断出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痰湿证、血瘀证、湿(痰)热证等5个基础证候。综合上述方法,最终得出4个常见基础证候。结论:MAFLD常见基础证候有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痰湿证、血瘀证,证属虚实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隐结构模型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基础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采用孔明灯Lantern5.0软件,应用爬山法(LTM-EAST)算法建立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5.1软件,用Apriori算法,对中医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①纳入的206例医案共涉及24个中医证候,其中频次较高(>5%)的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②将共计12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应用LTM-EAST算法构建结构模型,得出30个隐变量,对得出的30个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共得出9个综合聚类模型即9个中医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热内闭证、心肾阳虚证。③对24个中医证候提取的17个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推导出7个中医证候,分别为心血瘀阻证、心阳虚衰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结论综合归纳,最终得出6个中医常见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关联规则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欣昂 李洁韵 +3 位作者 夏雨墨 许朝霞 林洁琪 王忆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1-147,共7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冠心病中医四诊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临床数据库。结合频次分析和专家意见筛选四诊信息构建隐结构模型。结果共收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02例,筛选得到高频四诊症状40个,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18个隐变量,模型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为-17604.38。对模型中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肝、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气滞、痰浊、血瘀等,归纳其证型主要有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5类,并提示各证型与四诊信息间的互信息及信息覆盖度。结论隐结构模型分析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类提供一定的定性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合并病 隐结构模型 证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联合频繁项集的针灸治疗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辨证取穴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瑞宣 孙自学 +3 位作者 华众 张芳 张迪 胡创政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85-2190,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辨证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弱精子症不育患者提供帮助。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有关针...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辨证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弱精子症不育患者提供帮助。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弱精子症的相关文献,提取症状、取穴处方信息构建医案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灸治疗弱精子症的辨证取穴规律。结果:纳入文献35篇,涉及症状62种,穴位49个。高频症状包括腰酸、神疲乏力等,高频腧穴包括关元、肾俞等。对症状、腧穴、证型进行频繁项集分析,挖掘出症状-腧穴频繁项集4项,包括耳鸣+头晕+腰酸+关元+肾俞等;证型-症状频繁项集4项,包括肾精亏虚证+健忘+性欲淡漠+神疲乏力+脉细等;证型-症状-腧穴频繁项集4项,包括肾精亏虚证+性欲淡漠+神疲乏力+头发易脱+关元等。结论:针灸治疗弱精子症多以关元、肾俞、足三里为主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频繁项集 弱精子症 辨证取穴规律 数据挖掘 Apriori算法 穴位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和频繁项集的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取穴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创政 孙自学 +4 位作者 张宸铭 樊立鹏 华众 付晓君 门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2-1187,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帮助。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中关于针刺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构建包含症状、证型、穴位处方的慢...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帮助。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中关于针刺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构建包含症状、证型、穴位处方的慢性前列腺炎病历数据库,运用隐结构模型分析、频繁项集等方法,分析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64篇,涉及穴位91个,症状248项。高频穴位如三阴交、中极等;高频症状包括舌体瘀点瘀斑、苔黄腻、滴白、尿急等;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证型有湿热下注、肾阳不足等;挖掘出症状-穴位频繁项集、症状-证型-穴位频繁项集各4项。症状-穴位频繁项集如“尿急+滴白+阳痿+早泄+肾俞+足三里”,症状-证型-穴位频繁项集如“尿频+尿急+苔黄腻+滴白+舌体瘀点瘀斑+湿热瘀阻+三阴交+会阴”,提示治疗时可根据相应症状判定证型及选择对应穴位。结论: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以三阴交、中极、关元等为主要穴位,穴位配伍依据临床情况辨证选穴,此可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频繁项集 慢性前列腺炎 数据挖掘 辨证取穴规律 针刺 穴位 APRIOR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和隐结构模型的白癜风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敏 安丽凤 +8 位作者 苏旭 黄敬文 崔秀秀 葛诗慧 张欣 凌爽 汪金宇 杨柳 薛慧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挖掘分析古今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方法:查阅古籍及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筛选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有关白癜风治疗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关... 目的:挖掘分析古今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方法:查阅古籍及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筛选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有关白癜风治疗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隐结构模型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方剂129首,中药286味,总使用频数1316。古方以防风、附子、苦参等中药的使用频数较高;用药多属解表药、补虚药、祛风湿药等;药性多温、平、寒,药味多辛、苦、甘,主要入肝经、脾经、肺经;共挖掘高频中药的潜在药物组合19组;隐结构分析得到6个隐类,结合中医知识推论得到3个核心方剂;获得5个聚类方;共提取8个公因子。今方以当归、补骨脂、刺蒺藜等中药的使用频数较高;用药多属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药性温、平、寒,药味甘、辛、苦,主要入肝经、脾经、肺经;共挖掘高频中药的潜在药物组合22组;隐结构分析得到10个隐类,结合中医知识推论得到5个核心方剂;获得5个聚类方;共提取9个公因子。结论:古代医家认为白癜风患病多为虫毒、风邪、湿邪,治疗以攻毒杀虫、祛风通络、健脾益肺、调气和血为主;当代医家认为白癜风患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以补肾益肺、健脾益胃、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古今 关联规则 隐结构模型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与频繁项集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辨证用药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侯超峰 李亚兰 +2 位作者 杜一杰 陈珂 陈乾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8,152,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辨证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IPF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8日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治疗IPF的相关文献,提取证型、症状及中药处...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辨证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IPF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8日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治疗IPF的相关文献,提取证型、症状及中药处方信息,构建IPF医案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汤剂内服治疗IPF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9篇,包含病例1497例。纳入文献共包含症状163个,如咳嗽、乏力、气短等,将频次3的53个症状作为显变量构建IPF的隐结构模型,该模型提示气虚血瘀是IPF的常见证型。纳入文献包含的处方中共涉及中药163味,其中高频药物包括黄芪、甘草、丹参、当归、党参等;挖掘出“症状-中药”频繁项集5项,如“胸痛乏力+舌有瘀斑+脉沉细+丹参+桃仁+党参”;“证型-症状-中药”频繁项集4项,如“气虚血瘀+胸闷乏力+舌有瘀斑+黄芪+丹参+当归”。结论:气虚血瘀是IPF的临床常见证型,中药汤剂治疗IPF多以黄芪、甘草、丹参为主要药物,药物配伍根据临床辨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数据挖掘 隐结构模型 频繁项集 辨证 用药规律 肺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莉莎 赵苗 +2 位作者 贺俊 赵海峰 何德才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140-144,160,共6页
目的:以隐结构模型为依据,探讨名老中医医案中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建立近30年来名老中医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并利用Lantern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以人工方式对挖掘... 目的:以隐结构模型为依据,探讨名老中医医案中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建立近30年来名老中医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并利用Lantern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以人工方式对挖掘结果进行模型诠释和深入探讨。结果:纳入373篇文献;通过建立包含症状、舌象、脉象等119个显变量的隐结构模型,最终获得了21个隐变量、44个隐类和6个综合聚类模型。结论:证候要素与病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位是脾、胃、肾、大肠、肝;病性有实、热、虚;病理因素有阳虚、血瘀、热毒、气虚、湿盛、气滞、湿热;主要证型有脾肾阳虚、瘀阻肠络、热毒炽盛、脾虚湿蕴、肝郁脾虚、大肠湿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隐结构模型 中医证候 辨证规律 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和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证规律研究
10
作者 申炫梓 王宇亮 +4 位作者 孙晓娜 罗磊 陈乾 施云松 张静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方证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方证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NAFLD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19、Lantern5.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3%)进行隐结构模型及关联规则分析、频数统计,探讨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方证规律。结果纳入处方453首,涉及中药260味,累计频次4910,高频药物有山楂、丹参、泽泻、柴胡、茯苓、白术等,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为主。隐结构模型共得到12个隐变量,24个隐类,7个综合聚类模型,常用方剂为二陈汤、茵陈蒿汤、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四君子汤、胃苓汤、逐瘀汤及地黄汤类方。结论NAFLD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虚为本,痰、湿、热、瘀为标,临证以益气健脾为主,随症配合化痰、祛湿、清热、活血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隐结构模型 证素 关联规则 方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和隐结构模型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病-证规律
11
作者 靳茜 郭亚丽 +1 位作者 康意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和隐结构模型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ILD)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其辨证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ILD患者124例。基于前期建立的ILD中医四诊信息条...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和隐结构模型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ILD)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其辨证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ILD患者124例。基于前期建立的ILD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池,制定临床观察表,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复杂网络关联规则识别核心症状群,利用R语言中的kmeans函数进行症状聚类分析,运用Lantern5.0软件双步隐树分析算法(LTM-EAST)建立隐结构模型。结果对出现频率>10%的56个症状进行分析,获得12个核心症状群,综合聚类分析和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H-ILD病位主要涉及肺、心、脾、肾,在病性证素方面,实性证素包括痰湿、热邪、水饮、痰热和血瘀,虚性证素包括气虚、阴虚和阳虚。常见证候包括肺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饮停证、痰浊阻肺证、脾虚痰湿证和痰热壅肺证。结论PH-ILD病机复杂,以肺本脏病为基础,累及多脏,证候类型分布广泛,常见证候涵盖肺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饮停证、痰浊阻肺证、脾虚痰湿证和痰热壅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复杂网络 隐结构模型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及隐结构模型分析的急性胰腺炎证素研究
12
作者 董绮 胡仕祥 杨冰倩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2-36,共5页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及隐结构模型分析探究急性胰腺炎(AP)常见证型、基础证候及症状,为临床诊治提供规范辨证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3月1日涉及AP患者证型的相关文献。采用SPSS 2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及隐结构模型分析探究急性胰腺炎(AP)常见证型、基础证候及症状,为临床诊治提供规范辨证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3月1日涉及AP患者证型的相关文献。采用SPSS 2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AP基础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AP患者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结果:纳入AP证型相关文献271篇,涉及证型31个、症状136个、证素29个。对频次>5次的17个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获得5条强关联规则,按置信度从大到小分别是湿热证、胃实热证、瘀毒阻滞证、热毒炽盛证、湿邪困脾证。对频次≥3次的60个症状进行隐结构模型分析获得10个隐变量、20个隐类;根据隐变量的关联强度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得到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瘀血内阻证、热结腑实证等4种证候模型。结论:关联规则分析及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P患者以实证为主,兼有虚证,常见证候要素为热、湿、血瘀、毒、津亏等,常见病位为脾、胃、肝、肠、胆等,常见证型为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瘀血内阻证、热结腑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关联规则 隐结构模型 证候 证素 症状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分布
13
作者 谢艳丽 王栩 +4 位作者 范诗宇 樊颖 李宏伟 衣佳乐 张智龙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718-1725,共8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表分析该人群的证候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441例医案,以187个显变量为基础构建隐结构模型,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共得到17个隐变量,34个隐类,6个综合聚类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在肝、肾、脾;证候分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其中实证包括肝火炽盛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兼湿热证、痰湿困脾证;虚实夹杂证包括肝肾阴虚兼气滞证、肾虚血瘀证。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及证候要素辨证量表丰富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疾病的证候研究提供思路,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隐结构模型 证候要素辨证量表 证候分布 肝肾阴虚兼气滞证 肾虚血瘀证 肝火炽盛证 寒凝血瘀证 肝郁气滞兼湿热证 湿困脾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分析的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朝霞 刘腾飞 +7 位作者 王忆勤 张连文 刘国萍 燕海霞 郭睿 徐琎 郝一鸣 洪毓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心系问诊采集量表,采集大样本心血管疾病临床病例,根据问诊信息的"有、无"分别赋值"1、0",建立问诊数据库;基于隐...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心系问诊采集量表,采集大样本心血管疾病临床病例,根据问诊信息的"有、无"分别赋值"1、0",建立问诊数据库;基于隐结构分析,找出规律,建立隐结构模型;人机结合,对部分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和类的细分;基于模型结果,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中医问诊证候分类特征。结果心血管疾病中医问诊证候以心气虚、心阳虚、气阴两虚、痰湿、血瘀、气滞、心火亢盛、津液亏虚为主,并兼见胃气上逆、肾气不固、脾胃虚寒等证,其出现率依次为46%、23%、34%、18%、19%、39%、14%、1.7%、19%、27%、25%,并提示了这些证候与关系密切的各问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包括出现的概率和互信息)。结论隐结构分析方法能为中医证候的分类提供定性定量依据,并提示综合聚类分析和类的细分方法的应用能进一步明确隐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临床中医证候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综合聚类分析 证候分类 中医问诊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结合隐结构模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文献的基础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冯贞贞 谢洋 +2 位作者 春柳 何雯青 李建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2-559,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基于Apriori算法,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Latern 5.0软件,基于LTM-EAST算法,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结果①纳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203篇,涉及基础证候20个,证素20个,症状130个。②频率≥10%且累计构成比≥75%的基础证候有:肺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痰湿证、肺阴虚证及血瘀证。③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7条,推断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5个基础证候。④对频次≥3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得到31个隐变量、62个隐类;进行综合聚类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推断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10个基础证候。综合上述方法,最终得出8个常见基础证候。结论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有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痰湿证及血瘀证,以虚证为主,可兼见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隐结构模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础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结构模型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谢艳虹 许朝霞 王忆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6-289,共4页
隐结构模型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张连文教授提出的一种为中医辨证建立客观定量标准的研究方法。介绍隐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全面地概述了隐结构模型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并认为隐结构模型因其在推理过程、模型内容、分析结果 ... 隐结构模型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张连文教授提出的一种为中医辨证建立客观定量标准的研究方法。介绍隐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全面地概述了隐结构模型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并认为隐结构模型因其在推理过程、模型内容、分析结果 3个方面具有客观性,故其能为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标准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中医证候 证候分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证候要素特征的隐结构模型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伟 郭树仁 +5 位作者 谢雁鸣 刘平兰 田峰 张燕 赵君贤 刘和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评价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隐树结构图,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证候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 目的评价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隐树结构图,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证候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以中、重度症状/证候表现为主(隐类概率分别为35%和60%),其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瘀血、阴虚、阳虚为主,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肾为主。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可量化各变量(证候要素、中医症状)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证候要素 高甘油三酯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329例现代医案糖尿病证候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文顺 申鑫惠 +2 位作者 石岩 王文萍 曲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63-167,共5页
目的基于隐类分析探讨现代医案中糖尿病的证候及辨证规律。方法构建并提取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经筛选后共纳入329例医案,使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糖尿病症状的隐结构模型,人工进行模型诠释,以分析糖尿病的证... 目的基于隐类分析探讨现代医案中糖尿病的证候及辨证规律。方法构建并提取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经筛选后共纳入329例医案,使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糖尿病症状的隐结构模型,人工进行模型诠释,以分析糖尿病的证候分布及辨证规律。结果针对329例医案包含的症状、舌、脉共190个显变量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得到8个隐变量,17个隐类,5个综合聚类模型。结论糖尿病的病理因素多为阴虚、气虚、脾虚、肾虚、痰热(湿)、痰湿、胃热、血虚、血瘀等,主要证候有阴虚燥热兼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停证、气血亏虚兼瘀血阻络证以及痰热互结兼热盛伤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现代医案 隐结构模型 名老中医 证候 辨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结构模型对2型糖尿病病机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燕冰 张连文 +3 位作者 高思华 罗增刚 倪青 谢雁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4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的病机规律。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加以研究。结果:得出隐结构模型关于2型糖尿病"症-证—病机"相互关系及病机规律。结论:隐结构模型是一种非线性的方法,这对于研...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的病机规律。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加以研究。结果:得出隐结构模型关于2型糖尿病"症-证—病机"相互关系及病机规律。结论:隐结构模型是一种非线性的方法,这对于研究非线性、复杂性的中医证候无疑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病机规律 隐结构模型 决定性水平曲线 累积互信息曲线 两两互信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不同发展阶段中医证型的隐结构模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孝天 陈瑞 +3 位作者 许朝霞 郭睿 王忆勤 张叶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方法 该研究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医心系问诊量表,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采集508例冠心病患者问诊数据,根据慢性心衰分级标准,将其分为... 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方法 该研究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医心系问诊量表,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采集508例冠心病患者问诊数据,根据慢性心衰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前心力衰竭阶段(A)、前临床心力衰竭阶段(B)、临床心力衰竭阶段(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阶段(D)。由于四个阶段数据不均衡,故将阶段A和阶段B合并为AB组(共222例),阶段C和阶段D合并为CD组(共286例)。使用Lantern5.0软件建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AB阶段和CD阶段问诊信息的隐结构模型,基于中医理论对AB阶段和CD阶段的隐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与诠释。结果 对50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问诊数据共计33个显变量构建隐结构模型:首先,AB组得到6个隐变量、12个隐类,CD组得到8个隐变量、15个隐类,然后,对两组隐结构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综合聚类,AB组得到5个综合聚类模型,分别为血瘀证、气滞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阴虚证,各证候的出现概率依次为45%、38%、33%、32%、31%。CD组得到3个综合聚类模型,分别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兼痰浊证、心阴虚证,各证候的出现概率依次为73%、49%、42%。结论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阴虚证贯穿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始终,其中前心力衰竭阶段合并前临床心力衰竭阶段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滞证为主,此阶段病机表现为气机郁滞,则推动血液无力,血行艰涩,停滞脉内,心脉瘀阻。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当疾病发展到临床心力衰竭阶段及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阶段时,证型分布特征以心气虚证、心阳虚及痰浊证表现较为显著,表明心气、心阳虚衰是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此时心之阳气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衰 问诊 证型 隐结构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