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隐性携带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乐 廖得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动物隐性带毒的检测在口蹄疫预防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为了有效地检测出动物隐性携带的口蹄疫病毒,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采集食管-咽喉分泌液进行病毒分离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血清抗体等。近年来,随着... 动物隐性带毒的检测在口蹄疫预防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为了有效地检测出动物隐性携带的口蹄疫病毒,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采集食管-咽喉分泌液进行病毒分离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血清抗体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不管是检测抗原还是检测抗体,对于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和研究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应用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抗非结构蛋白抗体,这些新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使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更加可靠。文章对一些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检测方法 隐性带毒 抗原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 被引量:1
2
作者 尼强 潘瑶 +4 位作者 田维 肖海月 李万林 张其山 蓝岚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61-61,共1页
1牦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牦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又称牛结节性皮炎、结节疹等。隐性带毒牦牛和患病牦牛是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牦牛的皮肤结节、精液、唾液以及血液当中。该... 1牦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牦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又称牛结节性皮炎、结节疹等。隐性带毒牦牛和患病牦牛是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牦牛的皮肤结节、精液、唾液以及血液当中。该病各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易感,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4周。患牛头颈部、四肢及裸露皮肤部位易发生感染,病部破溃后形成结痂并出现继发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感染 急性传染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 皮肤结节 痘病毒科 隐性带毒 牦牛 发病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荣祥 范红结 +2 位作者 张小飞 王强 陈田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几乎达100%,市场上疫苗毒价差别过大,表示方法也不一致,有的用TCID50,有的用CCID50表示,且免疫程序混乱、生物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导致许多猪场的生产水平下降和猪群健康状况恶化。文章提出了猪... 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几乎达100%,市场上疫苗毒价差别过大,表示方法也不一致,有的用TCID50,有的用CCID50表示,且免疫程序混乱、生物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导致许多猪场的生产水平下降和猪群健康状况恶化。文章提出了猪伪狂犬病的免疫与控制策略,旨在为该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伪狂犬病 隐性带毒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控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姜久华 《新农业》 2023年第8期66-67,共2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为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任何种类与年龄的猪均据有传染性,尤其对2周龄内的仔猪威胁严重,其感染后死亡率高达100%。本文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规律与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综合防控此病的方法。1流行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为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任何种类与年龄的猪均据有传染性,尤其对2周龄内的仔猪威胁严重,其感染后死亡率高达100%。本文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规律与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综合防控此病的方法。1流行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极强,病猪和隐性带毒猪均为病毒传播载体,其呕吐物和呼出的气体、各种分泌物都含有大量的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发病规律 消化道传染病 死亡率高 隐性带毒 传播载体 综合防控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奶牛群口蹄疫疫苗接种与抗体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承杰 王天齐 +3 位作者 王黔生 余启茂 胡国兵 王顺瑜 《中国奶牛》 2012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了解贵阳某公司A、B、C三个规模奶牛场牛群口蹄疫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计划,在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期间,对上述奶牛场约1 700头奶牛进行了3次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试验,对其抗体水平、隐性感... 为了解贵阳某公司A、B、C三个规模奶牛场牛群口蹄疫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计划,在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期间,对上述奶牛场约1 700头奶牛进行了3次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试验,对其抗体水平、隐性感染及带毒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抗体有效持续时间为120~130d,即现行使用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大约为4个月;C场奶牛血清中未检出口蹄疫病毒的隐性感染抗体,OP液中未检测出口蹄疫病毒核酸,属于口蹄疫比较洁净的奶牛场。A、B场奶牛不同程度地检测出口蹄疫病毒的隐性感染抗体,在部分隐性感染抗体阳性奶牛的OP液中检测出口蹄疫病毒核酸,属于受口蹄疫威胁的潜在污染场。上述数据为后续的口蹄疫防控计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口蹄疫 抗体 隐性感染 隐性带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