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度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随访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钟丽霞 王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对康健社区2012年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现状。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分析2012年度康健社区4 300名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情况。结果康健社区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随访情况呈现出... 目的对康健社区2012年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现状。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分析2012年度康健社区4 300名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情况。结果康健社区重点管理高血压患者随访情况呈现出以下特点: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不同组别、不同服务站点以及不同性别的高血压重点管理患者接受全科医生门诊随访比例均高于传统的上门随访,占50%以上。结论全科医生门诊代访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优势日益显现,可作为今后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的适宜方式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随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3例HBsAg携带者7年随访情况
2
作者 白龙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3年第6期38-39,共2页
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人数众多,大多数难以阴转,不仅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而且易转归为慢性肝炎、肝癌及肝硬变。因此对HBsAg携带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了解其动态变化,是乙型肝炎科研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
关键词 携带者 HBsAg携带者7 乙型肝炎 随访情况 阴转率 乙肝病毒 肝癌发生 血清总胆红质 原发性肝癌 慢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在接受侵袭性手术或化疗后长期的随访情况:单中心研究
3
作者 Kubota M. Yagi M. +1 位作者 Kanada S. 李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46-47,共2页
背景/目的:在1985年对晚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采用全国统一的侵袭性化疗方案之前,日本各个医疗机构使用的治疗方法差别很大。在1985年之前,作者所在机构选择的治疗方案是一种侵袭性的手术切除法。为了更好地了解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随访情况 侵袭性 单中心 医疗机构使用 群体筛查 切除法 听力损害 单侧肾 单侧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聂晨 赵蓓 +3 位作者 王美兰 方正旭 朱小金 王丽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8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采取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采取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管理情况、健康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诊及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家庭支持的云随访系统可提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随访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故患者对随访方式更加满意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病 家庭支持 随访系统 随访管理情况 健康行为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胃肠ESD治疗早期胃癌疗效、随访情况及血清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表达水平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建龙 段超勤 +2 位作者 朱响 孙昊尧 华婷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分析予以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我院诊治的早期胃癌患者中筛选60例为主体,以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30例)、实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外科切除术治疗,予以实验组... 目的:分析予以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我院诊治的早期胃癌患者中筛选60例为主体,以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30例)、实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外科切除术治疗,予以实验组胃肠ESD治疗,完成治疗后对比各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PG水平(PGⅠ、PGⅡ)、随访情况,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水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水平均降低,并且实验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率少于或小于常规组患者相应指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Ⅰ、PGⅠ/PGⅡ水平均升高,PGⅡ水平降低,实验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胃肠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血清蛋白酶原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同时还可降低并发风险,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ESD 早期胃癌 疗效 随访情况 血清胃蛋白酶原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琳 陈玲 +4 位作者 罗小平 朱彦红 黄晓幸 高金枝 刘利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临床特征以及随访至早产儿半岁。结果 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0例,感染率为25.00%;感染组出生时体质量、出生时胎龄、母乳CMV阳性率、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早产儿中血小板减少症所占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胎龄<28周、母乳CMV阳性可能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CM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25、0.039);随访早产儿半岁时,感染组早产儿的体质量、身长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两组早产儿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CMV阳性喂养早产儿会增加转氨酶增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早产儿出生6个月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感染 极低体质量早产儿 临床特征 随访情况
原文传递
兰州市城关区2015年至2019年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及随访状况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静 史庭筠 +3 位作者 武文娟 马铭 黄彩霞 薛红丽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7期106-109,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梅毒孕产妇和儿童用药及随访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兰州市城关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服务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梅毒孕产妇人口学特... 目的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梅毒孕产妇和儿童用药及随访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兰州市城关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服务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梅毒孕产妇人口学特征、不良妊娠结局,分析梅毒母婴治疗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梅毒孕妇所生儿童的随访情况。结果2015年至2019年在城关区共监测到127例梅毒孕产妇,其中在本地区分娩的梅毒产妇71例,活产儿70例,正常产儿49例,诊断先天梅毒3例;梅毒产妇治疗率、新生儿预防用药率、儿童规范用药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儿童随访率较高(93.02%)。结论兰州市城关区梅毒孕产妇主要为育龄且文化水平低的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梅毒母婴阻断服务和随访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先天梅毒 不良妊娠结局 规范用药 随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化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蒋丹 蒋富香 谭成富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9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怀化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管理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6年怀化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怀... 目的分析怀化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管理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6年怀化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6年怀化市617例活产儿不良结局,新生儿死亡率、早产儿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为6.48‰、9.56%、6.65%,明显高于2016年怀化市全人群不良结局发生率2.8‰、1.86%、4.12%。预防性用药率成逐年上升趋势。随访率88.91%,获得随访结局410例,获得随访结局率66.88%,失访203例,失访率33.12%。各年龄段随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管理区域,以及产妇抗梅毒治疗、规范治疗均与儿童随访结果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3-2016年怀化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国家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今后工作重点做好妊娠不良结局儿童的保健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宣教,对薄弱区域加强培训,对流出儿童做好转介服务跟踪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儿童 管理 随访情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104例1-19年随访观察
9
作者 李丙选 脱长安 林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4年第1期54-54,共1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104例1-19年随访观察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神经内科(262500)李丙选,脱长安,林妍近20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格林一巴利综合征280例,通讯或门诊随访104例,随访时间最长19年,最短1年,... 格林-巴利综合征104例1-19年随访观察潍坊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神经内科(262500)李丙选,脱长安,林妍近20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格林一巴利综合征280例,通讯或门诊随访104例,随访时间最长19年,最短1年,现将随访情况报告如下。方法收集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医学院 随访情况 人工辅助呼吸 李丙 门诊随访 肌萎缩 呼吸肌麻痹 上肢肌 轻体力劳动 肠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桂明 苏洪 +4 位作者 杨晓琼 刘宏 赵子义 王学永 张茂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63-65,共3页
本文报道我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院3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病人长期治疗随访情况, 对其治疗效果、生存率、复发和死亡原因、初次治疗效果和随访后疗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长期随访结果 康力龙 初次治疗 死亡原因 随访情况 咪哩 左旋 重度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夹输卵管绝育术251例随访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秋凉 雷爱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3年第2期104-104,共1页
节育手术是进行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自1983年6月~1985年6月两年间共进行银夹输卵管绝育术251例,现将随访情况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51例受术者的适应症、禁忌症均符合国家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78年3月13日... 节育手术是进行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自1983年6月~1985年6月两年间共进行银夹输卵管绝育术251例,现将随访情况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51例受术者的适应症、禁忌症均符合国家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78年3月13日颁发的《节育手术常规》标准。251例中在县人民医院手术135例,乡镇卫生院手术116例。其中农村妇女242例,占96.4%;机关、厂矿、学校工作人员9例,占3.6%。年龄分布:19岁1例,占0.39%;20~25岁194例,占77.29%;26~30岁4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绝育术 银夹 节育手术 乡镇卫生院 随访情况 手术时间 年龄分布 硬膜外麻醉导管 复孕 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17年随访与治疗的分析
12
作者 赵玉华 王述珍 +4 位作者 詹克义 周业华 王立敏 申云珍 车艺兰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0年第1期61-63,共3页
为探讨各型肾病,特别是难治性肾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以达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故对我院1969~1986年收治的304例肾病的治疗和随访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疗效判定等均以1979年及1981年两次全国儿科肾脏病科研协作组... 为探讨各型肾病,特别是难治性肾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以达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故对我院1969~1986年收治的304例肾病的治疗和随访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疗效判定等均以1979年及1981年两次全国儿科肾脏病科研协作组制定的标准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型 随访情况 肾脏病科 肾活检 诊断标准 科研协作 远期随访 远期疗效 特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随访
13
作者 庄平 再米拉·亚森 +1 位作者 阿曼古丽·米吉提 陈慧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510-511,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程度蛋白尿所具有的病理特征与随访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8月到我院进行肾活体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1例。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相关因素实施分析,并将随访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糖...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程度蛋白尿所具有的病理特征与随访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8月到我院进行肾活体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1例。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相关因素实施分析,并将随访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情况、Vv、间质病变情况、肾小管萎缩情况以及基底膜增厚情况同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状况具有一定关系。从随访结果可知,蛋白尿在3.5 g/d的患者,患者中位肾所存活的时间,相比蛋白尿<3.5 g/d的患者,其时间更少。蛋白尿<3.5 g/d的患者,其肾存活率:第1年为79.3%;第2年为35.7;第3年为17.9%。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其蛋白尿可以反映出肾小球以及间质病变具体状况,并对其肾脏预后有着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不同程度蛋白尿 相关因素 随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42例临床观察及随访
14
作者 余明炎 陈菊梅 刘虹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51-53,共3页
近年来由于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检出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加以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的开展,婴儿病毒性肝炎中CMV感染将居重要位置。为进一步提高对CMV肝炎的认识,兹将我院1983年1月至1987年12月经血清学证实的42... 近年来由于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检出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加以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的开展,婴儿病毒性肝炎中CMV感染将居重要位置。为进一步提高对CMV肝炎的认识,兹将我院1983年1月至1987年12月经血清学证实的42例CMV肝炎的临床观察及随访情况介绍如下。对象和方法 42例住院患儿,其中男29例,女13例;最小年龄25天,最大6个月,1~3月龄39名,占92.8%。出生时情况:吸引器引产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巨细胞病毒 母婴传播阻断 引器 先天性感染 中男 血胆红素 婴儿肝炎综合征 随访情况 低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色素斑——息肉综合征三家系12例随访报告
15
作者 张开滋 王伟 +4 位作者 郭连瑞 曲道平 高永明 崔博 邓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2年第1期62-63,58-119,共4页
遗传性色素斑——息肉综合征,是遗传性皮肤粘膜色素斑——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简称,亦称做Peutz—Jegher综合征(PJS)。现将我们诊断的三家系12例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尹氏家系:先证者,尹××,男,16岁。生后发... 遗传性色素斑——息肉综合征,是遗传性皮肤粘膜色素斑——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简称,亦称做Peutz—Jegher综合征(PJS)。现将我们诊断的三家系12例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尹氏家系:先证者,尹××,男,16岁。生后发现口唇、面颊部散在褐色斑点,随年龄增大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报告 色素斑 随访情况 先证者 面颊部 手术复位 表现度 尺箕纹 缺血性坏死 褐色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8例五年随访分析
16
作者 李镜清 杜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4年第2期54-54,共1页
本文总结我院1988年7月以来体外反搏(ECP)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8例五年随访情况,并对52例ECP并用药物治疗与54例单用药物治疗的病例对比观察.108例中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为55.1±8.6岁.
关键词 体外反搏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随访分析 药物治疗 劳累性心绞痛 随访情况 疗效有效率 临床症状疗效 心电图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针对191例斑秃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
17
作者 Tosti A. Bellavista S. +1 位作者 Iorizzo M. 王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12-13,共2页
Background: The prognosis of alopecia areata (AA)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Few studies report long-term follow-up of AA patients.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better assess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AA ... Background: The prognosis of alopecia areata (AA)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Few studies report long-term follow-up of AA patients.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better assess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AA and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severity and treatment response with long-term prognosis. Methods: One hundred ninety one patients with AA who presented with a new diagnosis of AA between 1983 and 1990 were subsequently contacted by phone. Patients were queried regarding current disease status, treatments, and disease course. Results: Severity of AA at first consultation ranged from mild (128 patients) to severe (63 patients). Fifty-five of 191 patients were affected by concomitant autoimmune or rel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 Sixty-six of 191 patients were presently disease free (followup duration, 15-22 years; mean 17.74 years). These include 41 of 60 patients with S1 disease (68.3%), 22 of 68 patients with S2 disease (32.3%), 1 of 11 patients with S3 disease (9%), 1 of 14 patients with S4 disease (7.1%), and 1 of 11 patients with alopecia totalis (AT) (9.1%). Sixty-nine of 191 patients (36-1%) were presently affected by AT or alopecia universali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endency of severe patterns of AA to worsen over time. In children, 18 of 39 (13 with ≤S2 disease and 5 with ≥S3 disease) with AA had developed AT or alopecia universalis at long-term follow-up. In children, however, this trend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atients with severe AA who responded to topical immunotherapy seem to have a better prognosis than nonresponders. Limitations: Follow-up was only performed by phone. Conclusions: Severity of AA at time of first consult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Response to therapy (topical immunotherap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prognosis. In children, the prognosis is worse; our study found that AA worsens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患者 随访研究 普秃 全秃 免疫治疗 疾病状况 严重度 随访情况 自身免疫 炎症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地区要坚持对低度细胞学异常的妇女随访
18
作者 Benard V.B. Lawson H.W. +1 位作者 Eheman C.R. 高雪莲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56-57,共2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women in the National Breast and Cervical Ca nc er Early Detection Program (NBCCEDP) who had findings on a Papanicolaou (Pap) te st of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women in the National Breast and Cervical Ca nc er Early Detection Program (NBCCEDP) who had findings on a Papanicolaou (Pap) te st of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 or low-gra 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 were followed up in accordance with t he interim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abnormal cervical cytology. METHODS: For this study period, the guidelines for a Pap result of ASC-US or LSIL specified follow-up by Pap tests repeated every 4 to 6 months for 2 years. If a second r eport of ASC-US or LSIL was made, the patient was to have colposcopy. We analyz ed data from 10,004 women who had a result of ASC-US or LSIL followed by a seco nd ASC-US or LSIL from 1991-2000. RESULTS: As judged by the guidelines, 44%of women who had 2 low-grade abnormalities were followed up appropriately with co lposcopy. Among women with 2 ASC-US results, those aged less than 30 years we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colposcopy than the other age groups, while women who we re aged 60 years and olde r were more likely to be followed up with a third Pap test. For each of the 4 re sult groups, American Indian or Alaska Native women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s of a third Pap test, whereas Black or African-American women had a higher perce ntage of no follow-up. CONCLUSION: More than one half of the women studied were not followed 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stablished guidelines for managing abno rmal cervical cytology. Factors such as age and race or ethnicity influence whet her women with cytologic abnormalities receive appropriate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水平 细胞学异常 宫颈涂片 阴道镜检查 非典型鳞状细胞 早期筛查 随访情况 美国妇女 本土人 美国印第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学术论文结果的写作
19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777-777,共1页
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反映了论文的学术水平及其价值。结果的内容重点是新发现、新创造。正反内容应同时介绍。临床研究主要是治疗效果:近期、远期疗效和随访情况... 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反映了论文的学术水平及其价值。结果的内容重点是新发现、新创造。正反内容应同时介绍。临床研究主要是治疗效果:近期、远期疗效和随访情况等;实验研究主要是有关数据与统计、图片等;流行病调查应包括调查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论文 流行病调查 调查地点 医学学术论文 随访情况 有关数据 学术水平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临床分析
20
作者 王加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87-89,93,共4页
目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治疗资料,使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 目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治疗资料,使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2)以及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间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而观察组的治疗方法选择头侧中间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中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相较于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转移及因肿瘤相关因素导致的死亡。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时使用头侧中间入路和传统中间入路相比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更有助于第253组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入路 手术效果 随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