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附322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初俊 崔毅 +1 位作者 谢晓燕 胡品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OLYMPUSEU -M 30 ,GF -UM2 0 0型 ,7.5/ 1 2MHz超声内镜对 32 2例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部分甚至结合活检仍无法确诊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 ,并分析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OLYMPUSEU -M 30 ,GF -UM2 0 0型 ,7.5/ 1 2MHz超声内镜对 32 2例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部分甚至结合活检仍无法确诊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 ,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32 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中 ,以胃的隆起性病灶最多 (1 98例 ) ,其他依次为食道 (95例 )、十二指肠 (2 3例 )和贲门 (6例 )。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 ,共检出平滑肌瘤 1 2 1例(位于固有肌层 83例、黏膜肌层 38例 ) ,其它依次为恶性肿瘤 53例、外压性病变 50例 (其中胃底 2 0例、脾脏外压 1 4例 )、未发现病变 2 3例、异位胰腺 2 0例 (胃窦 1 5例 )、血管性病变 1 6例、息肉 1 1例、炎症 9例、消化道壁增厚 8例、囊肿与脂肪瘤各 5例、纤维瘤 1例。恶性病变及部分良性病变获组织学证实。结论 :内镜超声检查能贴近病变部位进行扫描 ,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 ,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 ,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的性质 ,对明确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及指导治疗 ,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肌瘤的良恶性判断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诊断 内镜超声检查 隆起性病灶 食道 十二指肠 贲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附322例诊断分析
2
作者 李初俊 崔毅 +1 位作者 谢晓燕 胡品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 EU-M30,GF-UM200,7.5/12MHz超声内镜对322例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部分甚至结合活检仍无法确诊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322例上消化道...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 EU-M30,GF-UM200,7.5/12MHz超声内镜对322例内镜提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部分甚至结合活检仍无法确诊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32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中,以胃的隆起性病灶最多(198),其他依次为食道(95例)、十二指肠(23例)和贲门(6例)。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共检出平滑肌瘤121例(位于固有肌层83例、黏膜肌层38例),其它依次为恶性肿瘤53例、外压性病变50例(其中胃底20例、脾脏外压14例)、未发现病变23例、异位胰腺20例(胃窦15例)、血管性病变16例、息肉11例、炎症9例、消化道壁增厚8例、囊肿与脂肪瘤各5例、纤维瘤1例。恶性病变及部分良性病变获组织学证实.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贴近病变部位进行扫描,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的性质。对明确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肌瘤的良恶性判断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诊断 消化道肿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影像诊断
3
作者 陈棣华 陈金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主要探讨胃肠道息肉之少见情况及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404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1例,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2例。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道气钡低张... 目的:主要探讨胃肠道息肉之少见情况及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404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1例,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2例。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道气钡低张双重造影,部分病例作了超声及CT检查。结果:胃肠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216例,炎性息肉114例,增生性息肉48例,幼年性息肉14例,乳头状腺瘤2例,绒毛状腺瘤10例。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3例,均为年青女性患者,胃、小肠之隆起性病灶,最大直径1.3cm,小者0.1~0.2cm,病灶中央见“靶征”。绒毛状腺瘤病灶最大6cm×8cm,最小1.5cm×2cm,边缘呈分叶状6例,1例伴有较大溃疡。息肉癌变13例,发生于直肠者占9例。较为特别的是本组息肉癌变病例中,2例为多发,各仅一处息肉有恶变。病灶基底部肠壁切迹样凹入及顶部出现溃疡是息肉恶变的征象。2例肿块状静脉曲张,单独发生于胃底,而食管表现正常。结论:胃肠道双重造影仍然是诊断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首选、安全而准确的方法。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良性隆起性病灶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罗添成 陈世耀 +2 位作者 马丽黎 刘红春 姚礼庆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106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EUS诊断结果,并与其手术、病理诊断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同时比较EUS与CT检查在黏膜...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106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EUS诊断结果,并与其手术、病理诊断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同时比较EUS与CT检查在黏膜下肿瘤(SMTs)定位及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06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发生于食管者355例(33.5%),胃618例(58.3%),十二指肠87例(8.2%);EUS诊断为间质瘤260例(24.5%),平滑肌瘤221例(20.8%),脂肪瘤17例(1.6%),腔外压迹221例(20.8%),息肉94例(8.9%),恶性肿瘤96例(9.1%),囊肿57例(5.4%),血管瘤7例(0.7%),炎性皱襞45例(4.2%),静脉曲张21例(2.0%),血肿1例(0.1%)及异位胰腺20例(1.9%)。对EUS诊断SMTs的进一步分析发现,EUS对SMTs性质和来源层次的判断准确率达90.6%和86.9%;与CT比较,EUS在SMTs定位(95.8%比72.9%,P<0.001)和定性(93.8%比64.6%,P<0.001)诊断方面明显优于CT,在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CT组与EU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7%比89.6%,P>0.05)。结论: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诊断有较大价值,进一步为制定临床处理方案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诊断 内镜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微波、高频电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灶1250例体会
5
作者 张慧杰 张好勤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9期43-43,共1页
本院2001年1月至2011年4月在内镜下用微波、高频电治疗消化道各种隆起性病灶1250例,疗效满意,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①对象:本组男女比例为1.2:1,年龄3-85岁,平均年龄52岁,多发性隆起灶880例,单发性隆起灶370... 本院2001年1月至2011年4月在内镜下用微波、高频电治疗消化道各种隆起性病灶1250例,疗效满意,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①对象:本组男女比例为1.2:1,年龄3-85岁,平均年龄52岁,多发性隆起灶880例,单发性隆起灶370例.②部位:食道127例,贲门66例,胃部704例,十二指肠25例,结肠328例.③病理诊断:本组中1131例镜下活检病理诊断,腺瘤性息肉26例,胃间质瘤2例,直肠类癌1例,食道小癌2例,间质瘤2例,其余均为良性息肉和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灶 高频电治疗 消化道 微波 内镜 腺瘤性息肉 平均年龄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内镜结合小探头超声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志宏 阮水良 +1 位作者 王波 陆其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108-1109,共2页
小探头超声(miniprobe sonography,MPS)的探头可以直接通过内镜活检钳道,贴近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处,通过其高频超声环扫装置来显示隆起性病变的内部和边界的回声,对了解病变的起源、性质,鉴别良恶性,正确区分消化道腔内、外的病... 小探头超声(miniprobe sonography,MPS)的探头可以直接通过内镜活检钳道,贴近消化道隆起性病灶处,通过其高频超声环扫装置来显示隆起性病变的内部和边界的回声,对了解病变的起源、性质,鉴别良恶性,正确区分消化道腔内、外的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自2012-02本院购入小探头超声后,我们对217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了高清内镜结合小探头超声检查,并与单纯高清内镜检查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 小探头超声 内镜活检钳 诊断价值 隆起性病灶 高频超声 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海霞 徐莹 +3 位作者 蒯榕 李吉 周锋利 杨大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局灶性隆起性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及影响原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窥镜室就诊的450例共626处结直肠单发或多发隆起性病灶患者进...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局灶性隆起性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及影响原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窥镜室就诊的450例共626处结直肠单发或多发隆起性病灶患者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统计病理结果 及并发症情况,并结肠镜随访了180例患者术后6~36个月。观察术后病灶原位复发情况。结果 450例患者中,病灶大小:Φ≤1.0 cm 278枚,1.0〈Φ≤2.0 cm 280枚,2.0 cm〈Φ≤3.0 cm 52枚,Φ〉3.0 cm 16枚。病灶病理类型:结肠癌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1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单纯腺瘤23例,非腺瘤性息肉44例,间质来源肿瘤及其他19例。病灶均经EMR完整切除。11例患者出现包括出血、穿孔等手术发症。180例随访患者经6~36个月内镜随访,出现病灶原位复发39例(8.67%),其中12个月内复发32例(32/39,82.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灶个数及结直肠肿瘤手术史为原位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MR是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应术后6个月内复查结肠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 隆起性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胃食管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顺 叶丽萍 +1 位作者 毛鑫礼 林敏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胃食管隆起性病 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震东 许国铭 +1 位作者 邹晓平 邹多武 《上海医学影像》 199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报告超声内镜(EUS)对17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与胃镜、钡餐造影和C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上消化道隆起病灶以胃居多(69.1%),其次为食管(25.84%),十二指肠最少(5.06%)。(2)对上消化道隆起病灶的总诊断符合率... 本文报告超声内镜(EUS)对17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与胃镜、钡餐造影和C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上消化道隆起病灶以胃居多(69.1%),其次为食管(25.84%),十二指肠最少(5.06%)。(2)对上消化道隆起病灶的总诊断符合率EUS为97.75%,明显高于胃镜(64.61%)和钡餐造影(52.08%)。(3)EUS对上消化道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低于胃镜,对迷走胰腺和静脉曲张的诊断则与胃镜相当。(4)EUS系目前确诊粘膜下肿瘤的最佳方法,发现的最小肿瘤仅0.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诊断 肿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振涛 年梦雨 +3 位作者 刘世育 张海涵 吴传楠 陈光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内镜中心EUS初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并同时获取病理结果的患者117...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内镜中心EUS初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并同时获取病理结果的患者117例,通过EUS与病理结果比对,探讨EUS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入组研究患者117例,EUS初诊平滑肌瘤37例、间质瘤3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7例、脂肪瘤9例、异位胰腺10例、十二指肠布氏腺(Brunner)腺瘤3例、胃体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血管瘤1例,胃壁外病变外压7例。EUS检查结果显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及间质瘤居多,表现为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低回声病变;所有病变均通过活检、内镜微创手术或外科手术获取病理标本。最终EUS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7/117(91.5%),其中10例病例误诊。结论EUS虽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存在一定的误诊,但结合病变声像学特点(回声、起源、大小及有无邻近组织浸润等),仍能很好地评判隆起灶病变性质,规范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消化道 黏膜下隆起性病灶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微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利民 朱丽民 +1 位作者 翁冬兰 池孔松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7例中胃平滑肌瘤45例,胃外压迫14例,炎症13例,息肉10例,脂肪瘤9例,胃癌6例,胃溃疡5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4例,淋巴瘤2例,静脉曲张2例,平滑肌肉瘤1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结论TEMP对胃壁隆起性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隆起性病 超声微探头 经内镜微超声探头 贲门失弛缓症 TEMP 经电子胃镜 胃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隆起性病灶 超声内镜 病理证实 超声检查 胃外压迫 异位胰腺 静脉曲张 胃病变 手术后 脂肪瘤 胃溃疡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微超声探头诊断胃隆起病灶的价值
12
作者 邝杰思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微超声探头在胃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157例内镜提示的胃隆起性病灶,其中有部分病灶结合活检依然无法确诊,均使用内镜微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并讨论检查结果。结果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共检出符合间质瘤表现6... 目的探讨内镜微超声探头在胃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157例内镜提示的胃隆起性病灶,其中有部分病灶结合活检依然无法确诊,均使用内镜微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并讨论检查结果。结果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共检出符合间质瘤表现61例(位于固有肌层),其他依次为28例恶性肿瘤,27例外压性病变(其中脾脏外压9例、其他18例)、11例未发现病变、8例异位胰腺(胃窦7例)、9例血管性病变、4例息肉、4例炎症、3例消化道壁增厚以及囊肿与脂肪瘤各1例。已经通过组织学证实了其中的恶性病变及部分良性病变。结论内镜微超声探头可以贴近病变部位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清楚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较好地提示了病变的性质,亦能准确定位胃隆起性病灶。综上所述,经内镜微超声探头对于诊断胃隆起性病灶并指导治疗,有着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微超声探头 隆起性病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管镜定位超声引导下乳管内病灶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宏民 胡玲玉 +4 位作者 蔡媛璇 龙天柱 贺薇 朱彩荣 黄少丹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1期41-42,45,共3页
目的评价乳管镜定位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乳管内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在乳管镜下发现乳管内隆起性病灶的乳头溢液患者,在乳管镜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采用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乳管内病变。结果 19例患... 目的评价乳管镜定位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乳管内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在乳管镜下发现乳管内隆起性病灶的乳头溢液患者,在乳管镜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采用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乳管内病变。结果 19例患者均找到乳头状病灶,导管内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乳头状瘤病2例,导管内乳头状增生1例。肿瘤切除准确率达100%。结论乳管镜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空芯针微创旋切手术定位准确,组织损伤小,病理取材方便,术后美观效果好,是目前乳管内病灶切除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管内隆起性病灶 真空辅助空芯针活检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良性隆起病灶的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俊 侯晓华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消化道隆起性病灶 内镜诊断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
15
作者 李兆申 许国铭 刘厚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早期胃癌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手术切除并清扫有关淋巴结,疗效最佳。但部分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肺肝肾等器宫严重病变不能承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采用内镜下治疗。目前常用方法有内镜下电凝切除法。药物注射法,微波及激光凝固法。一、内镜下电... 早期胃癌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手术切除并清扫有关淋巴结,疗效最佳。但部分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肺肝肾等器宫严重病变不能承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采用内镜下治疗。目前常用方法有内镜下电凝切除法。药物注射法,微波及激光凝固法。一、内镜下电凝切除法本法是通过高频电将早期胃癌的局部病灶切除,主要适用于【2cm的隆起性病灶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镜下治疗 电凝切除 凹陷性病 激光凝固 隆起性病灶 严重病变 切除 隆起 圈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金震东 许国铭 +1 位作者 邹多武 邹晓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6年第6期358-360,共3页
关键词 隆起性病灶 隆起 超声内镜 食管粘膜 粘膜下肿瘤 平滑肌肉瘤 纵隔肿瘤 平滑肌瘤 恶性肿瘤 钡餐造影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FNA辅助诊断食管腺癌一例
17
作者 陈丰霖 蔡东霞 +4 位作者 郑兰 李兰 王南珍 刘妙 王小众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5期45-46,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周于2008年4月就诊我院,此前曾先后就诊多家医院,行内镜检查提示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灶,表面凹陷,多次行病理检查均未检出癌细胞。行CT检查考虑食管恶性间质瘤累及心包、左主支气管、右下肺静...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周于2008年4月就诊我院,此前曾先后就诊多家医院,行内镜检查提示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灶,表面凹陷,多次行病理检查均未检出癌细胞。行CT检查考虑食管恶性间质瘤累及心包、左主支气管、右下肺静脉,SPECT检查提示食管中段肿物,高代谢,考虑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辅助诊断 超声内镜 SPECT检查 FNA 进行性吞咽困难 隆起性病灶 恶性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UE OF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IN ESOPHAGEAL PROTRUDING LESIONS
18
作者 应涛 胡兵 冯亮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MPS) in the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were examined with MPS. Results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MPS) in the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were examined with MPS. Results The MPS examination showed diseases of esophageal polyp, inflammatory protruding, esophageal leiomyoma, esophageal leiomyosarcoma, esophageal venous aneurysm, esophageal lipoma, esophageal cyst,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extra esophageal compression including aorta compression, lung tumor compression and spina compression. Fourteen patients were verified by surgical operation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resulting in 92.86% (13/14)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Forty-eight cases had results of gastroscope examination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MPS. Twelve cases had results of CT and MRI examination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MPS. Follow-up was completed on 22 patients. Conclusion Besides imaging the esophageal layer, MPS can precisely locate the histological layer of the esophageal protruding lesions and predict their characters. This indicates its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protruding lesions of esophagus. Furthermore, the miniature probe used in MPS examination can pass the structured esophagus, enabling wider applic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 ESOPHAGUS protruding lesion DIA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例上消化道外压性隆起超声内镜检查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郝玲 何夕昆 李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隆起性病灶 上消化道 检查分析 超声内镜 外压性 内镜超声检查 超声应用 诊断水平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在食管良恶性病变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小茜 朱萱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10期613-615,共3页
关键词 超声内镜(EUS) 良恶性病 食管黏膜 隆起性病灶 诊治 普通内镜检查 周围淋巴结 食管壁 层次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