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
被引量:
8
1
作者
金文伟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5,共3页
分析了媒体与现代陶艺语言形式的关系和技术与现代陶艺语言形式的关系 ,阐述了媒材、技术对现代陶艺语言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
关键词
现代
陶艺
媒材
技术
陶艺语言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现代陶艺语言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正辉
《佛山陶瓷》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其艺术语言逐渐从幼稚走上成熟。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陶艺语言的独特性,即泥性、肌理以及火的艺术。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现代陶艺所特有...
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其艺术语言逐渐从幼稚走上成熟。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陶艺语言的独特性,即泥性、肌理以及火的艺术。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现代陶艺所特有的艺术语言。现代陶艺语言应不断朝着由以上三者组成的独特艺术语言的方向发展,使现代陶艺语言逐渐成熟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语言
泥性
肌理
火的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任俊羽
《陶瓷》
CAS
2021年第10期91-92,共2页
现代陶艺造型语言是一种创新性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市场上的建窑黑釉瓷创作研究主要集中于修复和继承,传统建窑黑釉瓷创作主要是产品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形态、历史文化环境的研究,没有与现代陶艺领域的文化相融合。通过对建窑黑釉瓷工...
现代陶艺造型语言是一种创新性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市场上的建窑黑釉瓷创作研究主要集中于修复和继承,传统建窑黑釉瓷创作主要是产品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形态、历史文化环境的研究,没有与现代陶艺领域的文化相融合。通过对建窑黑釉瓷工艺的反复实践和深入研究,认识到应用现代陶艺的观念能大大提高,重新设计美学和造型。本文针对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有效增强建窑黑釉瓷创作整体水平,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陶艺语言
建窑黑釉瓷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曹阳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闻名遐迩。北宋中后期曾是建窑黑釉瓷的鼎盛时期,自元以后由于饮茶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逐渐走向衰落。随着现代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恢复,借助其成功经验,以现代陶艺审美...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闻名遐迩。北宋中后期曾是建窑黑釉瓷的鼎盛时期,自元以后由于饮茶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逐渐走向衰落。随着现代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恢复,借助其成功经验,以现代陶艺审美角度开发优秀的建窑文化陶瓷制品,通过现代陶瓷艺术与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碰撞,探讨现代陶艺造型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运用,亦是传统建窑黑釉瓷走向现代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黑釉瓷
现代
陶艺语言
创新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材料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关于陶艺语言的探索
5
作者
舒燕
《艺术科技》
2013年第3期109-109,共1页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欣赏要求也逐步提高,从最初的美观实用提升到一种文化艺术的要求。材料作为公共艺术得以呈现的基础,其在公共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收到艺术家和大众的重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用的材料也...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欣赏要求也逐步提高,从最初的美观实用提升到一种文化艺术的要求。材料作为公共艺术得以呈现的基础,其在公共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收到艺术家和大众的重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用的材料也愈加丰富,材料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本文通过对陶艺语言的探索研究,意在阐述陶瓷材料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材料
陶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艺语言装饰传统面具的尝试
6
作者
冯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67,共2页
将陶艺语言引进传统面具装饰。陶土和颜色釉的大胆运用,改变了传统面具的材料结构,拓宽了面具的表现形式。陶的粗犷朴实与色釉的细腻光泽质地所形成的对比,使陶艺面具既传统又现代;面具的文化内涵逐渐从宗教、祭祀向娱乐、世俗的方面变...
将陶艺语言引进传统面具装饰。陶土和颜色釉的大胆运用,改变了传统面具的材料结构,拓宽了面具的表现形式。陶的粗犷朴实与色釉的细腻光泽质地所形成的对比,使陶艺面具既传统又现代;面具的文化内涵逐渐从宗教、祭祀向娱乐、世俗的方面变化,让古老的面具艺术充满活力,焕发青春。在表现手法上,在使用陶土、颜色釉制作面具的同时,引进了陶艺创作中的"综合装饰"手法,运用刻划、施釉、肌理等语汇,相互结合,综合装饰,作品引人注目,别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具制作
陶艺语言
创作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陶艺语言在城市景观中的交互方式
7
作者
夏莹
伍志豪
《陶瓷》
CAS
2023年第12期61-62,178,共3页
笔者意在探索陶艺语言在城市景观中的交互方式时,深入了解了艺术、文化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融合。通过陶艺的形式,城市不仅变得更美,而且充满了故事、传统和创新。见证了陶艺的装饰如何传达文化身份、激发社交互动、美化环境,并且为城市创...
笔者意在探索陶艺语言在城市景观中的交互方式时,深入了解了艺术、文化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融合。通过陶艺的形式,城市不仅变得更美,而且充满了故事、传统和创新。见证了陶艺的装饰如何传达文化身份、激发社交互动、美化环境,并且为城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语言
城市景观
环境
陶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陶艺 新语言
8
作者
陈实
张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各国所接受,现代陶艺在我国大约三十年的发展,虽然较之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影响现代陶艺语言的因素出发,分析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为进一步推动现...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各国所接受,现代陶艺在我国大约三十年的发展,虽然较之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影响现代陶艺语言的因素出发,分析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为进一步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陶艺
传统
陶艺语言
现代
陶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空间与陶艺语言的交互方式
9
作者
朱金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11期92-94,共3页
建筑历来是陶瓷材料的一个载体,两者的对话与交融为各自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现代陶艺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个性语言,并借助于建筑这个载体,更加丰富了其表现魅力和呈现方式,也丰富了建筑形式本身。陶艺语言与...
建筑历来是陶瓷材料的一个载体,两者的对话与交融为各自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现代陶艺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个性语言,并借助于建筑这个载体,更加丰富了其表现魅力和呈现方式,也丰富了建筑形式本身。陶艺语言与建筑空间交相辉映,互融互生,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
陶艺语言
原文传递
陶艺形式语言的探讨
被引量:
2
10
作者
戴玉衡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拟探讨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与当代文化之间的表达空间。现代陶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30年的语言实验过程,经历了由形式问题到媒介语言实验到文化关注,由淡化意识形态到重回意识形态到将意识形态风...
本文拟探讨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与当代文化之间的表达空间。现代陶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30年的语言实验过程,经历了由形式问题到媒介语言实验到文化关注,由淡化意识形态到重回意识形态到将意识形态风格化的演变。容纳当下的体验和拓展文化视野的功能,在当代艺术体系中通过与纯粹西化艺术形式的对应,使陶艺文化精神得以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陶艺语言
发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艺语言在构成类课程媒介改革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硕
蒋明
《艺术教育》
2016年第8期180-181,共2页
基础构成类课程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在艺术设计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多年的教学,作者发现该类课程的教学表现手段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鉴于此,文章研究该类课程的教学表现媒介改革,探讨如何使用陶瓷...
基础构成类课程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在艺术设计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多年的教学,作者发现该类课程的教学表现手段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鉴于此,文章研究该类课程的教学表现媒介改革,探讨如何使用陶瓷艺术语言进行构成类课的媒介改革,以期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类课课程
陶艺语言
媒介改革
原文传递
谐适环境——公共艺术中陶艺语言的运用
12
作者
邹红琴
《雕塑》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文化价值体现于"艺术性"和"公共性"两方面。艺术性是公共艺术实现其功能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核心体现,也是其终极的价值归依。而陶瓷艺术作为一种...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文化价值体现于"艺术性"和"公共性"两方面。艺术性是公共艺术实现其功能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核心体现,也是其终极的价值归依。而陶瓷艺术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公共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陶艺语言
环境
原文传递
《生》——自然造型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艺林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8期104-105,共2页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创作者们在艺术随时代发展的创新背景下,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能表现当代精神面貌的作品表现形式。有一种创作主题是全人类需要始终探讨的核心——对自然界的探索。本文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结合传统陶艺...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创作者们在艺术随时代发展的创新背景下,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能表现当代精神面貌的作品表现形式。有一种创作主题是全人类需要始终探讨的核心——对自然界的探索。本文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结合传统陶艺在现代陶艺语言上的应用总结对作品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造型
现代
陶艺语言
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国桢陶艺之东西合璧
被引量:
5
14
作者
张红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周国桢的动物雕塑陶艺具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质,在其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早期西方雕塑手法与中国民间题材的融合,中期中国古代高温颜色釉与现代雕塑艺术抽象形式的结合,晚期东方大写意雕塑精神与西方写实主义雕...
周国桢的动物雕塑陶艺具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质,在其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早期西方雕塑手法与中国民间题材的融合,中期中国古代高温颜色釉与现代雕塑艺术抽象形式的结合,晚期东方大写意雕塑精神与西方写实主义雕塑功底之融合,以及中国书法艺术与泥条盘筑、泥片成型之技法的结合,从而不断创新现代陶艺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国桢
陶艺
东西方文化融合
陶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陶瓷绘画语言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孙继巍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2期83-85,共3页
陶瓷艺术可以说是综合艺术的体现,雕塑、绘画、装饰等多种形式都有体现,既有立体的,又有平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陶艺脱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欣赏瓷,更加注重造型和图案装饰,装饰手段更是多种多样。陶瓷绘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虽然...
陶瓷艺术可以说是综合艺术的体现,雕塑、绘画、装饰等多种形式都有体现,既有立体的,又有平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陶艺脱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欣赏瓷,更加注重造型和图案装饰,装饰手段更是多种多样。陶瓷绘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虽然各种艺术形式可以相互借鉴,但简单地移植从艺术价值上讲是不可取的,一定要从工艺、视觉效果和思想内涵上有所突破,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很好地体现陶瓷釉料的绘画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语言
传统陶瓷绘画
当代陶瓷釉料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玩泥”体验感悟陶艺魅力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吴晓瞰
《中华手工》
2021年第7期24-25,共2页
将"玩"引入学习陶艺过程最容易激发孩子的游戏性、随意性、创造性的思维。孩子对泥性媒介属性的掌握和对艺术的随意性,透过双手捏造形成,物象形态的自我体验性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角度交换观看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
将"玩"引入学习陶艺过程最容易激发孩子的游戏性、随意性、创造性的思维。孩子对泥性媒介属性的掌握和对艺术的随意性,透过双手捏造形成,物象形态的自我体验性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角度交换观看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与提炼物象的取舍、装饰、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而成,使人觉得比真实的物象更加生动可爱。那么,在对陶艺材料试验性与把握泥的成型处理的思考,逐渐引导孩子们的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泥
陶艺语言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墟”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17
作者
张鑫
《陶瓷》
CAS
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废墟作为一种视觉图像,其自身的价值、多重的寓意以及开放性的形态,在绘画、建筑、文学、摄影等艺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废墟进入中国现代陶艺的体系之中,深化了陶艺语言,延展了创作形式,丰富了审美价值,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深...
废墟作为一种视觉图像,其自身的价值、多重的寓意以及开放性的形态,在绘画、建筑、文学、摄影等艺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废墟进入中国现代陶艺的体系之中,深化了陶艺语言,延展了创作形式,丰富了审美价值,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现代陶艺对废墟的诠释在数字媒体的融入中将呈现更多元化的面貌,废墟也将被赋予更广泛的寓意、形态与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陶艺
废墟
陶艺语言
创作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民间陶瓷的特色和发展
18
作者
邱松霞
《陶瓷研究》
2015年第6期85-86,共2页
中国民间陶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雏形和鼻祖,可以说它为现代陶瓷的发展提供的最原始有力的基础。它有非常重要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具体表现在造型结构和纹饰,装饰的题材和内容等等。将民间陶瓷的视觉信息和元素运用演绎到现代陶瓷,使其...
中国民间陶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雏形和鼻祖,可以说它为现代陶瓷的发展提供的最原始有力的基础。它有非常重要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具体表现在造型结构和纹饰,装饰的题材和内容等等。将民间陶瓷的视觉信息和元素运用演绎到现代陶瓷,使其转换成具有更具现实意义的陶艺设计语言,这应是陶瓷从业者不断的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陶瓷
元素
陶艺
设计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
被引量:
8
1
作者
金文伟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5,共3页
文摘
分析了媒体与现代陶艺语言形式的关系和技术与现代陶艺语言形式的关系 ,阐述了媒材、技术对现代陶艺语言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
关键词
现代
陶艺
媒材
技术
陶艺语言
形式
Keywords
modern ceramic art,medium,technology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现代陶艺语言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正辉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佛山陶瓷》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摘
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其艺术语言逐渐从幼稚走上成熟。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陶艺语言的独特性,即泥性、肌理以及火的艺术。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现代陶艺所特有的艺术语言。现代陶艺语言应不断朝着由以上三者组成的独特艺术语言的方向发展,使现代陶艺语言逐渐成熟和完善。
关键词
陶艺语言
泥性
肌理
火的艺术
Keywords
ceramic art language, mud, skin texture, art of the fire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任俊羽
机构
武汉挫锐和光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
CAS
2021年第10期91-92,共2页
文摘
现代陶艺造型语言是一种创新性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市场上的建窑黑釉瓷创作研究主要集中于修复和继承,传统建窑黑釉瓷创作主要是产品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形态、历史文化环境的研究,没有与现代陶艺领域的文化相融合。通过对建窑黑釉瓷工艺的反复实践和深入研究,认识到应用现代陶艺的观念能大大提高,重新设计美学和造型。本文针对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有效增强建窑黑釉瓷创作整体水平,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
现代
陶艺语言
建窑黑釉瓷
创新应用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曹阳
机构
武夷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JAS170517)。
文摘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闻名遐迩。北宋中后期曾是建窑黑釉瓷的鼎盛时期,自元以后由于饮茶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逐渐走向衰落。随着现代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恢复,借助其成功经验,以现代陶艺审美角度开发优秀的建窑文化陶瓷制品,通过现代陶瓷艺术与建窑黑釉瓷制作技艺的碰撞,探讨现代陶艺造型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运用,亦是传统建窑黑釉瓷走向现代之旅。
关键词
建窑黑釉瓷
现代
陶艺语言
创新运用
Keywords
Jianyao black-glazed porcelain
modern ceramic art languag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材料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关于陶艺语言的探索
5
作者
舒燕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3年第3期109-109,共1页
文摘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欣赏要求也逐步提高,从最初的美观实用提升到一种文化艺术的要求。材料作为公共艺术得以呈现的基础,其在公共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收到艺术家和大众的重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用的材料也愈加丰富,材料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本文通过对陶艺语言的探索研究,意在阐述陶瓷材料的特点。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材料
陶艺语言
分类号
TQ174.758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艺语言装饰传统面具的尝试
6
作者
冯莉
机构
深圳平湖中学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67,共2页
文摘
将陶艺语言引进传统面具装饰。陶土和颜色釉的大胆运用,改变了传统面具的材料结构,拓宽了面具的表现形式。陶的粗犷朴实与色釉的细腻光泽质地所形成的对比,使陶艺面具既传统又现代;面具的文化内涵逐渐从宗教、祭祀向娱乐、世俗的方面变化,让古老的面具艺术充满活力,焕发青春。在表现手法上,在使用陶土、颜色釉制作面具的同时,引进了陶艺创作中的"综合装饰"手法,运用刻划、施釉、肌理等语汇,相互结合,综合装饰,作品引人注目,别具一格。
关键词
面具制作
陶艺语言
创作体会
Keywords
The mask manufacture, the clay modelling language, the creation realized
分类号
TQ174.6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陶艺语言在城市景观中的交互方式
7
作者
夏莹
伍志豪
机构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出处
《陶瓷》
CAS
2023年第12期61-62,178,共3页
文摘
笔者意在探索陶艺语言在城市景观中的交互方式时,深入了解了艺术、文化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融合。通过陶艺的形式,城市不仅变得更美,而且充满了故事、传统和创新。见证了陶艺的装饰如何传达文化身份、激发社交互动、美化环境,并且为城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体验。
关键词
陶艺语言
城市景观
环境
陶艺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陶艺 新语言
8
作者
陈实
张慧
机构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共3页
文摘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被各国所接受,现代陶艺在我国大约三十年的发展,虽然较之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影响现代陶艺语言的因素出发,分析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为进一步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关键词
现代
陶艺
传统
陶艺语言
现代
陶艺语言
Keywords
Modern Pottery Art, Traditional Pottery Language, Modern Pottery Language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空间与陶艺语言的交互方式
9
作者
朱金华
机构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11期92-94,共3页
文摘
建筑历来是陶瓷材料的一个载体,两者的对话与交融为各自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现代陶艺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个性语言,并借助于建筑这个载体,更加丰富了其表现魅力和呈现方式,也丰富了建筑形式本身。陶艺语言与建筑空间交相辉映,互融互生,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
建筑空间
陶艺语言
Keywords
architectural space, ceramic language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陶艺形式语言的探讨
被引量:
2
10
作者
戴玉衡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本文拟探讨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与当代文化之间的表达空间。现代陶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30年的语言实验过程,经历了由形式问题到媒介语言实验到文化关注,由淡化意识形态到重回意识形态到将意识形态风格化的演变。容纳当下的体验和拓展文化视野的功能,在当代艺术体系中通过与纯粹西化艺术形式的对应,使陶艺文化精神得以弘扬。
关键词
形式
陶艺语言
发展
探讨
Keywords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ceramic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艺语言在构成类课程媒介改革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硕
蒋明
机构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艺术教育》
2016年第8期180-181,共2页
基金
2015年度沈阳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文摘
基础构成类课程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在艺术设计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多年的教学,作者发现该类课程的教学表现手段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鉴于此,文章研究该类课程的教学表现媒介改革,探讨如何使用陶瓷艺术语言进行构成类课的媒介改革,以期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
构成类课课程
陶艺语言
媒介改革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谐适环境——公共艺术中陶艺语言的运用
12
作者
邹红琴
机构
天津美术学院
出处
《雕塑》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摘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文化价值体现于"艺术性"和"公共性"两方面。艺术性是公共艺术实现其功能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核心体现,也是其终极的价值归依。而陶瓷艺术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公共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公共艺术
陶艺语言
环境
Keywords
public art, pottery language, environment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生》——自然造型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艺林
机构
沈阳大学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8期104-105,共2页
文摘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创作者们在艺术随时代发展的创新背景下,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能表现当代精神面貌的作品表现形式。有一种创作主题是全人类需要始终探讨的核心——对自然界的探索。本文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结合传统陶艺在现代陶艺语言上的应用总结对作品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自然造型
现代
陶艺语言
生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国桢陶艺之东西合璧
被引量:
5
14
作者
张红霞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文摘
周国桢的动物雕塑陶艺具有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质,在其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早期西方雕塑手法与中国民间题材的融合,中期中国古代高温颜色釉与现代雕塑艺术抽象形式的结合,晚期东方大写意雕塑精神与西方写实主义雕塑功底之融合,以及中国书法艺术与泥条盘筑、泥片成型之技法的结合,从而不断创新现代陶艺语言。
关键词
周国桢
陶艺
东西方文化融合
陶艺语言
Keywords
Zhou Guozhen
Sculptural-ceramic Art
Fus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Ceramic Language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陶瓷绘画语言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孙继巍
机构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陶艺工作室
出处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2期83-85,共3页
文摘
陶瓷艺术可以说是综合艺术的体现,雕塑、绘画、装饰等多种形式都有体现,既有立体的,又有平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陶艺脱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欣赏瓷,更加注重造型和图案装饰,装饰手段更是多种多样。陶瓷绘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虽然各种艺术形式可以相互借鉴,但简单地移植从艺术价值上讲是不可取的,一定要从工艺、视觉效果和思想内涵上有所突破,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很好地体现陶瓷釉料的绘画语言。
关键词
陶艺语言
传统陶瓷绘画
当代陶瓷釉料绘画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玩泥”体验感悟陶艺魅力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吴晓瞰
机构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竹源小学
出处
《中华手工》
2021年第7期24-25,共2页
文摘
将"玩"引入学习陶艺过程最容易激发孩子的游戏性、随意性、创造性的思维。孩子对泥性媒介属性的掌握和对艺术的随意性,透过双手捏造形成,物象形态的自我体验性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角度交换观看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与提炼物象的取舍、装饰、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而成,使人觉得比真实的物象更加生动可爱。那么,在对陶艺材料试验性与把握泥的成型处理的思考,逐渐引导孩子们的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
玩泥
陶艺语言
创造力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墟”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17
作者
张鑫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陶瓷》
CAS
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文摘
废墟作为一种视觉图像,其自身的价值、多重的寓意以及开放性的形态,在绘画、建筑、文学、摄影等艺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废墟进入中国现代陶艺的体系之中,深化了陶艺语言,延展了创作形式,丰富了审美价值,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现代陶艺对废墟的诠释在数字媒体的融入中将呈现更多元化的面貌,废墟也将被赋予更广泛的寓意、形态与美学价值。
关键词
中国现代
陶艺
废墟
陶艺语言
创作形式
Keywords
Chinese modern pottery
Ruins
Pottery language
Creative form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民间陶瓷的特色和发展
18
作者
邱松霞
机构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出处
《陶瓷研究》
2015年第6期85-86,共2页
文摘
中国民间陶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雏形和鼻祖,可以说它为现代陶瓷的发展提供的最原始有力的基础。它有非常重要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具体表现在造型结构和纹饰,装饰的题材和内容等等。将民间陶瓷的视觉信息和元素运用演绎到现代陶瓷,使其转换成具有更具现实意义的陶艺设计语言,这应是陶瓷从业者不断的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民间陶瓷
元素
陶艺
设计
语言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
金文伟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现代陶艺语言
吴正辉
《佛山陶瓷》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任俊羽
《陶瓷》
CAS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代陶艺语言在建窑黑釉瓷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曹阳
《武夷学院学报》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材料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关于陶艺语言的探索
舒燕
《艺术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陶艺语言装饰传统面具的尝试
冯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析陶艺语言在城市景观中的交互方式
夏莹
伍志豪
《陶瓷》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陶艺 新语言
陈实
张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建筑空间与陶艺语言的交互方式
朱金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
0
原文传递
10
陶艺形式语言的探讨
戴玉衡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陶艺语言在构成类课程媒介改革中的应用
李硕
蒋明
《艺术教育》
2016
0
原文传递
12
谐适环境——公共艺术中陶艺语言的运用
邹红琴
《雕塑》
2012
0
原文传递
13
《生》——自然造型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张艺林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周国桢陶艺之东西合璧
张红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传统陶瓷绘画语言的继承与发展
孙继巍
《文教资料》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以“玩泥”体验感悟陶艺魅力的探索研究
吴晓瞰
《中华手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废墟”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
张鑫
《陶瓷》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民间陶瓷的特色和发展
邱松霞
《陶瓷研究》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