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旬邑县孙家遗址两座先周时期陶窑的发掘
1
作者 豆海锋 吴梓煊 +4 位作者 赵东月 杨磊 钱耀鹏 刘军幸(绘图) 陈新儒(绘图) 《草原文物》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组成古豳地考古队,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工作揭露了丰富的先周时期文化遗存,其中发掘清理了两座先周时期窑址,为探索关中地区商时期陶窑结构的发展演变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 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组成古豳地考古队,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工作揭露了丰富的先周时期文化遗存,其中发掘清理了两座先周时期窑址,为探索关中地区商时期陶窑结构的发展演变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孙家遗址 陶窑 先周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涪陵大河口遗址发现窑址分析--新石器时期、六朝、明朝的陶窑
2
作者 杨华 李大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2-25,共4页
2018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库区涪陵义和镇的长江边大河口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汉、宋、元、明时期的遗址,在该遗址中清理陶窑4座,其中新石器时代陶窑2座(Y3、Y4),六朝时期陶窑一座(Y2),明时期陶窑1座(Y1)。新石器时代2座陶窑均为露天窑... 2018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库区涪陵义和镇的长江边大河口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汉、宋、元、明时期的遗址,在该遗址中清理陶窑4座,其中新石器时代陶窑2座(Y3、Y4),六朝时期陶窑一座(Y2),明时期陶窑1座(Y1)。新石器时代2座陶窑均为露天窑,这种类型的陶窑在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为首次发现。大河口遗址两座露天窑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三峡地区过去该时期露天窑发现的历史空白,而且也为我们研究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窑的类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考古发现 新石器时代露天窑 六朝时期陶窑 明时期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红山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陶窑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国庆 张全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内蒙古 赤峰地区 陶窑 发现 文物考古研究所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考古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及秦汉之际陶窑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春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9,共10页
陶器制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经过漫长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技术已十分成熟,秦汉时期达到鼎盛。对于汉代的陶器和陶窑,已有研究者进行了专门研究,发表过卓有见地的文章及专著,但鲜有对战国、秦汉之际陶窑进行专门的讨论。
关键词 战国 秦汉之际 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及其与陶器生产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小军 郭长江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7,151,共7页
长江中游地区明确发现的陶窑设施最早见于大溪文化时期,自此先后经历了同穴窑、横穴窑、竖穴窑之间的替代演变,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差异。伴随着陶窑形制的变化,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的细部结构尤其是建造方... 长江中游地区明确发现的陶窑设施最早见于大溪文化时期,自此先后经历了同穴窑、横穴窑、竖穴窑之间的替代演变,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差异。伴随着陶窑形制的变化,在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陶窑的细部结构尤其是建造方式、火道、窑室、操作间等方面也表现出自身的特征,而这些又直接关系到陶器烧造技术的变化和改良。在结构和技术演变的基础上,陶窑及其附属设施的组合和布局也反映出陶器生产的技术流程和专业化规模存在着时空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史前 陶窑 陶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窑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铁军 李婉琪 索秀芬 《草原文物》 2017年第1期49-56,共8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众多,该地区烧造陶器的陶窑发现不断,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根据陶窑的窑室和火膛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横穴窑和同穴窑:根据陶窑形制,可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窑分为仰韶时代晚期横穴窑时期和龙山时代...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众多,该地区烧造陶器的陶窑发现不断,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根据陶窑的窑室和火膛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横穴窑和同穴窑:根据陶窑形制,可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窑分为仰韶时代晚期横穴窑时期和龙山时代中期同穴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 新石器时代 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区先秦时期陶窑的考古发现与窑业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敏 《三峡论坛》 2011年第2期18-29,147,共12页
本文对三峡地区先秦时期陶窑的考古发现材料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介绍了这批陶窑的丰富类型,其中以升焰窑居多,半倒焰窑次之,龙窑又次之。三峡地区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一样,是升焰窑的发源地之一。继升焰窑之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 本文对三峡地区先秦时期陶窑的考古发现材料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析,介绍了这批陶窑的丰富类型,其中以升焰窑居多,半倒焰窑次之,龙窑又次之。三峡地区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一样,是升焰窑的发源地之一。继升焰窑之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龙窑,三峡地区也是龙窑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其龙窑技术源自当地新石器时代的土著文化——哨棚嘴文化。之后升焰窑继续发展,至东周时期因外来技术的影响而出现了半倒焰窑,且在数量上迅速占据上风,但半倒焰窑技术在当时只到达了三峡东部地区,尚未影响到三峡西部腹地。另外,根据对窑业技术发展和演变情况的分析,本文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和社会经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先秦 陶窑 考古发现 窑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辽西地区史前时代的陶窑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国庆 张全超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辽西地区迄今已报道的史前时代考古文化中,陶窑的发现仅在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四棱山遗址有所发现1,共6座陶窑,属于红山文化.其它考古学文化尚未见有陶窑发现的资料报道.2005年夏,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为配合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水... 辽西地区迄今已报道的史前时代考古文化中,陶窑的发现仅在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四棱山遗址有所发现1,共6座陶窑,属于红山文化.其它考古学文化尚未见有陶窑发现的资料报道.2005年夏,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为配合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松山区初头朗乡上机房营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揭露了2座红山文化和1座夏家店下层文化陶窑7.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为研究辽西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陶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史前时代 陶窑 area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考古文化 红山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水利枢纽工程 内蒙古 考古学文化 遗址 考古研究 考古发现 考古发掘 松山区 三座店 赤峰市 敖汉旗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广西坭兴陶窑变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宁 《佛山陶瓷》 2013年第6期45-47,共3页
广西坭兴陶从最早的制陶开始到今天,已有1300年了,在历史上和宜兴陶、荣昌陶、建水陶瓷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广西传统制坭兴陶窑变艺术在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完全恢复古代广西坭兴陶窑变的辉煌是不现实... 广西坭兴陶从最早的制陶开始到今天,已有1300年了,在历史上和宜兴陶、荣昌陶、建水陶瓷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广西传统制坭兴陶窑变艺术在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完全恢复古代广西坭兴陶窑变的辉煌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让广西坭兴陶窑变艺术的生命力才会重新焕发青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坭兴陶窑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兵马桶陶窑形制初探
10
作者 王望生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7,共3页
秦始皇陵园出土高大的兵马俑近8000件,这是人类雕塑史上的奇迹.可是至今28年有余,却始终未发现烧制这些兵马俑的窑址,这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而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以秦陵周围发现秦代砖瓦等窑址的考古材料为依据,推测秦... 秦始皇陵园出土高大的兵马俑近8000件,这是人类雕塑史上的奇迹.可是至今28年有余,却始终未发现烧制这些兵马俑的窑址,这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而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以秦陵周围发现秦代砖瓦等窑址的考古材料为依据,推测秦代烧制兵马俑窑炉的形制及结构.不妥之处,敬请专家训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园 兵马俑 陶窑 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地区青铜时代陶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婉琪 索秀芬 《草原文物》 2014年第2期63-69,135,共7页
河套地区青铜时代陶窑发现数量较多,通过对这一时期陶窑型式划分和分布状态的分析,对这一时期不同地域陶窑的形制与生产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且认为这一时期不同地域存在分散的家庭生产和集中的窑场生产两种形式。
关键词 河套地区 青铜时代 西北部地区 陶窑 中南部地区 黄河中游 内蒙古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陶窑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婉琪 索秀芬 《草原文物》 201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大马群山,北始阴山,南至明长城。行政区划包括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理单元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蛮汗山区...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大马群山,北始阴山,南至明长城。行政区划包括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理单元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蛮汗山区、丰镇丘陵、和林格尔丘陵、清水河丘陵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 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陶窑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洋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5,共8页
成都平原发现的先秦时期陶窑数量较多,但还没有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梳理和研究。本文对这批陶窑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期和排序,总结了成都平原先秦时期陶窑的特点。通过与周邻地区同时期陶窑遗存的比较,得出成都平原早期陶窑的产生可能源于... 成都平原发现的先秦时期陶窑数量较多,但还没有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梳理和研究。本文对这批陶窑材料进行了初步分期和排序,总结了成都平原先秦时期陶窑的特点。通过与周邻地区同时期陶窑遗存的比较,得出成都平原早期陶窑的产生可能源于川西北地区,而商周时期与峡江地区的形制差异则可能源于两地经济社会形态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先秦时期 陶窑
原文传递
原唐长安城平康坊新发现陶窑遗址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长启 张国柱 王蔚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7,共7页
2004年夏季,在西安市太乙路北段市政管道改造工地,即靠近西安古城墙外东南角的南北大道东侧近道沿处,施工挖掘了一条宽2米、深约3米的沟,沟两侧有约二百余米长堆土中夹杂着大量的残破陶俑残片。有男、女俑、武士俑、动物、器皿及陶... 2004年夏季,在西安市太乙路北段市政管道改造工地,即靠近西安古城墙外东南角的南北大道东侧近道沿处,施工挖掘了一条宽2米、深约3米的沟,沟两侧有约二百余米长堆土中夹杂着大量的残破陶俑残片。有男、女俑、武士俑、动物、器皿及陶范等,从沟壁面看,残陶片多夹杂在上半部,同时灰坑、窑炉也能辩认出来。详情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窑遗址 唐长安城 西安市 古城墙 陶俑 陶片 灰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市渭城区张闫遗址陶窑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卫红 耿庆刚 +6 位作者 陈苗 张杨力铮 殷宇鹏 许广健 狄明 武新年 张娟妮 《文博》 2016年第5期3-17,F0002,共16页
2014年,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成阳市渭城区张闫遗址发掘清理古陶窑24座,包括联窑和单体窑两种形式。其中5座陶窑为全地下结构,又称"暗窑",其余19座为土坯或砖封闭窑顶的半地穴结构,即"馒头窑"。另有... 2014年,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成阳市渭城区张闫遗址发掘清理古陶窑24座,包括联窑和单体窑两种形式。其中5座陶窑为全地下结构,又称"暗窑",其余19座为土坯或砖封闭窑顶的半地穴结构,即"馒头窑"。另有附属水井等遗迹。初步判断属于东汉、唐、宋元和明清四个不同时期的民营砖瓦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窑 时代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汉墓茔域、墓祭、墓地陶窑问题探讨——以新乡新近考古发现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强 常娜 李建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5-8,共4页
近年来,在新乡地区的大司马、大官庄、路固、王门等汉墓群的发掘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些与汉墓茔域、墓祭以及墓地设有服务于墓葬的陶窑等方面有关的遗迹。汉墓的茔域、墓祭等问题,在帝陵和王侯墓发现、研究中较多,而中小型墓葬鲜见... 近年来,在新乡地区的大司马、大官庄、路固、王门等汉墓群的发掘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些与汉墓茔域、墓祭以及墓地设有服务于墓葬的陶窑等方面有关的遗迹。汉墓的茔域、墓祭等问题,在帝陵和王侯墓发现、研究中较多,而中小型墓葬鲜见报道。以新乡地区为例,将新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就中小型汉墓茔域、墓祭以及墓地陶窑的情况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地区 汉墓 茔域 墓祭 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山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窑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兴超 《草原文物》 2014年第1期78-88,共11页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陶窑作为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一直被学术界关注和研究。随着考古遗址的不断发掘和考古材料的陆续发表,大青山以南地区亦发现有数量较多的新石器时代陶窑,已具备作统一研究的条件。...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陶窑作为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一直被学术界关注和研究。随着考古遗址的不断发掘和考古材料的陆续发表,大青山以南地区亦发现有数量较多的新石器时代陶窑,已具备作统一研究的条件。一、前言本文所指大青山以南地区是指西起昆都伦河,包括河套平原中东部,西南以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为界.东至大黑河上游谷地以南及岱海地区,北抵大青山南麓,隔阴山与蒙古高原相望,南邻长城一线。这一地区地貌主要以黄河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大青山 陶窑 中南部地区 毛乌素沙地 古代文化 文化遗存 考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
18
作者 张龙海 《管子学刊》 1997年第3期95-96,共2页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张龙海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从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都治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从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经春秋时期桓公称霸,战国威王称雄,至西汉时期,近千年的时间里,临淄一直是东方名都,战国...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张龙海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从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都治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从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经春秋时期桓公称霸,战国威王称雄,至西汉时期,近千年的时间里,临淄一直是东方名都,战国时期,临淄之中七万户,约三四十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窑遗址 齐国 故城 陶作坊 临淄地区 印文 陶器 齐文化 冲积扇 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州发现汉代陶窑遗址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瑞安 杨光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7期92-93,共2页
近日,滕州市文物部门在调查时发现一处汉代时期陶窑遗址,在搞清了陶窑形制与范围的基础上,随后对这一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等陶器。
关键词 陶窑遗址 汉代时期 滕州市 文物部门 形制 发掘 窑址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马牛村古城南陶窑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文谦 《文物世界》 1996年第3期36-54,35,共20页
侯马牛村古城南陶窑遗址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年3—4月,我站配合平阳机械厂基建项目,在牛村古城南平阳宾馆东侧距铸铜遗址78HPG1约50米处,发掘清理东周遗址102平方米(图一)。根据钻探资料,在... 侯马牛村古城南陶窑遗址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年3—4月,我站配合平阳机械厂基建项目,在牛村古城南平阳宾馆东侧距铸铜遗址78HPG1约50米处,发掘清理东周遗址102平方米(图一)。根据钻探资料,在施工区南部布方4个(分别编号为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窑遗址 考古研究所 工作站 火门 窑腔 剖面图 工作场所 古城 工作场地 红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