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陶诗的烟霞里沉醉——《陶渊明诗歌推介》课例品赏
1
作者 纪顺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5期26-29,共4页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如何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落地生根,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以向地铁站推荐陶渊明诗歌的具体情境任务为统领,通过把最有必要的一首诗推荐出来、小组合作确定主题与导语、创作一首诗等学习活动,体悟陶渊明的诗歌...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如何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落地生根,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以向地铁站推荐陶渊明诗歌的具体情境任务为统领,通过把最有必要的一首诗推荐出来、小组合作确定主题与导语、创作一首诗等学习活动,体悟陶渊明的诗歌,感受陶渊明的现代意义,从而有效地落实“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推介 主题 导语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分析
2
作者 崔馨文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活动有重要影响,强调通过发挥译者的中心作用,实现语言、文化、交际多维转换,来提升译文质量。文章选择陶渊明诗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内涵,讨论了生态思想以及“适应与选择”理论在陶渊明诗...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活动有重要影响,强调通过发挥译者的中心作用,实现语言、文化、交际多维转换,来提升译文质量。文章选择陶渊明诗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内涵,讨论了生态思想以及“适应与选择”理论在陶渊明诗歌中的应用。以《桃花源记》为例,文章从多维转换以及适应选择程度方面,对Hightower和Davis两位翻译家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中国古籍英译提供思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陶渊明诗歌 英译 《桃花源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的概念隐喻英译研究——以《尘几录》为例
3
作者 姚军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8期54-57,共4页
文章以《尘几录》中陶渊明诗歌的翻译为基础,对其概念隐喻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源域所指范围不同,划分为旅程、良药、田园、渔网和鸟笼、睡眠和秋天六大类,继而分析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此为本源,进一步讨论了陶诗概念隐喻的... 文章以《尘几录》中陶渊明诗歌的翻译为基础,对其概念隐喻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源域所指范围不同,划分为旅程、良药、田园、渔网和鸟笼、睡眠和秋天六大类,继而分析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此为本源,进一步讨论了陶诗概念隐喻的可译性限度问题,提出了陶诗英译中存在的两个点——聚合点和离散点,并就此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结合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陶诗的翻译策略、技巧进行了理论归纳,并就概念隐喻在诗歌中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诗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概念隐喻 英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炭满怀抱 欣慨交心胸——陶渊明诗歌总体风格新论 被引量:4
4
作者 常昭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5-71,共7页
陶渊明诗歌历来被认为有两种风格:“平淡自然”和“金刚怒目”,然而大多数陶诗并不能简单地划归这两种风格。陶诗总体风格应是“欣慨交心”,平淡自然的诗与金刚怒目的诗都是在“欣慨交心”风格基础上的变形和发展。陶集中各类题材的... 陶渊明诗歌历来被认为有两种风格:“平淡自然”和“金刚怒目”,然而大多数陶诗并不能简单地划归这两种风格。陶诗总体风格应是“欣慨交心”,平淡自然的诗与金刚怒目的诗都是在“欣慨交心”风格基础上的变形和发展。陶集中各类题材的诗作都可分析出“欣”与“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风格 平淡自然 金刚怒目 欣慨交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的色调与情怀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美雨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9,共3页
不同色调的色彩营造的空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都不同,即便是同一色调下的不同色型,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陶渊明诗歌色彩运用的一个典型特征。文章认为在诗歌中搭配色彩已经成为了陶渊明的一种自觉意识,高超的色彩搭配技巧,使得他... 不同色调的色彩营造的空间给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都不同,即便是同一色调下的不同色型,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陶渊明诗歌色彩运用的一个典型特征。文章认为在诗歌中搭配色彩已经成为了陶渊明的一种自觉意识,高超的色彩搭配技巧,使得他的诗歌语言在具有自然朴素风格的同时,也具有了若隐若现的色彩,进而勾勒出了立体感超强的山水田园诗歌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色调 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学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本比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4-85,共2页
文章从现代阐释学的角度对不同陶渊明诗歌英译本所呈现出的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读,印证了阐释学理解的循环及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现代阐释学 语言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外国英译者的译者作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7-65,共9页
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译频繁发生的半个世纪间(1952-2000),中外陶渊明诗歌英译者的阅读接受与翻译反应不断。复译现象中,外国译者的译介副文本呈现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译介期待与体验,形成了陶渊明诗歌英译多方译介的多元话语与行为样态,体现... 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译频繁发生的半个世纪间(1952-2000),中外陶渊明诗歌英译者的阅读接受与翻译反应不断。复译现象中,外国译者的译介副文本呈现着他们各自不同的译介期待与体验,形成了陶渊明诗歌英译多方译介的多元话语与行为样态,体现了陶渊明诗歌英译“经典化”的过程中“译者作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英译复译 外国译者副文本 译者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仕向归隐的嬗变与理想追求──略论庄子思想对陶渊明诗歌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康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17-22,共6页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庄子思想 桃花源诗 诗歌创作 任真自得 田居 《杂诗》 陶诗 自然天成 坎井之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渊明诗歌的不“平”与不“淡”
9
作者 巩建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是个多元而多彩的人物,其思想的复杂性与完整性,以及与时代相联系的统一性与特殊性,构成了其诗歌情感的多重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他的诗歌记录了生命中的矛盾与痛苦、超脱与旷达,形成了平而不平、淡而不...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是个多元而多彩的人物,其思想的复杂性与完整性,以及与时代相联系的统一性与特殊性,构成了其诗歌情感的多重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他的诗歌记录了生命中的矛盾与痛苦、超脱与旷达,形成了平而不平、淡而不淡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诗歌风格 平淡 自然 豪放 悲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细读——以陶渊明诗歌为例
10
作者 杨金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248-249,共2页
"阅读与写作"课程目标就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 "阅读与写作"课程目标就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而在目前的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文本却常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真正提高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效率,文本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强化,文本细读必须加强。而提倡细读文本也不失为弥补当前高校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严重缺失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与写作 课程教学 陶渊明诗歌 文本细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雁冰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些文人的诗在汉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骈偶句法的基础上,形成词采华丽,间或雕琢,篇篇有对偶句子的现象。他们的这种追求,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六朝雕镂堆砌、繁缛绮靡...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些文人的诗在汉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骈偶句法的基础上,形成词采华丽,间或雕琢,篇篇有对偶句子的现象。他们的这种追求,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六朝雕镂堆砌、繁缛绮靡的风气、生活于晋末宋初的陶渊明(365—427)则独辟蹊径,既继承了汉代乐府诗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建安以来“词采华茂”曹植等人诗的特点,将诗的题材伸展到大自然相田园,开创了语言清新、讲究节奏的新诗风。这与走上过分雕饰,追求骈俪,从而切断了古诗自然朴实的优良传统的六朝风气,恰恰成了鲜明的对比。陶渊明诗的语言特色,是他诗的风格彤成重要因素之一。陶渊明诗之所以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基本上是由两个方面的条件所构成:一是他有独特的丰富生活经历;二是他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他不仅具备着一般作家“言随意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有追求艺术上完美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语言特色 四言诗 对偶句 诗语言 发展变化 优良传统 五言诗 语言运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风格之我见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杰军 《宿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文试图重新审视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认为古今学者的“平淡”一词来概括陶诗风格之不确,并且分别从陶诗的题材感情及陶诗的语言两方面具体分析陶诗风格的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田园诗 苏轼 陶诗风格 园田居 组诗 猛志 刘裕 朱熹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风貌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克勤 《丽水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6-40,72,共6页
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评价,是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有“文附质,质待文”、“风骨清峻”之论的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竟对其只字未提;倡导“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的钟嵘,第一个注目陶诗,称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 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评价,是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有“文附质,质待文”、“风骨清峻”之论的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竟对其只字未提;倡导“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的钟嵘,第一个注目陶诗,称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评价虽妙,但也仅将其列入中品,在陆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以下;萧统是第一个对陶渊明的创作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的人,其《陶渊明集序》云:“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评价陶渊明诗文词采精练、秀拔,文势抑扬,内容不凡,品格高扬,风格明丽,论时事含蓄不露,抒怀抱旷达真率,独树一帜,特异于流俗.评价颇有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艺术风格 悲剧英雄 田园诗歌 自然景物 语言风格 陶渊明集序》 田园生活 文学批评 田园风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与和谐——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志熙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9-95,共7页
宋人评论陶渊明的诗,多能看出它的两面,看出它外象与内质的关系。如苏轼认为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葛立方认为陶诗的平淡“自组丽中来”;朱熹认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这都是一些代表性... 宋人评论陶渊明的诗,多能看出它的两面,看出它外象与内质的关系。如苏轼认为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葛立方认为陶诗的平淡“自组丽中来”;朱熹认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这都是一些代表性的观点。象这样辩证地理解陶诗,比起前人来是一个进步。 无论质与绮,癯与腴,还是平淡与组丽乃至豪放,从艺术上讲都体现了一种矛盾与和谐的关系。但在陶诗中,这些艺术特征和风格要素的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立善 阮籍 《形影神》 “神” 思想感情 “形” “情” 组诗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洪林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19-26,共8页
陶渊明在诗歌意象艺术创造上立意超拔、取象新鲜,造诣极高,因而使其诗歌平淡中显出浓烈,自然中露出雄奇,意境深邃,含意隽永,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在隽永的意境中得到最完美的凸现。在繁富众多的意象中,“鸟—菊—酒”最能恰当地象喻其“... 陶渊明在诗歌意象艺术创造上立意超拔、取象新鲜,造诣极高,因而使其诗歌平淡中显出浓烈,自然中露出雄奇,意境深邃,含意隽永,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在隽永的意境中得到最完美的凸现。在繁富众多的意象中,“鸟—菊—酒”最能恰当地象喻其“理想—现实—奋斗”的人生历程,凸现出其高尚的人格,展示出其全部的生活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意象建构 意象经营 诗歌意象 “真” 象喻 人格 同流 意境 任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诗歌意境的美学风貌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长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2-87,104,共7页
陶渊明诗具有意境。但为什么不少具有意境的诗没有象陶诗那样打动人们的心灵呢?陶诗的意境有些什么特点,使它表现出如此的魅力呢? 明人胡应麟指出:“元亮得步兵之淡,而以趣为宗。”是否得阮籍之“淡”,姑置不论,但“以趣为宗”却点出了... 陶渊明诗具有意境。但为什么不少具有意境的诗没有象陶诗那样打动人们的心灵呢?陶诗的意境有些什么特点,使它表现出如此的魅力呢? 明人胡应麟指出:“元亮得步兵之淡,而以趣为宗。”是否得阮籍之“淡”,姑置不论,但“以趣为宗”却点出了关键所在。清人温汝能也说:“陶诗多有真趣。”“趣”——这就是陶诗给予人们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它标志着陶诗意境的重要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美学风貌 美学特征 谢灵运 真趣 胡应麟 田园诗 理趣 境界 田园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宝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5-18,共4页
通察陶诗鸟意象之实质,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鸟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政治的厌倦;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真朴含义的领悟;三、是作者一生由宦而隐的象征。
关键词 飞鸟意象 陶渊明诗歌 象征 物我两忘 政治 官场 田园 诗歌意象 内心世界 心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学视域下陶渊明诗歌的“陌生化”表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瑞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15,共5页
陶渊明素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其诗歌自然凝炼且质朴淳厚,更于平易中见警策。在现代诗学视域下,陶诗以“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体现真情和至理:语言精工本色,以故为新,语义表达双重化,多用语助词与叠词;在繁复用典的基础上,叠加... 陶渊明素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其诗歌自然凝炼且质朴淳厚,更于平易中见警策。在现代诗学视域下,陶诗以“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体现真情和至理:语言精工本色,以故为新,语义表达双重化,多用语助词与叠词;在繁复用典的基础上,叠加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和讽刺等修辞技巧;通过转换叙述视角,表达隐士与士大夫双重身份下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现代诗学视域 “陌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劳动美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永翔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体验、审美意识、理想追求诸方面全面分析了他的诗歌的劳动美,肯定了陶渊明在中国山水田园诗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劳动美 重要地位 劳动者 农村生活 山水田园诗 理想追求 桃花源 劳动生活 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功能——以陶渊明诗歌为例
20
作者 徐才茜 陈建军 李勤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5-18,共4页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明确了中国古代诗歌具有抒情功能。自此以后,诗人常常借由诗歌表达情感。如陶渊明在诗歌中抒发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也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除此之外,陶渊明把个人情感上升...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明确了中国古代诗歌具有抒情功能。自此以后,诗人常常借由诗歌表达情感。如陶渊明在诗歌中抒发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也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除此之外,陶渊明把个人情感上升到国家情感,传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控诉,诗人还将“情”赋予哲理,在诗歌中展示旷达的生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古代诗歌 抒情功能 陶渊明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