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国维、陈寅恪与贺麟对读记——以文化观为考察中心 |
彭华
|
《许昌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西北师范大学——大先生 |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论文言与白话的抵牾——以1932年清华大学“对对子”事件为例 |
徐钰茹
谭小青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4
|
陈寅恪“文化托命”说的用典及义蕴问题 |
王刚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南柳北陈”考论 |
陈希亮
|
《镇江高专学报》
|
2024 |
0 |
|
6
|
多个角度看敦煌 |
谢有顺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0 |
|
7
|
郑海麟教授的学术研究与文章报国 |
徐燕琳
|
《客家文博》
|
2024 |
0 |
|
8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说献疑 |
李华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钱谦益《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考论——兼及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
高明祥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史料批判与史料扩展——《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的唐史取材与运用 |
陈哲群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4 |
1
|
|
11
|
陈寅恪的“遐思”与“旧梦”——一个被遮蔽的钱谦益 |
欧婷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探寻中古宗教的历史语境——读邓广铭先生听陈寅恪“天师道”课笔记 |
葛兆光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陈寅恪学术审查报告呈现的情理分际及内在张力 |
刘大胜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侯外庐怎样评价陈寅恪?——基于历史观的探讨 |
程鹏宇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陈寅恪与《论语》三则 |
朱培源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6
|
唐人墓誌所見唐人著述新 |
馮雷
|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
2024 |
0 |
|
17
|
对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十二点质疑(上) |
吕友仁
|
《人文论丛》
|
2024 |
0 |
|
18
|
让我们回到从前——读邵晓峰《宋式艺术生活》 |
杨建勇
|
《中国书画》
|
2024 |
0 |
|
19
|
陈寅恪的目盲之痛与学术之光 |
陆坤
|
《极目》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