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新颖的微生物源除草化合物及其作用特点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常林 李玉新 王晓毅 《湖南化工》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引人注目的微生物源除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新奇的作用机理以及良好的除草活性。
关键词 微生物源 除草化合物 除草 生物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除草化合物WD对播娘蒿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慕小倩 赵毓 +1 位作者 丁秀丽 安德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16-718,T001,共4页
新除草化合物 WD使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在形态上表现出植株矮化 ,茎与根变粗、变硬 ,叶片黄化枯死 ;解剖观察表明 ,WD使播娘蒿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受到破坏 ,根与茎的维管形成层产生次生维管组织的分化活动受到抑制 ... 新除草化合物 WD使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在形态上表现出植株矮化 ,茎与根变粗、变硬 ,叶片黄化枯死 ;解剖观察表明 ,WD使播娘蒿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受到破坏 ,根与茎的维管形成层产生次生维管组织的分化活动受到抑制 ,根与茎的皮层细胞层数都比对照增多。研究结果表明 ,WD是通过植物叶片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化合物 作用机理 形态解剖 WD 播娘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除草化合物WD对洋葱根尖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慕小倩 赵毓 +2 位作者 丁秀丽 安德荣 曹翠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7-300,T012,共5页
不同浓度梯度的双酯灵 (简称 WD) ,在不同时间处理下的洋葱根尖细胞形态研究结果表明 ,双酯灵使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其对有丝分裂的抑制表现为 ,低浓度短时间内 ,有丝分裂前、中、后、末 4个时期状态都存在 ,而高浓度... 不同浓度梯度的双酯灵 (简称 WD) ,在不同时间处理下的洋葱根尖细胞形态研究结果表明 ,双酯灵使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其对有丝分裂的抑制表现为 ,低浓度短时间内 ,有丝分裂前、中、后、末 4个时期状态都存在 ,而高浓度长时间处理下 ,有丝分裂停滞 ,积累于间期或早前期。双酯灵对洋葱根尖细胞形态的影响还表现在 :胁状分生组织分层结构不清 ,细胞核缩小 ,分生区与根冠界线不清 ,根冠细胞从内向外受害加重 ,呈现质壁分离 ,原生质消失等死亡症状。上述结果初步探明了双酯灵的除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化合物 分生区 细胞形态学 洋葱根尖 有丝分裂 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roGFP1探针研究除草化合物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4
作者 朱雪珍 张晓红 +1 位作者 桑杰 周利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9-548,共10页
【目的】研究几种代表性商品化除草剂以及植物源除草化合物小檗碱及其类似物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方法】以靶向线粒体的氧化还原敏感绿色荧光蛋白(Mitochondria targeted redox-sensitiv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目的】研究几种代表性商品化除草剂以及植物源除草化合物小檗碱及其类似物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方法】以靶向线粒体的氧化还原敏感绿色荧光蛋白(Mitochondria targeted redox-sensitiv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mt-roGFP1)标记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为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合物处理不同时间后,测定拟南芥根冠、分生区、过渡区和伸长区的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结果】经几种商品化除草化合物处理后,拟南芥根部分生区的细胞氧化还原电位最小。从分生区到伸长区氧化还原电位逐渐增大,呈现逐渐被氧化的趋势。其中,光系统II抑制剂(莠去津和环嗪酮)的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最为明显,说明mt-roGFP1荧光探针能较好地响应光系统II抑制剂。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草甘膦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草甘膦质量浓度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变化量也逐渐增大,呈正相关关系(R^(2)=0.9956)。小檗碱及其类似物处理后,大多数处理组的拟南芥根尖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在分生区达到最大还原值,并从分生区开始逐渐被氧化。【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应用roGFP荧光探针技术研究除草化合物对根系细胞线粒体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绿色荧光蛋白 氧化还原电位 除草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靶标铁苋菜在除草化合物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正航 崔东亮 +3 位作者 马宏娟 卢政茂 李鸣 林长福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220-1222,1230,共4页
铁苋菜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属于旱田难防杂草。采用商品化除草剂硝磺草酮及巴佰金对铁苋菜进行室内防除试验,同时验证与硝磺草酮及巴佰金结构类似的新化合物对其的防除活性。结果表明,结构类似的除草化合物对铁苋菜的防除活性较为接近... 铁苋菜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属于旱田难防杂草。采用商品化除草剂硝磺草酮及巴佰金对铁苋菜进行室内防除试验,同时验证与硝磺草酮及巴佰金结构类似的新化合物对其的防除活性。结果表明,结构类似的除草化合物对铁苋菜的防除活性较为接近;铁苋菜作为新的生测靶标,可应用于化合物除草活性生测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靶标 铁苋菜 除草化合物 生测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roGFP1荧光探针研究几种植物源除草化合物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6
作者 桑杰 吕鹏飞 +1 位作者 朱雪珍 周利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5-881,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源于秃杉的秃杉素、台湾脂素H(Taiwanin H)和台湾脂素E(Taiwanin E)等新型除草化合物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mt-roGFP1标记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新型除草化合物处理拟南芥后,...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源于秃杉的秃杉素、台湾脂素H(Taiwanin H)和台湾脂素E(Taiwanin E)等新型除草化合物对拟南芥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mt-roGFP1标记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新型除草化合物处理拟南芥后,对其根的根冠、分生区、过渡区和伸长区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秃杉素、台湾脂素H和台湾脂素E均能降低根尖细胞氧化还原电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对根分生区细胞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越大。0.1、1、5和10μg·mL^(-1)的秃杉素分别处理mt-roGFP1标记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后,根分生区细胞平均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最大差值分别为13.06、18.59、27.74和29.92 mV;1、5和10μg·mL^(-1)台湾脂素H和台湾脂素E分别处理mt-roGFP1标记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后,其根分生区细胞平均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最大差值分别为12.21、15.72和22.67 mV以及14.71、24.03和28.69 mV。[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秃杉素、台湾脂素H和台湾脂素E的浓度越大,拟南芥根分生区细胞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差值越大,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这对利用mt-roGFP1荧光探针技术研究除草化合物对根细胞线粒体的作用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建立除草活性化合物快速筛选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roGFP1 植物源除草化合物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布莱敦植保会议介绍的四个新除草化合物
7
作者 丁丽 《新农药》 2002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2001年 布莱敦植保会议 除草化合物 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氧嘧啶(硫代)水杨酸类除草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下)
8
作者 刘常林 《新农药》 2001年第4期32-36,45,共6页
关键词 二甲氧嘧啶(硫代)水杨酸类 除草化合物 结构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氧嘧啶(硫代)水杨酸类除草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
9
作者 刘常林 《新农药》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二甲氧嘧啶(硫代)水杨酸类 除草化合物 结构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活性化合物ZJ2528的室内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小燕 陈杰 +2 位作者 台文俊 刘燕君 郁季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376-379,共4页
ZJ2528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田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玉米田选择性较高,对禾本科杂草狗尾草和马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3和1.7,对阔叶杂草反枝苋和芥菜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5.2和7.3;该化合物的杀... ZJ2528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田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玉米田选择性较高,对禾本科杂草狗尾草和马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3和1.7,对阔叶杂草反枝苋和芥菜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5.2和7.3;该化合物的杀草谱较广,26种供试杂草中,有4种对其高度敏感,9种敏感,6种中度敏感,7种一般敏感;该化合物的最佳使用适期为杂草芽前和芽后至2叶期;该化合物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杂交玉米品种安全性最好,甜玉米其次,而糯玉米对该化合物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活性化合物 ZJ2528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与传导特性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智 陈杰 吴声敢 《浙江化工》 CAS 2000年第C00期43-45,共3页
用活性碳隔离法和植株茎叶喷雾、灌根处理的方法,对新除草活性化合物ZJ0166、ZJ0270、ZJ0273的吸收和传导特性进行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只化合物均由根、茎叶、芽吸收,以根吸收为主,并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好的双向传导性.
关键词 除草活性化合物 活性碳隔离法 吸收 传导 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小勇 张英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8-1150,共3页
除草剂等农用化合物在保持粮食稳产和高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有机合成化学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及抗性杂草等问题不断出现,寻找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变得越来越重要。植物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物资源,
关键词 除草活性化合物 化学除草 器官 芍药 有机合成 抗性杂草 环境污染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除草农药在上海研制成功
13
《农机市场》 2003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农药 2-嘧啶氧基-N-芳基节胺类衍生物 除草活性先导化合物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匍匐冰草
14
《畜牧市场》 1995年第4期52-52,共1页
3、匍匐冰草匍匐冰草属于禾本科冰草属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茎杆蜡灰色到蓝色,光滑无毛,91~107厘米高,发生于匍匐性的白色或黄色的根状茎上,根状茎长达91厘米以上。叶片每节一叶,沿茎杆互生或螺旋状排列,... 3、匍匐冰草匍匐冰草属于禾本科冰草属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茎杆蜡灰色到蓝色,光滑无毛,91~107厘米高,发生于匍匐性的白色或黄色的根状茎上,根状茎长达91厘米以上。叶片每节一叶,沿茎杆互生或螺旋状排列,时片长达30厘米以上,宽约1.2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冰草 根状茎 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冰草属植物 除草化合物 氮素营养 形态特征 胆囊病变 马铃薯 禾谷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疟先导物MMV007978对拟南芥的结构-活性关系
15
作者 宣静 《世界农药》 CAS 2018年第4期38-42,共5页
杂草与栽培植物竞争资源,大大地降低了作物的生产率,持续威胁着农业生产。现代农业主要以除草剂防治杂草,显著增加作物产量。然而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在许多情况下对多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发展了抗性,使得杂草的防除成为重大挑战,特别... 杂草与栽培植物竞争资源,大大地降低了作物的生产率,持续威胁着农业生产。现代农业主要以除草剂防治杂草,显著增加作物产量。然而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在许多情况下对多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发展了抗性,使得杂草的防除成为重大挑战,特别是在几十年来没有新作用机制除草剂上市的情况下。在1957-2016年共有479个抗性杂草案例被报道,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数量极大的增加(www.weedscience.org)。据估全球70亿人口每年仍在不断增加,预期在2050年达到92亿,需求的食物将增加70%。气候的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可耕地竞争将都会对粮食生产造成挑战。与疟疾有关的寄生性疟原虫和植物有共同的进化关系。它们过去进化特点为疟原虫和其他顶复合器门寄生虫体内保留了退化的、类植物非光合质体的质体样细胞器,定名为apicoplast。有趣的是,植物和疟原虫间的这种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可作为抗疟疾化合物的商业化除草剂的强调,这表明这两个生物具有相似的生物靶标。最近,笔者研究表明许多抗疟疾药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防治对象试验时为有效除草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活性关系 拟南芥 除草活性化合物 抗性杂草 栽培植物 抗疟 作物产量 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创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验收
16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16年第2期4-5,共2页
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牵头承担,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湖南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南开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治理恶性杂草的农药创制开发,所属12个研究内容日前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该课题的实施进... 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牵头承担,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湖南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南开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治理恶性杂草的农药创制开发,所属12个研究内容日前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该课题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农药创制开发技术水平,有利于支撑我国绿色生态农药的研发与产业化.该课题为开展除草活性先导结构的优化研究,发现了高除草活性化合物,并开展高除草活性化合物的深入筛选研究工作,筛选出具有开发前景的候选品种,同时完成两个棉花田除草剂候选品种的中试开发和市场前景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药 科技支撑 课题验收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除草活性化合物 沈阳化工研究院 恶性杂草 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除草农药在上海研制成功
17
《中外科技信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除草 除草农药 除草活性先导化合物 除草
原文传递
新型除草农药在上海研制成功
18
作者 张学全 李林芳 《北京农业》 2003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除草农药 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衍生物 研制 除草活性先导化合物 自主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