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陕西路沿边的弓箭手组织 被引量:6
1
作者 汪天顺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宋真宗时期,为抵御西夏军事进攻和节省军费开支而建立的陕西路弓箭手组织,由于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在宋神宗、哲宗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弓箭手在开发西北土地、巩固北宋西北边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北宋后期,伴随封建统治的日趋... 宋真宗时期,为抵御西夏军事进攻和节省军费开支而建立的陕西路弓箭手组织,由于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在宋神宗、哲宗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弓箭手在开发西北土地、巩固北宋西北边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北宋后期,伴随封建统治的日趋腐朽,宋政府已无法保证弓箭手身份土地的稳定拥有,弓箭手因身份土地的不断丧失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作用,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路 弓箭手 身份 身份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时期的西北士风——以陕西路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兴亮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8期166-172,共7页
北宋时期,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的东移,经济中心的南移,西北地区在文化方面逐渐衰落,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新兴士人的总体数量亦与其他路分拉开了距离。但是同时,正是这种内外因素的作用,西北的士风,开始更为密切的与民风相关联,呈现出很多... 北宋时期,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的东移,经济中心的南移,西北地区在文化方面逐渐衰落,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新兴士人的总体数量亦与其他路分拉开了距离。但是同时,正是这种内外因素的作用,西北的士风,开始更为密切的与民风相关联,呈现出很多地域性色彩,这是北宋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陕西路 士人 西北士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陕西路制置解盐司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崔玉谦 《西夏研究》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陕西路制置解盐司的设置与北宋西北地区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真宗朝始置陕西路制置解盐司是为处理同西夏之间的青白盐走私事务,仁宗朝之后再次设置则是推行新盐法及筹措宋夏战争的军费诸事务。陕西路制置解盐司设置非军职陕西路制置解盐使... 陕西路制置解盐司的设置与北宋西北地区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真宗朝始置陕西路制置解盐司是为处理同西夏之间的青白盐走私事务,仁宗朝之后再次设置则是推行新盐法及筹措宋夏战争的军费诸事务。陕西路制置解盐司设置非军职陕西路制置解盐使一名,陕西路制置解盐使多由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官员所兼任,其间也有专任陕西路制置解盐使,陕西路制置解盐司并不在监司之列。陕西路制置解盐司的设置有效弥补了北宋中后期西北三类路级监司的管辖范围均不涉及西北全境的不足,同时对于西北地区推行新盐法以及筹措宋夏战争的军费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夏 陕西路制置解盐司 制置使 监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陕西路钱监及铸额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文玉 高长天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89-95,共7页
《考述》就宋代陕西路钱监之数目、时间、铸额及其铸造水准、流通情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挖掘、梳理了相关史料,甄别了中外史家引述史料之疏误,指出:宋代陕西铸钱的质于量,都处于当时全国诸路之前列,虽有历史的局限,但其价... 《考述》就宋代陕西路钱监之数目、时间、铸额及其铸造水准、流通情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挖掘、梳理了相关史料,甄别了中外史家引述史料之疏误,指出:宋代陕西铸钱的质于量,都处于当时全国诸路之前列,虽有历史的局限,但其价值与地位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陕西路钱监 铸币 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状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爱贞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2期32-34,共3页
北宋时期,陕西路灾害严重。其形成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即战争的影响。作为宋夏战争的主战场,长期的战争对陕西路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加剧了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陕西路 自然灾害 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州初战中的宋陕西路军事财政管窥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政超 岳潇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8,共13页
宋初夏州李继迁叛宋,双方围绕多地展开争夺,其中灵州初战影响最大。随着灵州战事推进,陕西路转运司在中央计司与地方州军之间居中调度,负责统筹本路军需物资的预算与筹措等军事财政事务。战时军费亦基本由陕西路支发,如粮秣主要来源于... 宋初夏州李继迁叛宋,双方围绕多地展开争夺,其中灵州初战影响最大。随着灵州战事推进,陕西路转运司在中央计司与地方州军之间居中调度,负责统筹本路军需物资的预算与筹措等军事财政事务。战时军费亦基本由陕西路支发,如粮秣主要来源于本路二税、屯田、市籴,并主要由本地民户承担运送任务。灵州初战时宋廷之所以在陕西路实施此种有限的财政政策,并导致陕西路转运司“支发尽净”本路财赋亦未能挽救战局,其根源在于朝廷所奉行的对夏军事退缩战略。战后历经仁、神诸朝直至北宋末,中央逐渐主导陕西路军事财政,其战略定位、财政理念、统筹机构和供给模式等体制性要素发生重大变化,并与国家军事财政日益融合为一体,呈现出与灵州初战时不同的内在历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州初战 军事财政 陕西路 转运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京货币改革与陕西路金融体系的崩溃
7
作者 陈博威 齐德舜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蔡京在北宋晚期4次入相,主持了多次钱法改革。陕西路因其特殊的军事地位和货币渊源成为蔡京推广当十钱、夹锡钱等新型货币的试点区域。当十钱和夹锡钱不断贬值却被宋廷以官方信用强行维持,最终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汇兑关系。小钞和钱引也... 蔡京在北宋晚期4次入相,主持了多次钱法改革。陕西路因其特殊的军事地位和货币渊源成为蔡京推广当十钱、夹锡钱等新型货币的试点区域。当十钱和夹锡钱不断贬值却被宋廷以官方信用强行维持,最终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汇兑关系。小钞和钱引也名存实亡,成为官方盘剥百姓的利器。陕西在逐渐融入内地金融体系的同时也沦为政治角斗和皇帝享受的牺牲品。蔡京的货币改革以急速扩张后又急速收缩为基本特点,为了增加政府收入,通过货币推广大肆掠夺民间财富,逐渐将陕西路构造了接近百年的金融体系推向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晚期 陕西路 金融体系 蔡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陕西路的财政收入
8
作者 任维钧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7-90,共4页
北宋陕西路在当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经济发达,政治、军事地位显赫。财政收入也受到了陕西路地域特点与政治环境的影响。财政收入来源广,数额庞大。同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军事需要,也得到了朝廷较多的支持与帮扶。财政收入体现出了较大... 北宋陕西路在当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其经济发达,政治、军事地位显赫。财政收入也受到了陕西路地域特点与政治环境的影响。财政收入来源广,数额庞大。同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军事需要,也得到了朝廷较多的支持与帮扶。财政收入体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以及和外界联系的紧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路 财政特点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陕西路蓝田吕氏家族诗歌创作浅论
9
作者 宁雯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
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陕西地区已不复唐代那番人才济济、文采风流的盛况。北宋著名诗人少出陕西路,文学家族更为鲜见。诗人、诗歌数量以及文学水平的有限,使得该地区很少受到宋代文学研究者之关注,其诗歌创作的价值亦... 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陕西地区已不复唐代那番人才济济、文采风流的盛况。北宋著名诗人少出陕西路,文学家族更为鲜见。诗人、诗歌数量以及文学水平的有限,使得该地区很少受到宋代文学研究者之关注,其诗歌创作的价值亦有待挖掘。作为北宋陕西路少有的文学家族,五人有诗存世,以其优良家风、深厚学养,不仅提升了该地区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且成为一时一地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陕西路 蓝田吕氏 家族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宋陕西路矿冶业与西北边防
10
作者 姚媛媛 《华夏文化》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北宋陕西路的矿冶业,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客观原因,产量不及南方,但从影响力来看,陕西路的矿冶业无论在经济领域、国防领域还是民生领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相比其他历史时期陕西地区的矿冶业,北宋时期则更多的与边防相关,这是北宋陕西路... 北宋陕西路的矿冶业,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客观原因,产量不及南方,但从影响力来看,陕西路的矿冶业无论在经济领域、国防领域还是民生领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相比其他历史时期陕西地区的矿冶业,北宋时期则更多的与边防相关,这是北宋陕西路矿冶业的特殊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路 矿产资源分布 陕西地区 宋会要辑稿 永兴军路 历史时期 铸钱监 秦凤路 铁钱 民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哲宗朝陕西路货币政策与官民互动
11
作者 陈博威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7-52,共6页
北宋政府在熙丰时期进行的盐钞与交子改革均遭到失败。宋哲宗自即位起,就面临着重新构建陕西路货币体系的重任。但受时局影响,宋哲宗亲政前后朝廷行用的思路略有差异,这又加剧了陕西路经济状况的动荡。宋廷在重新确立铁钱为陕西路唯一... 北宋政府在熙丰时期进行的盐钞与交子改革均遭到失败。宋哲宗自即位起,就面临着重新构建陕西路货币体系的重任。但受时局影响,宋哲宗亲政前后朝廷行用的思路略有差异,这又加剧了陕西路经济状况的动荡。宋廷在重新确立铁钱为陕西路唯一支付手段的前提下试图恢复范祥旧法,却适得其反,使盐钞成为通货,铁钱逐渐被排挤出流通。官方随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非但没能解决危机,反而为民间投机培植了土壤,有价值的通货不断被富商大户把控,百姓只能接受贬值的铁钱,成为这场官民较量中最大的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哲宗 陕西路 货币政策 铁钱 盐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熙宁年间度牒对陕西路的作用
12
作者 孙林 《新丝路(下旬)》 2017年第20期157-159,共3页
北宋时期,度牒不仅是官方发给僧尼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且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经常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成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稳定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兴修水利、筹集军费、振恤灾荒、变作籴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宋... 北宋时期,度牒不仅是官方发给僧尼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且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经常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成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稳定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兴修水利、筹集军费、振恤灾荒、变作籴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宋神宗熙宁时期,度牒在陕西路的发放数量不仅高于其他路份,而且高于其他路的总和,从多方面对陕西路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牒 熙宁 陕西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中期陕西路军事财政新变——以仁宗朝宋夏三战为中心
13
作者 薛政超 岳潇岚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6-57,共12页
在宋夏战争新形势的推动下,宋仁宗朝的陕西路军事财政责任上移,朝廷建立“中央-地方”的财政供给体制,使之成为陕西路军事财政融入国家财政的重要阶段。主政者以扩权与分工为基本原则,构建以选近要特置的陕西路都转运使、本路转运使与... 在宋夏战争新形势的推动下,宋仁宗朝的陕西路军事财政责任上移,朝廷建立“中央-地方”的财政供给体制,使之成为陕西路军事财政融入国家财政的重要阶段。主政者以扩权与分工为基本原则,构建以选近要特置的陕西路都转运使、本路转运使与言官、清要和财计等朝官组成的临遣系统,分别负责“经画”“奉行”“督办”等事务的三位一体军事财政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度支为主、内藏为辅承担起本路供军主责并较大幅度地增加财政供给,同时将之与“要害”战区、纵向防御战略相结合优化军需供给模式。而西夏立国带来的国防压力与财困冗费造成的内政忧患之间的平衡,以及由和转攻战略与士人轻夏思想之间的纠缠,共同制约奠定了“既增又限”“省费供军”的财政路线的政策基调。仁宗朝陕西路军事财政新的变化,凸显了北宋陕西路军事财政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阶段特征与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财政 宋夏战争 宋仁宗 陕西路
原文传递
论陕西路招讨使与仁宗朝宋夏关系
14
作者 谢向辉 《长江文明》 2021年第1期-,共10页
招讨使为招慰讨击使的简称。康定元年(1040年)二月宋廷开始设置陕西路招讨使并赋予其便宜行事的权力。陕西路招讨使具有领兵巡边、征讨贼寇、修筑堡寨、招募弓手、指挥战斗、举荐人才、对朝廷事务提出建议、招抚沿边蕃部内属等各方面的... 招讨使为招慰讨击使的简称。康定元年(1040年)二月宋廷开始设置陕西路招讨使并赋予其便宜行事的权力。陕西路招讨使具有领兵巡边、征讨贼寇、修筑堡寨、招募弓手、指挥战斗、举荐人才、对朝廷事务提出建议、招抚沿边蕃部内属等各方面的职能,其中军事方面是其主要职能。因北宋陕西路与西夏接壤,陕西路招讨使在与西夏的长期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处理对夏事务时他们的主张和建议更容易得到朝廷的重视。且陕西路招讨使又是朝廷对夏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所以陕西路招讨使对仁宗朝宋对西夏策略的形成以及仁宗时期宋夏间的和、战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仁宗 陕西路 招讨使 宋夏关系
原文传递
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在监督下依法运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履职报告侧记
15
作者 张克雄 郭淼 《法治与社会》 2015年第8期18-19,共2页
5月26日上午,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开幕会上,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庄长兴、省教育厅厅长李兴旺、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厅长杨冠军、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冯西宁聚焦了所有与会者的目光。他们依次走上报告席,每个人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关键词 政府组成人员 建设厅厅长 杨冠 李兴旺 交通运输 开幕会 长兴 一府两院 人大职能 陕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张建华
16
作者 陈明 《法治与社会》 2015年第8期72-72,共1页
在这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位年轻的企业主帅靠着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胆识,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将自己的企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一路高歌使企业不断提高和发展。他靠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社会的奉献行为,使企业在... 在这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位年轻的企业主帅靠着丰富的经验和惊人的胆识,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将自己的企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一路高歌使企业不断提高和发展。他靠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社会的奉献行为,使企业在业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重。"踏实、拼搏、是他对人生的追求和目标。"责任、担当"是这优秀企业家的发展理念"敬业诚信、奉献发展"是他时人生的追求目标,他把加快城区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从他的身上彰显出了一名优秀企业家的品德和风范,他就是西安市连续三届的政协委员,陕西路通阳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建华。2015年3月张建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三届陕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受到了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并且受到了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娄勤俭的亲切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路 社会高度 经济发展 建华 政协委员 娄勤俭 商贸服务 质量技术监督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瑗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17
作者 耿红卫 程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1,74,共4页
胡瑗(公元993-1059年),字翼之,今江苏泰州人,世居陕西路的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胡瑗继承孔孟等人的儒学思想,凭借踏实沉稳的学风,成为北宋理学大家。除了理学家,胡瑗更是一位锐意改革进取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以其开创性、前瞻性、... 胡瑗(公元993-1059年),字翼之,今江苏泰州人,世居陕西路的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胡瑗继承孔孟等人的儒学思想,凭借踏实沉稳的学风,成为北宋理学大家。除了理学家,胡瑗更是一位锐意改革进取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以其开创性、前瞻性、独特性、实用性令人耳目一新。而胡瑗提倡的博学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综合性教育思想和榜样教育思想为当下语文教师如何塑造自己,从而引领学生成才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经验 综合性教育 个性化教育 榜样教育 学生成才 胡瑗 陕西路 儒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岁月隐匿的味道
18
作者 傅裕 《红岩春秋》 2018年第2期60-63,共4页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餐饮业迎来了一次飞速发展的机会。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转移重庆,大量移民和各路资本迅速在此聚集。随之而来的各地风味餐馆纷纷在渝开张,主营川、粤、江苏味等各种菜式的餐馆分外耀眼,而本地...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的餐饮业迎来了一次飞速发展的机会。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转移重庆,大量移民和各路资本迅速在此聚集。随之而来的各地风味餐馆纷纷在渝开张,主营川、粤、江苏味等各种菜式的餐馆分外耀眼,而本地的传统美食也在这次移民浪潮的洗礼下焕然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歌归 冠生园 中餐馆 民国时期 陕西路 抗战时期 张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时期河中府的迁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忠菁 冯俊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15,共6页
河中府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要的行政区划迁革,从唐、五代隶属于河东道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改而隶属于陕西路。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北宋都汴京,河南是四战之地,河中府失去了它的屏蔽意义;其二,宋太宗坚持"在德不在险"的观念... 河中府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要的行政区划迁革,从唐、五代隶属于河东道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改而隶属于陕西路。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北宋都汴京,河南是四战之地,河中府失去了它的屏蔽意义;其二,宋太宗坚持"在德不在险"的观念,认为只要统治者有德,汴京并不需要河中府作为屏障;其三,宋太宗年间,李继迁为首的党项族反对宋王朝的统治,进攻西北边陲。宋朝于河中府设置护国军,并把它划分给陕西路管辖。这样有利于借用河中府的军事力量,援助陕西以抵抗党项族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河中府 陕西路 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特色经济之舟开拓新市场──云岩区三产发展侧记
20
作者 田坚 《党的生活(贵州)》 1998年第11期35-34,共2页
关键词 云岩 陕西路 娱乐行业 雅园 规模效益 岩区 经营特色 新兴产业 大型化发展 荷花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