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旱年旱地玉米限额补灌水肥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定一 张虎 王建军 《山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旱地玉米限额补灌的水肥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小喇叭口期灌水675mm/hm2,平均增产玉米2171.5kg/hm2,增产率89.27%,灌水生产效率为3.217kg/mm;3种肥料的增产效果为N>M>P。未灌水条件下,3种肥料的增产效...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旱地玉米限额补灌的水肥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小喇叭口期灌水675mm/hm2,平均增产玉米2171.5kg/hm2,增产率89.27%,灌水生产效率为3.217kg/mm;3种肥料的增产效果为N>M>P。未灌水条件下,3种肥料的增产效果为M>P>N。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为NPM>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限额补灌 产量效应 特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额补灌及施肥水平对浅埋滴灌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欣欣 卜一 +5 位作者 李尽朝 路耿新 李冠义 唐超 孙艳楠 李炳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2-68,共7页
为探寻玉米浅埋滴灌适宜的灌溉及施肥指标,提高玉米的水肥利用效率,对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发展高效节水节肥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定灌水定额及施肥水平2因素组合,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补灌定额W,设3个灌溉定额;副处理为施... 为探寻玉米浅埋滴灌适宜的灌溉及施肥指标,提高玉米的水肥利用效率,对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发展高效节水节肥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定灌水定额及施肥水平2因素组合,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补灌定额W,设3个灌溉定额;副处理为施氮水平N,设4个施氮水平以及3个对照处理(大水漫灌处理、不滴灌处理、全膜滴灌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玉米浅埋滴灌水氮施用最优模式。结果显示,结合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浅埋滴灌栽培能明显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及出苗指数和玉米百粒质量。2021年不同水肥处理较传统大水漫灌处理的玉米增产率为-9.91%~16.36%,各处理中W2N3处理的产量增幅最大。浅埋滴灌处理产量较全膜滴灌处理产量略低但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膜滴灌处理使用地膜会造成环境污染,综合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浅埋滴灌的效益更明显。3个不同的灌水梯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W1梯度下,当施氮量为N1水平(2020年)或N2水平(2021年)时水分利用率最高;在灌水W2梯度下,当施氮量为N3水平时水分利用率最高;在W3梯度下,N2水平(2020年)或N3水平(2021年)的水分利用率最高,而3个灌水处理中N0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是最低的。本研究以灌水量和施氮量为变量,结合自然降雨条件,得到最佳产量15638.80 kg/hm^(2),补灌量1500 m3/hm^(2),施纯氮225 kg/hm^(2),最佳水分利用效率28.62 kg/(hm^(2)·mm),适量增加了灌水量,但大幅提高了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额补灌 施肥 浅埋滴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补灌对覆膜马铃薯土壤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田为军 郭琼琳 李维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补灌对马铃薯土壤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计5种处理模式(T1、T2、T3、T4、T5):T1平地种植,全生育期不灌水;T2到T5处理为沟垄覆膜栽培模式,补灌时间依次为播种期、苗期、发棵期和薯块膨大... 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补灌对马铃薯土壤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计5种处理模式(T1、T2、T3、T4、T5):T1平地种植,全生育期不灌水;T2到T5处理为沟垄覆膜栽培模式,补灌时间依次为播种期、苗期、发棵期和薯块膨大期。试验结果表明,T4和T5处理中40~80cm剖面段的水分消耗显著,分别为25.6mm和27.4mm;从产量及其构成来看,T4处理的产量为24 984kg/hm2,其大薯和中薯的产量为14 490.7kg/hm2,商品率最高;从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来看,T4和T5处理最优。总体而言,在发棵期实施补灌的T4处理是一种能有效节水增产的限额补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额补灌 马铃薯 土壤水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