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糖活血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红梅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糖化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糖活血方(广木香、当归、川芎、生黄芪、益母草、丹参、玄参、生地、赤芍、葛根、苍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糖化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糖活血方(广木香、当归、川芎、生黄芪、益母草、丹参、玄参、生地、赤芍、葛根、苍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降糖化浊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补益剂/治疗应用祛瘀剂/治疗应用@降糖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降糖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萍 张秀萍 刘海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7期3766-3766,共1页
目的分析自拟降糖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54例患者分组进行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降糖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目的分析自拟降糖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54例患者分组进行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降糖活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照组有明显差别(t=2.737,P<0.05)。结论自拟降糖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作用明显,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活血方 中医药疗法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中重用茯苓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媛颖 陈国孝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方中重用茯苓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影响。方法:8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治疗组完成37例,对照组完成36例。2组均予基础降糖,对照组加服降糖活血方,治疗组在降糖活血...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方中重用茯苓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影响。方法:8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治疗组完成37例,对照组完成36例。2组均予基础降糖,对照组加服降糖活血方,治疗组在降糖活血方基础上加用茯苓30g。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视力水平、眼底荧光造影指标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和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溲赤、易饥易渴和倦怠乏力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出血面积、渗出面积、微血管瘤数量、血清VEGF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渗出面积、微血管瘤数量和血清VEGF含量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降糖活血方中重用茯苓可以提高原方对瘀热阻络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VEGF水平和减少微血管瘤数量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降糖活血方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症候积分 眼底荧光造影VEGF 中西医结合疗法 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合消风散治疗糖尿病慢性湿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陶睿 于书香 +3 位作者 陆尤 翟岚 王英丽 赵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方合消风散治疗糖尿病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慢性湿疹患者71例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降糖治疗并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对照组并予氯雷他定分散片,每次1片,每日1次...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方合消风散治疗糖尿病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慢性湿疹患者71例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6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降糖治疗并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对照组并予氯雷他定分散片,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并予降糖活血方合消风散,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直观模拟尺(VAS)评分、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血脂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为60.00%(21/3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ASI评分、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AS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CRP、WBC水平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PG、CRP、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4例,复发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7例,复发11例。结论降糖活血方合消风散治疗糖尿病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糖尿病 降糖活血方 消风散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丁自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脑梗塞 降糖活血方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54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振生 何高潮 冯奕超 《国医论坛》 2004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降糖活血方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尿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68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慧锋 《河南中医》 2012年第4期461-462,共2页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并进行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并进行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68例,治愈15例,好转30例,未愈23例,总有效率为66.18%,治疗组68例,治愈28例,好转30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为85.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糖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能取得较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降糖活血方 盐酸二甲双胍 格列吡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胡爱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6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剂进行治疗,将两... 目的探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6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剂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1.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1.6%,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降糖活血方剂应用于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对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活血方 糖尿病性脑梗死 质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研究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陈佳俊 蒋晓风 +1 位作者 申亚亚 符显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078-3089,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DCM)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确定治疗DCM的活血解毒方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建立DCM大鼠模型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DCM)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确定治疗DCM的活血解毒方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建立DCM大鼠模型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的主要靶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筛选出活血解毒降糖方158个活性成分,涉及318个DCM靶点及204条相关信号通路。网络分析表明,活血解毒降糖方可能通过磷酸酶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肿瘤蛋白P53(TP5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等关键靶点治疗DCM。分子对接显示活血解毒降糖方对活性成分槲皮素、γ-氨基丁酸、腺苷、木犀草素、山柰酚成分与PTEN、mTOR、TP53、STAT3、VEGFA等关键靶点结合性较好,其中,木犀草素与mTOR的Vina得分最低。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活血解毒降糖方可以减轻心肌纤维化,降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抑制mTOR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DCM作用。结论:活血解毒降糖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改善DCM,为进一步探究活血解毒降糖方治疗DCM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解毒降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符显昭 许靖 +3 位作者 李春燕 黄文华 李星婵 邱石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脏重构以及心功能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民族医院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脏重构以及心功能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民族医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65例已行PCI术的糖尿病ACS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排序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标准化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标准化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用心脏彩色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LVE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短轴缩短率(AFS)、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评价心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88%(29/33)比68.75%(22/3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介质(IL-6、TNF-α、CRP)及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IL-6(ng/L):128.72±32.79比144.48±37.69,TNF-α(ng/L):28.45±7.55比36.14±13.83,CRP(ng/L):4.69±1.02比7.98±2.16,Ang-Ⅱ(ng/L):72.98±18.53比83.47±22.3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形态学指标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DD(mm):51.85±2.82比58.45±2.93,LVESD(mm):36.85±3.68比41.85±3.45.均P〈0.05],而左室功能指标△Fs、SV、CO、CI、LVEF、E/A明显高于对照组[△FS(%):32.86±5.02比26.7±4.86,SV(mL):68.77±4.28比48.66±3.86,CO(L/min):5.87±0.82比5.21±0.38,CI(mL·s^-1·m^-2):55.56±8.82比47.85±8.38,LVEF:0.598±0.039比0.520±0.038,E/A:1.48±0.17比1.08±0.19,P〈0.05或P〈0.01]。结论活血解毒降糖方能够改善糖尿病ACS患者PCI术后心脏重构,提高心功能,从而改善预后,治疗作用部分来自于抗炎和调节Ang-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降糖 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促炎/抗炎因子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符显昭 许靖 +3 位作者 李春燕 黄文华 李星婵 邱石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DACS)非血运重建患者促炎/抗炎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中医科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DACS)非血运重建患者促炎/抗炎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中医科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未能行血运重建治疗的DACS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降糖方(人参10g、黄芪15g、麦冬15g、山茱萸10g、生地黄15g、大黄5g、鳖甲15g、桃仁10g、牡丹皮10g、黄连8g、丹参10g、山药15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约300mL,每次i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中医临床证候胸闷、胸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及证候总评分的变化,记录心电图;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促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抗炎因子(IL-10、脂联素(ADPN)],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发作频率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胸闷胸痛持续时间、疲乏及证候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0.6±0.3比1.2±0.8,1.2±0.4比1.5±0.6,7.2±3.2比14.1±6.8,均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的降低更显著(ST段下移导联数(次):2.8±0.6比4.7±0.7,T波低平导联数(次):2.1±0.9比2.5±1.0,T波倒置导联数(次):2.0±0.8比2.3±1.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ADPN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以观察组的变化更为显著[CRP(mg/L):2.82±0.37比4.11±0.52,IL-6(ng/L):126.36±28.37比165.57±33.75,TNF-α(ng/L):27.56±8.92比46.85±11.79,IL-10(ng/L):45.86±10.21比30.45±10.85,ADPN(mg/L):15.15±3.22比8.43±2.38,均P〈0.05]。两组服药期间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解毒降糖方能明显降低DACS非血运重建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升高IL-10、ADPN水平,提示活血解毒降糖方对DACS患者的治疗作用部分来自调节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平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降糖 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运重建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降糖方对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天 魏爱生 +3 位作者 何东盈 麦伟华 刘晓霞 劳美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降糖方对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辛伐他丁,0.8 mg/(kg·d)],活血降糖方高、中、低剂量组[13.6、6.8、3.4 g/(kg·d)],各组造模后给予药物。然后,检测空腹... 目的研究活血降糖方对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辛伐他丁,0.8 mg/(kg·d)],活血降糖方高、中、低剂量组[13.6、6.8、3.4 g/(kg·d)],各组造模后给予药物。然后,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有量,ELISA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含有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腹主动脉中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PCR法检测腹主动脉中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活血降糖方可改善FBG、TC、TG、HDL-C、LDL-C含有量,抑制hs-CRP、IL-6、TNF-α、ET含有量,抑制腹主动脉中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论活血降糖方可能是通过抑制腹主动脉中STAT3信号通路活化及炎症反应发生,从而改善糖尿病家兔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糖尿病 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春晖 陈大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降糖益肾活血方干预后的DN模型大鼠肾组织PKC酶的活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情况,以揭示其在D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早期... 目的探讨经降糖益肾活血方干预后的DN模型大鼠肾组织PKC酶的活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情况,以揭示其在D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福辛普利对照组。断头处死,分离肾小球,提取纯化胞浆及胞膜蛋白,利用〔γ-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和400倍光镜检测TGF-β1在各组大鼠肾脏的表达。结果造模各组大鼠胞膜PKC活性、细胞内总的PKC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中药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与DN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但中西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各组大鼠TGF-β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经降糖益肾活血方干预的DN大鼠TGF-β1表达明显减弱,与DN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与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降糖益肾活血方能降低肾小球PKC活性。下调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益肾 蛋白激酶C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内质网应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符显昭 黄文华 +4 位作者 王宁莉 李星婵 丘海先 曹秋夏 梁柳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3期3702-3707,共6页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HJJF)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内质网应激偶联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养+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HJJF低剂量组、HJJF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格列喹酮+贝那普利),以相应的药...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HJJF)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内质网应激偶联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养+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HJJF低剂量组、HJJF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格列喹酮+贝那普利),以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另设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不予药物干预。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BG)、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检测主动脉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JNK mRNA转录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FBG(P<0.05),升高SOD、GSH-Px(P<0.05);均可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6、TNF-α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可下调GRP78、JNK mRNA转录(P<0.05),降低细胞凋亡指数(P<0.05),以HJJF组疗效好,并随增加HJJF剂量更显著(P<0.05)。结论HJJF可抑制胰岛素抵抗,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内质网应激偶联炎症反应,体现了中医药多靶点的治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解毒降糖 炎症反应 内质网应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允珊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2组患者均保持原有糖尿病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及降糖药物。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服活血降糖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2组患者均保持原有糖尿病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及降糖药物。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服活血降糖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INS)、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糖方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降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降糖方对Ⅱ型糖尿病人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惠林 张志玲 +1 位作者 李顺民 赵恒侠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4-45,共2页
对14例正常对照者及17例Ⅱ型糖尿病人中药活血降糖方治疗前后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及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发现Ⅱ型糖尿病人除血糖外,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红细胞膜脂区流... 对14例正常对照者及17例Ⅱ型糖尿病人中药活血降糖方治疗前后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及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发现Ⅱ型糖尿病人除血糖外,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显著降低。经用活血降糖方治疗后,血糖、胆固醇均显著提高;说明该方对Ⅱ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其机理可能与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红细胞膜变形性,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降糖 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理论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符显昭 蒋晓凤 +1 位作者 陈佳俊 申亚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899-1905,1977,共8页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自噬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100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20只作为正常组,余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高脂喂养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建...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降糖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自噬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100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20只作为正常组,余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高脂喂养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活血解毒降糖低剂量组、活血解毒降糖高剂量组,每组20只。活血解毒降糖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活血解毒降糖方1.0 g/(kg·d)和1.2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含格列喹酮9.80 mg/kg和贝那普利3.30 mg/kg的蒸馏水稀释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个月。取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细胞自噬及超微结构,RT-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肌醇需求酶1(IRE-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受体因子2(TRAF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蛋白Ⅱ(LC3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HE染色显示动脉内膜增厚,有集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动脉组织病理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细胞自噬小体明显增多,细胞浆内充满肿胀的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动脉组织中IRE-1、TRAF2、GRP78 mRNA相对表达量和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主动脉组织损伤减轻,细胞自噬小体和空泡形成减少;动脉组织中IRE-1、TRAF2、GRP78 mRNA相对表达量和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各药物组间比较,活血解毒降糖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结论活血解毒降糖方可通过抑制糖尿病代谢紊乱所致的内质网应激调节内质网稳态,抑制动脉内膜细胞过度自噬,保护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解毒降糖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燕 杨俊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1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 目的:探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1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降糖活血方,对照组则口服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血糖、心肌酶、血脂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血糖、心肌酶、血脂等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降糖活血方 阿司匹林 疗效
原文传递
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春沉 王肃 贾红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51-3854,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58例T2DM伴肥胖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活血降糖方。疗程均为2个月,通过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评价活血降糖方的...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58例T2DM伴肥胖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活血降糖方。疗程均为2个月,通过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评价活血降糖方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6%)明显高于与对照组(71.9%,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T细胞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比值显著上升(P<0.05)。结论活血降糖方可有效缓解T2DM伴肥胖患者的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SIRT1水平降低mTOR的磷酸化对糖脂代谢产生影响,并可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2型糖尿病(T2DM)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58例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英 魏军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脂症 并发症 降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