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马嵬事变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发生在唐玄宗出亡途中的马嵬事变,具有相当的偶然性,由于玄宗权威的下降,粮食供应的短缺,引发了禁军的哗变,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得到太子的支持,将禁军的怒火引向宰相杨国忠以保证玄宗的安全。事变造成了玄肃之际权力的更迭,对于肃宗及...
发生在唐玄宗出亡途中的马嵬事变,具有相当的偶然性,由于玄宗权威的下降,粮食供应的短缺,引发了禁军的哗变,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得到太子的支持,将禁军的怒火引向宰相杨国忠以保证玄宗的安全。事变造成了玄肃之际权力的更迭,对于肃宗及以后的中枢朝局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嵬事变
唐玄宗
太子李亨
高力士
陈玄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嵬驿事变原因新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晓青
艾虹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的马嵬驿事变,并不存在幕后主谋,也并非群众性救亡运动,而是一次突发的偶然事件,同时也是杨氏集团专权误国的结果。这一事变结束了唐王朝奸相误国的局面,开启了宦官专权的时代,对唐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马嵬驿
杨国忠
李亨
唐玄宗
陈玄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嵬兵谏”——“安史之乱”背景下禁军将士的救国之举
被引量:
4
3
作者
白述礼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5-148,共14页
安史之乱,叛军攻占洛阳、潼关,逼近京师。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放弃皇帝平叛职责、采纳奸相杨国忠弃城逃跑的"幸蜀之策",出长安延秋门西行,一路饥饿疲困,狼狈不堪。十四日过午至马嵬驿,禁军饥疲皆愤怒,请...
安史之乱,叛军攻占洛阳、潼关,逼近京师。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放弃皇帝平叛职责、采纳奸相杨国忠弃城逃跑的"幸蜀之策",出长安延秋门西行,一路饥饿疲困,狼狈不堪。十四日过午至马嵬驿,禁军饥疲皆愤怒,请诛杨氏,杀杨国忠,逼玄宗赐杨贵妃自缢。马嵬事件,不是军队哗变、不是兵变、不是政变,是禁军将士的"兵谏"。"马嵬兵谏"是陈玄礼等禁军将士在安史乱国家危特定背景下拔除安乱两个"祸根"的救国之举。诗圣杜甫赞"马嵬兵谏"首领禁军统帅陈玄礼"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马嵬分兵,玄宗幸蜀,分兵太子命其北上平叛,宣旨传位。太子李亨"遵马嵬之命""受禅灵武""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马嵬兵谏"、肃宗灵武主持平叛,是大唐中央朝廷由逃跑转向抗战的转折点,使大唐免于灭亡继续存活了152年,杜甫赞灵武即位的唐肃宗为兴复唐朝的"中兴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之乱
禁军
陈玄礼
马嵬兵谏
救国之举
肃宗受禅灵武
中兴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皇重色思相知——谈谈《长恨歌》的主题
4
作者
万元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0期65-67,共3页
每一篇成功的诗作,总有它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题。《长恨歌》就是这样一篇成功的诗作,影响相当深远。《长恨歌》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所做。"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
每一篇成功的诗作,总有它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题。《长恨歌》就是这样一篇成功的诗作,影响相当深远。《长恨歌》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所做。"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基本定型。诗以传说作为素材,所谓"感其事",当然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同情。而作者创作此诗的目的则又意图通过这一事件,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垂做历史教训。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三十五岁
杨贵妃
历史教训
杨玉环
统治集团
陈玄礼
重色
既成
渔阳鼙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
被引量:
8
5
作者
唐华全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90-95,共6页
也谈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唐华全发生于唐玄宗统治末年的马嵬驿兵变,是唐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关于兵变的历史真相,近年来一直是唐史学界积极探讨的课题,不少学者已做过十分有益的研究。但由于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加之史...
也谈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唐华全发生于唐玄宗统治末年的马嵬驿兵变,是唐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关于兵变的历史真相,近年来一直是唐史学界积极探讨的课题,不少学者已做过十分有益的研究。但由于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加之史书记载又事多曲隐,故关于兵变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嵬驿兵变
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
唐朝
历史事件
李享
高力士
杨国忠
陈玄礼
李轴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甫·鲁迅·杨贵妃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共1页
关键词
杜甫
鲁迅
陈玄礼
杨贵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论高力士与贤臣的合作——为高力士平反之二
被引量:
5
7
作者
周忠泰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通过分析高力士与姚崇、张说、齐澣、李祎、张九龄和陈玄礼等六位贤臣的合作,肯定了高力士在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贡献,对民间认为高力士是奸臣作了历史性的还原。
关键词
高力士
姚崇
张说
齐澣
李祎
张九龄
陈玄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马嵬驿事变”看唐肃宗即位的背景
被引量:
1
8
作者
安彩凤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9-50,89,共3页
关于唐肃宗灵武即位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仅从“马嵬驿事变”入手,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对这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谬误之处,敬请多方指教。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集团惊慌失措,在叛军...
关于唐肃宗灵武即位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仅从“马嵬驿事变”入手,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对这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谬误之处,敬请多方指教。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集团惊慌失措,在叛军攻入京师之前,唐玄宗带领王公大臣仓皇逃蜀避难,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这就是轰动历史的“马嵬驿事变”。对于这次事变,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王朝
杨贵妃
李亨
士兵哗变
李辅国
良娣
陈玄礼
灵武
王公大臣
统治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文学中的杨贵妃的形象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醒
《晋中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71-76,50,共7页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唐代即己成为很多诗人的题材.在后代,不少的诗词、戏曲乃至小说,都采用它作内容.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观点.本文拟就作品的思想倾向性进行归类分析,从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演变过程中来探讨这类题材的成...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唐代即己成为很多诗人的题材.在后代,不少的诗词、戏曲乃至小说,都采用它作内容.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观点.本文拟就作品的思想倾向性进行归类分析,从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演变过程中来探讨这类题材的成就和意义.一、李白塑造的绝代佳人象形李白与杨贵妃是同时代人,在供奉翰林期间,为唐玄宗写了一些行乐词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贵妃
古代文学
唐明皇
过华清宫
马嵬坡
陈玄礼
梧桐雨
《长生殿》
《长恨歌》
唐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甫《北征》三题
被引量:
1
10
作者
章起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7-70,共4页
杜甫《北征》三题章起一、墨制放还“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北征》开端的这四句完全是文章的写法,在年月日与“问家室”之间只插入诗意浓郁的“苍茫”二字。金圣叹说这二字好就好在“将一时胸中为在为...
杜甫《北征》三题章起一、墨制放还“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北征》开端的这四句完全是文章的写法,在年月日与“问家室”之间只插入诗意浓郁的“苍茫”二字。金圣叹说这二字好就好在“将一时胸中为在为亡无数狐疑一并写出”“。听谓“狐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征
闰八月
二字
金圣叹
两京
陈玄礼
还州
胡仔
留花门
读杜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嵬轶事(新编古代故事川剧)
11
作者
任衡道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2-65,共14页
人物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妃,后被玄宗所纳,封贵妃。李瑁——寿王,杨玉环前夫。李隆基——大唐玄宗皇帝。阿容——著名宫廷舞女张云容,贵妃心腹。春娟——宫廷舞女。高力士——皇帝心腹太监。陈玄礼——龙武大将军。王迁——龙武军指...
人物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妃,后被玄宗所纳,封贵妃。李瑁——寿王,杨玉环前夫。李隆基——大唐玄宗皇帝。阿容——著名宫廷舞女张云容,贵妃心腹。春娟——宫廷舞女。高力士——皇帝心腹太监。陈玄礼——龙武大将军。王迁——龙武军指挥使,后升郎将、骠骑大将军。青城——玉环乡亲,龙武军指挥使,后入道。张滔——宫廷太监。伊藤——日本遣唐使。张永——寿王府总管。内侍、宫女、舞女、日本少女、将士等。历史上,在各种政治拼杀中,曾撕碎了不少非政治性的女人……。 [舞台置景以虚为主。一个台框,几件道具,片片纱幕,束束灯光,将舞台切割为过去的、当时的种种表演环境。 [深沉而哀婉的音乐,既象在述说一个遥远的故事,又象在悲悯一位无辜的逝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玉环
陈玄礼
古代故事
李隆基
郎将
宫廷舞
张云容
王迁
李瑁
遣唐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演杨玉环
12
作者
蒋淑梅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5,共2页
《马嵬轶事》在四川第五届振兴川剧调演中一举获六项金奖。我有幸参加《马》剧演出,并荣获“优秀演员”奖,这里就我饰演女主人公杨玉环,试谈一些体会。杨玉环的舞台和屏幕形象已经不少;或雍容华贵,或骄奢淫逸,或难奈深宫寂寞借酒浇愁,...
《马嵬轶事》在四川第五届振兴川剧调演中一举获六项金奖。我有幸参加《马》剧演出,并荣获“优秀演员”奖,这里就我饰演女主人公杨玉环,试谈一些体会。杨玉环的舞台和屏幕形象已经不少;或雍容华贵,或骄奢淫逸,或难奈深宫寂寞借酒浇愁,或干预朝政媚上误国。然而,剧作家任衡道同志创作的新编历史传奇故事《马嵬轶事》却独辟蹊径,用当代审美意识观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类似意识流的新颖的舞剧的结构方法,重新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崭新的艺术形象一这一个杨玉环。《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玉环
艺术形象
审美意识
结构方法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弱女子
夜祭
陈玄礼
我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嵬轶事》导演阐述
13
作者
冯树勋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1-23,共3页
《马嵬轶事》是我团重点剧目之一,我的导演工作,是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剧本,把握全剧的总体风貌,进而深化主题,进行二度创作。一、剧本分析《马》剧剧本立意既新且深。作者从历史的深处,发掘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杨玉环——这个被政治拼杀撕碎...
《马嵬轶事》是我团重点剧目之一,我的导演工作,是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剧本,把握全剧的总体风貌,进而深化主题,进行二度创作。一、剧本分析《马》剧剧本立意既新且深。作者从历史的深处,发掘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杨玉环——这个被政治拼杀撕碎了的非政治性女人;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埋藏了一千多年,在现代人们的心目中,是怎样认识她的呢?我以为这就是作者创作《马》剧的内核。主题的发掘,取决于对剧本内核的深刻理解。剧本内核的喧泄,又取决于主题的深刻发掘。那么,《马》剧的主题是什么呢? 《马》剧所设置的大小事件和冲突,都集注于一个目标——杨玉环的命运。以寿王李瑁为代表的一大阵营,千方百计为杨玉环的生存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玉环
总体风貌
导演阐述
舞台动作
非政治性
陈玄礼
情绪基调
人生旅途
戏剧情境
主要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嵬哀魂,千古奇冤——唐代马嵬诗再研讨
14
作者
丁乃宽
《唐都学刊》
1988年第3期64-71,共8页
马嵬坡,地名,在陕西省兴平县。相传晋人马嵬曾在此筑城,故名。马嵬坡本是一平常所在。唐时因“安史之乱”龙武将军陈玄礼及士卒在此围困玄宗皇帝,进行兵谏,并缢死杨贵妃,故闻名遐迩,载于诸多史书。历代、特别是唐代墨客骚人,过此者,无...
马嵬坡,地名,在陕西省兴平县。相传晋人马嵬曾在此筑城,故名。马嵬坡本是一平常所在。唐时因“安史之乱”龙武将军陈玄礼及士卒在此围困玄宗皇帝,进行兵谏,并缢死杨贵妃,故闻名遐迩,载于诸多史书。历代、特别是唐代墨客骚人,过此者,无不赋诗咏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武将军
杨贵妃
陈玄礼
马嵬坡
晋人
李遐周
唐时
李唐王朝
禄山
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国主义:杜甫诗歌的永恒主题
15
作者
李丽荣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4-15,共2页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杰出的诗人,在他的很多诗篇中,爱国主义是他的诗的主旋律。这些诗篇中有反映对民族分裂的抨击,有对昏君腐臣的讽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对有功之臣的赞颂,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杜甫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杰出的诗人,在他的很多诗篇中,爱国主义是他的诗的主旋律。这些诗篇中有反映对民族分裂的抨击,有对昏君腐臣的讽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对有功之臣的赞颂,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杜甫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试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有功之臣
七品芝麻官
民族分裂
有对
奉先县
陈玄礼
兵车行
东都
五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命运起伏跌宕的唐玄宗
16
作者
刘俊昌
《初中生辅导》
2007年第35期40-43,共4页
唐朝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和短暂的一连串宫廷政变,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唐玄宗也目睹了唐朝的由盛而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即李隆基,685年生于东都洛阳,是性格懦弱的唐睿宗的第3个儿子。他3岁被...
唐朝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和短暂的一连串宫廷政变,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唐玄宗也目睹了唐朝的由盛而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即李隆基,685年生于东都洛阳,是性格懦弱的唐睿宗的第3个儿子。他3岁被封为楚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公主
唐明皇
唐睿宗
杨贵妃
见祖
大唐帝国
安禄山叛乱
遣唐使
东都洛阳
陈玄礼
原文传递
权力角逐中的杨贵妃
17
作者
傅震杰
《沧桑》
1994年第1期56-56,共1页
杨贵妃(718—756),小字玉环,道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独头村人。父玄琰曾任蜀州司户,故于蜀。开元二十二年(734),始选入宫,为寿王妃。二十八年,高力士奉玄宗旨选妃,取玉环于寿邸,度为道士,住太真宫。天宝四年(740),册为...
杨贵妃(718—756),小字玉环,道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独头村人。父玄琰曾任蜀州司户,故于蜀。开元二十二年(734),始选入宫,为寿王妃。二十八年,高力士奉玄宗旨选妃,取玉环于寿邸,度为道士,住太真宫。天宝四年(740),册为贵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贵妃
司户
蜀州
太真
八年
玄宗
山西芮城
陈玄礼
开元盛世
四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恨歌》与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传说
18
作者
安源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1年第7期2-3,21,共3页
读白居易的著名叙事诗《长恨歌》,有不少疑惑难解之处。查检了几家有名的注本,也大多引史书记载作释,而惑终不可解。前时翻阅《文化译丛》期刊,偶然读到一篇《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传说》,顿觉豁然开朗,疑云四散。这里,我们并非去考求杨贵...
读白居易的著名叙事诗《长恨歌》,有不少疑惑难解之处。查检了几家有名的注本,也大多引史书记载作释,而惑终不可解。前时翻阅《文化译丛》期刊,偶然读到一篇《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传说》,顿觉豁然开朗,疑云四散。这里,我们并非去考求杨贵妃马嵬生死的史实,只是作为艺术鉴赏来探求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依据之所在,并可由此而受到一些启示。虽然逃亡之说或许仍有可斟酌商讨之处,但总觉得至少也可以“聊备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杨贵妃
注本
陈玄礼
鸿都客
昭阳殿
李夫人
九重城
千乘万骑
退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唐宰相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并序》研究
19
作者
白述礼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即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九日,安禄山叛军攻占京师长安的门户潼关,危及长安。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弃城逃跑,从长安一路来到马嵬驿。十四日,随行的以龙武大禁军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士们奋起,怒杀...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即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九日,安禄山叛军攻占京师长安的门户潼关,危及长安。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弃城逃跑,从长安一路来到马嵬驿。十四日,随行的以龙武大禁军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士们奋起,怒杀祸国殃民的奸相杨国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禄山
禁军
安史之乱
第二年
马嵬驿
长安
陈玄礼
唐玄宗
原文传递
盛世英主唐玄宗
被引量:
1
20
作者
黄永年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2,共6页
唐朝的玄宗皇帝姓李名隆基,玄宗是他死后的庙号,死后的谥号叫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此后人也叫他明皇、唐明皇。他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日(685年9月8日),延和元年七月十五日(712年8月21日)二十八岁时父亲睿宗李旦退位让他做皇...
唐朝的玄宗皇帝姓李名隆基,玄宗是他死后的庙号,死后的谥号叫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此后人也叫他明皇、唐明皇。他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日(685年9月8日),延和元年七月十五日(712年8月21日)二十八岁时父亲睿宗李旦退位让他做皇帝。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二日(756年8月12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肃
唐明皇
安乐公主
武三思
行军大总管
王毛仲
睿宗
陈玄礼
张柬之
杨贵妃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马嵬事变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磊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文摘
发生在唐玄宗出亡途中的马嵬事变,具有相当的偶然性,由于玄宗权威的下降,粮食供应的短缺,引发了禁军的哗变,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得到太子的支持,将禁军的怒火引向宰相杨国忠以保证玄宗的安全。事变造成了玄肃之际权力的更迭,对于肃宗及以后的中枢朝局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马嵬事变
唐玄宗
太子李亨
高力士
陈玄礼
Keywords
Ma Wei Incident
Xuanzong
Prince Li Heng
Gao Lishi
Chen Xuanli
分类号
K242.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嵬驿事变原因新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吕晓青
艾虹
机构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文摘
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的马嵬驿事变,并不存在幕后主谋,也并非群众性救亡运动,而是一次突发的偶然事件,同时也是杨氏集团专权误国的结果。这一事变结束了唐王朝奸相误国的局面,开启了宦官专权的时代,对唐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马嵬驿
杨国忠
李亨
唐玄宗
陈玄礼
Keywords
Ma Weiyi
Yang Guozhong
Li Heng
Tang Xuanzong
Chen Xuanli
分类号
K242.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嵬兵谏”——“安史之乱”背景下禁军将士的救国之举
被引量:
4
3
作者
白述礼
机构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5-148,共14页
文摘
安史之乱,叛军攻占洛阳、潼关,逼近京师。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放弃皇帝平叛职责、采纳奸相杨国忠弃城逃跑的"幸蜀之策",出长安延秋门西行,一路饥饿疲困,狼狈不堪。十四日过午至马嵬驿,禁军饥疲皆愤怒,请诛杨氏,杀杨国忠,逼玄宗赐杨贵妃自缢。马嵬事件,不是军队哗变、不是兵变、不是政变,是禁军将士的"兵谏"。"马嵬兵谏"是陈玄礼等禁军将士在安史乱国家危特定背景下拔除安乱两个"祸根"的救国之举。诗圣杜甫赞"马嵬兵谏"首领禁军统帅陈玄礼"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马嵬分兵,玄宗幸蜀,分兵太子命其北上平叛,宣旨传位。太子李亨"遵马嵬之命""受禅灵武""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马嵬兵谏"、肃宗灵武主持平叛,是大唐中央朝廷由逃跑转向抗战的转折点,使大唐免于灭亡继续存活了152年,杜甫赞灵武即位的唐肃宗为兴复唐朝的"中兴主"。
关键词
安史之乱
禁军
陈玄礼
马嵬兵谏
救国之举
肃宗受禅灵武
中兴主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皇重色思相知——谈谈《长恨歌》的主题
4
作者
万元洪
机构
湖北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0期65-67,共3页
文摘
每一篇成功的诗作,总有它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题。《长恨歌》就是这样一篇成功的诗作,影响相当深远。《长恨歌》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所做。"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基本定型。诗以传说作为素材,所谓"感其事",当然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同情。而作者创作此诗的目的则又意图通过这一事件,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垂做历史教训。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关键词
《长恨歌》
三十五岁
杨贵妃
历史教训
杨玉环
统治集团
陈玄礼
重色
既成
渔阳鼙鼓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
被引量:
8
5
作者
唐华全
机构
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90-95,共6页
文摘
也谈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唐华全发生于唐玄宗统治末年的马嵬驿兵变,是唐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关于兵变的历史真相,近年来一直是唐史学界积极探讨的课题,不少学者已做过十分有益的研究。但由于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加之史书记载又事多曲隐,故关于兵变的真相...
关键词
马嵬驿兵变
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
唐朝
历史事件
李享
高力士
杨国忠
陈玄礼
李轴国
分类号
K242.3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甫·鲁迅·杨贵妃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正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共1页
关键词
杜甫
鲁迅
陈玄礼
杨贵妃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论高力士与贤臣的合作——为高力士平反之二
被引量:
5
7
作者
周忠泰
机构
广州市番禺中学
出处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文摘
通过分析高力士与姚崇、张说、齐澣、李祎、张九龄和陈玄礼等六位贤臣的合作,肯定了高力士在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贡献,对民间认为高力士是奸臣作了历史性的还原。
关键词
高力士
姚崇
张说
齐澣
李祎
张九龄
陈玄礼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马嵬驿事变”看唐肃宗即位的背景
被引量:
1
8
作者
安彩凤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9-50,89,共3页
文摘
关于唐肃宗灵武即位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仅从“马嵬驿事变”入手,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对这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谬误之处,敬请多方指教。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集团惊慌失措,在叛军攻入京师之前,唐玄宗带领王公大臣仓皇逃蜀避难,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这就是轰动历史的“马嵬驿事变”。对于这次事变,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
关键词
唐王朝
杨贵妃
李亨
士兵哗变
李辅国
良娣
陈玄礼
灵武
王公大臣
统治集团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文学中的杨贵妃的形象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醒
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71-76,50,共7页
文摘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唐代即己成为很多诗人的题材.在后代,不少的诗词、戏曲乃至小说,都采用它作内容.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观点.本文拟就作品的思想倾向性进行归类分析,从杨贵妃文学形象的演变过程中来探讨这类题材的成就和意义.一、李白塑造的绝代佳人象形李白与杨贵妃是同时代人,在供奉翰林期间,为唐玄宗写了一些行乐词章。
关键词
杨贵妃
古代文学
唐明皇
过华清宫
马嵬坡
陈玄礼
梧桐雨
《长生殿》
《长恨歌》
唐王朝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甫《北征》三题
被引量:
1
10
作者
章起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7-70,共4页
文摘
杜甫《北征》三题章起一、墨制放还“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北征》开端的这四句完全是文章的写法,在年月日与“问家室”之间只插入诗意浓郁的“苍茫”二字。金圣叹说这二字好就好在“将一时胸中为在为亡无数狐疑一并写出”“。听谓“狐疑...
关键词
北征
闰八月
二字
金圣叹
两京
陈玄礼
还州
胡仔
留花门
读杜心解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嵬轶事(新编古代故事川剧)
11
作者
任衡道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2-65,共14页
文摘
人物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妃,后被玄宗所纳,封贵妃。李瑁——寿王,杨玉环前夫。李隆基——大唐玄宗皇帝。阿容——著名宫廷舞女张云容,贵妃心腹。春娟——宫廷舞女。高力士——皇帝心腹太监。陈玄礼——龙武大将军。王迁——龙武军指挥使,后升郎将、骠骑大将军。青城——玉环乡亲,龙武军指挥使,后入道。张滔——宫廷太监。伊藤——日本遣唐使。张永——寿王府总管。内侍、宫女、舞女、日本少女、将士等。历史上,在各种政治拼杀中,曾撕碎了不少非政治性的女人……。 [舞台置景以虚为主。一个台框,几件道具,片片纱幕,束束灯光,将舞台切割为过去的、当时的种种表演环境。 [深沉而哀婉的音乐,既象在述说一个遥远的故事,又象在悲悯一位无辜的逝者……
关键词
杨玉环
陈玄礼
古代故事
李隆基
郎将
宫廷舞
张云容
王迁
李瑁
遣唐使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演杨玉环
12
作者
蒋淑梅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5,共2页
文摘
《马嵬轶事》在四川第五届振兴川剧调演中一举获六项金奖。我有幸参加《马》剧演出,并荣获“优秀演员”奖,这里就我饰演女主人公杨玉环,试谈一些体会。杨玉环的舞台和屏幕形象已经不少;或雍容华贵,或骄奢淫逸,或难奈深宫寂寞借酒浇愁,或干预朝政媚上误国。然而,剧作家任衡道同志创作的新编历史传奇故事《马嵬轶事》却独辟蹊径,用当代审美意识观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类似意识流的新颖的舞剧的结构方法,重新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崭新的艺术形象一这一个杨玉环。《马》
关键词
杨玉环
艺术形象
审美意识
结构方法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弱女子
夜祭
陈玄礼
我在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嵬轶事》导演阐述
13
作者
冯树勋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1-23,共3页
文摘
《马嵬轶事》是我团重点剧目之一,我的导演工作,是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剧本,把握全剧的总体风貌,进而深化主题,进行二度创作。一、剧本分析《马》剧剧本立意既新且深。作者从历史的深处,发掘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杨玉环——这个被政治拼杀撕碎了的非政治性女人;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埋藏了一千多年,在现代人们的心目中,是怎样认识她的呢?我以为这就是作者创作《马》剧的内核。主题的发掘,取决于对剧本内核的深刻理解。剧本内核的喧泄,又取决于主题的深刻发掘。那么,《马》剧的主题是什么呢? 《马》剧所设置的大小事件和冲突,都集注于一个目标——杨玉环的命运。以寿王李瑁为代表的一大阵营,千方百计为杨玉环的生存而斗争。
关键词
杨玉环
总体风貌
导演阐述
舞台动作
非政治性
陈玄礼
情绪基调
人生旅途
戏剧情境
主要人物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嵬哀魂,千古奇冤——唐代马嵬诗再研讨
14
作者
丁乃宽
出处
《唐都学刊》
1988年第3期64-71,共8页
文摘
马嵬坡,地名,在陕西省兴平县。相传晋人马嵬曾在此筑城,故名。马嵬坡本是一平常所在。唐时因“安史之乱”龙武将军陈玄礼及士卒在此围困玄宗皇帝,进行兵谏,并缢死杨贵妃,故闻名遐迩,载于诸多史书。历代、特别是唐代墨客骚人,过此者,无不赋诗咏叹,
关键词
龙武将军
杨贵妃
陈玄礼
马嵬坡
晋人
李遐周
唐时
李唐王朝
禄山
玄宗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国主义:杜甫诗歌的永恒主题
15
作者
李丽荣
机构
景德镇二十六中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4-15,共2页
文摘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杰出的诗人,在他的很多诗篇中,爱国主义是他的诗的主旋律。这些诗篇中有反映对民族分裂的抨击,有对昏君腐臣的讽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对有功之臣的赞颂,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杜甫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试做分析。
关键词
杜甫诗歌
有功之臣
七品芝麻官
民族分裂
有对
奉先县
陈玄礼
兵车行
东都
五百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命运起伏跌宕的唐玄宗
16
作者
刘俊昌
出处
《初中生辅导》
2007年第35期40-43,共4页
文摘
唐朝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和短暂的一连串宫廷政变,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唐玄宗也目睹了唐朝的由盛而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即李隆基,685年生于东都洛阳,是性格懦弱的唐睿宗的第3个儿子。他3岁被封为楚王。
关键词
安乐公主
唐明皇
唐睿宗
杨贵妃
见祖
大唐帝国
安禄山叛乱
遣唐使
东都洛阳
陈玄礼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权力角逐中的杨贵妃
17
作者
傅震杰
出处
《沧桑》
1994年第1期56-56,共1页
文摘
杨贵妃(718—756),小字玉环,道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独头村人。父玄琰曾任蜀州司户,故于蜀。开元二十二年(734),始选入宫,为寿王妃。二十八年,高力士奉玄宗旨选妃,取玉环于寿邸,度为道士,住太真宫。天宝四年(740),册为贵妃。
关键词
杨贵妃
司户
蜀州
太真
八年
玄宗
山西芮城
陈玄礼
开元盛世
四年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恨歌》与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传说
18
作者
安源
机构
伊盟电大分校
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1年第7期2-3,21,共3页
文摘
读白居易的著名叙事诗《长恨歌》,有不少疑惑难解之处。查检了几家有名的注本,也大多引史书记载作释,而惑终不可解。前时翻阅《文化译丛》期刊,偶然读到一篇《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传说》,顿觉豁然开朗,疑云四散。这里,我们并非去考求杨贵妃马嵬生死的史实,只是作为艺术鉴赏来探求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依据之所在,并可由此而受到一些启示。虽然逃亡之说或许仍有可斟酌商讨之处,但总觉得至少也可以“聊备一说”。
关键词
《长恨歌》
杨贵妃
注本
陈玄礼
鸿都客
昭阳殿
李夫人
九重城
千乘万骑
退士
分类号
G72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唐宰相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并序》研究
19
作者
白述礼
机构
宁夏大学历史系
出处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2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文摘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即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九日,安禄山叛军攻占京师长安的门户潼关,危及长安。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弃城逃跑,从长安一路来到马嵬驿。十四日,随行的以龙武大禁军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士们奋起,怒杀祸国殃民的奸相杨国忠.
关键词
安禄山
禁军
安史之乱
第二年
马嵬驿
长安
陈玄礼
唐玄宗
分类号
K24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盛世英主唐玄宗
被引量:
1
20
作者
黄永年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2,共6页
文摘
唐朝的玄宗皇帝姓李名隆基,玄宗是他死后的庙号,死后的谥号叫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此后人也叫他明皇、唐明皇。他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日(685年9月8日),延和元年七月十五日(712年8月21日)二十八岁时父亲睿宗李旦退位让他做皇帝。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二日(756年8月12日)
关键词
子肃
唐明皇
安乐公主
武三思
行军大总管
王毛仲
睿宗
陈玄礼
张柬之
杨贵妃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马嵬事变
陈磊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嵬驿事变原因新论
吕晓青
艾虹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马嵬兵谏”——“安史之乱”背景下禁军将士的救国之举
白述礼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皇重色思相知——谈谈《长恨歌》的主题
万元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也谈马嵬驿兵变的历史真相
唐华全
《河北学刊》
CSSCI
199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杜甫·鲁迅·杨贵妃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六论高力士与贤臣的合作——为高力士平反之二
周忠泰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马嵬驿事变”看唐肃宗即位的背景
安彩凤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古代文学中的杨贵妃的形象
王醒
《晋中学院学报》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杜甫《北征》三题
章起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马嵬轶事(新编古代故事川剧)
任衡道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我演杨玉环
蒋淑梅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马嵬轶事》导演阐述
冯树勋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马嵬哀魂,千古奇冤——唐代马嵬诗再研讨
丁乃宽
《唐都学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爱国主义:杜甫诗歌的永恒主题
李丽荣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命运起伏跌宕的唐玄宗
刘俊昌
《初中生辅导》
2007
0
原文传递
17
权力角逐中的杨贵妃
傅震杰
《沧桑》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长恨歌》与杨贵妃逃亡日本的传说
安源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大唐宰相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并序》研究
白述礼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2
0
原文传递
20
盛世英主唐玄宗
黄永年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