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陈宣帝太建北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连生 《学海》 1995年第2期78-81,共4页
试论陈宣帝太建北伐张连生南北朝时期,陈宣帝太建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北伐:第一次是太建五年至七年(公元573—57.5年),陈军攻打北齐所占领的淮南地区;第M次是大建九年至十年(577一578年),陈军进攻北周所占领的徐州... 试论陈宣帝太建北伐张连生南北朝时期,陈宣帝太建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北伐:第一次是太建五年至七年(公元573—57.5年),陈军攻打北齐所占领的淮南地区;第M次是大建九年至十年(577一578年),陈军进攻北周所占领的徐州地区。、两次北伐的主持者都是陈宣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宣帝 第二次北伐 北齐 陈军 齐后主 骄傲轻敌 太建北伐 淮南地区 北周 军事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康、光大政局与陈朝政权运行机制变迁——基于统治集团重构视角的政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4-192,共9页
陈朝政治以天康、光大年间为界,此前武帝、文帝各自拥有创业集团并以之为统治基础,此后宣帝陈顼依靠毛喜、孔奂、徐陵、吴明彻等数人,控制禁中、禁兵、吏部尚书等关键机构或职位来实现政权运行。这固然缘于陈顼缺乏政治根基,——他在天... 陈朝政治以天康、光大年间为界,此前武帝、文帝各自拥有创业集团并以之为统治基础,此后宣帝陈顼依靠毛喜、孔奂、徐陵、吴明彻等数人,控制禁中、禁兵、吏部尚书等关键机构或职位来实现政权运行。这固然缘于陈顼缺乏政治根基,——他在天嘉三年(562)才结束在西魏北周的质子生涯返回建康,但从结果上看,宣帝的统治占据了陈朝的近一半时间,这未尝不与其重构统治集团并改变政权运行机制有关。因而,对于宣帝的统治,尚须突破君主论视角,而当予以辩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朝 陈宣帝 统治集团 政权运行 机制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豪族的复兴与陈朝中期军事斗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丽云 《黑河学刊》 2018年第1期91-93,共3页
北方豪族在陈朝建立、巩固过程中所起作用有限,处于次要地位。而在陈宣帝当政时期,因皇位之争以及江东豪族的衰落,北方豪族先后成为平定华皎之乱以及北伐北齐的主要军事力量,本已衰落的北方豪族因此重新崛起,成为陈朝中后期的军事主力... 北方豪族在陈朝建立、巩固过程中所起作用有限,处于次要地位。而在陈宣帝当政时期,因皇位之争以及江东豪族的衰落,北方豪族先后成为平定华皎之乱以及北伐北齐的主要军事力量,本已衰落的北方豪族因此重新崛起,成为陈朝中后期的军事主力及统治支柱,但最终随着陈朝的灭亡而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豪族 陈宣帝 华皎之乱 北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释智顗受法文》作者辨
4
作者 方学森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3年第6期35-36,共2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陈文》卷三载有一篇《从释智顗受法文》,严氏认为其作者是陈宣帝,马海英《陈代诗歌研究》中又说是陈后主。本文认为《从释智顗受法文》的作者既非宣帝亦非后主,而是后主太子陈渊。
关键词 《从释智顗受法文》 陈宣帝 陈后主 陈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朝帝王陵寝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志高 《南方文物》 1999年第4期67-73,共7页
关键词 神道石刻 《建康实录》 帝王陵墓 陵寝制度 南京博物院 花纹砖 梁武帝 建筑结构 陈宣帝 帝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帝王图》服饰设计元素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韦钦 《新疆艺术(汉文)》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历代帝王图》为唐代阎立本所绘,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绢本设色,由于年代久远,真迹已失,现存为后人摹本。纵51.3 厘米,横513 厘米。①画面依次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 《历代帝王图》为唐代阎立本所绘,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绢本设色,由于年代久远,真迹已失,现存为后人摹本。纵51.3 厘米,横513 厘米。①画面依次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和侍从共四十六人。②阎立本作画时为突出帝王形象,将帝王绘制比周围侍从要大。并且注重刻画人物内心深处。相比前人绘制人物不同的是,画家是在用画来评价帝王,通过他们的衣着仪态对其进行深层的刻画。《历代帝王图》不仅是优秀古代肖像画作品,亦是用图像记载的珍贵史料,为此后的龙袍以及其他古典服饰设计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杨广 刘弗陵 司马炎 汉昭帝 宇文邕 陈宣帝 绢本设色 陈叔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弘绪年谱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刚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5-30,共6页
公元一五九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一岁。弘绪生于南京。其父道亨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弘绪祖先为江州(今江西九江)人,系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自唐宋始,世世代代居住一起,号称“义门”。传至陈绩,绍兴中,仕于安仁(... 公元一五九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一岁。弘绪生于南京。其父道亨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弘绪祖先为江州(今江西九江)人,系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自唐宋始,世世代代居住一起,号称“义门”。传至陈绩,绍兴中,仕于安仁(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因徙居之,遂为安仁人”。后弘绪祖父又迁居新建(今江西新建县),“遂为新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弘绪 明思宗 陈宣帝 南京吏部 锦江镇 考功郎中 安仁 明熹宗 右副都御史 刘宇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时北方统一南方的原因浅探
8
作者 刘万云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83-86,共4页
隋时北方统一南方的原因浅探刘万云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这是继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统一活动。关于隋统一中国的原因,许多学者多有论述,诸如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士族的衰落以及隋朝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隋时北方统一南方的原因浅探刘万云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这是继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统一活动。关于隋统一中国的原因,许多学者多有论述,诸如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士族的衰落以及隋朝正确的战略战术等。但在当时为什么由北方统一南方则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统一 颜氏家训 宇文泰 均田制 《洛阳伽蓝记》 北周 北齐书 宋书 周武帝 陈宣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座具有乡村记忆的古村——查济
9
《小城镇建设》 2016年第9期18-19,共2页
查济位于皖南泾县西端,南连黄山区,北邻青阳县。它四面环山,山为佛教名山九华山脉,有岑溪、许溪、石溪穿村而过。村依河而建,两岸及巷陌皆用石板铺砌。路随水转,曲折迂回,绵延数里。正街以外,宅第散布,高低起伏,疏朗有致,是一派天然淳... 查济位于皖南泾县西端,南连黄山区,北邻青阳县。它四面环山,山为佛教名山九华山脉,有岑溪、许溪、石溪穿村而过。村依河而建,两岸及巷陌皆用石板铺砌。路随水转,曲折迂回,绵延数里。正街以外,宅第散布,高低起伏,疏朗有致,是一派天然淳朴之田园景色。历史悠久。《查氏宗谱》记载:"显于泾则自文熙公。公生于陈宣帝太建间,及唐武德间,特荐为池,南岩二州刺史。始于震山乡菥下,遂为宣南著姓。"迄今已近一千三百年,族茂人旺,人才辈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连 岑溪 路随 四面环山 陈宣帝 青阳县 于泾 文熙 南岩 州刺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佛教第一人──智顗
10
作者 张云发 吴巨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64-67,共4页
本文对浙江佛教第一人──智一生的经历、佛学成就和深远影响作了介绍。智长期在浙江天台山传教弘法,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奠定了浙江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天台宗 天台山 浙江佛教 陈宣帝 智顗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宗派 隋文帝 陈后主 中国佛教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币面额上的数字
11
《江苏农村金融》 1990年第5期60-60,共1页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一、二、五、十这四个数字。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等次时,最高面额与其它各个等次面额间考虑为整数相权的关系,即最高面额与其它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但是,在少数国家中也有使用...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一、二、五、十这四个数字。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等次时,最高面额与其它各个等次面额间考虑为整数相权的关系,即最高面额与其它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但是,在少数国家中也有使用其它数字作面额的。使用“三”这个数字,其历史是很悠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武帝 整倍数 布货十品 相权 布币 日卜 发舞 第二套人民币 陈宣帝 《新民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之“尊”“卖”
12
作者 汪朗 《财经》 2004年第19期118-118,共1页
中国的老头儿老太太过去吃喝挺滋润。起码有些人如此。
关键词 中国 老年人 养老问题 清朝 唐朝 陈宣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统一原因浅析
13
作者 杨力军 《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47-50,共4页
隋朝初年,统一代替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那么,南北统一由谁来完成呢?本文从隋、除双方军事策略之得失,论述了南北统一,必然由北方的隋来完成。
关键词 隋朝 统一 陈宣帝 周武帝 隋文帝 军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文帝治水
14
作者 高鸣 《水利天地》 1994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刘义隆 南朝时期 刘宋 疏浚河道 江左 旱涝灾害 风景名胜 陈宣帝 石头津 南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台纪游
15
作者 藏学 《佛教文化》 1999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智者大师 天台山 陈宣帝 九华山 天台宗 大雄宝殿 珍珠丸 佛教文化 宗教政策 人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伐失败与陈朝权力运行机制的变革——兼论陈叔陵刺杀事件的缘起
16
作者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9-98,180,181,共12页
太建十年(578)吴明彻北伐失败后,陈宣帝为应对内外危机推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重构以宗王与近臣共参决策的新格局。陈叔陵凭借长期出镇方镇的经历被委以重任,任扬州刺史、大都督等职,通过掌控尚书省“执事之司”及军事力量深度介入朝政... 太建十年(578)吴明彻北伐失败后,陈宣帝为应对内外危机推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重构以宗王与近臣共参决策的新格局。陈叔陵凭借长期出镇方镇的经历被委以重任,任扬州刺史、大都督等职,通过掌控尚书省“执事之司”及军事力量深度介入朝政。陈宣帝试图以宗王参政平衡官僚集团,但其过度倚重陈叔陵导致权力结构失衡。太建十四年(582)陈宣帝驾崩后,陈叔陵刺杀储君陈叔宝未遂并发动政变,暴露出改革导致的宗王势力的失控风险。陈叔陵事件既是陈宣帝改革的直接后果,亦标志着陈朝由衰转亡的转折,折射出南朝末期权力运行机制重构与王朝崩解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叔陵 陈宣帝 陈朝 权力运行机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朝崇佛与般若三论的复兴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耀中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6-170,共5页
陈朝诸帝崇佛,其迹斑斑。“陈武龙飞,大(天)兴元福”。继位之“陈文御世,多营斋福,民百风从,其例遂广”。随后陈宣帝也一样礼佛作忏。至于后主,舍身造寺,更甚于前。流风所及,“铁市铜街、青楼紫陌,辛家黑白之里,甲第王侯之门,莫不供施”... 陈朝诸帝崇佛,其迹斑斑。“陈武龙飞,大(天)兴元福”。继位之“陈文御世,多营斋福,民百风从,其例遂广”。随后陈宣帝也一样礼佛作忏。至于后主,舍身造寺,更甚于前。流风所及,“铁市铜街、青楼紫陌,辛家黑白之里,甲第王侯之门,莫不供施”。 一 陈朝帝王漠视前弊继续礼佛的原因,其一是出于对北方的政治考虑。周武帝的灭佛,使中原大德名僧(包括公元577年后的北齐僧众)纷纷南渡。南奔的规模有时很大,如僧靖嵩“遂与同学法贵、灵偘等三百余僧,自北徂南,达于江左”。由于当时佛教已深入民间,大规模灭佛必然引起民情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高僧传 《南史》 陈朝 般若 佛教 《弘明集》 三论 崇佛 梁武帝 陈宣帝
原文传递
隔江犹唱后庭花——陈后主的人生轨迹
18
作者 孙明君 《文史知识》 2016年第12期30-36,共7页
陈叔宝(553-604),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末代皇帝,后世称为陈后主。叔宝祖父陈道谈,陈武帝陈霸先之兄,梁东宫直阁将军,卒于侯景之乱。叔宝父陈顼(530-582),即高宗陈宣帝,字绍世。陈霸先之侄,陈文帝陈... 陈叔宝(553-604),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末代皇帝,后世称为陈后主。叔宝祖父陈道谈,陈武帝陈霸先之兄,梁东宫直阁将军,卒于侯景之乱。叔宝父陈顼(530-582),即高宗陈宣帝,字绍世。陈霸先之侄,陈文帝陈蒨之弟。陈顼公元568年即位,在位十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叔宝 陈霸先 陈顼 陈武帝 陈宣帝 后庭花 侯景之乱 元秀 末代皇帝 陈蒨
原文传递
南北朝交聘礼仪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友敏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4-154,共11页
南北朝交聘礼仪考王友敏南北朝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史上由疆域幅裂、列国并峙局面复归于大一统的几个关键时期之一。在一百七十年间(公元420~589年),各敌对政权之间轩驰鹜、使者络绎的场面,同干戈日寻、战云纷的... 南北朝交聘礼仪考王友敏南北朝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史上由疆域幅裂、列国并峙局面复归于大一统的几个关键时期之一。在一百七十年间(公元420~589年),各敌对政权之间轩驰鹜、使者络绎的场面,同干戈日寻、战云纷的场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极为奇特的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武帝 交聘 多民族国家 主客郎 王敬则 陈文帝 天统 阳斐 陈宣帝 北使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中的桃叶渡
20
作者 严中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5,共2页
《红楼梦》中的桃叶渡严中《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怀古绝句十首》中有一首《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那么这桃叶渡在何处呢?桃叶渡是南京的一处著名的胜迹,但... 《红楼梦》中的桃叶渡严中《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怀古绝句十首》中有一首《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那么这桃叶渡在何处呢?桃叶渡是南京的一处著名的胜迹,但它位于南京何处?历来众说纷纭。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桃叶渡 王献之 吴敬梓 秦淮 江宁县 明万历 《通志》 曹雪芹 陈宣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