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自适应建模技术研究
1
作者 高志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8,共7页
为解决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传统二维设计工作效率低、三维可视化和成果交付手段不足等难题,基于GIS+BIM技术,采用B/S架构研发陆路交通工程综合选线系统声屏障建模与设计模块。系统接入地理地质基础数据服务,在数字地球上加载海量多元异... 为解决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传统二维设计工作效率低、三维可视化和成果交付手段不足等难题,基于GIS+BIM技术,采用B/S架构研发陆路交通工程综合选线系统声屏障建模与设计模块。系统接入地理地质基础数据服务,在数字地球上加载海量多元异构数据,创建地理地质场景。系统根据建模参数和地形地质条件,实现陆路交通工程路基、桥梁、隧道、车站、附属设施等主要构筑物快速建模。依据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通用图,构建声屏障通用模型库;总结声屏障设置原则;通过GIS软件标准化处理或遥感解译处理,形成居民建筑物标准矢量数据;基于系统坐标转换和投影计算能力,总结提炼声屏障自适应布设算法;依据声屏障设置原则,实现声屏障自适应建模功能,并具备更新和修改功能,同时完成声屏障工程数量统计。系统对于陆路交通工程100 km项目完成声屏障自适应建模仅需1~3 min,显著提高陆路交通工程声屏障设计工作效率,扩展了声屏障三维可视化和成果交付手段,为方案比选和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成果丰富了陆路交通项目声屏障三维数据资产与成果应用,完善陆路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作业体系,实现陆路交通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 声屏障 数字地球 构筑物 模型库 设置原则 自适应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研究
2
作者 张凯翔 姚洪锡 +3 位作者 柏华军 谢浩 李慈航 马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共10页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实现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智能化升级,建立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等多...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实现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智能化升级,建立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等多视角详述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多源遥感地质调查技术高频关键词及其关联度,并通过分类统计定量化分析得出研究热点、关联性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正由“图谱测量”向“图谱与几何测量”逐步转变,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伴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本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推动着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智能化发展。未来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必然是围绕“空-天-地”协同应用,针对不同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综合研究不同人工智能算法在各种遥感解译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因此,采用系统分析法梳理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智能升级流程和算法映射关系,从数据智能治理、解译知识库制作、智能解译模型、智能校核验证、成果集成管理五大关键技术点,建立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 遥感地质调查 人工智能 文献计量 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造价大数据平台研发及应用
3
作者 朱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7,共9页
陆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组成复杂,费用占总体直接工程投资的比例约30%,且随着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呈上升趋势。为有效利用陆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的实时造价信息及历史工程数据,构建行业造价知识体系,同时为造价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研发陆... 陆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组成复杂,费用占总体直接工程投资的比例约30%,且随着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呈上升趋势。为有效利用陆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的实时造价信息及历史工程数据,构建行业造价知识体系,同时为造价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研发陆路交通工程机电系统造价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机电系统造价数据的特点,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系统研究思路,构建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建模→决策应用”研究框架。首先通过编码规范将设备主材数据信息标准化,针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数据清洗;然后基于Elastic Search搜索引擎和机电系统设备主材规则构建主材设备分词和知识模型;最后通过采用前后端分离的B/S架构,基于分布式Redis和国产达梦数据库的文件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开发,实现材料设备信息驾驶舱、信息价、设计价实时查询检索及材料设备自动载价等功能。依托合肥新桥机场S1线项目进行有效性验证,验证系统能有效实现价格的实时匹配及输出。本研究旨在探讨造价大数据在陆路交通机电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为陆路交通建设领域的类似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 机电系统 大数据 材料设备编码 弹性搜索 分词 自动载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和关联规则的陆路交通工程间接勘察技术方案决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国华 韩兆阳 马彩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勘察技术方案的决策是开展陆路交通工程勘察的首要工作,然而在不同的勘察阶段,由于成本、效率、效果等需求不同,对勘察技术及手段的要求也不同。现阶段勘察技术的选取长期单纯地依赖从业者经验,导致其无法满足信息化、智能化勘察的需求... 勘察技术方案的决策是开展陆路交通工程勘察的首要工作,然而在不同的勘察阶段,由于成本、效率、效果等需求不同,对勘察技术及手段的要求也不同。现阶段勘察技术的选取长期单纯地依赖从业者经验,导致其无法满足信息化、智能化勘察的需求;同时,实用的新型勘察技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导致工程实践中无法及时融入。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结合新技术,制定更加精准、高效的勘察方案。将层次分析法和关联规则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者的间接勘察技术方案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勘察技术本身具备的特性和目标地区地层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主要的勘察类别;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该类别中满足勘察准确性、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的最佳勘察技术;最后,运用关联规则围绕最佳勘察技术补齐在应用中存在的短板,综合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实践结果,构建间接勘察技术组合方案。通过本决策方法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减小了勘察技术选择的随意性,据此建立的间接勘察技术组合方案符合现场需求和实践经验,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勘察 组合方案 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工程智能综合勘察技术体系研究
5
作者 韩兆阳 张国华 +6 位作者 王涌宇 谢众智 师学明 孙乃泉 姚洪锡 蒋道君 张凯翔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7,56,共14页
在我国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一体化整合效果欠佳、勘察数据采集数字化程度及人工解译效率低、多源异构数据成果制作及三维数字化表征困难等问题愈发突出,智能化转型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 在我国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一体化整合效果欠佳、勘察数据采集数字化程度及人工解译效率低、多源异构数据成果制作及三维数字化表征困难等问题愈发突出,智能化转型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陆路交通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特点及技术需求,依据现有智能勘察关键技术方法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智能勘察技术和传统勘察技术的有效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智能综合勘察的内涵、特征、要素和概念,最终构建了系统化的智能综合勘察技术体系。本研究可为工程地质勘察领域的技术升级和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潜在的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 智能勘察技术 空天地一体化 协同机制 智能综合勘察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