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奥宗光与“陆奥外交” 被引量:4
1
作者 戚其章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6年第5期4-9,共6页
陆奥宗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在其外交大臣任内施展外交手段,发动了甲午侵华战争。故这一时期的日本外交被称为“陆奥外交”。“陆奥外交”决不是非侵略性质的“和平外交”,而是预谋战争的“开战外交”。它执行的是一... 陆奥宗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在其外交大臣任内施展外交手段,发动了甲午侵华战争。故这一时期的日本外交被称为“陆奥外交”。“陆奥外交”决不是非侵略性质的“和平外交”,而是预谋战争的“开战外交”。它执行的是一种“傍强”的外交路线,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做靠山,远交近攻。“二战”以后,日本对其侵略亚洲各国的罪行从未进行认真的反省,有一些人认为日本战败乃是背离“明治遗产”、即“陆奥外交”指导的结果,力图将日本外交又拉回到“陆奥外交”的“傍强”路线上来,值得世人关注和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奥宗光 陆奥外交
原文传递
英国与甲午战争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树好 《学海》 1997年第1期87-90,共4页
英国与甲午战争赵树好发生在1894—1895年间的中日甲午战争,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此,一般人了解不多,国内外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拟依据大量资料,对英国在甲午战争初期、中期、后期的活... 英国与甲午战争赵树好发生在1894—1895年间的中日甲午战争,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此,一般人了解不多,国内外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拟依据大量资料,对英国在甲午战争初期、中期、后期的活动影响(1894·5—18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府 英国政府 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三国干涉还辽 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 总理衙门 李鸿章 陆奥宗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顺大屠杀真相再考 被引量:4
3
作者 戚其章 《东岳论丛》 2001年第1期37-43,共7页
18 94年 11月 2 1日至 2 4日 ,日本军队在旅顺制造了屠杀 2 0 0 0 0余人的大惨案 ,事实具在 ,不容抵赖。日本政府决定采取不承认主义 ,精心炮制了一份《辩护书》 ,以掩盖其违反战争法规的惨暴罪行。近年来 ,日本国内仍有少数人撰文 ,重... 18 94年 11月 2 1日至 2 4日 ,日本军队在旅顺制造了屠杀 2 0 0 0 0余人的大惨案 ,事实具在 ,不容抵赖。日本政府决定采取不承认主义 ,精心炮制了一份《辩护书》 ,以掩盖其违反战争法规的惨暴罪行。近年来 ,日本国内仍有少数人撰文 ,重复当年日本政府的论调 ,否认日军在旅顺连续屠戮四天的骇人暴行。本文作者于 15年前曾著文对旅顺大屠杀之真相进行考证 ,今再根据英国船员艾伦的目击记及美国《世界报》随军记者克里尔曼的报道 ,证以当年旅顺目击者的口述证词以及众多日本参战者的战场日记和记述 ,考定 :(1)日军在旅顺连续屠杀四天 ,(2 )屠杀 2万余人 ,(3)旅顺日军最高指挥官大山岩是此次大屠杀的元凶和最高责任者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顺大屠杀 国际公法 大山岩 陆奥宗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的外交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戚其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30-38,共9页
日本为发动甲午侵华战争而采取了一系列外交策略。因为当他借口朝鲜问题而准备挑起衅端时,面对的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由于英俄对峙成为远东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日本既要实施其既定的战争方针,又要周旋于英俄两大强国之间,... 日本为发动甲午侵华战争而采取了一系列外交策略。因为当他借口朝鲜问题而准备挑起衅端时,面对的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由于英俄对峙成为远东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日本既要实施其既定的战争方针,又要周旋于英俄两大强国之间,确乎没有高明而巧妙的外交手段是不行的。本文拟就日本对付英俄两国、特别是英国的外交策略略述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日本政府 英国政府 外交策略 陆奥宗光 论日 英俄 侵华战争 合调 远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戚其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2-21,共10页
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中,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此时期的中外关系主要包括:(一)战前的中外关系(由朝鲜问题引起的中外交涉);(二)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三)战后的中外关系(围绕三国干涉还辽而进行的中外交涉).对于第一、第三... 在近代中外关系史中,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此时期的中外关系主要包括:(一)战前的中外关系(由朝鲜问题引起的中外交涉);(二)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三)战后的中外关系(围绕三国干涉还辽而进行的中外交涉).对于第一、第三两项,有关论著多有涉及.故暂可不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关系 日本政府 甲午战争 清政府 俄国 李鸿章 英国政府 陆奥宗光 高升号 中日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帆楼下晚涛哀”:细说《马关条约》谈判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仲丹 《唯实》 2015年第7期80-83,共4页
春帆楼本是日本马关(今日本下关)市红石山下海边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其突然间名噪天下,载入史册,皆是因为在1895年的三四月间,李鸿章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与日本代表在这里谈判,双方签订了对中日两国影响巨大的《马关条约》。要了解这一... 春帆楼本是日本马关(今日本下关)市红石山下海边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其突然间名噪天下,载入史册,皆是因为在1895年的三四月间,李鸿章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与日本代表在这里谈判,双方签订了对中日两国影响巨大的《马关条约》。要了解这一条约以及决定条约内容的这场谈判,还要从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说起。1894年6月,日本先是利用朝鲜内乱,鼓动中国派兵入朝。紧接着,日本也派兵进入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关条约》 红石山 伊藤博文 马关 陆奥宗光 李经方 北洋海军 邵友濂 光绪皇帝 德璀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日外交的历史性启示
7
作者 石培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57-64,107,共9页
日本国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它们力图步西方列强的后尘,实施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与掠夺,而日趋衰败的满清王朝则成了它的主要目标。 早在1870年10月,刚走上“维新”道路的日本,即派遣其使臣柳原前光等... 日本国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它们力图步西方列强的后尘,实施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与掠夺,而日趋衰败的满清王朝则成了它的主要目标。 早在1870年10月,刚走上“维新”道路的日本,即派遣其使臣柳原前光等人来华交涉“通商事宜”,企图效法西方列强插足中国的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总理衙门 日本 伊藤博文 近代中日 清王朝 陆奥宗光 清政府 西方列强 光绪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铁路与远东国际关系
8
作者 祝曙光 《韩国研究论丛》 2004年第1期169-185,共17页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及欧美列强围绕满洲及朝鲜半岛的铁路权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使远东国际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并导致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方结盟,即日英同盟的产生。朝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华夷国际秩序的框架内,中国一直...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及欧美列强围绕满洲及朝鲜半岛的铁路权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使远东国际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并导致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方结盟,即日英同盟的产生。朝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华夷国际秩序的框架内,中国一直保持着对朝鲜的宗主权。鸦片战争对华夷国际秩序产生了第一次重大冲击,日本及欧美列强在侵略中国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欧美列强 战略地位 标准轨距 华夷 国际秩序 陆奥宗光 小村寿太郎 桂太郎 仁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
9
作者 关捷 《呼兰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35-39,共5页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的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的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发指.怎样看待这页历史,如何认清日本政界千方百计地缩小其影响,甚至粗暴地篡改历史等问题,确实值得研究和澄清.一、日军前线指挥官亲自部署了旅顺大屠杀对1894年11月21日~25日,日军在旅顺之大屠杀,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皆认为是日军“自发”的“报复”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首驳“自发论”:(一)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于战前命令自己的部下:如果见到敌兵(清兵)一个不留,哪怕是放下武器之士兵也不要放过.(二)日军进犯旅顺前,山地曾下令:“抓住非战斗员也要杀掉”.言外之意:可以屠杀无辜百姓.按:以上两条表明,日军在旅顺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屠杀,是其将领下达总动员令后之行为.(三)山地元治在旅顺清楚知道日军第三联队肆意屠杀放下武器的清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对此,他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嘱咐官兵对屠杀之事“不允轻易对外泄露”.(四)外国记者指出:日军之屠杀,其统帅却视而不见,“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美国记者James·Creei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屠杀 旅顺 日本政府 陆奥宗光 指挥官 大连地区 外务大臣 伊藤博文 妇女儿童 大连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洪茂 郑毅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0年第1期46-51,12,共7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远东国际关系异常错综复杂,西方列强在这一地区竞相角逐,十分激烈。1894年7月,日本蓄意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战争历时半年多,最后以签订使中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而结束。条...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远东国际关系异常错综复杂,西方列强在这一地区竞相角逐,十分激烈。1894年7月,日本蓄意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战争历时半年多,最后以签订使中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而结束。条约内容一径披露,立即招致俄德法三国联合干涉,从而使刚刚趋于稳定的远东局势再度紧张,呈现出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干涉事件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其影响却持续达十年之久,直至爆发日俄战争。为此,本文想就此作些初步探索,以期获得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干涉还辽 国际关系 割地赔款 《马关条约》 西伯利亚铁路 俄德 陆奥宗光 扩军计划 旅大租地续约 驻日公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沙俄与甲午战争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米庆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6-44,共9页
再论沙俄与甲午战争的关系米庆余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但背后也隐藏着列强的阴影。当年的沙皇俄国,便是一个企图渔利者。1979年,笔者发表过有关文章,认为日本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同沙皇俄国的暗中... 再论沙俄与甲午战争的关系米庆余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但背后也隐藏着列强的阴影。当年的沙皇俄国,便是一个企图渔利者。1979年,笔者发表过有关文章,认为日本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同沙皇俄国的暗中纵容是分不开的。时至中日马关议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陆奥宗光 日本外务省 李鸿章 远东政策 沙俄政府 日本政府 沙皇俄国 外交文书 中日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惠萍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62-67,共6页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杨惠萍1894年,日本发动了旨在彻底制服中国,统治并掠夺中国的甲午战争。开战伊始,日本丝毫不考虑和谈问题,而清政府对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其内部态度不一,有的主张一战到底,有的主张和谈。因此,在...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杨惠萍1894年,日本发动了旨在彻底制服中国,统治并掠夺中国的甲午战争。开战伊始,日本丝毫不考虑和谈问题,而清政府对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其内部态度不一,有的主张一战到底,有的主张和谈。因此,在整个战争中,战与和的问题不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政府 甲午战争 清政府 外交文书 谈判 陆奥宗光 大连湾 伊藤博文 中日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日本侵略与吞并朝鲜 被引量:2
13
作者 南昌龙 《外国问题研究》 1984年第3期43-51,共9页
1876——910年,日本侵略与吞并朝鲜,这是朝日近代史上一件大事。本文仅就它的历史,略作试述。一 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向西方学有成效。可是,早在1955年12月郭沫若率领中国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时,在早稻田大学作了题为《中日文化... 1876——910年,日本侵略与吞并朝鲜,这是朝日近代史上一件大事。本文仅就它的历史,略作试述。一 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向西方学有成效。可是,早在1955年12月郭沫若率领中国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时,在早稻田大学作了题为《中日文化之交流》的报告中指出:“日本从西方引进了许多文化,但也输入了多余的东西,那就是侵略主义。”这段话给予我们很大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略 朝鲜人 李完用 明治政府 江华条约 中日文化 理事官 早稻田大学 陆奥宗光 中国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世灿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0-55,66,共7页
丁汝昌统带北洋舰队十多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评价丁汝昌,主要看他在甲午战争时期的表现。我认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有功亦有过,功与过相比,过是主要的。 本着对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应做全面分析的精神,本文对丁汝昌在这次... 丁汝昌统带北洋舰队十多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评价丁汝昌,主要看他在甲午战争时期的表现。我认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有功亦有过,功与过相比,过是主要的。 本着对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应做全面分析的精神,本文对丁汝昌在这次战争中的主要表现,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诸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汝昌 丰岛海战 海军提督 黄海海战 陆奥宗光 避战 东方兵事纪略 方伯谦 济远 汉纳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一八九四年日本出兵朝鲜的侵略实质
15
作者 徐玲 《日本研究》 1986年第1期37-41,共5页
1894年1月朝鲜东学道道徒全臻准领导全罗道古阜郡农民首举义旗.在'辅国安民'、'尽灭权贵''逐灭洋赓'的口号下,
关键词 东学道 辅国 陆奥宗光 中日甲午战争 宗属 《天津条约》 利益均衡 伊藤博文 中朝 壬午兵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午战争前的朝鲜问题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南昌龙 《外国问题研究》 1984年第4期47-53,共7页
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方面遭受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另一方面却得到英美的帮助和支持,侵略近邻的朝鲜和中国。关于甲午战争前的朝鲜问题与中日关系,国内外史学界持论轩轾。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谈己见。
关键词 朝鲜问题 中日关系 江华条约 开化派 宗藩关系 中朝 大久保利通 陆奥宗光 八年 甲申政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兼论“万忠墓”清理出的新罪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152-154,共3页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发指。怎样看待这页历史,如何认清日本政界千方百计地缩小其影响,甚至粗暴地篡改历史等问题,今天是应该澄清的时候了。 一、日军前线指挥官亲自部署了旅顺大屠杀 对1894年11月21~25日日军在旅顺之大屠杀,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皆认为是日军“自发”的“报复”行为。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驳“自发论”: (一)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于战前命令部下:“如果见到敌兵(清兵)一个不留”。 (二)日军进犯旅顺前,山地曾下令:“抓住非战斗员也要杀掉”。 (三)山地元治在旅顺清楚知道日军第三联队肆意屠杀放下武器的清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对此,他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嘱咐官兵对屠杀之事“不许轻易对外泄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顺大屠杀 清理出 日本政府 大连地区 外国记者 陆奥宗光 外务大臣 甲午战争 妇女儿童 泰晤士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清政府割让台湾之缘由
18
作者 马自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7-82,共6页
近年来,台湾有些人不断鼓吹“独立”,其理由之一就是:“台湾自来就一直被清廷列在荒外地区而备受忽略”,“马关条约意味着中国对台湾边陲之忽视,弃置不顾……,中国已出卖台湾给强邻日本,”等等。然而,事实完全不是如此。本文拟就清政府... 近年来,台湾有些人不断鼓吹“独立”,其理由之一就是:“台湾自来就一直被清廷列在荒外地区而备受忽略”,“马关条约意味着中国对台湾边陲之忽视,弃置不顾……,中国已出卖台湾给强邻日本,”等等。然而,事实完全不是如此。本文拟就清政府之所以在《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清政府 日本 李鸿章 陆奥宗光 中日战争 伊藤博文 甲午战争 威海卫 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蹇蹇录》看日本侵华的诡秘逻辑
19
作者 孙立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担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撰写的个人外交回忆录——《蹇蹇录》,不仅自供了当年日本决策层策划、发动、推进甲午战争的"真相"和"奥秘",而且揭示了日本完胜中国的真正原因。前者包括:"师出有...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担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撰写的个人外交回忆录——《蹇蹇录》,不仅自供了当年日本决策层策划、发动、推进甲午战争的"真相"和"奥秘",而且揭示了日本完胜中国的真正原因。前者包括:"师出有名"的欺世说辞;排除"干涉"的狡黠手法;危机公关的下作手段;逼吞苦果的鬼蜮伎俩。后者系指:日本获胜除了靠坚船利炮等军事"硬实力"外,还靠外交运作、人才储备、舆论宣传、情报刺探、国际法运用等"软实力"。这一探讨,不仅有助于评估陆奥宗光及"陆奥外交"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总结和汲取中日甲午战争的惨痛历史教训,尤其对洞察日本侵华的诡秘逻辑,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蹇蹇录》 陆奥宗光 甲午战争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村寿太郎与1893—1895年的日本对华外交
20
作者 刘国勤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3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陆奥宗光 日本外务省 清政府 中国东北地区 外交思想 日本政府 甲午战争 外交活动 辽东半岛 伊藤博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