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奥宗光与“陆奥外交” |
戚其章
|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
2006 |
4
|
|
2
|
英国与甲午战争 |
赵树好
|
《学海》
|
1997 |
4
|
|
3
|
旅顺大屠杀真相再考 |
戚其章
|
《东岳论丛》
|
2001 |
4
|
|
4
|
论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的外交策略 |
戚其章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5
|
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 |
戚其章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6
|
“春帆楼下晚涛哀”:细说《马关条约》谈判 |
陈仲丹
|
《唯实》
|
2015 |
1
|
|
7
|
近代中日外交的历史性启示 |
石培华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8
|
朝鲜铁路与远东国际关系 |
祝曙光
|
《韩国研究论丛》
|
2004 |
0 |
|
9
|
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 |
关捷
|
《呼兰师专学报》
|
1996 |
0 |
|
10
|
试析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 |
郭洪茂
郑毅
|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
1990 |
4
|
|
11
|
再论沙俄与甲午战争的关系 |
米庆余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2
|
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 |
杨惠萍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2
|
|
13
|
简述日本侵略与吞并朝鲜 |
南昌龙
|
《外国问题研究》
|
1984 |
2
|
|
14
|
论甲午战争时期的丁汝昌 |
梁世灿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5
|
略论一八九四年日本出兵朝鲜的侵略实质 |
徐玲
|
《日本研究》
|
1986 |
0 |
|
16
|
甲午战争前的朝鲜问题与中日关系 |
南昌龙
|
《外国问题研究》
|
1984 |
1
|
|
17
|
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兼论“万忠墓”清理出的新罪证 |
关捷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18
|
析清政府割让台湾之缘由 |
马自毅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9
|
从《蹇蹇录》看日本侵华的诡秘逻辑 |
孙立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0
|
小村寿太郎与1893—1895年的日本对华外交 |
刘国勤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