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者治乡的理念与实践——以陆世仪《治乡三约》与陈瑚《蔚村三约》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展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乡约作为传统时代基层社会自治与管治的重要形式,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往往不同步。乡治方案越完善,乡约条文越具体,对行约条件的要求就越高,最终落实与持续的可能性反而降低。明清之际由两位关系密切的太仓儒者陆世仪与陈瑚分别设计的《治... 乡约作为传统时代基层社会自治与管治的重要形式,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往往不同步。乡治方案越完善,乡约条文越具体,对行约条件的要求就越高,最终落实与持续的可能性反而降低。明清之际由两位关系密切的太仓儒者陆世仪与陈瑚分别设计的《治乡三约》和《蔚村三约》恰成对照。前者是陆世仪基于明末乡里社会失序与对传统乡约单一教化职能的不满,经与学友反复商讨而创制,其以乡约统摄社学、社仓、保甲的复合型乡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乡里的自治权,这是此约历来备受揄扬的理论创新之处,却也因职能过分扩张而成为限制其实行的主要原因。后者则是明清易代之后众学友在陈瑚的主导下,切合蔚村农事不兴、文教不显的特点而拟定,仅以“孝弟、力田、行善”为原则,返归于乡约教化的本旨,最终经多方筹谋而获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陈瑚 《治乡三约》 《蔚村三约》 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然论道与史册昭垂:清儒陆世仪名位流变及从祀考
2
作者 张清文 刘心怡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6-44,共9页
或承尊朱黜王等门户之见,清理学家陆陇其等对陆世仪人物及儒家义理观褒贬交杂。陆氏身故后,太仓州士绅尊其为乡贤,并陪祀书院,又经《思辨录》等刊著流播,全祖望、唐受祺作传宣弘,陆氏声名更为显扬。光绪元年(1875),应地方州奏疏题请,清... 或承尊朱黜王等门户之见,清理学家陆陇其等对陆世仪人物及儒家义理观褒贬交杂。陆氏身故后,太仓州士绅尊其为乡贤,并陪祀书院,又经《思辨录》等刊著流播,全祖望、唐受祺作传宣弘,陆氏声名更为显扬。光绪元年(1875),应地方州奏疏题请,清廷准将其从祀孔庙,陆世仪以乡贤之身得以增祀,由一介地方生员跃居成为儒家主流。清末世乱时危,清廷多以理学名儒从祀,以延揽程朱学从众,而陆氏持论中允,治学驳杂,“不废陆王”,后得《国朝学案小识》为之构建理学道统谱系,塑其为清道统正宗。学术、政治互通纠葛中,陆世仪人物形象渐跃升为清国家正统,成为清廷权力与江南地域性力量共同构塑的孔门圣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清代学术 孔庙从祀 理学 江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气是理”与“道赅理气”——陆世仪与戴震理气论之比较
3
作者 王家明 《人文天下》 2024年第6期63-69,共7页
陆世仪提出“太极是阴阳所以动静者”,严分形上形下,又以朱子“逻辑在先说”为底色,从使物成物的角度确立理之价值在先。同时,在“理先气后”的基础上讲“即气是理”,反过来“即气是理”也是分言理气的前提,一而二、二而一,辩证地讨论... 陆世仪提出“太极是阴阳所以动静者”,严分形上形下,又以朱子“逻辑在先说”为底色,从使物成物的角度确立理之价值在先。同时,在“理先气后”的基础上讲“即气是理”,反过来“即气是理”也是分言理气的前提,一而二、二而一,辩证地讨论理气问题。戴震将理解释为物物不同之分理,消解其实体性,并于万物井然有序的条理状态中提炼出“理”的善之所在,主张以赅载理气的“道”来代替“天理”为最高实体。两种理论都出于对真实世界的重视,是反对虚静空寂之学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戴震 即气是理 道赅理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4
作者 赵化雨 朱光磊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66-175,262,共11页
明末大儒陆世仪的乡村治理思想,体现在他的理论专著《治乡三约》中。他最有建设性的内容设计,便是将乡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即把乡约、社学、社仓、保甲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合作性事务和独立性事务可以统筹陆世仪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虚... 明末大儒陆世仪的乡村治理思想,体现在他的理论专著《治乡三约》中。他最有建设性的内容设计,便是将乡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即把乡约、社学、社仓、保甲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合作性事务和独立性事务可以统筹陆世仪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虚实结合、选人与用人并重、考核与监督并举,是陆氏乡村治理思想的三个鲜明特征。研究陆世仪的乡治思想对于当代全面振兴乡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乡村治理 《治乡三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陇其、陆世仪朱子学思想比较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余龙生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1,共4页
陆陇其与陆世仪是清初享有殊荣的理学家,被时人并称为"二陆"。他们基于对当时学术的反思和现实的需要,积极阐扬朱子思想,力主向传统朱子学复归,对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和朱子学的复兴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朱子学思想上,他... 陆陇其与陆世仪是清初享有殊荣的理学家,被时人并称为"二陆"。他们基于对当时学术的反思和现实的需要,积极阐扬朱子思想,力主向传统朱子学复归,对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和朱子学的复兴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朱子学思想上,他们都有着实学倾向,主张理气合一和强调躬行践履,但在对太极的阐发、对心学的态度和对居敬的理解上又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其 陆世仪 朱子学思想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陆世仪对朱熹“理先气后”的诠释及其学术史价值--兼论冯友兰、唐君毅与牟宗三的诠释 被引量:2
6
作者 乐爱国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7,247,共9页
朱熹讲理气不离不杂,并进一步讲"理先气后"。明代蔡清不赞同朱熹讲理先气后,罗钦顺质疑朱熹的"理与气决是二物",实际上包含了对理先气后的否定。明末清初的陆世仪不同意蔡清、罗钦顺的观点,强调朱熹既讲理气不离不... 朱熹讲理气不离不杂,并进一步讲"理先气后"。明代蔡清不赞同朱熹讲理先气后,罗钦顺质疑朱熹的"理与气决是二物",实际上包含了对理先气后的否定。明末清初的陆世仪不同意蔡清、罗钦顺的观点,强调朱熹既讲理气不离不杂、理在气中,又讲理先气后,并把理先气后诠释为"所以然在先"。现代学者冯友兰把朱熹的理先气后诠释为"逻辑在先",唐君毅诠释为"形上之先",牟宗三诠释为"形而上的先在"。这实际上构成了围绕着朱熹的理先气后而展开的学术脉络,其中,陆世仪的诠释承前启后,开现代诠释理先气后之先河。分析陆世仪、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的诠释及其间的异同,有助于对朱熹的理先气后作出更深入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先气后 陆世仪 冯友兰 唐君毅 牟宗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陆世仪“气质性善”人性论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元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6,共7页
在复兴"朱学"的思潮中,明末清初思想家陆世仪不唯力推"朱学"的流衍,而且还改造和完善了"朱学",于人性论方面尤为突出。陆世仪立足于气质论性,提出不少新的观点:"义理即在气质",义理是"气... 在复兴"朱学"的思潮中,明末清初思想家陆世仪不唯力推"朱学"的流衍,而且还改造和完善了"朱学",于人性论方面尤为突出。陆世仪立足于气质论性,提出不少新的观点:"义理即在气质",义理是"气质中之合宜而有条理者","即恒处便是善","性兼理气";人与物之根本区别在于"人可以学问",可以"变化气质",而"物不可以学问"。陆世仪实现了对程朱"义理、气质"人性二元论的系统改造,从而建立起"气质性善"人性一元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儒家人性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人性论 义理之性 气质之性 朱熹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陆世仪的经世理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武才娃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陆世仪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其理学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将“内圣”之学转化为“外王”之功 ,高扬“切于用世” ,认为“理学不知一贯 ,则害及于身心 ;经济不知一贯 ,则害及于家国天下”。指出“封建、井田、学校三者 ,致治... 陆世仪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其理学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将“内圣”之学转化为“外王”之功 ,高扬“切于用世” ,认为“理学不知一贯 ,则害及于身心 ;经济不知一贯 ,则害及于家国天下”。指出“封建、井田、学校三者 ,致治之大纲。后世若欲治平道理 ,总不出此”。告诫“今人所当学者 ,正不止六艺 ,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 ,皆切于用世 ,不可不讲” ,故士大夫应在政治、经济、教育上“经邦济世”。陆世仪作为明遗 ,既不仕清 ,又不隐遁出世 ,而是“以道自任” ,关心天下利弊、民生 ,把“理学”与“经济”统一起来 ,由理论引入实践 ,体现出清初学术重经世致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理学 经济 经邦济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治学取向与对礼的体认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存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6-72,共7页
有清一代经学的复兴,以礼学的兴起发其先声。清初诸大儒惩于晚明王学的流弊,倡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之说,且在此学术潮流的蕴育下,致力于复兴礼学的努力。作为开风气者,陆世仪在对程朱、陆王学说加以反思的基础上,致力于六艺实学的倡... 有清一代经学的复兴,以礼学的兴起发其先声。清初诸大儒惩于晚明王学的流弊,倡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之说,且在此学术潮流的蕴育下,致力于复兴礼学的努力。作为开风气者,陆世仪在对程朱、陆王学说加以反思的基础上,致力于六艺实学的倡导;而其所倡导的“切于世用”六艺实学,其落脚点乃在于对礼的阐发上。陆世仪不仅对礼能有所体认,而且还将其思想运之于实践,《宗祭礼》与《治乡三约》的结撰,即是其践履的反映。陆世仪为学取向的确立和对礼的体认践履,对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和礼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六艺实学 思辨录 家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的山水诗简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志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陆世仪作为学者,学行品格与顾炎武、黄宗羲相埒;作为志士,他亲身参与过抵御清兵的战斗;作为诗人,他承续娄东文风而将其发扬光大。他以吴中幽秀风物为题材的山水诗,郁怒勃发,生机盎然,表现出一代儒学大师婉约深情、超逸旷达的博大胸襟。
关键词 陆世仪 学术思想 山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思想浅论
11
作者 侯德仁 王俊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8期5-8,共4页
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理学家,陆世仪在理气论和人性论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断,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来的思想界一直产生着影响,因而以他为首的"桴亭学派"也成为明清之际重要的学派之一。但实际上,陆世仪关于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 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理学家,陆世仪在理气论和人性论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断,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来的思想界一直产生着影响,因而以他为首的"桴亭学派"也成为明清之际重要的学派之一。但实际上,陆世仪关于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思想更有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人才思想探微
12
作者 张锐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0,126,共4页
陆世仪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曾从理论到实践创立了不少经典的学说和论断,可以说是既有"经世理学"的丰厚著述,也有济世兴邦、关注民生的重要主张,其中同样不乏宝贵的人才思想的理论成果,循着陆世仪实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陆世仪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曾从理论到实践创立了不少经典的学说和论断,可以说是既有"经世理学"的丰厚著述,也有济世兴邦、关注民生的重要主张,其中同样不乏宝贵的人才思想的理论成果,循着陆世仪实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去真实地抽绎和梳理其人才思想的理论积淀和社会片段,可为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和人才理论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经世致用 人才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儒陆世仪教育理念探析及其当代价值
13
作者 范晓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34,共5页
本文以《思辨录》为依据,探析清儒陆世仪的教育理念,他以扬善性、勤正念为立足点,重点分析少年接受教育的心理机制,并强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去其外诱,全其真纯"的重要条件。他的教育思想蕴涵着当代教育的精神,放在今天依然具... 本文以《思辨录》为依据,探析清儒陆世仪的教育理念,他以扬善性、勤正念为立足点,重点分析少年接受教育的心理机制,并强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去其外诱,全其真纯"的重要条件。他的教育思想蕴涵着当代教育的精神,放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为当代素质教育中提倡的兴趣培养、责任感培养等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应引起学界同仁的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教育理念 理学分析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的“尽性”思想探析
14
作者 陆元祥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陆世仪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其思想的光芒因被王夫之、顾炎武等思想大家所掩而不彰,然其学术成就却毫不逊色。陆世仪继承、改造和发展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勤正念"、"无善便是恶"等令人耳目一新... 陆世仪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其思想的光芒因被王夫之、顾炎武等思想大家所掩而不彰,然其学术成就却毫不逊色。陆世仪继承、改造和发展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勤正念"、"无善便是恶"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建构起了较系统的"尽性"思想体系。陆世仪的"尽性"思想在当时具有开拓性,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尽性 道德修养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儒陆世仪琴事考述
15
作者 范晓利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5-18,共4页
陆世仪在《思辨录》中明确提出琴学主张并切实践行于人生。他经常与友人雅集唱和,为善琴者作传,彰显儒者情怀的同时也为琴坛上"儒派"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在多位如陆世仪一样的儒者不经意间的推动下,琴坛之"儒派&q... 陆世仪在《思辨录》中明确提出琴学主张并切实践行于人生。他经常与友人雅集唱和,为善琴者作传,彰显儒者情怀的同时也为琴坛上"儒派"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在多位如陆世仪一样的儒者不经意间的推动下,琴坛之"儒派"虽无意立派,专精古琴演奏的艺术家们亦偶有微词,但是终被琴人认可。遗憾的是,此事为当代学界同仁忽略良久。考证陆世仪的琴事活动,考察古琴艺术与其人生之渊源,不仅是琴学界的课题,也是对陆世仪儒学思想的有益补充,极具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琴事 “儒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儒陆世仪的琴学思想
16
作者 范晓利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26-30,共5页
分析清儒陆世仪的琴学思想可以从琴事活动、琴学主张与思想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曾创琴曲《采芝操》,主张学子应当时时操琴,但不必十分究心于琴事,以免有亏正业;其二、结合儒典从演奏技法、曲调音色、琴学流派三个方面批评清代琴坛,... 分析清儒陆世仪的琴学思想可以从琴事活动、琴学主张与思想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曾创琴曲《采芝操》,主张学子应当时时操琴,但不必十分究心于琴事,以免有亏正业;其二、结合儒典从演奏技法、曲调音色、琴学流派三个方面批评清代琴坛,并提出定音调弦应以宋儒朱熹《琴律》为准,音色选择当重散声取实声,琴曲风格应尚简尚缓;其三、他的观点与清代琴人多有不合,但与其儒学思想相一致,对爱好古琴的当代人也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琴事活动 琴学主张 思想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倩倩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0,共5页
陆世仪在诗学观念上主要继承的是儒家的诗教说,同时面对易代的社会环境,他又提倡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强调借诗歌以"论人论世",即注重诗歌抒发个人性情之真与记载社会时事的功能。这一诗歌阅读理论影响到陆世仪的诗歌创作,其诗... 陆世仪在诗学观念上主要继承的是儒家的诗教说,同时面对易代的社会环境,他又提倡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强调借诗歌以"论人论世",即注重诗歌抒发个人性情之真与记载社会时事的功能。这一诗歌阅读理论影响到陆世仪的诗歌创作,其诗前期主要表现了作为理学家的性情与学问,从而呈现出清新恬淡的诗歌风貌;晚年生活困顿,情感激烈,其诗歌则紧紧围绕自我人生之遭际与下层人民生活之痛苦而展开,呈现出沉痛隐微的风貌。易代之际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谐世与济世相交织的人生态度,也是形成其诗歌复杂面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以人取诗 以诗取事 清新恬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朱子学者陆世仪修身工夫论的路径与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祖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在修身工夫方面,清初朱子学以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生的终极关怀与追求,学说特点是重躬行、尚体悟。陆世仪作为清初朱子学的重要代表,其学以居敬穷理为学圣人第一工夫,主张静存动察以治心并使心显露天理,进而将此天理贯彻到行为上来成... 在修身工夫方面,清初朱子学以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生的终极关怀与追求,学说特点是重躬行、尚体悟。陆世仪作为清初朱子学的重要代表,其学以居敬穷理为学圣人第一工夫,主张静存动察以治心并使心显露天理,进而将此天理贯彻到行为上来成就种种人事。陆世仪修身工夫的路线是下学上达,修身的目的在于与天合德,其内容是伦理的,其态度则带有宗教般的修持色彩。陆世仪在修身方面所选取的工夫路径及其所呈现之特色,是清初朱子学在相应层面的一种普遍反映,切实了解其思想,对于把握该时代的整体思想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动静交相养 敬天 下学上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世仪的思想定位——基于清初朱子学实践路径的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书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清初儒者对于朱子学有“尊朱”、“辟朱”、“述朱”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以陆陇其、颜元和陆世仪为代表。由于学术观念和价值立场的差异,陆陇其和颜元对陆世仪的评价存在着“褒中有贬”或“先扬后抑”的矛盾现象。从“以陆释陆”的内在视... 清初儒者对于朱子学有“尊朱”、“辟朱”、“述朱”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以陆陇其、颜元和陆世仪为代表。由于学术观念和价值立场的差异,陆陇其和颜元对陆世仪的评价存在着“褒中有贬”或“先扬后抑”的矛盾现象。从“以陆释陆”的内在视角出发,不难发现陆世仪具有学术态度之包容性、思想宗旨之圆融性、道德践履之笃实性的典型特征,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清初朱子学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陇其 颜元 朱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述朱”为志业:陆世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书安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6期39-46,共8页
作为明清之际一位重要的朱子学者,陆世仪在性理与经世上都造诣卓著。明遗民群体、清代官方理学家、桴亭学派士人曾对陆世仪的学问特质有过不同的总结概括。回顾陆世仪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积淀、起步、重视和深化四个阶段,并呈现出理... 作为明清之际一位重要的朱子学者,陆世仪在性理与经世上都造诣卓著。明遗民群体、清代官方理学家、桴亭学派士人曾对陆世仪的学问特质有过不同的总结概括。回顾陆世仪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积淀、起步、重视和深化四个阶段,并呈现出理学与实学两种研究范式之间的紧张对抗关系。今后可以从文献整理、思想阐发、历史还原、比较研究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对于陆世仪的深入研究,这有助于更好地探析朱子学在明清之际的演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明清之际 朱子学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