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文学中的“出走”——以阿乙小说为例 |
陈婷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
|
论阿乙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中的时间观 |
王俊虎
王文涛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3
|
孤独的骗局与契约——阿乙小说集《骗子来到南方》 |
李振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4
|
阿乙悬浮剂的气相色谱分析 |
辛成明
|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5
|
阿乙短篇小说叙事特征研究 |
熊玫
|
《老区建设》
|
2021 |
0 |
|
6
|
阿乙谋杀系列小说写作特色探析 |
李延佳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阿乙小说论 |
聂章军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3 |
0 |
|
8
|
文学虚构介入现实关怀--论阿乙的小说《骗子来到南方》 |
王玥枭
|
《南腔北调》
|
2023 |
0 |
|
9
|
论阿乙小说中“游走者”的行为表征及深层意蕴 |
陈亚丽
王静文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突围者”的精神漫游——评阿乙《未婚妻》 |
张明月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时间经验及其意义限度——阿乙小说论 |
徐阿兵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阿乙:写作最想挣脱“共鸣”和“共情” |
阿乙
凝珚
|
《检察风云》
|
2021 |
1
|
|
13
|
阿乙论(评论) |
徐兆正
|
《作品》
|
2020 |
0 |
|
14
|
致敬经典或是反抗经典——阿乙小小说读札 |
易扬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
2025 |
|
|
15
|
论作者进入小说文本的叙述范式研究 |
姜天翔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6
|
玉米封垄后施用化学除草剂的研究 |
于云佩
李玉
张洪岩
刘杰
|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7
|
徐兆正文学批评印象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8
|
新时期的“狂人”形象塑造——《先知》与《狂人日记》比较分析 |
姜复宁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9
|
记忆塑造了我们——读工业题材短篇小说集《冬泳》 |
施崇伟
|
《青春期健康》
|
2022 |
0 |
|
20
|
过于轻盈的虚无——论《早上九点叫醒我》对威廉·福克纳的借鉴 |
赵骞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