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PEG2000并行阵列式小波滤波器的VLSI结构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兰旭光 郑南宁 +1 位作者 梅魁志 刘跃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06-1809,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算法实现JPEG2 0 0 0编码系统中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DiscreteWaveletTransform)的并行阵列式的VLSI结构设计方法 .利用该方法所得结构由两个行处理器 ,一个列处理器以及少量行缓存组成 ;行列处理器内部是由并行阵列式... 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算法实现JPEG2 0 0 0编码系统中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DiscreteWaveletTransform)的并行阵列式的VLSI结构设计方法 .利用该方法所得结构由两个行处理器 ,一个列处理器以及少量行缓存组成 ;行列处理器内部是由并行阵列式的处理单元组成 ;能使行和列滤波器同时进行滤波 ,用优化的移位加操作替代乘法操作 .整个结构采用流水线的设计方法处理 ,在保证同样的精度下 ,大大减少了运算量和提高了硬件资源利用率 ,几乎达到10 0 % ,加快了变换速度 ,也减少了电路的规模 .该结构对于N×N大小的图像 ,处理速度达到O(N2 / 2 )个时钟周期 .二维离散小波滤波器结构已经过FPGA验证 ,并可作为单独的IP核应用于正在开发的JPEG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VLSI JPEG2000 图像压缩 并行阵列式结构 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超高速FFT阵列式计算结构设计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公权 黄德利 +2 位作者 用天爵 金培生 王德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99-904,共6页
本文分析了CORDIC算法和FFT算法的内在联系,设计了基于CORDIC算法的四个蝶形运算器芯片,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FFT阵列式计算结构,N=2m点的FFT计算速度可达到微秒级,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在超高速实时信号处... 本文分析了CORDIC算法和FFT算法的内在联系,设计了基于CORDIC算法的四个蝶形运算器芯片,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FFT阵列式计算结构,N=2m点的FFT计算速度可达到微秒级,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在超高速实时信号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DIC算法 阵列式结构 傅里叶变换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集成磁件耦合度的研究
3
作者 贺莹 荣德生 李洪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4期4000-4005,共6页
将磁性元件绕组集成在多个磁芯组合的磁路上,称之为阵列式集成磁件。详细地分析了四磁芯结构阵列式两电感集成磁件的集成原理,分析了五种磁芯组合情况下两电感的耦合度大小,并作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同时,将其中对角开气隙的磁件应用... 将磁性元件绕组集成在多个磁芯组合的磁路上,称之为阵列式集成磁件。详细地分析了四磁芯结构阵列式两电感集成磁件的集成原理,分析了五种磁芯组合情况下两电感的耦合度大小,并作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同时,将其中对角开气隙的磁件应用于两通道交错并联变换器。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集成磁件的实用性。组合磁芯结构由于磁芯间气隙的存在,相对于传统整体磁芯降低了磁芯,的集中发热点,同时增加了磁芯的散热面积,降低了热损耗。阵列式磁芯的多磁路结构又为多绕组的集成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磁件 阵列式结构 耦合系数 有限元分析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MR阵列传感器的弯曲导线电流测量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欢 郭春贤 +2 位作者 陈威浩 王加鹏 张淮清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8期60-65,107,共7页
圆形阵列式结构的电流传感器以其小型化、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而在电流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此结构的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对象都是无线长直导线,其实在大多数电力设备和电气设备中导线是有一定弯曲的。导线的非直线结构导致电缆外... 圆形阵列式结构的电流传感器以其小型化、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而在电流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此结构的电流传感器的研究对象都是无线长直导线,其实在大多数电力设备和电气设备中导线是有一定弯曲的。导线的非直线结构导致电缆外磁通密度分布不均匀,这给阵列式结构的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确度带来影响。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弯曲导线的电流测量。首先,基于阵列式电流传感器构建导线弯曲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情况下弯曲程度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随后,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确度,引入三轴TMR芯片,构建空间磁通密度测量模型,据此模型建立12个独立的非线性方程,并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计算被测导线电流。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况下此方法都可以准确求解电流值,并使测量准确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式结构 电流测量 弯曲导线 T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阵列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卫民 岳明明 +2 位作者 庞炜涵 徐民东 陈国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简要介绍了阵列涡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指出阵列涡流传感器是涡流检测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重要机械零部件和关键结构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检测小曲率曲面零件的新型阵列式检测技术方案和结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 检测 涡流传感器 阵列检测结构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对垫层力学及车轨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峰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基于结构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传统横向沟槽型和新型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为研究载体,对比研究两种垫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所形成减振型轨道结构的车轨动力学响应。研究表明,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可以在降低刚度值的同时... 基于结构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传统横向沟槽型和新型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为研究载体,对比研究两种垫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及所形成减振型轨道结构的车轨动力学响应。研究表明,凸台阵列网孔式轨下垫层可以在降低刚度值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最大应力值增大、应力集中、应力分布不均等情况的发生;与沟槽结构相比,凸台阵列网孔式垫层的对数衰减率及阻尼比相对较大,表明该结构对瞬态冲击有较强的吸能作用,可极大地缓解列车对轨道系统的冲击损伤;两种结构的减振型轨道系统都能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采用凸台阵列网孔式结构的减振型轨道系统可以增大钢轨和轨枕的垂向位移量,减小车轨系统的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有效地保护轨道结构部件,减少相关部门的维护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下垫层 凸台阵列网孔结构 力学性能 车轨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位高性能浮点乘法器芯片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宁 朱恩 《电子工程师》 2008年第1期57-59,76,共4页
介绍了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系统中32位高性能浮点乘法器的芯片设计。其中24位定点乘法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进行对比:经典的阵列式结构和改进Booth编码的树状4∶2列压缩结构,后者提高了乘法器的性能。整个设计采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 介绍了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系统中32位高性能浮点乘法器的芯片设计。其中24位定点乘法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进行对比:经典的阵列式结构和改进Booth编码的树状4∶2列压缩结构,后者提高了乘法器的性能。整个设计采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RTL(寄存器传输级)描述,并在QuartusⅡ平台下完成了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仿真验证,然后结合synopsys逻辑综合工具DesignCompiler以及TSMC 0.18μm CMOS工艺库完成了综合后仿真。最后,将综合后得出的网表送入后端设计工具Apollo进行了自动布局布线。本次设计采用流水线技术,系统时钟频率可达25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点乘法器 阵列式结构 改进的Booth编码 树状结构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locating arrays for at most two faults 被引量:2
8
作者 SHI Ce TANG Yu YIN JianXi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12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Locating arrays are of interest in generating software test suites to cover all t-way component interactions and locate interaction faults in component-based systems.Recently,Tang,Colbourn and Yin made an investigatio... Locating arrays are of interest in generating software test suites to cover all t-way component interactions and locate interaction faults in component-based systems.Recently,Tang,Colbourn and Yin made an investigation into optimal locating arrays in the case where a single fault is to be located.They pointed out that when two or more faults were considered,matters would become rather complicated.To handle those cases generally seems challenging,but is well worth further research.In this paper,we establish a lower bound on the size of locating arrays with at most two faults,and then prove that optimal locating arrays meeting this bound can be equivalently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orthogonal arrays with prescribed properties.Using this characterization,we develop a number of constructions of optimal locating arrays.Two infinite series of optimal locating arrays are then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ting arrays BOUND OPTIMALITY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Progress in rectifying-based RRAM passive crossbar array 被引量:1
9
作者 ZHANG KangWei LONG ShiBing +7 位作者 LIU Qi LUE HangBing LI YingTao WANG Yan LIAN WenTai WANG Ming ZHANG Sen LIU M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811-818,共8页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 with crossbar structure is receiving widespread attentions due to its simple structure,high density,and feasib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3D) stack.It is an extremely promising solu...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 with crossbar structure is receiving widespread attentions due to its simple structure,high density,and feasib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3D) stack.It is an extremely promising solution for high density storage.However,a major issue of crosstalk restrict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In this paper,we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integration methods of RRAM device and the existing crosstalk phenomenon in passive crossbar array,and then focus on the 1D1R(one diode and one resistor) structure and self-rectifying 1R(one resistor) structure which can restrain crosstalk and avoid misreading for the passive crossbar array.The test methods of crossbar array are also presen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s of passive crossbar array to achieve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ctive array consisting of one transistor and one RRAM cell(1T1R) structure.Finally,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rectifying-based RRAM passive crossbar array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IFICATION passive crossbar array RRAM 1D1R self-rectify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