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色阴郁:冰岛电影新浪潮中的风景叙事
1
作者 邹诗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3-98,共6页
2015年后,一批在国际重要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冰岛“新浪潮电影”,以一种有别于传统冰岛电影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面貌,在电影美学领域将冰岛独特的“白色风景”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即风景作为某种表义和心境化的元素被予以强调,冰川、雾霭... 2015年后,一批在国际重要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冰岛“新浪潮电影”,以一种有别于传统冰岛电影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面貌,在电影美学领域将冰岛独特的“白色风景”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即风景作为某种表义和心境化的元素被予以强调,冰川、雾霭、火山等冰岛代表性的风景融入叙事之中,“白色阴郁”成为风景之下隐含的冰岛民族性格。基于此,现实功用、空间对照与神化自然的审美超越这三方面均阐释了冰岛电影新浪潮如何借助“风景”来完成叙事,并在背后潜藏了关乎冰岛民族性格的“风景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岛电影新浪潮 风景 北欧小国电影 白色阴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洋欲望、梦魔氛围与阴郁美学的生成一以李永平《大河尽头》为中心
2
作者 王军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长篇小说《大河尽头》是李永平返回婆罗洲、书写熟悉的故土经验,以及展开对生命本源思索的集大成之作。李永平在作品中描绘出一幅斑斓驳杂的南洋欲望图景,这包括男女两性的情爱、动物的野性交欢或殖民暴力的性侵。在殖民战争的历史阴影... 长篇小说《大河尽头》是李永平返回婆罗洲、书写熟悉的故土经验,以及展开对生命本源思索的集大成之作。李永平在作品中描绘出一幅斑斓驳杂的南洋欲望图景,这包括男女两性的情爱、动物的野性交欢或殖民暴力的性侵。在殖民战争的历史阴影下,少年永和克丝婷备受心灵创伤。这种对极端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在整部作品中表征为一种压抑的、梦幻式的情景再现,而人物则以幽灵附体的方式到处游荡,笼罩在一片梦魔氛围中,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气息。《大河尽头》是一部历史之书、欲望之书与生命之书,有着绚烂而明丽的一面,但总体上是灰暗而感伤的,生成了一种独特的阴郁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永平 《大河尽头》 欲望书写 梦魔氛围 阴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郁的色彩 深邃的悲情——试论曹禺三大悲剧力作的内在意蕴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雅妮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91-193,共3页
《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悲剧,三部剧作始终表现出阴郁的色彩和深邃的悲情这一深厚的内在意蕴。这一内在意蕴贯穿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是剧作家气质、性格与审美风格的自然流露,这也使得其作品具有独特的传情力和... 《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悲剧,三部剧作始终表现出阴郁的色彩和深邃的悲情这一深厚的内在意蕴。这一内在意蕴贯穿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是剧作家气质、性格与审美风格的自然流露,这也使得其作品具有独特的传情力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日出》 《原野》 阴郁 深邃 内在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设置中的气氛渗透——鲁迅小说《药》的阴郁风格
4
作者 计冬梅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5期149-149,共1页
鲁迅先生的《药》是鲁迅悲剧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体现他写作基调的最主要作品。小说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情节设置中时时处处体现的阴郁冷气和神秘气氛。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小说在情节演进过程中,体现出的这个特点给与分析... 鲁迅先生的《药》是鲁迅悲剧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体现他写作基调的最主要作品。小说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情节设置中时时处处体现的阴郁冷气和神秘气氛。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小说在情节演进过程中,体现出的这个特点给与分析与捋顺。论文主要对结尾进行分析,进而追溯到小说的开头与发展阶段,对小说在情景设置过程体现出的阴郁风格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郁风格 情景设置 神秘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阴郁色彩
5
作者 徐荣 《时代经贸》 2014年第6期220-220,共1页
作为日本畅销小说的新锐人物,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一书的出版,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热潮。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章框架内容、人物特征以及几处细节描写的举例来深入解析文章中弥漫的阴郁色彩。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渡边 直子 阴郁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恒作品中逼仄阴郁的爱情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丽英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3-164,共2页
通过对刘恒笔下爱情描写的整理,论述了即使在世人眼中美好的爱情,在他的作品中仍然无法逃脱晦涩、艰难的作品基调。
关键词 刘恒 逼仄 阴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郁的美男子》中“逃离”主题的三重表征
7
作者 亓欣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期7-9,25,共4页
朱利安·格拉克的《阴郁的美男子》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去海边度假,探讨了爱情、死亡等多重主题。由于其他主题皆围绕"逃离"主题展开,"逃离"可视为整部作品的中心主题。该主题内容丰富,蕴意深刻,凸显了作者在战... 朱利安·格拉克的《阴郁的美男子》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去海边度假,探讨了爱情、死亡等多重主题。由于其他主题皆围绕"逃离"主题展开,"逃离"可视为整部作品的中心主题。该主题内容丰富,蕴意深刻,凸显了作者在战争、文化、自由、两性等层面的反思和思考。小说中的人物"逃离"战争、自我、两性,在三重表征的背后是原因的追寻和意义的探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利安·格拉克 阴郁的美男子 逃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善的比较研究的前景:对人类学相对主义的阴郁主题的超越
8
作者 马成慧(译) 《伦理学术》 2020年第1期45-64,共20页
谢里·奥特纳于2016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题为《阴郁的人类学与它的理论对手:八十年代以来的理论》。她在文章中指出,当代的人类学研究已经转向了对新自由主义造成的社会问题的研究。这类研究专注于新自由主义秩序衍生出的不平... 谢里·奥特纳于2016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题为《阴郁的人类学与它的理论对手:八十年代以来的理论》。她在文章中指出,当代的人类学研究已经转向了对新自由主义造成的社会问题的研究。这类研究专注于新自由主义秩序衍生出的不平等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贫困、社群衰败等问题。她称这种人类学研究为"阴郁的人类学(Dark Anthropology)"。同时,奥特纳认为我们需要研究人们是如何批判新自由主义秩序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寻找到它的替代模式。约耳·罗宾斯不同意奥特纳对人类学走向的这种判断。他认为,人类学对新自由主义秩序阴暗面的研究并非刚刚起步,此外,以对抗新自由主义为目标的善的人类学不能实现奥特纳设定的理论任务。因此,罗宾斯的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的理论目标:(1)通过提出以价值多元主义为基础的善的人类学,主张考察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善的观念。他认为,奥特纳对人类学走向的规划实际上将人类学研究仅仅限制在抗争新自由主义秩序的任务上,但人类学本应具有更加广阔的理论视野;(2)以此为基础,罗宾斯也剖析了人类学在当代影响力式微的原因,指出了人类学自身的视野局限,从而提出了推动人类学重新获得理论声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主义 善的比较研究 阴郁的人类学
原文传递
嘿!阴郁先生
9
作者 李南 《诗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11,共2页
很多人饮恨而亡 没有谁能走到爱的尽头。阴郁先生,请一点点地清扫——心中的毒素、阴影和积雪。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嘿!阴郁先生》
原文传递
“明朗”的景与“阴郁”的心——细读《江南的冬景》
10
作者 祁利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年第30期53-54,F0002,共3页
《江南的冬景》以独特的审美意象、丰富的文化意蕴,较为全面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一个"明朗"由实入虚,串起景物的明亮、意境之悠闲、生活之情趣。理想越美好,现实也就越残酷,虚笔写就的冬景的"明朗"恰恰... 《江南的冬景》以独特的审美意象、丰富的文化意蕴,较为全面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一个"明朗"由实入虚,串起景物的明亮、意境之悠闲、生活之情趣。理想越美好,现实也就越残酷,虚笔写就的冬景的"明朗"恰恰反衬现实社会之黑暗、郁达夫当下生活之困窘、心绪之纷乱与灰暗。江南冬景的"明朗"折射出来的却是作者心情的"抑郁"与苦闷。文字表面的闲适只是作者在力图温暖那颗阴郁的心的幻象而已,文字背后恰是一种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景 黑暗现实 明朗 阴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Qi-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s of dry eye based on tear metabolomics
11
作者 XIE Mingxia CAI Zengyun +4 位作者 LI Junyao TAN Jiaren LIU Pei YU Yanlan JIAO Luojia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74-283,共10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dry eye patients with Qi-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s,and clarify their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Methods Patients with dry ey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abolic differences between dry eye patients with Qi-Yin defi-ciency and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s,and clarify their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Methods Patients with dry eye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Ophthalmology Ward and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October 1,2020,to October 30,2021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They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types: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group and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 group.Healthy vol-unteers who underwent health check-ups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were in-cluded as healthy group follow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tear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volunteer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The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screened out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enrichment was performed on the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Finally,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proteins and metabolites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and supplement the metabolites.Results A total of 32 dry eye patients were enrolled,including 16 cases with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and 16 cases 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Fourteen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cluded as healthy group.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three groups(P>0.05).A total of 412 biomarkers were determined in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 group,mainly including lipids,lipid-like molecules,organ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organ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and nucleosides and their analogues.For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group,112 metabolites were determined,main-ly including organ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lipids,and lipid-like molecules.The KEGG enrichment results of pathways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markers de-monstrate that purine metabolism and caffeine metabolism pathways are common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all dry eyes.Among them,deoxyinosine monophosphate(dIMP)and 2-(formamido)-N1-(5-phospha-D-ribosyl)acetamidine can serve as their biomarkers.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Qi-Yin deficiency syndrome pattern were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metabolic pathways such as lysine degradation,ovarian steroidogenesis,cholesterol metabolism,pyrimidine metabolism,and bile secretion(P<0.05).Dry eye associated with the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patter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inhibition of the valine,leucine,and isoleucine biosynthesis pathways(P<0.05).Conclusion Metabolomic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basis for TCM syndrome classification.Different patterns of dry eye syndrome exhibit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yp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tes,which correspond to the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in TCM.This study initially confirms the rationality of TCM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and provides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the mechanism of dry eye and drug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Yin deficiency Heat stagnation in liver meridian Dry eye TEARS Metabolo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电影《菊豆》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烨鑫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4期80-81,共2页
张艺谋1990年的作品《菊豆》,是一部将外在形式和内部意蕴结合得很好的典范之作。他成功地运用镜头语言使影片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隐晦含蓄的宿命气息;阴郁悲凉的压抑气氛;剧烈冲突和紧凑情节的交融;象征和隐喻的彰显。
关键词 《菊豆》 宿命 阴郁悲凉 冲突 隐喻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宪乔诗歌雨意象评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漆福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李宪乔喜写雨诗,所写雨既有愁雨、苦雨,亦有诗雨、美雨、禅雨。其雨诗笼罩着阴郁的基调和迷离的朦胧美。
关键词 李宪乔 诗歌 雨意象 阴郁 朦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原则还是阴性原则?——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评约翰·福尔斯《魔法师》的阴性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家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7-22,共6页
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看,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作品在物理属性、人格特质、文化观念和哲学属性等多个侧面上,弥漫着一股怪异的阴郁之气。小说物理场景封闭、阳光晦暗;象征物为阴部、蝴蝶标本、骷髅等死气沉沉之物;女性被动、从属、虚... 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看,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作品在物理属性、人格特质、文化观念和哲学属性等多个侧面上,弥漫着一股怪异的阴郁之气。小说物理场景封闭、阳光晦暗;象征物为阴部、蝴蝶标本、骷髅等死气沉沉之物;女性被动、从属、虚幻、客体化;男叙事者则性格分裂、阴柔无刚,创意耗竭;男性导师则阴阳怪气,诡异难测。作者本欲在封闭空间里设计出一套心理游戏,以假面游戏来发现叙事者的投射出深层心理问题,但由于自己过于专注于世界的阴柔内蕴的一面,而忽略了阳刚外显的一面,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使作品笼罩在乏光、乏力、乏情、乏爱、不阳光、不阳刚、不充盈、不豪迈的浓重的阴气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法师》 女性原则 阴性原则 世界观 阴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尼玛卿山五种植物茎、叶结构适应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永贵 周有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3-58,共6页
通过对生长在青海省阿尼玛卿山海拔3800—5100m的五种植物(毛盔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 franch,阴郁马先蒿Pedicularis yinyuensis Maxim,琴盔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tubiformis(kloti) tsoong,柔软紫菀A.flccid... 通过对生长在青海省阿尼玛卿山海拔3800—5100m的五种植物(毛盔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 franch,阴郁马先蒿Pedicularis yinyuensis Maxim,琴盔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tubiformis(kloti) tsoong,柔软紫菀A.flccidus.f.gracilis J.Q.Fu,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f.et.Thoms)茎、叶的解剖学研究表明:生长在这一地区植物的解剖学特征既不同于中生、旱生、湿生或沼生植物,又与它们有相似之处,形成了高山植物特有的解剖结构。五种植物的突出特点是:叶片上表皮单层,角质层厚度达2.5μm;叶肉栅栏组织较发达,通常由2层或2层以上的细胞组成,有的种(毛盔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 franch)的栅栏组织细胞间有较大的细胞间隙;海绵组织较其它旱生植物疏松,细胞之间存在大量的裂隙,一般裂隙腔呈网状分布,相互连通。在横切面上观察,海绵组织的大部分细胞呈游离状分布;下表皮细胞单层,着生有腺毛,腺毛由2—3个细胞构成;气孔不下陷;茎中有发达的通气道和裂隙腔,裂隙腔呈放射状或网状分布,一般从髓部开始直至皮层,长可达417.3μm。这些特征是由于阿尼玛卿山地区严酷的生态条件(严寒、低气压、强辐射等)长期作用于植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尼玛卿山 毛炭马先蒿 阴郁马先蒿 琴盔马先蒿 多刺绿绒蒿 解剖学特征 结构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我的兄长林建法
16
作者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这是春季里阴郁的一天。早上就看到天气阴暗,一直在下雨,从昨夜到现在,持续了一天多。上海因疫情原因封控已久,朋友间联络也渐少,世界变得很慢,空气也是软绵绵的。每日起床照例先刷手机微信,一下就看到了建法去世的消息。一时间我似乎... 这是春季里阴郁的一天。早上就看到天气阴暗,一直在下雨,从昨夜到现在,持续了一天多。上海因疫情原因封控已久,朋友间联络也渐少,世界变得很慢,空气也是软绵绵的。每日起床照例先刷手机微信,一下就看到了建法去世的消息。一时间我似乎并没有意外或冲击之感,像是预料之中的一个噩耗,它终于来了。这么多年来,建法就一直在病中。我最后一次接待他,是在南京,大概是秋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建法 手机微信 阴郁 阴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冷冽的笑影中——浅释鲁迅小说对世态的一种反抗方式
17
作者 冯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88-92,共5页
在喜剧性的表象氛围下包裹着一个悲剧的内核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试从小说中的种种笑相入手,探讨鲁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及其造成的阴郁的悲剧基调。并指出。
关键词 表象氛围 悲剧内核 阴郁 反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看其人生演变
18
作者 杨月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Z期44-45,共2页
在西方现代文化变革的进程中,莎士比亚文学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中世纪步入现代的一个过渡。本文通过对其文学作品的解读窥视了其明朗乐观、阴郁悲愤和浪漫空幻的人生演变。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文学作品 明朗乐观 阴郁悲愤 浪漫空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川端康成情感发展轨迹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43-47,70,共6页
川端康成的一生贯穿着一条情感发展轨迹,在他构筑的文学殿堂里,明显展示着本人情感的演变过程。这种溢于灵魂深处的对情的渲泄。
关键词 情感 阴郁 自卑 追求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批评视野下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柯欣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文化批评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者一种研究方法,并不是研究文化的本体,而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宏观审视和探究。这种方法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研究中合理地加以利用,将有利于现有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凝练。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可以分... 文化批评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者一种研究方法,并不是研究文化的本体,而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宏观审视和探究。这种方法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研究中合理地加以利用,将有利于现有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凝练。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段,通过对莎士比亚不同创作时期作品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创作风格、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其早期的作品创作主题上呈现出明朗乐观的特点,中期戏剧作品主要体现为阴郁悲愤,晚期戏剧作品则是浪漫空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文化批评 明朗乐观 阴郁悲愤 浪漫空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