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代江浙诗韵中舌根鼻韵尾阳声韵及阴声韵、阳声韵通押考察 |
钱毅
钱宗武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2
|
|
2
|
苗瑶语的阴声韵母系统 |
金理新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苏北江淮官话古阴声韵字收m尾现象考察 |
顾劲松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音韵逢源》的阴声韵母 |
高晓虹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5
|
长篇弹词《笔生花》阴声韵研究 |
王进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6
|
湘江流域汉语方言中古阳声韵今读同阴声韵现象 |
李永新
|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7
|
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的阴声韵 |
刘丹丹
|
《唐都学刊》
|
2020 |
0 |
|
8
|
关于“阴声韵”“阳声韵”的命名理据 |
蒋尊国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9
|
元代小令阴声韵部研究——《元代小令集》用韵研究之二 |
马重奇
|
《福建电大学报》
|
1999 |
0 |
|
10
|
顾炎武对古韵分部及其演变的研究(上)——阴声韵的离合及相关问题 |
张民权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11
|
论盐城方言咸山两摄舒声韵与阴声韵的关系 |
顾黔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6
|
|
12
|
《南曲谱》阴声韵用字研究 |
陈鸿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8 |
2
|
|
13
|
汉语“氐”和维吾尔语“tεg”的关系初探——兼及汉语阴声韵的辅音尾 |
赵相如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14
|
龙岩话阴声韵的文白异读 |
王咏梅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5
|
《大唐秦王词话》阴声韵用韵考 |
杜晓萍
|
《三明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6
|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方言阴声韵相关韵部的演变 |
刘锦年
|
《文教资料》
|
2021 |
0 |
|
17
|
金代北方汉语通语音系中阴声韵特殊通押探析 |
刘云憬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8
|
王力、董同龢“上古阴声韵部”收字比较研究——以“幽”、“鱼”两部为例 |
郭伟宸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山西晋城盆地方言阴声韵读鼻尾韵的现象 |
原慧艳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
2023 |
|
|
20
|
宋代四川诗人阴声入声韵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二 |
刘晓南
罗雪梅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