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囊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13例报道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智彬 崔军 +2 位作者 宋永胜 费翔 张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关键词 尿道狭窄 阴囊带蒂皮瓣 尿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带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11例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曹译丹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阴囊带蒂皮瓣 修复 尿道下裂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带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41例体会
3
作者 李正东 张跃平 《交通医学》 1999年第3期378-378,共1页
尿道下裂治疗的新概念是一期修复,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部,有完美的外观,良好的排尿功能,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自1990~1998年间我们应用带蒂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下裂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尿道下裂41例,年龄4~28岁... 尿道下裂治疗的新概念是一期修复,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部,有完美的外观,良好的排尿功能,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自1990~1998年间我们应用带蒂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下裂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尿道下裂41例,年龄4~28岁,平均7.5岁,阴茎型10例,阴茎阴囊型31例。均一期手术。 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带蒂皮瓣 修复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双引流包皮及阴囊带蒂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4
作者 陆伟 吕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3156-3157,共2页
关键词 阴囊带蒂皮瓣 小儿尿道下裂 会阴双引流 一期修复 包皮 DUCKETT术 蒂组织 阴囊中隔
原文传递
应用阴囊正中带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的体会
5
作者 倪浩东 向晨 +1 位作者 唐庆升 胡青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6期677-677,共1页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囊正中蒂皮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6
作者 曾小明 陈范昶 罗悦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道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 方法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成形术。 结果成功18例,尿屡2例。结论 阴囊正中带带皮带瓣成形术可有效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尿道下裂。
关键词 阴囊正中蒂皮成形术 治疗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纵隔带蒂皮瓣I期修复尿道下裂
7
作者 黄连饴 安波 +1 位作者 张海芳 李智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4-124,F003,共2页
关键词 尿道下裂 修复 阴囊纵隔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正中带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120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宏祥 冯秀忠 +2 位作者 杨剑 徐旺 冯晓凡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54-355,共2页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一期手术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0例尿道下裂患者行阴囊中隔皮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结果:120例阴囊正中带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近期成功109例,发生尿瘘8例,皮瓣坏死3例。103例随访1~20年,尿道口狭窄2例...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一期手术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20例尿道下裂患者行阴囊中隔皮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结果:120例阴囊正中带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近期成功109例,发生尿瘘8例,皮瓣坏死3例。103例随访1~20年,尿道口狭窄2例。结论:只要严格、认真地处理好每一环节,阴囊正中带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简单易行、成功率较高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阴囊正中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正中带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万德炎 江庆斌 杨东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尿道下裂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 17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辨修复尿道。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治愈 ,病人出院后随访 8个月~ 5年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尿瘘。结论 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辩修复尿道下裂... 目的 探索治疗尿道下裂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 17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辨修复尿道。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治愈 ,病人出院后随访 8个月~ 5年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尿瘘。结论 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辩修复尿道下裂是一种简单、取材方便、成活率高的手术方式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正中蒂皮 修复术 尿道下裂 临床研究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正位尿道口修复尿道下裂
10
作者 许人立 王恒 《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学报》 1992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改良式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正位尿道口修复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9例,均一期治愈。该术式作了如下改良:阴囊正中带蒂皮瓣远端1cm仅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在展平的阴茎包皮上平冠状沟处作“十”字形贯穿切口(为改良Nesbit′s术式)。该术式... 采用改良式阴囊正中带蒂皮瓣正位尿道口修复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9例,均一期治愈。该术式作了如下改良:阴囊正中带蒂皮瓣远端1cm仅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在展平的阴茎包皮上平冠状沟处作“十”字形贯穿切口(为改良Nesbit′s术式)。该术式设计合理,手术易于成功,并发症少,成形的尿道口外形美观,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正中蒂皮 正位尿道口 手术修复 尿道下裂 改良Nesbit′s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纵膈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1例
11
作者 陈武平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3X期67-67,共1页
1997年3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尿道口阴囊纵隔带蒂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2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年龄2~13岁,平均5.5岁,阴茎型16例,阴囊型5例。
关键词 阴囊纵隔蒂皮 尿道下裂 一期修复 纵膈 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尿道口 阴茎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临床价值研究
12
作者 雷霆 谢蛟魁 +5 位作者 王晓 李均 邱明皓 张宇璞 邓久晗 陈海文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尿道下裂患儿2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TIP术;对照组行传统TIP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对患... 目的:探讨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尿道下裂患儿2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TIP术;对照组行传统TIP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排尿功能及阴茎外观评分。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头裂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升高,排尿时间缩短(均P<0.05)。观察组术后尿道口位置、阴茎整体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TIP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排尿功能较好,且手术成功率及外观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TIP术 阴囊带蒂皮瓣 唇黏膜移植 排尿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阴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卫长福 朱选文 +3 位作者 袁利荣 王树新 王锦华 钱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通过对40例隐匿性阴茎患儿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外科手术对儿童隐匿性阴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病理特点,采用阴茎肉膜纤维索、耻骨前脂肪垫切除加阴茎根部皮肤固定术,重症患儿切断阴茎悬韧带浅层,对于单纯耻骨前脂肪肥... 目的通过对40例隐匿性阴茎患儿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外科手术对儿童隐匿性阴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病理特点,采用阴茎肉膜纤维索、耻骨前脂肪垫切除加阴茎根部皮肤固定术,重症患儿切断阴茎悬韧带浅层,对于单纯耻骨前脂肪肥厚患儿行包皮口纵切横缝、耻骨前脂肪垫切除及阴茎根部皮肤固定术。对于曾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行阴囊带蒂皮瓣转移术。结果40例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阴茎比术前延长2~3cm,2例复发患儿二次手术行阴茎根部皮肤固定后治愈,3例术后阴茎显露不够满意。有效率为92.5%。结论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隐匿性阴茎,明显延长患儿阴茎的长度,同时改善了排尿症状和阴茎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阴茎 诊断 外科手术 阴囊带蒂皮瓣转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挺 李庆文 韩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对比评价横行带蒂包皮皮瓣法与阴囊纵隔血管带蒂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尿道下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行横行带蒂包皮皮瓣法,B组30例行阴囊纵隔血管带蒂皮瓣法,比较2组的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 目的:对比评价横行带蒂包皮皮瓣法与阴囊纵隔血管带蒂皮瓣法在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尿道下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行横行带蒂包皮皮瓣法,B组30例行阴囊纵隔血管带蒂皮瓣法,比较2组的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A组治愈率高于B组(P<0.05)。结论:横行带蒂包皮皮瓣法操作虽稍复杂,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横行蒂包皮皮 阴囊纵隔血管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