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网络结构特征与鲁棒性研究
1
作者
王威
朱峻佚
+1 位作者
刘朝峰
王志涛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6期405-410,415,共7页
良好的防灾避难疏散体系是城市灾后应急救灾能力的根本保障,为探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空间布局和应急疏散能力的合理性,采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了某城市固定避难场所网络模型,对其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特征基本参数、社团划分进行了分析,...
良好的防灾避难疏散体系是城市灾后应急救灾能力的根本保障,为探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空间布局和应急疏散能力的合理性,采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了某城市固定避难场所网络模型,对其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特征基本参数、社团划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攻击模型下以边和点连通度为度量指标的结构抗毁性能力;根据网络中失效位置的不同,探讨网络内节点失效和网络内节点连通受阻导致的合作中断鲁棒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固定避难场所的空间优化布局和核心场所强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防灾避难场所
网络结构特征
抗毁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承载力评价及优化配置浅析——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2
作者
张磊
刘欣童
谭世佳
《甘肃科技》
2024年第12期79-82,86,共5页
兰州市城关区是兰州市最大的人口、行政聚集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防患于未然,建设足够数量的防灾避难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防线。此研究以城关区现有防...
兰州市城关区是兰州市最大的人口、行政聚集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防患于未然,建设足够数量的防灾避难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防线。此研究以城关区现有防灾避难场所为基础,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Voronoi多边形划分防灾避难场所服务区域,研究现有防灾避难场所的承受能力。根据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成果以及“成本距离”数据,分析新增防灾避难场所的最佳布设区域,对全区防灾避难场所进行优化配置。兰州市现有5处防灾避难场所,其中3处服务人口超过场所设计容量上限,包含九州片区、碧桂园片区共需新建中期固定避难场所9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城关区
防灾避难场所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优化与责任区划分方法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初建宇
梁建文
+1 位作者
苏幼坡
张立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6,共8页
为解决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优化和责任区划分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集合覆盖问题与P-中值问题的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以覆盖全部需求区的场所数量最少和需求区到选中场所的疏散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相关标准对疏散距离和场所容量...
为解决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优化和责任区划分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集合覆盖问题与P-中值问题的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以覆盖全部需求区的场所数量最少和需求区到选中场所的疏散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相关标准对疏散距离和场所容量的限制,以及任一需求区仅在且均在一处场所避难等实际约束条件。利用LINGO软件分步求解,以求取避难场所数量最少来选定避难场所数量和位置,再用求取总疏散距离最小来划分选定场所的责任区范围。与现有方法对比分析的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求解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对责任区的划分符合规划实际情况,能有效实现规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布局优化
责任区划分
模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的安全设计
被引量:
10
4
作者
杨珺珺
陈建伟
+1 位作者
苏幼坡
陈艳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共5页
山地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以主震为诱因、以地质灾害为主要次生灾害的复合型灾害,因此设计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防止交通堵塞,提高防灾设施的防灾能力。本...
山地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以主震为诱因、以地质灾害为主要次生灾害的复合型灾害,因此设计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防止交通堵塞,提高防灾设施的防灾能力。本文紧密围绕山地地震灾害的特点,概述了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安全设计的要点,即合理选择避难场所类型、避让次生灾害威胁区、防火设计、储备必备的抢险救灾物资和设置直升飞机坪等,并以某一山地城镇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和避难场所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安全设计应考虑的问题。该研究对优化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方案、完善城镇防灾结构、提高居民避难的安全性以及判断避难场所设计的安全程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地震灾害
防灾避难场所
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戴慎志
赫磊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50-54,70,共6页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灾后应急避难、救援、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平时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按照应对灾害的主要类型,将避难场所分为气象型避难场所和地质型避难场所,相对应的为建筑型避难场所与场地型避难场所。继而...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灾后应急避难、救援、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平时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按照应对灾害的主要类型,将避难场所分为气象型避难场所和地质型避难场所,相对应的为建筑型避难场所与场地型避难场所。继而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性质相关联,从防灾避难的角度将城镇用地划分为"靶区""防灾避难据点"与"防灾避难通道"。总结城镇防灾避难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组构原则与组成方式,并以三种模式进行模型化构建。进而概括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要点、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并以深圳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加以佐证。得出了结论: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整体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镇防灾避难空间规划应从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合理规划防灾避难场所与防灾避难通道,优化用地功能与规模,提升城镇整体的防灾避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规划
气象型
避难
场所
地质型
避难
场所
防灾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志涛
吴金峰
郭小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133,共7页
防灾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灾害重要的灾民安置设施,其场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影响到应急设施使用便捷性和场所综合服务效能。针对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空间效率评估和设施布局方法量化研究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应用空间句法和系统布置规划(SLP...
防灾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灾害重要的灾民安置设施,其场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影响到应急设施使用便捷性和场所综合服务效能。针对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空间效率评估和设施布局方法量化研究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应用空间句法和系统布置规划(SLP)两阶段进行避难场所功能布局的评估与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空间句法评估避难场所功能区空间效率和布局合理性;其次,引入SLP方法对避难场所空间强度与非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探析各功能区的关联强度。由此构建避难场所各功能区综合相互关系,并运用Tompkins关系表法生成功能区拼块图,可以为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布局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功能区布局
空间句法评价
系统布置规划(S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防灾避难场所的发展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10
7
作者
朱延飞
衷菲
《城市学刊》
2016年第6期49-52,共4页
亚洲及欧美作为全球范围内灾害较为集中的地区,常年受到地震和极端风灾的威胁,大力开展了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其中英、美、日三国在体制机制建设、硬件水平提升、人文关怀倾注和社会力量动员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成果。我国应当借鉴其经...
亚洲及欧美作为全球范围内灾害较为集中的地区,常年受到地震和极端风灾的威胁,大力开展了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其中英、美、日三国在体制机制建设、硬件水平提升、人文关怀倾注和社会力量动员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成果。我国应当借鉴其经验,在应急预案编制、室内避难场所建设、福祉避难场所建设、居民自主防灾等方面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福祉
避难
场所
特需
避难
场所
非政府组织
室内
避难
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初建宇
苏幼坡
马东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5,共6页
从避难容量、宿住场地、消防和疏散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设计要求。避难容量采用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有效避难面积和人均有效避难面积的指标计算。应急宿住区按避难人数和宿住规模划分为组、组团、...
从避难容量、宿住场地、消防和疏散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设计要求。避难容量采用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有效避难面积和人均有效避难面积的指标计算。应急宿住区按避难人数和宿住规模划分为组、组团、单元和区四级,以避难帐篷最密集布置计算并给出了分级控制指标。提出了应急宿住区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和疏散距离的规定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的分级配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应急宿住区
控制指标
设计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9
作者
初建宇
陈灵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综述了相关标准对防灾避难场所规模和安全性等的要求,分析了在评价指标、选址程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评论。指出现行标准存在对场所分类和规模的要求不一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及选址模型过于理想化,对约束条件考虑...
综述了相关标准对防灾避难场所规模和安全性等的要求,分析了在评价指标、选址程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评论。指出现行标准存在对场所分类和规模的要求不一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及选址模型过于理想化,对约束条件考虑不足和求解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构建考虑足够约束条件并能实现简单求解的选址模型,以及利用GIS技术划分场所责任区和优化场所布局等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选址
标准
指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IS空间分析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0
作者
郭小东
张猛
封家慧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导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财富和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城市在灾害环境中的暴露性越来越高,导致城市所面临的灾害风险也越来越严峻。在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种措施中,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预防和管控灾害风险,减轻灾...
导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财富和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城市在灾害环境中的暴露性越来越高,导致城市所面临的灾害风险也越来越严峻。在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种措施中,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预防和管控灾害风险,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作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城市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防灾
减灾规划
灾害风险
GIS空间分析
灾害环境
暴露性
社会财富
重大灾害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的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石琼林
《工程与建设》
2014年第2期158-159,216,共3页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目前还未获得足够重视,对规划设置避灾场所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及设施配套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的意义,并结合人体特征,摸索理想状态下校园防灾避难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指标,...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目前还未获得足够重视,对规划设置避灾场所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及设施配套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的意义,并结合人体特征,摸索理想状态下校园防灾避难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指标,望能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规划选取及相应指标提供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人均有效
避难
面积
校园
临时
避难
场所
中长期
避难
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
5
12
作者
马晨晨
王威
+1 位作者
马东辉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9,共11页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在防灾避难场所中属于基础设施部分,在场所的建设中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在疏散和安置灾民、减少伤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标识牌系统的完整性...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在防灾避难场所中属于基础设施部分,在场所的建设中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在疏散和安置灾民、减少伤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标识牌系统的完整性、美观性、安全性和平灾结合为优化设计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影响应急标识设计的各项指标及重要度,进行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优化设计;最后,以泰州中学新校区中心避难场所为例,结合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类型、使用功能和要求以及地方的风俗文化与环境,从大小、类型、高度和颜色等方面对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进行规划方案整体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应急标识
优化设计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马晨晨
王威
苏经宇
《安全》
2018年第11期31-34,共4页
为提高防灾避难场所的使用效率,对防灾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分析。基于风险理论,在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基础上,引入敏感性因素,建立基于三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及规划实际,建立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为提高防灾避难场所的使用效率,对防灾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分析。基于风险理论,在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基础上,引入敏感性因素,建立基于三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及规划实际,建立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依据ALARP原则,将场所风险值分为四个等级,为场所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风险矩阵
三维模型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研究
被引量:
29
14
作者
马丹祥
初建宇
+1 位作者
王政
陈灵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给出了固定避难场所选址的影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建立了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避难场所的灾害风险、区位规模和防灾救灾设施等因素,因此模型具有...
给出了固定避难场所选址的影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建立了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避难场所的灾害风险、区位规模和防灾救灾设施等因素,因此模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与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多目标规划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补充选址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马丹祥
初建宇
+1 位作者
王志明
孙天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针对现有防灾避难场所选址研究只是灾前规划,而并没有考虑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的问题。改进了集合覆盖模型和P-中值模型,建立了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补选模型,利用LINGO软件对建立的模型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失效
补充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
16
作者
许琳琳
周立民
檀文迪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3期213-213,共1页
在我国很多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本文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
在我国很多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本文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管理要求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马丹祥
苏幼坡
+3 位作者
张子文
吕美静
远菊
保婷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前,我国已建防灾避难场所多以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和中小学操场等开放空间为主,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的实例较少。为合理可靠地改造、加固既有建筑,使其能够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研究了既有建筑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流程、抗震性能评...
目前,我国已建防灾避难场所多以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和中小学操场等开放空间为主,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的实例较少。为合理可靠地改造、加固既有建筑,使其能够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研究了既有建筑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流程、抗震性能评价和抗震加固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不同烈度区、不同工况和不同既有建筑类型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要对既有建筑从建筑安全性、疏散通畅性和市政设施完备性3个方面进行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既有建筑的平时功能、现状条件和相关规范进行避难室内空间与设施设计,编制平灾转换方案;最后,针对避难建筑设计后的既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加固方法对不能满足要求的结构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防灾避难场所
抗震性能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
18
作者
许琳琳
初建宇
苏幼坡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进行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但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进行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但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管理要求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冠疫情下的防灾避难场所设计思考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建斌
顾均
杜志杰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0年第7期62-68,共7页
本文通过对新冠疫情下应急医疗设施建设和"平战结合"医院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防灾避难场所设计需要建立长效防灾规划、加强场所的防疫功能、健全相关规范标准、树立"平战结合"的弹性设计思想,以及加快装配式建造技...
本文通过对新冠疫情下应急医疗设施建设和"平战结合"医院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防灾避难场所设计需要建立长效防灾规划、加强场所的防疫功能、健全相关规范标准、树立"平战结合"的弹性设计思想,以及加快装配式建造技术储备等应对策略,以完善防灾避难场所体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应急医疗设施
弹性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灾避难场所规范标准的山地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卢地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防灾避难场所的标准制定和规划建设是积极有效进行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国内日益重视防灾避难场所的理论规范研究和建设实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但是这些标准规范主要是以平原城市为基础,鉴于山地城市避难场所的特...
防灾避难场所的标准制定和规划建设是积极有效进行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国内日益重视防灾避难场所的理论规范研究和建设实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但是这些标准规范主要是以平原城市为基础,鉴于山地城市避难场所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对现有标准规范的山地适应性评价及国内外山地城市避难场所标准经验借鉴,提出山地城市避难场所规范制定和规划建设的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规范标准
山地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网络结构特征与鲁棒性研究
1
作者
王威
朱峻佚
刘朝峰
王志涛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6期405-410,4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47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22202119)。
文摘
良好的防灾避难疏散体系是城市灾后应急救灾能力的根本保障,为探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空间布局和应急疏散能力的合理性,采用复杂网络技术构建了某城市固定避难场所网络模型,对其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特征基本参数、社团划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攻击模型下以边和点连通度为度量指标的结构抗毁性能力;根据网络中失效位置的不同,探讨网络内节点失效和网络内节点连通受阻导致的合作中断鲁棒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固定避难场所的空间优化布局和核心场所强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城市
防灾避难场所
网络结构特征
抗毁性
鲁棒性
Keywords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refuges
Network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ti-destructive
Robustness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承载力评价及优化配置浅析——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2
作者
张磊
刘欣童
谭世佳
机构
兰州城市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甘肃大禹九洲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甘肃科技》
2024年第12期79-82,86,共5页
文摘
兰州市城关区是兰州市最大的人口、行政聚集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防患于未然,建设足够数量的防灾避难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防线。此研究以城关区现有防灾避难场所为基础,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Voronoi多边形划分防灾避难场所服务区域,研究现有防灾避难场所的承受能力。根据兰州市城关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成果以及“成本距离”数据,分析新增防灾避难场所的最佳布设区域,对全区防灾避难场所进行优化配置。兰州市现有5处防灾避难场所,其中3处服务人口超过场所设计容量上限,包含九州片区、碧桂园片区共需新建中期固定避难场所9处。
关键词
兰州市城关区
防灾避难场所
优化配置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优化与责任区划分方法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初建宇
梁建文
苏幼坡
张立华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6,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10B09-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3209262)
河北省科普专项项目(14K55405D)
文摘
为解决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优化和责任区划分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集合覆盖问题与P-中值问题的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以覆盖全部需求区的场所数量最少和需求区到选中场所的疏散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相关标准对疏散距离和场所容量的限制,以及任一需求区仅在且均在一处场所避难等实际约束条件。利用LINGO软件分步求解,以求取避难场所数量最少来选定避难场所数量和位置,再用求取总疏散距离最小来划分选定场所的责任区范围。与现有方法对比分析的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求解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对责任区的划分符合规划实际情况,能有效实现规划目标。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布局优化
责任区划分
模型
算法
Keywords
emergency shelter
layout optimization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area
model
algorithm
分类号
X9-6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的安全设计
被引量:
10
4
作者
杨珺珺
陈建伟
苏幼坡
陈艳华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K07B01-04)
河北省科普展教资源开发原创及资源共享专项项目(11K56920D)
文摘
山地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以主震为诱因、以地质灾害为主要次生灾害的复合型灾害,因此设计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防止交通堵塞,提高防灾设施的防灾能力。本文紧密围绕山地地震灾害的特点,概述了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安全设计的要点,即合理选择避难场所类型、避让次生灾害威胁区、防火设计、储备必备的抢险救灾物资和设置直升飞机坪等,并以某一山地城镇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和避难场所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安全设计应考虑的问题。该研究对优化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方案、完善城镇防灾结构、提高居民避难的安全性以及判断避难场所设计的安全程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地震灾害
防灾避难场所
安全设计
Keywords
mountain town
earthquake disaster
disaster prevention evacuee shelter
safety desig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戴慎志
赫磊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50-54,70,共6页
文摘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灾后应急避难、救援、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平时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按照应对灾害的主要类型,将避难场所分为气象型避难场所和地质型避难场所,相对应的为建筑型避难场所与场地型避难场所。继而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性质相关联,从防灾避难的角度将城镇用地划分为"靶区""防灾避难据点"与"防灾避难通道"。总结城镇防灾避难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组构原则与组成方式,并以三种模式进行模型化构建。进而概括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要点、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并以深圳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加以佐证。得出了结论: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整体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镇防灾避难空间规划应从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合理规划防灾避难场所与防灾避难通道,优化用地功能与规模,提升城镇整体的防灾避难能力。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规划
气象型
避难
场所
地质型
避难
场所
防灾
空间结构
Keywords
disaster shelter planning
meteorological shelter
geological shelter
spatial structur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志涛
吴金峰
郭小东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472)“复合灾害情景下城市应急服务设施系统协同鲁棒优化与防灾韧性提升”。
文摘
防灾避难场所是应对城市灾害重要的灾民安置设施,其场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影响到应急设施使用便捷性和场所综合服务效能。针对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空间效率评估和设施布局方法量化研究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应用空间句法和系统布置规划(SLP)两阶段进行避难场所功能布局的评估与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空间句法评估避难场所功能区空间效率和布局合理性;其次,引入SLP方法对避难场所空间强度与非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探析各功能区的关联强度。由此构建避难场所各功能区综合相互关系,并运用Tompkins关系表法生成功能区拼块图,可以为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布局优化提供支撑。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功能区布局
空间句法评价
系统布置规划(SLP)
Keywords
disaster prevention shelter
functional area layout
spatial syntax evaluation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
分类号
TU98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防灾避难场所的发展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10
7
作者
朱延飞
衷菲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城市学刊》
2016年第6期49-52,共4页
文摘
亚洲及欧美作为全球范围内灾害较为集中的地区,常年受到地震和极端风灾的威胁,大力开展了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其中英、美、日三国在体制机制建设、硬件水平提升、人文关怀倾注和社会力量动员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成果。我国应当借鉴其经验,在应急预案编制、室内避难场所建设、福祉避难场所建设、居民自主防灾等方面有所提高。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福祉
避难
场所
特需
避难
场所
非政府组织
室内
避难
场所
Keywords
emergency shelter
welfare shelter
special need shelter
NGO
indoor shelter
分类号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设计
被引量:
2
8
作者
初建宇
苏幼坡
马东辉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5,共6页
基金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2008-102-2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7B01-04
+1 种基金
2013BAJ10B09-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3209262)
文摘
从避难容量、宿住场地、消防和疏散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设计要求。避难容量采用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的有效避难面积和人均有效避难面积的指标计算。应急宿住区按避难人数和宿住规模划分为组、组团、单元和区四级,以避难帐篷最密集布置计算并给出了分级控制指标。提出了应急宿住区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和疏散距离的规定以及应急辅助设施的分级配置要求。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应急宿住区
控制指标
设计要求
Keywords
disasters mitigation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
emergency lodging plot
control index
design re-quirement
分类号
X96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9
作者
初建宇
陈灵利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7B01-04
2013BAJ10B09-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3209262)
文摘
综述了相关标准对防灾避难场所规模和安全性等的要求,分析了在评价指标、选址程序和理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评论。指出现行标准存在对场所分类和规模的要求不一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及选址模型过于理想化,对约束条件考虑不足和求解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构建考虑足够约束条件并能实现简单求解的选址模型,以及利用GIS技术划分场所责任区和优化场所布局等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选址
标准
指标
模型
Keywords
: disaster emergency shelter
location
standard
index
model
分类号
X9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IS空间分析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0
作者
郭小东
张猛
封家慧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中心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
住建部防灾研究中心
不详
出处
《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重点专项(2019EEEVL0501)
中国地震局重大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CEAZY2019JZ14)共同资助。
文摘
导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财富和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城市在灾害环境中的暴露性越来越高,导致城市所面临的灾害风险也越来越严峻。在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种措施中,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预防和管控灾害风险,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作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城市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防灾
减灾规划
灾害风险
GIS空间分析
灾害环境
暴露性
社会财富
重大灾害事件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的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石琼林
机构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工程与建设》
2014年第2期158-159,216,共3页
文摘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目前还未获得足够重视,对规划设置避灾场所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及设施配套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的意义,并结合人体特征,摸索理想状态下校园防灾避难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指标,望能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规划选取及相应指标提供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人均有效
避难
面积
校园
临时
避难
场所
中长期
避难
场所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244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
5
12
作者
马晨晨
王威
马东辉
苏经宇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01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1610005029)
文摘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在防灾避难场所中属于基础设施部分,在场所的建设中必不可少,一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在疏散和安置灾民、减少伤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标识牌系统的完整性、美观性、安全性和平灾结合为优化设计原则,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影响应急标识设计的各项指标及重要度,进行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优化设计;最后,以泰州中学新校区中心避难场所为例,结合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类型、使用功能和要求以及地方的风俗文化与环境,从大小、类型、高度和颜色等方面对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进行规划方案整体优化设计。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应急标识
优化设计
设计原则
Keywords
disaster mitigation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
emergency signs
optimization design
design principl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马晨晨
王威
苏经宇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安全》
2018年第11期31-3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01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1610005029)
文摘
为提高防灾避难场所的使用效率,对防灾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分析。基于风险理论,在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基础上,引入敏感性因素,建立基于三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及规划实际,建立防灾避难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依据ALARP原则,将场所风险值分为四个等级,为场所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风险矩阵
三维模型
敏感性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研究
被引量:
29
14
作者
马丹祥
初建宇
王政
陈灵利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07B01-04
2013BAJ10B09-2)
+1 种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3209262)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111302006a)
文摘
给出了固定避难场所选址的影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建立了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避难场所的灾害风险、区位规模和防灾救灾设施等因素,因此模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与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多目标规划
粒子群算法
Keywords
disaster emergency shelter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补充选址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马丹祥
初建宇
王志明
孙天威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10B09-2)
文摘
针对现有防灾避难场所选址研究只是灾前规划,而并没有考虑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的问题。改进了集合覆盖模型和P-中值模型,建立了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补选模型,利用LINGO软件对建立的模型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失效
补充选址
Keywords
disaster shelter
failure
complement location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
16
作者
许琳琳
周立民
檀文迪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唐山市城乡规划局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3期213-213,共1页
文摘
在我国很多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本文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管理要求
标准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马丹祥
苏幼坡
张子文
吕美静
远菊
保婷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基金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2017B15)
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计划项目(2017-133)
文摘
目前,我国已建防灾避难场所多以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和中小学操场等开放空间为主,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的实例较少。为合理可靠地改造、加固既有建筑,使其能够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研究了既有建筑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流程、抗震性能评价和抗震加固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不同烈度区、不同工况和不同既有建筑类型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要对既有建筑从建筑安全性、疏散通畅性和市政设施完备性3个方面进行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既有建筑的平时功能、现状条件和相关规范进行避难室内空间与设施设计,编制平灾转换方案;最后,针对避难建筑设计后的既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加固方法对不能满足要求的结构进行加固。
关键词
既有建筑
防灾避难场所
抗震性能
抗震加固
Keywords
existing building
disaster mitigation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
seismic performance
seismic reinforcement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
18
作者
许琳琳
初建宇
苏幼坡
机构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基金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2008-1-22)
文摘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进行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但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管理要求
标准
Keywords
urban disaster shelter
management requirement
standard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冠疫情下的防灾避难场所设计思考
被引量:
2
19
作者
张建斌
顾均
杜志杰
机构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0年第7期62-68,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新冠疫情下应急医疗设施建设和"平战结合"医院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防灾避难场所设计需要建立长效防灾规划、加强场所的防疫功能、健全相关规范标准、树立"平战结合"的弹性设计思想,以及加快装配式建造技术储备等应对策略,以完善防灾避难场所体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应急医疗设施
弹性化设计
Keyword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shelter
emergency medical facilities
flexible design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灾避难场所规范标准的山地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20
作者
卢地
机构
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出处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摘
防灾避难场所的标准制定和规划建设是积极有效进行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国内日益重视防灾避难场所的理论规范研究和建设实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但是这些标准规范主要是以平原城市为基础,鉴于山地城市避难场所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对现有标准规范的山地适应性评价及国内外山地城市避难场所标准经验借鉴,提出山地城市避难场所规范制定和规划建设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
规范标准
山地适应性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网络结构特征与鲁棒性研究
王威
朱峻佚
刘朝峰
王志涛
《计算机仿真》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防灾避难场所承载力评价及优化配置浅析——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张磊
刘欣童
谭世佳
《甘肃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优化与责任区划分方法
初建宇
梁建文
苏幼坡
张立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地城镇地震灾害防灾避难场所的安全设计
杨珺珺
陈建伟
苏幼坡
陈艳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戴慎志
赫磊
《灾害学》
CSCD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防灾避难场所功能区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王志涛
吴金峰
郭小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国外防灾避难场所的发展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朱延飞
衷菲
《城市学刊》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宿住区设计
初建宇
苏幼坡
马东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防灾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综述
初建宇
陈灵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GIS空间分析在城市防灾避难场所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郭小东
张猛
封家慧
《城市与减灾》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校园作为防灾避难场所的研究
石琼林
《工程与建设》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防灾避难场所应急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马晨晨
王威
马东辉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三维风险矩阵的防灾避难场所安全性研究
马晨晨
王威
苏经宇
《安全》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研究
马丹祥
初建宇
王政
陈灵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灾后防灾避难场所失效补充选址问题研究
马丹祥
初建宇
王志明
孙天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
许琳琳
周立民
檀文迪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关键技术研究
马丹祥
苏幼坡
张子文
吕美静
远菊
保婷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要求
许琳琳
初建宇
苏幼坡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新冠疫情下的防灾避难场所设计思考
张建斌
顾均
杜志杰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防灾避难场所规范标准的山地适应性研究
卢地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