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水生态风险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圣瑞 张蕊 +4 位作者 过龙根 徐力刚 陈灿 卢少勇 汪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6-1905,共10页
为保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健康安全,急需回答洞庭湖水生态风险和富营养化演变与流域人类活动及不同水文节律驱动间的响应机制这一科学问题,解决确定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和防治富营养化两个技术难点.本研究拟运用数理统计法、遥感定量反演... 为保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健康安全,急需回答洞庭湖水生态风险和富营养化演变与流域人类活动及不同水文节律驱动间的响应机制这一科学问题,解决确定洞庭湖适宜生态水位和防治富营养化两个技术难点.本研究拟运用数理统计法、遥感定量反演和定量解译法及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洞庭湖水生态风险的内涵,提出洞庭湖水生态风险防控技术路线,开展水情驱动条件下洞庭湖生态效应定量评估技术集成与适宜生态水位、水环境演变与藻类水华风险控制技术集成、水生态风险及其防控集成技术构建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建立洞庭湖水生态风险防控技术体系,支撑洞庭湖流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生态风险 富营养化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术体系简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廖森泰 杨琼 +3 位作者 邢东旭 肖阳 叶明强 李庆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流行的原因复杂,病害有食下感染和胚种感染2种感染方式,因而其防治技术环节多,防治难度大。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和目前蚕种生产实际,在全面总结病害防治的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基础上,提出"以防为主,防...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流行的原因复杂,病害有食下感染和胚种感染2种感染方式,因而其防治技术环节多,防治难度大。针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和目前蚕种生产实际,在全面总结病害防治的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基础上,提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核心,包括9大技术措施的家蚕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术体系,供蚕种生产单位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 蚕种生产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害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运华 谢小群 朱启东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阐述了茶树害虫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理论,介绍了江西主要害虫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针对当前茶树害虫防治问题,探索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关键词 茶树害虫 防控技术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业现状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展望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鹏飞 余庆 +4 位作者 覃仙玲 李菲 陈宪云 董德信 秦启伟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5-25,共11页
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海水养殖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随之而来的病害暴发、渔药滥用、养殖污染、优质种苗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水养殖现状和病害情况,就未来广西海水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的... 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海水养殖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随之而来的病害暴发、渔药滥用、养殖污染、优质种苗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水养殖现状和病害情况,就未来广西海水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 海水养殖业 生态养殖 病害防控技术体系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文杰 尹黎明 +2 位作者 何香建 陈志 张梦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1期40-42,73,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已成为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农田排水、富营养化水体、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问题,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了生态沟塘湿地系统、低耗农家乐污水处理...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已成为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针对农田排水、富营养化水体、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问题,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了生态沟塘湿地系统、低耗农家乐污水处理系统和分散型养猪场废弃污染物处理系统3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并在湖南省多个水源地保护、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中开展应用,生态效益显著,为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提供关键的实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活污水 养殖废水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主要病虫害高效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建设与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芳 周建群 +1 位作者 韩美华 顾光银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2期73-74,共2页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东台市集成与推广蚕桑主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有效防范了病虫害暴发危害等事故的发生,促进了蚕农减灾增收。
关键词 蚕桑 主要病虫害 防控技术体系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示范推广成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占红 张凤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6期11-13,共3页
本文分析了敦煌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概述了该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推广成效,以期为同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现状 集成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卜洁 周安会 陈发彬 《植物医生》 2019年第5期70-72,共3页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松树引起的毁灭性松树病害,同时也是国际森林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对松树林造成严重为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重庆市巴南区森林覆盖率为41.7%,...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松树引起的毁灭性松树病害,同时也是国际森林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对松树林造成严重为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重庆市巴南区森林覆盖率为41.7%,是重庆市松材线虫病主要疫区.长期以来,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控一直是巴南区松林资源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工作的重点,本文从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体系、存在问题和建议3个方面对巴南区近几年来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森林有害生物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灾害防控技术体系的构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振锋 刘传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2期154-157,160,共5页
在研究城市道路灾害类型和致灾成因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法规,探索构建城市道路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即InSAR调查+物理探测+诊断评估+病害处治+监测预警,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灾害防控体系,通过综合物理探测技术的初步实施,... 在研究城市道路灾害类型和致灾成因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法规,探索构建城市道路灾害防控技术体系,即InSAR调查+物理探测+诊断评估+病害处治+监测预警,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灾害防控体系,通过综合物理探测技术的初步实施,积累相关防控经验,为进一步推进落实防控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灾害 防控技术体系 INSAR 物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亮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6期81-84,共4页
苹果蠹蛾是我国农业植物重大检疫对象,现已扩散蔓延到全国9个省市,其以幼虫蛀食果实危害,防治难度大。文章围绕林果业农药减施增效目标,通过性信息素诱捕监测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建立一套综合检验检疫、生物、化学和农业物理防治的绿色防... 苹果蠹蛾是我国农业植物重大检疫对象,现已扩散蔓延到全国9个省市,其以幼虫蛀食果实危害,防治难度大。文章围绕林果业农药减施增效目标,通过性信息素诱捕监测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建立一套综合检验检疫、生物、化学和农业物理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对苹果蠹蛾的卵、幼虫、蛹、成虫实施精准防治。该技术体系的建立将有效降低苹果蠹蛾种群数量,控制其扩散,极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实现我国林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蛀果害虫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伤效应的开拓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控技术体系
11
作者 李家卓 闫康行 +6 位作者 王洪涛 窦林名 马衍坤 宋士康 卢育 徐振忠 黎旭博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开拓巷道、上下山及其联络巷和巷道内硐室因其服务年限长,长期受到高静载和采掘活动产生的频繁动载影响,常出现远距离采掘引起的冲击地压现象,难以针对性进行防控。以上述巷道为背景,综合采用案例分析、现场监测、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 开拓巷道、上下山及其联络巷和巷道内硐室因其服务年限长,长期受到高静载和采掘活动产生的频繁动载影响,常出现远距离采掘引起的冲击地压现象,难以针对性进行防控。以上述巷道为背景,综合采用案例分析、现场监测、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划分诱发开拓巷道冲击地压远-中-近场采掘活动范围,解释远距离采掘活动诱发开拓巷道冲击地压原因,得出考虑损伤效应的开拓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其防控技术体系。研究表明:在工作面采掘活动影响下开拓巷道微震事件频率及震级在增加,根据微震能量密度与开拓巷道和工作面距离定义采动响应指标φ,由采掘活动引起的开拓巷道区域φ值定量阐述煤体损伤与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联系。中-近场采掘活动带来的循环动载使煤体产生不可逆损伤并不断累积,φ值超过冲击临界值,从而中场动载也会成为冲击地压的诱因。结合考虑损伤效应的开拓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提出冲击源头优化-局部精准防控的开拓巷道全生命周期冲击地压防控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可为此类开拓巷道冲击地压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中-近场 开拓巷道 微震能量密度 累积损伤 诱冲机理 防控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莉 《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1X期142-,共1页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的研究中逐渐成熟起来,然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成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我国不断引进环保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从而可以保护林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的研究中逐渐成熟起来,然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成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我国不断引进环保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从而可以保护林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减少林业有害生物,提高整个林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有害生物 防控技术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的监测与防控技术
13
作者 刘芳 刘鼎阔 +5 位作者 胡鹏程 陈慧颖 史艳艳 刘宁 高浩轩 李源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8期29-29,共1页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而出现的高接触性、急性、烈性、高危害性的传染病。当前非洲猪瘟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在复杂多变的防控形势下需要增强警惕意识,树立全方位防控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技术体系。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监测与防控 防控技术体系 家猪 防控理念 野猪 传染病 高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术形成体系
14
作者 甄云肖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高致病性禽流感 防控技术体系 疫苗 快速检测 诊断 病原学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稻飞虱精准对靶防控技术体系--华中农业大学李建洪教授
15
作者 王娜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1年第11期62-63,共2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绿色发展列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农药减施增效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农药抗性事件频发、农药利用率过低将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构建有害生物精准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绿色发展列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农药减施增效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农药抗性事件频发、农药利用率过低将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构建有害生物精准对靶防控技术体系是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施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利用率 防控技术体系 有害生物 稻飞虱 减施增效 农药抗性 洪教授 五大发展理念
原文传递
江苏沿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波 李红阳 +6 位作者 王凯 孙星星 张俊喜 顾慧玲 马晶晶 王凡 蒋颖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106-107,共2页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江苏沿海地区是小麦的重要产区,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的改变,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本文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区域特点,总结前人在本...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江苏沿海地区是小麦的重要产区,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的改变,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本文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区域特点,总结前人在本地区的试验结果,整理出适合本地区的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包含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2个部分,以期为保障该地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控技术体系 核心技术 配套技术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老空底板奥灰突水:成因机制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帅 李书乾 +4 位作者 尹尚先 梁满玉 孟浩鹏 祁荣荣 李媛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2,共10页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揭示浅部老空区底板奥灰承压水储能释放动态演化的突水机制。基于区域奥灰岩溶演化史,采用流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探治工程揭露,确定区域奥灰岩溶强径流带在井田内的展布形态,建立岩溶水动力场模型,应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方法反演辛安矿“10·25”突水时间及空间位置。针对煤矿采空区底板奥灰突水特点及难点,提出流场树靶、探治结合、新旧共治“三位一体”的水害防控技术体系,经过3个阶段治理实践,不仅3个老旧突水点共1080 m^(3)/h涌水量以及新突水点稳定涌水量3600 m^(3)/h得到完全封堵,且矿井原正常涌水量2040 m^(3)/h下降到1020 m^(3)/h,效果超出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底板奥灰突水 储能释放 突水时间反演 突水通道定位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池养殖缢蛏病害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为尧 杨文真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虾池 缢蛏 病害防治技术 养殖方法 病症治疗 “防、观、治”药物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目标任务和技术途径
19
《现代农药》 CAS 2022年第6期70-70,共1页
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农药使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 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农药使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单位播种面积化学农药使用折百量,下同)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5%;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农药 农作物病虫害 农药使用 防控技术体系 技术水平 播种面积 经济作物 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防治对策探讨
20
作者 米玛次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条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的一种主要疾病,由柱状的柄锈菌感染造成,此病害传播迅猛且影响广泛,极其严重时能够使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全无产出。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对抗小麦条锈病的各种防控手段。文中先对病因及病象进行... 条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的一种主要疾病,由柱状的柄锈菌感染造成,此病害传播迅猛且影响广泛,极其严重时能够使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全无产出。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对抗小麦条锈病的各种防控手段。文中先对病因及病象进行了基本介绍,接着详尽讨论了包括农艺防治、化学药剂应用和利用生物技术在内的多元化综合治理方案。在农艺防控层面,文中特别强调了采纳耐病品种、实行精确耕种和作物轮作、按照适宜时机播种以及调整种植密度并增强水分和肥料管理等关键性策略。在论述化学措施时,文中特别强调了药物的选用及其应用技巧的至关重要性。而对于生物性防控措施,研讨了不同生物性农药的类别和使用技术。文章最终提出了一个区域间合作的全程生态防控技术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区域间的互动防治、综合性周期性管理以及生态友好型防治技术的应用,促进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性控制。这套综合防控方案,为提升小麦条锈病防控的成效和确保小麦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防治对策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