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急疏散中的公众为何犹豫不从?——基于防护行动决策模型的多案例比较分析
1
作者
兰雨潇
杨巨声
彭宗超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4年第1期171-200,共30页
灾害期间引导公众应急疏散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是在此过程中公众却常因犹豫而错失疏散黄金期。为什么公众收到疏散通知后仍会犹豫不决及不从?本文基于防护行动决策模型,对涿州洪水事件中因犹豫及不从而延迟疏散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
灾害期间引导公众应急疏散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是在此过程中公众却常因犹豫而错失疏散黄金期。为什么公众收到疏散通知后仍会犹豫不决及不从?本文基于防护行动决策模型,对涿州洪水事件中因犹豫及不从而延迟疏散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犹豫不从现象在应急前、中、后三个疏散时期都存在。公众犹豫不从的原因复杂多元,主要受五大因素影响,机理在于:灾害幸存经历和应急救援行动均通过影响风险感知的方式影响防护行动决策;安置地点信息、家庭亲属特征、公共服务动机分别通过削弱防护行动感知、强化利益相关者感知、强化责任感知的方式,促使公众做出延迟疏散决策。触发公众延迟疏散决策的受众感知包含风险感知、防护行动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三种“利己”感知,也包括责任感知这一“利他”感知。公众犹豫不从现象的深层逻辑源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竞争文化、宿命论文化、平等群体文化和官僚群体文化。本文从公众视角出发,丰富了危机决策研究,拓展了经典的防护行动决策模型,可以为政府改进应急疏散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公众遵从
防护行动决策模型
多案例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急疏散中的公众为何犹豫不从?——基于防护行动决策模型的多案例比较分析
1
作者
兰雨潇
杨巨声
彭宗超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4年第1期171-200,共30页
基金
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协同研判与决策机制研究”(72134003)
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双高”计划项目“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研究”(2022TSG03301)支持
文摘
灾害期间引导公众应急疏散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是在此过程中公众却常因犹豫而错失疏散黄金期。为什么公众收到疏散通知后仍会犹豫不决及不从?本文基于防护行动决策模型,对涿州洪水事件中因犹豫及不从而延迟疏散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犹豫不从现象在应急前、中、后三个疏散时期都存在。公众犹豫不从的原因复杂多元,主要受五大因素影响,机理在于:灾害幸存经历和应急救援行动均通过影响风险感知的方式影响防护行动决策;安置地点信息、家庭亲属特征、公共服务动机分别通过削弱防护行动感知、强化利益相关者感知、强化责任感知的方式,促使公众做出延迟疏散决策。触发公众延迟疏散决策的受众感知包含风险感知、防护行动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三种“利己”感知,也包括责任感知这一“利他”感知。公众犹豫不从现象的深层逻辑源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竞争文化、宿命论文化、平等群体文化和官僚群体文化。本文从公众视角出发,丰富了危机决策研究,拓展了经典的防护行动决策模型,可以为政府改进应急疏散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应急疏散
公众遵从
防护行动决策模型
多案例比较分析
Keywords
Emergency Evacuation
The Public Compliance
Protection Action Decision Mode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ultiple Cases
分类号
X91 [环境科学与工程]
D6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C934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急疏散中的公众为何犹豫不从?——基于防护行动决策模型的多案例比较分析
兰雨潇
杨巨声
彭宗超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