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老化对配电电缆绝缘等温松弛电流及阈值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宁辉 马波 +3 位作者 沙伟燕 李秀广 张鹏程 田天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57,共7页
针对等温松弛电流法在配电电缆绝缘状态评估中的问题及难题,本文采用国产未老化的10 kV配电电缆新样作为检测对象,通过检测140℃下加速热老化288 h过程中电缆段的等温松弛电流和绝缘切片的高场电导,分析了热老化过程中表征绝缘状态的电... 针对等温松弛电流法在配电电缆绝缘状态评估中的问题及难题,本文采用国产未老化的10 kV配电电缆新样作为检测对象,通过检测140℃下加速热老化288 h过程中电缆段的等温松弛电流和绝缘切片的高场电导,分析了热老化过程中表征绝缘状态的电流松弛分量、老化因子(A)和阈值电场(Et)变化趋势及范围。结果表明:等温松弛电流中存在3个明显的极化松弛峰,时间常数τ_(1)、τ_(2)和τ_(3)分别在7~12 s、31~39 s和210~536 s范围;热老化过程中等温松弛电流峰2和峰3对应的材料陷阱改变较大,其中峰3的改变最为明显;基于等温松弛电流的老化因子A在1.72~3.17范围,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老化因子A先降后升,而对应的电导阈值电场Et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这表明阈值电场(Et)和老化因子(A)存在明显的关联,均是绝缘材料内部分子结构的宏观外在表象;国产电缆未老化时的老化因子A为1.91,已近德国标准DIN VDE 0276的“老年”状态,而热老化48 h时的老化因子(A)降至1.72,达到德国标准的“较好”状态,表明国产电缆老化因子A的偏高可能与电缆交联副产物量的残留相关,应完善国产电缆生产中的脱气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电缆 热老化 等温松弛电流 高场电导 老化因子 阈值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中阔 郄秀书 +4 位作者 张广庶 张廷龙 张彤 郭凤霞 窦志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1-887,共7页
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本文根据强电场环境中尖端放电原理,制作了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两根长度均为1m的同轴电缆和一个时间常... 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本文根据强电场环境中尖端放电原理,制作了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两根长度均为1m的同轴电缆和一个时间常数为0.1s、量程±16μA的精密电流放大电路;两根同轴电缆悬空垂直于地面,相对放大电路对称布置,两个尖端的长度为5~6cm。利用该电流传感器,同时配合温度、相对湿度、GPS等传感器,组成了雷暴云内电场综合探空仪,并于2007年夏天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初步实验。利用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平均电场仪与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进行的地面同步观测记录,得出了大气电场尖端放电电流的拟合关系,发现负电晕放电(尖端为阴极)的阈值电场和正电晕放电阈值电场存在一定差异,且负电晕放电的阈值较低。本文认为这一差异源于正、负电晕放电机制的差异。利用气球携带的电场综合探空仪进行了探空实验,得到了一次空中电场的初步探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探空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电荷区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云 电场与电晕电流拟合关系 电晕放电阈值电场 电场探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金纳米棒联合纳秒脉冲电场对体外A375黑色素瘤2D模拟组织的消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米彦 代璐健 +2 位作者 刘权 张倩 唐均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766-3775,共10页
为改善纳秒脉冲电场(nsPEF)治疗肿瘤的电气安全性,在证实靶向金纳米棒联合低强度nsPEF可有效杀伤离体肿瘤细胞的基础上,该文进一步研究该联合治疗方法对体外黑色素瘤2D模拟组织的消融效果。首先,使用叶酸修饰后的靶向金纳米棒结合A375... 为改善纳秒脉冲电场(nsPEF)治疗肿瘤的电气安全性,在证实靶向金纳米棒联合低强度nsPEF可有效杀伤离体肿瘤细胞的基础上,该文进一步研究该联合治疗方法对体外黑色素瘤2D模拟组织的消融效果。首先,使用叶酸修饰后的靶向金纳米棒结合A375黑色素瘤细胞,并通过暗场显微观察验证了其靶向结合效果。然后,对靶向修饰的A375黑色素瘤2D模拟组织施加不同参数(电压、脉冲宽度和脉冲个数)的nsPEF,通过钙黄绿素试剂进行活细胞染色,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得到肿瘤细胞的消融图像和消融面积。将Comsol有限元仿真得到的电极附近的电场强度分布结果与消融图像的边界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参数下的阈值电场强度大小。结果表明,在不同脉冲参数下,靶向金纳米棒的加入较单独施加nsPEF时的消融面积增加约11.9%~74.9%,阈值电场强度降低约18.2%~25.0%。该文的研究为靶向金纳米棒联合低强度nsPEF更安全、高效治疗肿瘤的进一步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纳秒脉冲电场 消融面积 阈值电场强度 叶酸 A375黑色素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的第一类弗雷德里克兹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巍 丁兰 《电子世界》 2013年第12期38-39,共2页
本论文针对向列相液晶,从自由能的角度出发,分弹性形变和电场作用两个部分,在理论上分析了其在电场作用下的第一类弗雷德里克兹转变,得到了阈值电场与液晶材料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与磁场作用下的第一类弗雷德里克兹转变进行了比较。... 本论文针对向列相液晶,从自由能的角度出发,分弹性形变和电场作用两个部分,在理论上分析了其在电场作用下的第一类弗雷德里克兹转变,得到了阈值电场与液晶材料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与磁场作用下的第一类弗雷德里克兹转变进行了比较。阈值电压的结论可用于测定液晶材料的展曲弹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弗雷德里克兹转变 阈值电场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紫外薄膜材料的阈值场强分析
5
作者 胡江川 王万录 +1 位作者 马平 陈松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91,116,共4页
采用多光子吸收、雪崩电离模型和多光子吸收与雪崩电离相结合的联合模型计算了几种紫外光学薄膜材料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场强,得出雪崩离化模型在紫外部分已不再适用,联合模型的理论结果可用作实验参考.分析了薄膜阈值电场与入射激光频... 采用多光子吸收、雪崩电离模型和多光子吸收与雪崩电离相结合的联合模型计算了几种紫外光学薄膜材料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场强,得出雪崩离化模型在紫外部分已不再适用,联合模型的理论结果可用作实验参考.分析了薄膜阈值电场与入射激光频率脉宽的关系,定性地说明了材料带宽与阈值场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阈值电场 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电场分布特性
6
作者 何金良 孙岗 +2 位作者 袁之康 黄智文 胡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9-187,共9页
直流套管是制约我国直流输变电技术发展和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了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技术路线,仿真研究了接地屏位置、长度以及非线性电场均化层几何尺寸、材料参数对高压套管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 直流套管是制约我国直流输变电技术发展和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了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技术路线,仿真研究了接地屏位置、长度以及非线性电场均化层几何尺寸、材料参数对高压套管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接地屏的位置和长度主要影响导杆表面电场值及其电场集中区域范围;电场均化层的长度、非线性参数、位置会对套管内部及表面电场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更长的电场均化层、较低的非线性材料阈值场强以及更远的电场均化层到导杆表面的距离均能有效均化套管电场。直流电场下含有非线性电场均化层的高压套管电场分布与交流电场下存在较大差异,具有高阈值场强的非线性电场均化层均场效果更优。非线性均压层能够有效改善高压套管的电场分布,无需采用电容均压结构。该工作将为非线性复合材料在高压套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复合材料 高压套管 电场均化层 电场分布 阈值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于圆柱轴电场作用下圆柱腔内向列相液晶的指向矢分布(英文)
7
作者 孙桂姣 李延敏 +4 位作者 张艳君 张辉 李志广 郑桂丽 朱吉亮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5-1013,共9页
曲面液晶系统具有与平面液晶系统不同的特性。本文在轴向强锚定边界条件下,施加垂直于圆柱轴方向的匀强电场,对圆柱腔内向列相液晶的指向矢形变进行研究。基于液晶连续体弹性理论,给出系统的平衡态方程及边界条件,并通过有限差分迭代方... 曲面液晶系统具有与平面液晶系统不同的特性。本文在轴向强锚定边界条件下,施加垂直于圆柱轴方向的匀强电场,对圆柱腔内向列相液晶的指向矢形变进行研究。基于液晶连续体弹性理论,给出系统的平衡态方程及边界条件,并通过有限差分迭代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指向矢形变阈值电场的解析解,发现不同的弹性常数会导致圆柱腔横截面上的指向矢变化的不对称性。此研究为光子晶体光纤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腔 阈值电场 向列相液晶 指向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电场肿瘤消融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启翔 陈永刚 +1 位作者 龚立娇 陈新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5期36-43,共8页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治疗方法虽有疗效,但都有一定的禁忌证和副作用,而不可逆电穿孔作为一种新的局部物理治疗肿瘤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可用于邻近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的治疗。临床...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治疗方法虽有疗效,但都有一定的禁忌证和副作用,而不可逆电穿孔作为一种新的局部物理治疗肿瘤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可用于邻近血管、神经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微秒级电脉冲产生的细胞不可逆电穿孔在消融肿瘤的同时会带来人体明显的肌肉收缩和心律失常现象,而纳秒脉冲消融肿瘤则通过改变脉冲发生器的硬件实现方式,提高电压,压缩脉宽,克服了上述缺点。本文介绍纳秒脉冲消融肿瘤技术的兴起与优点,综述国内外纳秒脉冲消融肿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分析纳秒脉冲消融设备的迭代技术优势,从纳秒脉冲功率技术、纳秒脉冲电场分布、电场强度阈值和不同电脉冲参数消融肿瘤带来的不同量效关系等方面展望了纳秒脉冲消融肿瘤关键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并对纳秒脉冲消融肿瘤设备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肿瘤消融 电场分布 电场强度阈值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附近施工安全距离报警阈值的设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欢 王琳媛 +1 位作者 张国灿 何正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6-179,共4页
针对电力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与电力线路距离过近而引发跳闸事故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场、距离测量的高压现场施工安全距离报警装置,首先根据电力安全规范设定距离报警阈值,然后采用Ansoft Maxwell仿真设定电场报警阈值,对施工机械触电... 针对电力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与电力线路距离过近而引发跳闸事故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场、距离测量的高压现场施工安全距离报警装置,首先根据电力安全规范设定距离报警阈值,然后采用Ansoft Maxwell仿真设定电场报警阈值,对施工机械触电事故发生较多的35、110、220kV电力线路进行电场仿真,分析电场分布规律,最终设定电场报警阈值,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力线路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排列方式、不同回路数及吊臂的存在对阈值设定的影响,与现有研究中通过实测或Matlab仿真设定单一报警阈值的方法相比更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线路 安全距离 距离报警阈值 电场报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长纯 刘兴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7,54,共4页
详细论述了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包括开启电场、阈值电场、发射电流密度、发射电流的稳定性及场发射电子能量分布等;阐述了场发射的机制;分析了发射特性与其几何结构、吸附态及尖端缺陷等因素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场发射特性... 详细论述了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包括开启电场、阈值电场、发射电流密度、发射电流的稳定性及场发射电子能量分布等;阐述了场发射的机制;分析了发射特性与其几何结构、吸附态及尖端缺陷等因素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场发射特性在平板显示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发射特性 阈值电场 场发射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热处理对氮化硼薄膜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卫青 顾广瑞 +5 位作者 李英爱 何志 冯伟 刘丽华 赵春红 赵永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83-2185,共3页
用RF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最佳沉积条件下在Si(100)基底上沉积了纳米氮化硼薄膜,然后对薄膜在真空度低于5×10-4Pa、温度分别为800℃和1000℃条件下进行了表面热处理,分别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不同退火温度的场发射试验对薄膜... 用RF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最佳沉积条件下在Si(100)基底上沉积了纳米氮化硼薄膜,然后对薄膜在真空度低于5×10-4Pa、温度分别为800℃和1000℃条件下进行了表面热处理,分别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不同退火温度的场发射试验对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热处理对BN薄膜的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影响,样品场发射特性的变化可能与表面负电子亲和势有关,未进行热处理的样品阈值电场较低,可能归因于表面负电子亲和势效应,阈值电场为8V/μm,发射电流为80μA,热处理温度为800℃时,负电子亲和势仍然存在,直到热处理温度达到1000℃时,表面负电子亲和势才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薄膜 表面热处理 场发射 发射电流 阈值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等离子体处理对氮化硼薄膜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李卫青 顾广瑞 +5 位作者 李英爱 何志 冯伟 刘丽华 赵春红 赵永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96-2198,共3页
用RF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i(100)基底上沉积了纳米氮化硼薄膜,然后分别用氢、氧等离子体对薄膜表面进行了处理,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光电子能谱以及场发射试验对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等离子体使BN薄膜表面NEA增加,阈值电场降低... 用RF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i(100)基底上沉积了纳米氮化硼薄膜,然后分别用氢、氧等离子体对薄膜表面进行了处理,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光电子能谱以及场发射试验对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等离子体使BN薄膜表面NEA增加,阈值电场降低,发射电流明显增大.氧等离子体处理对BN薄膜的场发射特性影响不大,只是发射电流略有降低,这只能是由于氧化层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薄膜 场发射 表面处理 阈值电场 发射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气压对氮化硼薄膜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卫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56,共5页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在n型Si(100)基底上沉积了不同沉积气压下的纳米BN薄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BN薄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在超高真空(<5.0×10-7Pa)情况下测量了薄膜的场...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在n型Si(100)基底上沉积了不同沉积气压下的纳米BN薄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BN薄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在超高真空(<5.0×10-7Pa)情况下测量了薄膜的场致发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气压对BN薄膜的场发射特性影响很大。BN薄膜的阈值电场随着沉积气压的升高而升高,发射极限电流随着沉积气压的升高而较小,但耐压特性提高。沉积气压为2Pa时沉积的BN薄膜的场发射的阈值电场最低,为12V/μm,当电场升高到27V/μm时,场发射电流密度为140.6μA/cm2;当沉积气压升高到5Pa时,阈值电场升高为26V/μm,当电场升高到59V/μm时,发射电流密度为187.5μA/cm2;沉积气压升高到15Pa时的样品的阈值电场已经高达51V/μm。所有BN薄膜的F-N曲线都符合F-N理论,表明电子发射是通过隧穿表面势垒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等离子体 氮化硼薄膜 场发射特性 阈值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凯 党智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冷压烧结的成型工艺制备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掺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须填料掺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但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 采用冷压烧结的成型工艺制备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掺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须填料掺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但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率下降;复合材料的电场强度-电流密度(E-J)曲线对应的场强阈值随着T-ZnOw填料含量的增加均降低,并且当T-ZnOw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1.58×1010Ω.m,从而复合材料就能以较高的暂态电导率把累积在表面的静电荷释放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压烧结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聚四氟乙烯 电气性能 阈值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式试验对高压直流电缆交联副产物迁移过程及电导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路 陈萌 +3 位作者 张洪亮 王亚林 吴建东 尹毅 《电气工程学报》 2018年第11期44-51,共8页
为了保证高压直流电缆满足预期的使用条件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对高压直流电缆进行型式试验。对型式试验前后电缆的主绝缘由内层到外层交联副产物含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电流密度随电场强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型式试... 为了保证高压直流电缆满足预期的使用条件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对高压直流电缆进行型式试验。对型式试验前后电缆的主绝缘由内层到外层交联副产物含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电流密度随电场强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型式试验抑制了低场强下的载流子迁移,促进交联副产物由内层向中层和外层迁移,且交联副产物的含量越多,温度越高,电流密度的阈值电场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式试验 交联副产物 温度 电流密度 阈值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物质^(137)Cs对微波大气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国 闫二艳 +4 位作者 刘星辰 孟凡宝 黄诺慈 杨浩 鲍向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78,共6页
针对现有的放射性物质探测手段有效距离近和效率较低等局限性,考虑到高功率微波(HPM)良好的空间辐射特性,研究放射性物质对微波大气击穿特性的影响,以实现利用HPM远距离探测放射性物质的设想。阐释了微波脉冲等离子体击穿原理和自由电... 针对现有的放射性物质探测手段有效距离近和效率较低等局限性,考虑到高功率微波(HPM)良好的空间辐射特性,研究放射性物质对微波大气击穿特性的影响,以实现利用HPM远距离探测放射性物质的设想。阐释了微波脉冲等离子体击穿原理和自由电子对击穿特性影响,分析了放射性物质^(137)Cs射线产生自由电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HPM大气击穿时间和击穿阈值。基于HPM大气击穿等离子体实验装置,分别在6000 Pa、7000 Pa和8000 Pa的低气压环境对有、无放射源存在情形开展多次HPM辐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源的存在降低了约10%的HPM大气击穿阈值,缩短约50%的击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物质 高功率微波 击穿阈值电场 击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电场下金属尖端电晕放电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雪会 陈登义 陈则煌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9,共8页
针对大气电场下金属尖端电晕放电阈值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电晕放电阈值电压并利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软件对阈值电场的计算,研究了不同金属、高度、环境以及有无尖端时金属尖端电晕放电电压阈值和电场阈值... 针对大气电场下金属尖端电晕放电阈值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电晕放电阈值电压并利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软件对阈值电场的计算,研究了不同金属、高度、环境以及有无尖端时金属尖端电晕放电电压阈值和电场阈值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大气电场下,电导率不同的铁、铝、铜,电晕放电电压阈值和电场阈值大小与电导率关系不大;同温同湿,同高度金属棒的电晕放电电压阈值与电场阈值大小与尖端高度是负相关的;同温同湿,金属棒高度与电晕放电电压阈值和电场阈值是负相关的;湿度与温度的增大都会造成电晕放电电压阈值与电场阈值的降低,但温度的影响比湿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电场 金属尖端 电晕放电 电压阈值 电场阈值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烧蚀YAG单晶表面的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长青 王树成 +1 位作者 周玉锋 刘宝良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41-545,共5页
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对损伤YAG单晶表面的形貌特征及其损伤阈值进行分析,对YAG单晶表面的临界电场阈值进行计算。采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飞秒激光损伤的YAG单晶表面的烧蚀坑形貌进行表征。研究表明:YAG单晶表面的烧蚀... 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对损伤YAG单晶表面的形貌特征及其损伤阈值进行分析,对YAG单晶表面的临界电场阈值进行计算。采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飞秒激光损伤的YAG单晶表面的烧蚀坑形貌进行表征。研究表明:YAG单晶表面的烧蚀坑呈现周期表面结构,在130 fs脉宽、中心波长为800 nm、单脉冲能量在80~580μJ条件下,飞秒激光测试的YAG单晶的损伤阈值为4.24 J/cm^2,计算获得了YAG单晶表面的电场临界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YAG晶体 损伤阈值 烧蚀坑 电场临界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Fully-Depleted Dual-Gate MOSFET
19
作者 张国和 邵志标 +1 位作者 韩彬 刘德瑞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59-1363,共5页
A novel fully-depleted dual-gate MOSFET with a hetero-material gate and a lightly-doped drain is proposed. The hetero-material gate, which consists of a main gate and two side-gates,is used to control the surface pote... A novel fully-depleted dual-gate MOSFET with a hetero-material gate and a lightly-doped drain is proposed. The hetero-material gate, which consists of a main gate and two side-gates,is used to control the surfac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the device characteristics are simulated with Tsuprem-4 and Medici separately. Compared to a common DG fully depleted SO1 MOSFET,the proposed device has much higher on/off current ratio and superior sub-threshold slope. The on/off current ratio is about 10^10 and the sub-threshold slope is nearly 60mV/dec under a 0.18μm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material gate on/off current ratio sub-threshold slope SOI 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低频场空间电荷响应的电缆状态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淮北 曹俊 +2 位作者 沈鑫 吴建东 尹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5-1242,共8页
为评估超低频电场检测下电缆的绝缘状态,通过检测不同老化状态交联聚乙烯在50、0.1和0.01Hz正弦场下的空间电荷响应,分析超低频检测中空间电荷积累的电场阈值,并结合其理化和工频击穿等性能,探讨基于超低频场空间电荷响应的绝缘状态评... 为评估超低频电场检测下电缆的绝缘状态,通过检测不同老化状态交联聚乙烯在50、0.1和0.01Hz正弦场下的空间电荷响应,分析超低频检测中空间电荷积累的电场阈值,并结合其理化和工频击穿等性能,探讨基于超低频场空间电荷响应的绝缘状态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试样在50Hz电场下,未出现空间电荷积累的阈值电场,但0.1和0.01Hz电场下出现了阈值电场,其值约为10~15kV/mm。超低频电场下超过阈值电场后的180°相位处的平均体电荷密度和平均相位体电荷密度均明显增大,这主要与超低频场下有效作用电场的持续时间相关。在0.01Hz电场下老化试样的平均相位体电荷密度明显下降,试样表面侧的空间电荷由未老化时的异极性转为同极性,且其连续分布区域远大于未老化试样。这可能与老化后深陷阱量减少和浅陷阱量增多相关,两者均增大了电荷迁移率,抑制了空间电荷积累。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试样在0.01Hz电场下的平均相位体电荷密度和击穿场强明显下降,这表明试样老化状态可由超低频场下的空间电荷表征。在采用超低频场空间电荷特性进行绝缘状态评估时,应综合空间电荷的积累量、极化和分布范围,结果可为超低频电场下电缆绝缘状态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超低频电场 电荷积累 电场阈值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