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间隙条件下同轴型介质阻挡放电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涛 孙保民 +3 位作者 肖海平 曾菊瑛 杨斌 饶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气体间隙大小对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的影响。通过改变间隙大小,对反应器内静电场进行计算,用玻尔兹曼方程对反应器内的电子分布函数进行分析,并实验研究了间隙大小对NO脱除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气体间隙的减小,... 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气体间隙大小对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的影响。通过改变间隙大小,对反应器内静电场进行计算,用玻尔兹曼方程对反应器内的电子分布函数进行分析,并实验研究了间隙大小对NO脱除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气体间隙的减小,电场强度增大,导致折合场强增大,折合场强为200Td时离解速率和电子平均动能较100 Td时分别增加了116倍和2.2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体间隙减小,NO脱除效率升高。该研究对低温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一氧化氮 同轴型 数值模拟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顶不同位置喷气对涡轮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治华 陈绍文 +2 位作者 兰云鹤 崔涛 王松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885,共7页
为研究叶顶喷气位置对涡轮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在低速条件下用五孔探针对不同叶顶喷气位置和间隙大小的涡轮叶栅出口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通过数值计算对叶顶间隙三维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叶顶不同位置喷气对三维流场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 为研究叶顶喷气位置对涡轮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在低速条件下用五孔探针对不同叶顶喷气位置和间隙大小的涡轮叶栅出口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并通过数值计算对叶顶间隙三维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叶顶不同位置喷气对三维流场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顶喷气对泄漏流动的影响随间隙尺寸增大逐渐减弱,小间隙时喷气明显抑制了泄漏流动动能,在降低因泄漏涡所引起损失的同时增加了因通道涡产生的损失,靠近吸力边喷气方案使得泄漏涡损失峰值下降达48.6%,而通道涡损失峰值增加10.4%;大间隙时泄漏流动动能较大,喷气对泄漏流动的影响较小;通过减小泄漏流动动能以削弱泄漏涡与通道涡的相互作用,控制较大三维流动分离的发生,可有效改善流道内间隙侧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顶泄漏流 叶顶喷气 叶顶间隙大小 泄漏涡 通道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评价装置构建水泥环微间隙与胶结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明标 王晓亮 +3 位作者 武治强 杨晓榕 文华 王浪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10期55-58,共4页
声波测井是评价水泥胶结的主要手段,通过实验室物理模型,根据声波测井原理,利用超声探头采集环隙大小分别1mm、3mm、5mm、10mm的声幅曲线,通过对比波形的声幅值大小,初步得到Ⅰ、Ⅱ界面微环隙大小与套管波、地层波幅值具有线性关系,经... 声波测井是评价水泥胶结的主要手段,通过实验室物理模型,根据声波测井原理,利用超声探头采集环隙大小分别1mm、3mm、5mm、10mm的声幅曲线,通过对比波形的声幅值大小,初步得到Ⅰ、Ⅱ界面微环隙大小与套管波、地层波幅值具有线性关系,经分析得到利用套管波信号强弱判断第一界面水泥胶结,利用地层波波形幅值判断第二界面水泥胶结。以此作为依据,进而对水泥环微间隙大小细化,构建Ⅰ、Ⅱ界面微环隙大小与固井胶结质量关系,得到水泥环胶结质量,为现场提供合理的固井质量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声波测井 超声探头 间隙大小 胶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儿童脑蛛网膜下腔正常大小及变异
4
作者 宋嘉华 宋丽君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1993年第1期32-32,共1页
目前国内对评价儿童含脑脊液腔隙的大小尚缺乏统一评估指标。作者从上海市350例12岁以下儿童中通过严格的标准筛选出60例正常儿童的头颅CT片,对每例儿童在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层面中测量各脑室及脑室外蛛网膜下腔间隙的大小(包括脑室6个... 目前国内对评价儿童含脑脊液腔隙的大小尚缺乏统一评估指标。作者从上海市350例12岁以下儿童中通过严格的标准筛选出60例正常儿童的头颅CT片,对每例儿童在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层面中测量各脑室及脑室外蛛网膜下腔间隙的大小(包括脑室6个腔隙、脑室外9个腔隙和2个皮层沟腔隙),计算出2岁以下婴幼儿(为第一组,30例)及2岁至12岁儿童(为第二组,30例)各腔隙大小的平均数和所有脑蛛网膜下腔的总平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蛛网膜下腔变异 诊断 蛛网膜下腔间隙大小 头颅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扫描法测量微位移和微负荷装置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宝祺 王妮 +1 位作者 郑瑞梓 陈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8年第2期195-202,共8页
采用光束扫描法可灵敏地测量间隙大小和试件尺寸。本文介绍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以及配上单板机制成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微位移和微负荷测量装置。该方法对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的性能要求不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扫描法 微位移 光敏元件 间隙大小 试件尺寸 单板机 检测电路 函数记录仪 闸门电路 旋转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设备参数对烟支总通风率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新贤 周航天 王志勇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17期42-45,共4页
通过对影响烟支通风率的控制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结合全因子试验及响应曲面分析,研究各工艺参数对烟支通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胶辊间隙和水松纸上胶位置对卷烟通风率有显著影响。当大小胶辊间隙达到0.12 mm、水松纸上胶位置0.2 mm... 通过对影响烟支通风率的控制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结合全因子试验及响应曲面分析,研究各工艺参数对烟支通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胶辊间隙和水松纸上胶位置对卷烟通风率有显著影响。当大小胶辊间隙达到0.12 mm、水松纸上胶位置0.2 mm时,通风率标偏为1.5807%,此时烟支通风率控制最优。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机台操作人员进行通风率稳定性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支通风率 大小胶辊间隙 水松纸上胶位置 全因子试验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铣工实用小经验二则
7
作者 王常义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6年第7期121-121,共1页
1巧卸铣刀杆 在卧式铣床上拆卸铣刀杆,常用的方法是,先将刀杆拉紧螺栓旋松,再用锤子敲击,使铣刀杆锥柄与铣床主轴锥孔脱离,旋出刀杆拉紧螺栓取下铣刀杆。这种拆卸刀杆的方法很容易损坏刀杆拉紧螺栓头部的外螺纹及铣刀杆锥柄部分的内螺... 1巧卸铣刀杆 在卧式铣床上拆卸铣刀杆,常用的方法是,先将刀杆拉紧螺栓旋松,再用锤子敲击,使铣刀杆锥柄与铣床主轴锥孔脱离,旋出刀杆拉紧螺栓取下铣刀杆。这种拆卸刀杆的方法很容易损坏刀杆拉紧螺栓头部的外螺纹及铣刀杆锥柄部分的内螺纹。若采用下述方法,既可避免上述缺点,又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杆 卧式铣床 锥柄 主轴锥孔 外螺纹 内螺纹 简便快捷 旋出 间隙调整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装载机动臂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
8
作者 阎民 孙新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67-69,共3页
本文对装载机动臂的结构和机构,尤其是对两液压缸对动臂的约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经过大量的分析计算,对装载机动臂有限元分析的力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论点可行方法。
关键词 动臂 有限元分析 液压缸 虚梁 力学模型 销轴 油缸 边界元 缸筒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料渣结实的几个因素
9
作者 张保林 《中国油脂》 CAS 1985年第2期62-63,共2页
200A-3型榨油机的主体是由榨笼、榨螺、以及榨轴的传动装置组成。榨笼按装笼板之间形成的空档来分,有1、2……11档。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1…4档随油下来的渣子称为油渣。5……11档出的渣要直接混入料坯内进行回榨,所以我们称之为... 200A-3型榨油机的主体是由榨笼、榨螺、以及榨轴的传动装置组成。榨笼按装笼板之间形成的空档来分,有1、2……11档。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1…4档随油下来的渣子称为油渣。5……11档出的渣要直接混入料坯内进行回榨,所以我们称之为料渣。在生产当中,往往会发生料渣出现结块发硬现象,其危害直接影响出油,另外,进入调控蒸锅的硬块易堵塞料门,入榨时,可挤烂下料翼处的料筒,对榨笼上的刮刀和榨条有一定的损坏,并且使电流升高,负荷增大。可见,料渣的结块现象是一个有必要研究的课题。我们通过长期地实践和观察,对料渣结实现象做了如下概括性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块现象 料坯 传动装置 料筒 榨机 出渣 硬块 变性程度 工艺条件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X50生料立磨刮板结构的改进
10
作者 史庆国 赵绪宗 《水泥》 CAS 2015年第1期63-63,共1页
我公司一条5 000t/d生产线配ATOX50生料立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刮板仓密封板频繁损坏的现象,而且刮板下部圆弧部分也经常严重变形,有时还出现刮板突然掉落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刮板 ATOX50 生料立磨 密封板 问题分析 连接螺栓 间隙大小 圆周方向 角变形 停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柔性辅助支撑装置设计及磁路仿真
11
作者 赵学峰 徐裕超 缪崇锦 《建模与仿真》 2023年第3期2286-2296,共11页
在制造业中提高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一直是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磁流变弹性体辅助支撑装置,该装置能够支撑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薄壁套筒零件。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装置中各零件的材料属性、工件厚度、间隙大小以及电流... 在制造业中提高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一直是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磁流变弹性体辅助支撑装置,该装置能够支撑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薄壁套筒零件。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仿真装置中各零件的材料属性、工件厚度、间隙大小以及电流大小等因素对装置工作间隙处磁场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合适的参数,磁路仿真表明该装置满足设计要求。最后结合仿真结果用MATLAB对电流与磁感应强度之间的数据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磁感应强度关于电流的三次函数,为进一步研究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 MRE)辅助支撑动力学建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工作间隙 磁感应强度 三次函数 磁路仿真 工件表面质量 辅助支撑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有色金属换热管与管板管孔的尺寸偏差分析
12
作者 冀雪 王引 段毅毅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8期29-34,共6页
按照GB/T 151—2014《热交换器》内的要求和相关参数,简述了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着重分析对比了铝、铜、钛、镍4种有色金属的换热管外径允许偏差、管板管孔允许偏差以及换热管与管板管孔配合间隙与管孔直径大小之间的关系。影响尺... 按照GB/T 151—2014《热交换器》内的要求和相关参数,简述了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着重分析对比了铝、铜、钛、镍4种有色金属的换热管外径允许偏差、管板管孔允许偏差以及换热管与管板管孔配合间隙与管孔直径大小之间的关系。影响尺寸偏差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强度、切削性等,偏差变化过大会影响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质量,还可能发生缝隙腐蚀,容易出现腐蚀泄漏,影响换热器的性能。对比分析得知:铝制和铜制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平均间隙变化相对较小,在胀接过程中胀接力变化较小,对制造厂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加工成本较小,并且其最大间隙的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若采用强度焊来连接换热管与管板,比较容易焊接。在只考虑尺寸偏差的情况下,铝制和铜制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不会发生缝隙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管板管孔 缝隙腐蚀 尺寸偏差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普通车床系列床身齿条配装的检具设计
13
作者 李红星 《机械管理开发》 2010年第1期62-63,共2页
介绍了CT普通车床系列床身齿条安装孔与床身配作时,齿条与齿条对接间隙大小的测量原理,并提高了及检具设计方案。
关键词 齿条配装 间隙大小 测量原理 检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交换器管子与管板尺寸偏差分析
14
作者 段毅毅 王引 冀雪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
为了研究热交换器管子与管板发生间隙腐蚀时的间隙大小,基于标准GB/T 151—2014《热交换器》中规定的换热管外径及管板管孔允许偏差,对一、二级管束换热管外径与管板管孔直径构成的间隙尺寸范围进行了确定,并分析了二者分别与相应允许... 为了研究热交换器管子与管板发生间隙腐蚀时的间隙大小,基于标准GB/T 151—2014《热交换器》中规定的换热管外径及管板管孔允许偏差,对一、二级管束换热管外径与管板管孔直径构成的间隙尺寸范围进行了确定,并分析了二者分别与相应允许偏差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二级管束平均间隙分别在0.23~0.60 mm和0.28~0.65 mm,并且一级管束的允许偏差更具稳定性。另外,随着管束管板管孔直径的增大,要将偏差值适当降低,以保证换热管与管板管孔的焊接质量和贴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管板孔 管孔尺寸偏差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破碎机的设计及应用
15
作者 刘义 杨淑芬 闫俊奎 《辽宁建材》 1994年第3期17-18,共2页
破碎设备是矿山、冶金、建材等企业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我们现在所见或使用的大多数是颚式破碎、颚式细碎、锤式破碎。
关键词 破碎设备 锤式 破碎系统 衬板 挤压式 台时产量 工业生产 电磁振动给料机 间隙大小 加工工艺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识别伪劣农机产品
16
作者 李选才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2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农机产品 江西省宜春市 产品合格证 产品包装 假冒伪劣产品 明显的位置 扭曲变形 生产厂 保管不善 间隙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gap size on microstructure of transient liquid phase bonded IN-738LC superalloy 被引量:4
17
作者 Vahid MALEKI Hamid OMIDVAR Mohammad-reza RAHIMIPOUR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37-447,共11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gain complete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time, transient liquid phase (TLP) bonding of IN-738LC superalloy was carried out using powdered AMS 4777 as the fill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gain complete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time, transient liquid phase (TLP) bonding of IN-738LC superalloy was carried out using powdered AMS 4777 as the filler metal. The influence of gap size and bonding time on the joints was investigated. For example, complete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time for 40μm gap size was obtained as 45 min. In the case of lack of completion of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step, the remained molten interlayer cooled in the bonding zone under non-equilibrium condition andγ–γ′ eutectic phase formed in that are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p size and holding time was not linear. With the increase in gap size, eutectic phase width became thicker. In the diffusion affected zone, a much larger amount of alloying elements were observed reaching a peak. These peaks might b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boride or silicide intermetallic. With the increase in gap size, the time required for bonding will increase, so the alloying elements have more time for diffusion and distribution in farther areas. As a result, concentrations of alloying elements decreased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gap size. The present bi-phasic model did not properly predict the complete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time for IN-738LC-AMS 4777-IN-738LC TLP bond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738LC superalloy transient liquid phase (TLP) bonding gap size complete isothermal soli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