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能系统对间歇式新能源电站并网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湘艳 张磊 +2 位作者 杨立滨 赵大伟 刘艳章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7-111,共5页
针对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电站有功出力波动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给出了利用储能系统平滑间歇式电源有功出力的解决方案,并基于DIgSILENT PowerFactory,建立风光储混合新能源电站模型,对其并网运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电站有功出力波动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给出了利用储能系统平滑间歇式电源有功出力的解决方案,并基于DIgSILENT PowerFactory,建立风光储混合新能源电站模型,对其并网运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能系统可有效平抑风光联合出力的波动,提升有功功率的可控性,改善电能品质,且对于新能源电站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并网特性 DIGSILENT PowerFactory 能源电站 间歇式新能源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新能源消纳评估常用方法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建涛 李永光 +1 位作者 朱泊旭 马昕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93,共9页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风电、光伏等间歇式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装机容量持续上升。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消纳受电源、网架及负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提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率,须采用合适的消纳评估方法对消纳情况进行分...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风电、光伏等间歇式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装机容量持续上升。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消纳受电源、网架及负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提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率,须采用合适的消纳评估方法对消纳情况进行分析。解析法反映了间歇式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本质,文中首先阐述解析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解析法的运用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然后,梳理时序生产模拟法及随机生产模拟法的原理及运用情况,这2种方法是以解析法原理为基础,分别针对建模时对间歇式新能源消纳的时序特性、随机特性考虑不足而提出的改进方法,虽然这2种方法的运用仍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但相较于解析法,两者的求解精度均有了较大提升。最后,结合现有技术对未来间歇式新能源消纳评估方法研究进行展望,为评估方法建模、运用及改进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新能源 消纳评估 解析法 时序生产模拟法 随机生产模拟法 时序特性 随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歇式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电网灵活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顺福 张国荣 +3 位作者 任灵 王志国 郦铭 闫小向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面对当下日渐凸显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风、光发电等具间歇特性的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间歇特点使得并网出力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功率变化,给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隐患。本文首先开展了电网灵活性分析,然后建立... 面对当下日渐凸显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风、光发电等具间歇特性的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间歇特点使得并网出力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功率变化,给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隐患。本文首先开展了电网灵活性分析,然后建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和储能的响应特性模型,为电网新建灵活调节电源和储能的容量配比和多点布局优化方案提供依据。最后结合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新能源 灵活性指标 灵活调节电源 消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钟清 余南华 +3 位作者 孙闻 宋旭东 柳春芳 张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86,共5页
主动配电网是实现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电网与充放电设施互动、智能配用电等电网分析与运行关键技术的有效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模型,包括主动配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模式、主动配电网潮流流向、主... 主动配电网是实现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电网与充放电设施互动、智能配用电等电网分析与运行关键技术的有效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主动配电网的网架规划模型,包括主动配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的消纳模式、主动配电网潮流流向、主动配电网储能配置及主动配电网经济优化函数。最后对主动配电网中间歇式新能源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能源结构优化规划目标函数,为主动配电网经济计算与优化评估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间歇式新能源 消纳模 经济计算 优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鹏 胡振恺 +2 位作者 李毓烜 刘泽健 范紫微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106-114,共9页
传统的水、火电调频机组因其固有缺陷难以克服风电、光伏等间歇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引起的电网调频容量不足问题,而储能以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在调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将储能引入到电网调频中可显著改善其调频效果。因此针对储能参与电网辅... 传统的水、火电调频机组因其固有缺陷难以克服风电、光伏等间歇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引起的电网调频容量不足问题,而储能以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在调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将储能引入到电网调频中可显著改善其调频效果。因此针对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建立了储能以及含储能的区域电网调频等效模型;基于该模型,将储能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考虑在内,并对电网频率偏差和储能的SOC进行分区,提出了一种储能与传统调频机组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协调控制策略;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电网调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新能源 储能 电网调频 荷电状态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间尺度下主动配电网能量调度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宁柏锋 田松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9,共7页
间歇性能源发电的不确定给配电网运行调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动配电网是未来的配电网中实现间歇性新能源集成的有效技术。结合全局和区域协调控制的思路,提出了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和短时间尺度下的区域自治协调相结合的优化方法。... 间歇性能源发电的不确定给配电网运行调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动配电网是未来的配电网中实现间歇性新能源集成的有效技术。结合全局和区域协调控制的思路,提出了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和短时间尺度下的区域自治协调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将混沌优化算法和差分算法结合用于求解全局优化问题,区域协调控制以整个网络的优化为模板,根据实时区域内资源和负荷的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处理,使整个网络和区域运行在最优状态,并通过仿真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所做研究工作为国内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后续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间歇式新能源 长时间尺度 全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