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传统学人的质疑问难精神 |
燕良轼
许慎
卞军凤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
|
从曹髦问难看义理思辨在传统经学中的价值 |
向世陵
|
《船山学刊》
|
2012 |
1
|
|
3
|
妙在“有”“无”之间--从“天泉证道”到“严滩问难” |
田智忠
袭叶超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6 |
0 |
|
4
|
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
贾永元
|
《甘肃教育》
|
2009 |
1
|
|
5
|
《纯白增上心问难》一文是否为宗喀巴大师所作辨析 |
才项多杰
|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
2020 |
0 |
|
6
|
论亚里士多德“问难法”对探究式教学的启示 |
吴立立
|
《南方论刊》
|
2020 |
1
|
|
7
|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教学的关键 |
郑元珍
|
《东西南北(教育)》
|
2018 |
0 |
|
8
|
问学·问难·问道——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233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
杜晓勤
|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
2023 |
0 |
|
9
|
“巧设”疑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成艳芳
|
《山东教育》
|
2024 |
0 |
|
10
|
《天问》“肆”字解读 |
翟振业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1
|
合理利用转化思想 突破学生思维难点 |
沈铭
|
《辽宁教育》
|
2023 |
1
|
|
12
|
阅读教学中的答问技巧 |
黄桂林
|
《云南教育》
|
2001 |
1
|
|
13
|
坚持启发式教学 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
刘寒玲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4
|
聚焦一般观念教学 经历定理生成过程——以“圆周角”的教学为例 |
周美兰
|
《福建中学数学》
|
2024 |
0 |
|
15
|
岳麓书院批判性思维培养途径及其现代意义 |
刘晓玲
黎娅玲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6
|
从韩非子“说林”看早期文献的编撰 |
陈绪平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善待学生言语 激发主动参与 |
魏方才
|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
2008 |
1
|
|
18
|
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
李兆栋
|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2017 |
2
|
|
1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探讨 |
祝旭
|
《贵州教育》
|
2022 |
1
|
|
20
|
见微而知著——浅议短篇课文的教法 |
朱丹丹
|
《生活教育》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