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
1
作者 鲁文婷 张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分支和/或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发生的血栓。按照病因是否为肝硬化,可将PVT分为肝硬化PVT和非肝硬化PVT(non-cir-rhot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NCPVT)两种类型...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在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分支和/或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发生的血栓。按照病因是否为肝硬化,可将PVT分为肝硬化PVT和非肝硬化PVT(non-cir-rhotic portal vein thrombosis,NCPVT)两种类型,其中以肝硬化PVT较为常见[1]。NCPVT是门静脉高压的第二大病因,约占5%~10%,发病率估计为每年0.35~2.5/10万人[2]。据文献报道,在亚洲,肝外门静脉血栓是导致门静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占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30%,并且是儿童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原因[3]。迄今,NCPVT仍是临床诊疗的难点和痛点。本文重点介绍NCPVT的病因和临床管理,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风险和特征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2
作者 王琰 余保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01-605,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并进行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PVST将388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血栓组(142例)与非血栓组(246例),再根据血栓类型将血栓组分为主干组(27例)、分支组(36例)和...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并进行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PVST将388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血栓组(142例)与非血栓组(246例),再根据血栓类型将血栓组分为主干组(27例)、分支组(36例)和混合组(79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硬化患者PVS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内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血栓组Hb、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低于非血栓组,而D-二聚体(D-D)、门静脉主干(MPV)宽度、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脾脏切除史、内镜治疗史、Child-Pugh分级为B/C级患者病例均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5)。主干组脾切除史占比高于分支组,白蛋白(Alb)低于分支组;主干组PT活动度(PTA)、Alb高于混合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值(INR)、D-D及腹腔积液占比均低于混合组;分支组PTA、Alb均高于混合组,PT、INR、D-D、MPV宽度及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脾脏切除史、内镜治疗史、Child-Pugh分级为B/C级患者比例均低于混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MPV宽度、脾脏切除史、内镜下治疗史均为肝硬化患者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01,提示预测模型校准度良好。结论 D-D、MPV宽度、脾脏切除史和内镜下治疗史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PVST患者中混合型血栓并发症更多,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表现更差。根据以上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对肝硬化患者PVST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9
3
作者 崔庆 冯延昌 +2 位作者 高敏 刘志民 丁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断流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防治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丹 张学文 +1 位作者 赵吉生 于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变 门脉高压症 手术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D-二聚体变化与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慧 张丹 +5 位作者 季德刚 杨永生 解英俊 宣巍 崔晓峰 张学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7-1578,共2页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D-二聚体 断流术后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胃底血流阻断术 门奇静脉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门奇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新英 康富标 +1 位作者 李海军 孙殿兴 《肝脏》 2018年第9期846-847,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主因间断呕血、便血6年,再次呕血1h急诊入院。患者于2011年因突发呕血、便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经内科治疗,出血停止。此后5次因呕血、便血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诊治,多次建议患者行手... 患者,男性,48岁,主因间断呕血、便血6年,再次呕血1h急诊入院。患者于2011年因突发呕血、便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经内科治疗,出血停止。此后5次因呕血、便血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诊治,多次建议患者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患者均未同意,致每次均予内科治疗止血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肝硬化失代偿期 急性 并发 医院诊断 内科治疗 内镜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和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向俊西 刘学民 +3 位作者 刘鹏 张安澎 张谞丰 吕毅 《腹部外科》 2015年第6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和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降低中转率和并发症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127例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单中心病例资料,按病例数量均分的方式将手术时间分为2012年3月之前和之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和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降低中转率和并发症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127例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单中心病例资料,按病例数量均分的方式将手术时间分为2012年3月之前和之后两段。详细记录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手术史、出血史、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手术指标、中转原因、术后住院日、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中转开腹和血栓形成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长(289.8±96.8)min,术中出血(529.8±630.6)ml。11例病人发生术中中转开腹,其中9例为主动中转,2例为被动中转,总体中转率为8.6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分段(2012年3月以前)、脾脏长径≥20cm、术中出血≥500ml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分段(2012年3月以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遵循合理的手术适应证,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应变经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中转率和并发症率能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中转开腹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被引量:48
8
作者 孙勇伟 吴志勇 《腹部外科》 2007年第4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手术后 门静脉血栓形成 肝移植手术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门静脉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雪梅 孙文兵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8期10-12,共3页
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是指手术、创伤、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 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是指手术、创伤、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本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VT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门静脉高压症术 肝硬化 静脉血栓形成 特异性临床表现 门静脉主干 治疗时机 认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瑞珍 袁文照 +2 位作者 高和平 刘国华 杨金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15-116,共2页
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在本地区临床工作中比较多见,但重症合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且同时累及肝门静脉和脾静脉者甚为少见,目前文献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对我院近期ICU成功抢救的重症酒精性胰腺炎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报告,以期对临... 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在本地区临床工作中比较多见,但重症合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且同时累及肝门静脉和脾静脉者甚为少见,目前文献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对我院近期ICU成功抢救的重症酒精性胰腺炎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报告,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以进一步进行合理规范救治,以免延误病情,最终形成严重的肝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酒精性胰腺炎 门静脉 急性 临床工作者 肝门脉高压 文献报告 重视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5例彩超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敏 刘志亚 曾燕红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5期62-62,共1页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并发症,但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患者术后较多见.由于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误诊率及死亡率较高.本文总结了15例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并发症,但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患者术后较多见.由于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误诊率及死亡率较高.本文总结了15例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本病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脾切除术后 门奇静脉断流术 彩超 少见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 声像图特点 临床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致脾梗死并心肌梗死1例
12
作者 贾叶 孙振福 +1 位作者 王立新 郝忠臣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8-1219,共2页
1病例资料女,46岁。因间断性上腹痛20余天,加重3天就诊。自带今日当地医院腹部超声及上腹部CT平扫考虑"脾梗死",给予对症处理,症状不见缓解,建议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脾梗死"收入院。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脾梗死 心肌梗死 腹部CT平扫 病例资料 腹部超声 对症处理 上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顾巍巍 王桂杰 洪星禹(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全身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研究组组发生出血性并...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全身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研究组组发生出血性并发症、感染以及脾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小于对照组80.0%(P<0.05),研究组患者预防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治疗过程当中,手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使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临床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与护理
14
作者 夏莉红 黄夏薇 金莉莉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4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脾切除术后 溶栓治疗 护理报告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严重并发症 肝功能受损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蛭散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7例
15
作者 朱长权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48-248,i0001,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后 预防 门-奇静脉断流术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 顽固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合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
16
作者 程通 万启军 何永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尽管IgA肾病患者也常表现为中等量的蛋白尿,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并不常见,国外报道仅占所有IgA肾病患者的5%[1]左右。
关键词 IGA肾病患者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反复发作性 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7例分析
17
作者 余国庆 赫永金 《中国乡村医药》 2008年第5期22-22,共1页
脾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方法,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现将我院1995年10月至2007年10月行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情况分析总结并... 脾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方法,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现将我院1995年10月至2007年10月行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情况分析总结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后 严重并发症 临床特征 发生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早期防治
18
作者 田建国 《中原医刊》 2004年第20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术后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门脉高压症 门静脉血栓形成 脾亢 肝功能损伤 严重 分流术 消化道出血 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德洋 李卫校 +2 位作者 徐如涛 崔明哲 翟水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住院及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症状、DSA、CT、血液检查等相关数据变化,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出院时支架管腔和肠系膜上静脉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8例。随访时间为(11.7±5.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因拒绝再次手术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28个月再发血栓形成,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好转后出院,2例出现肝性脑病。术后6个月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5例。所有生存患者均未发生肠坏死、穿孔及消化道大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术治疗APVST安全有效,可快速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量、恢复正向血流,尽早实现门静脉系统再通,降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皮机械取栓术 AngioJet血栓抽吸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广泛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小肠坏死1例报道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倩倩 李亚军 +2 位作者 孙小杰 孙逊 孟祥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95-797,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1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广泛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小肠坏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一步提高对急性胰腺炎静脉并发症的认识。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小肠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