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闸管强触发电路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帆 王海洋 +1 位作者 何小平 周竞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8-700,731,共4页
为了研究晶闸管在强触发下的导通特性,利用功率MOSFET的快开通特性和通流能力,设计了光纤控制晶闸管强触发电路。该电路中晶闸管门极触发电流峰值范围为0.35~39.6 A,前沿范围为35~540 ns,电流上升率范围为3.4~83.3 A/μs。实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晶闸管在强触发下的导通特性,利用功率MOSFET的快开通特性和通流能力,设计了光纤控制晶闸管强触发电路。该电路中晶闸管门极触发电流峰值范围为0.35~39.6 A,前沿范围为35~540 ns,电流上升率范围为3.4~83.3 A/μs。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参数调节范围宽,触发电流抖动小(小于4 ns),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门极触发电流 触发方式 功率MOS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门极参数提高晶闸管成品率的新方法
2
作者 蒋晓波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18,共3页
针对晶闸管生产中门极参数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门极参数的新方法即n ̄+扩散调整法和表面挖槽法。实验结查表明,使用n ̄+扩散调整法后,门极参数的合格率提高了30%以上,表面挖槽法则将许多废品器件转变成了合格产品。这... 针对晶闸管生产中门极参数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门极参数的新方法即n ̄+扩散调整法和表面挖槽法。实验结查表明,使用n ̄+扩散调整法后,门极参数的合格率提高了30%以上,表面挖槽法则将许多废品器件转变成了合格产品。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成品率,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涂源扩散 门极触发电流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照改善可控硅触发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祖良 李兆龙 +4 位作者 岳巍 王华明 何明明 毛咏甬 项延赵 《能源工程》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电子束射线对单向微触发可控硅晶圆片进行不同条件的辐照,使用晶体管图示仪测试其门极触发电流和通态电压,研究了辐照剂量、剂量率对门极触发电流和通态电压的影响,使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对辐照后的可控硅进行退火实验,监测其退火后参... 应用电子束射线对单向微触发可控硅晶圆片进行不同条件的辐照,使用晶体管图示仪测试其门极触发电流和通态电压,研究了辐照剂量、剂量率对门极触发电流和通态电压的影响,使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对辐照后的可控硅进行退火实验,监测其退火后参数的变化。实验表明,门极触发电流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辐照剂量在20 k Gy以下时,通态电压基本没有增加;门极触发电流在可控硅约225℃以下退火时,存在反退火现象,继续提高退火温度又表现出正常的退火结果;1.5 Me V电子辐照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可控硅门极触发电流,还能提高晶圆片门极触发电流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硅 电子辐照 门极触发电流 通态电压 反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AD/PSPICE在电力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Ⅲ)
4
作者 陈建业 《电源世界》 2001年第8期52-57,共6页
第三讲电力电子器件的PSPICE仿真(下)(2)单极型器件所谓单极型器件指的是其工作仅依赖于多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而其电流是在同一类型的半导体中流动的器件,如各种场效应晶体管。其中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具有输... 第三讲电力电子器件的PSPICE仿真(下)(2)单极型器件所谓单极型器件指的是其工作仅依赖于多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而其电流是在同一类型的半导体中流动的器件,如各种场效应晶体管。其中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具有输入电阻高,对栅极电压极性没有限制,以及工艺上适于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优点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a)功率MOSFET小功率MOS器件的应用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电力电子器件 输入电阻 双极型晶体管 单极型 门极触发电流 阳极电流 多数载流子 电流 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