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江滩林间不同养殖模式草鸡蛋品质研究
1
作者 朱冠元 宦震 +4 位作者 高军 潘恒忠 詹国兵 张申 陈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39-239,243,共2页
通过不同养殖模式研究草鸡在沿江林间"草鸡—林—草—昆虫"动态平衡、"低耗料—高品质禽蛋"等关键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植被面积与昆虫密度成正相关;散养模式产蛋率显著低于笼养模式;散养模式鸡蛋的蛋白、蛋黄重及... 通过不同养殖模式研究草鸡在沿江林间"草鸡—林—草—昆虫"动态平衡、"低耗料—高品质禽蛋"等关键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植被面积与昆虫密度成正相关;散养模式产蛋率显著低于笼养模式;散养模式鸡蛋的蛋白、蛋黄重及蛋壳重显著低于笼养模式,鸡蛋的哈氏单位、蛋白高度等物理性质优于笼养模式。本研究为沿江地区散养草鸡产业提供技术保障和可行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间养鸡 养殖模式 草鸡 蛋品质 长江江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南京段江滩鼠类日本血吸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原 纵兆民 +2 位作者 裘玲 杨佩才 徐承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了解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老鼠,调查南京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和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和鼠笼3865个,捕获鼠类8只,其中黑线姬鼠3只,沟鼠5只。经... 目的了解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老鼠,调查南京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和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和鼠笼3865个,捕获鼠类8只,其中黑线姬鼠3只,沟鼠5只。经解剖均未发现有血吸虫寄生。结论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长江江滩 感染性钉螺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江滩江岸段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晶 郑增旺 +5 位作者 谭晓东 皮文龙 刘羽中 徐明星 彭峥 胡艳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了解长江江滩江岸段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其特点,为制定江滩地区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江滩钉螺调查工作;根据等距离棋盘式投放法投放鼠夹,对捕获的野鼠通过解剖学与粪便检查法进行检... 目的了解长江江滩江岸段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其特点,为制定江滩地区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江滩钉螺调查工作;根据等距离棋盘式投放法投放鼠夹,对捕获的野鼠通过解剖学与粪便检查法进行检测;采用系统抽样法,收集江滩滩面新鲜人粪、犬粪及其他动物粪便,并进行孵化计算野粪阳性率。结果共调查钉螺面积318.07万m2,查出有螺面积256.93万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投放鼠夹868个,回收鼠夹738个,捕获野鼠67只,经解剖阳性野鼠2只,野鼠阳性率为0.23%;共收集各类新鲜野粪样本248份,经孵化阳性野粪2份,野粪阳性率为0.81%,阳性野粪经专家鉴定为犬粪。结论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可能与野鼠、狗等哺乳动物有关,但明确各种感染宿主在该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地位尚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滩 日本血吸虫病 流行因素 全球定位系统
原文传递
长江南通如皋段江滩长期无钉螺孳生原因的研究
4
作者 江喆 杜松如 +4 位作者 杨建斌 尤玉民 闵仁华 孙建中 谢正棠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索长江南通如皋段江滩长期无钉螺孽生原因及这一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方法 采集研究段长江如皋江滩及对照段扬州江滩的水、土样,比较分析两者的理化性质;调查分析两者的气象因子、植被、水文有无差异;用两者的水土室内饲养钉... 目的 探索长江南通如皋段江滩长期无钉螺孽生原因及这一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方法 采集研究段长江如皋江滩及对照段扬州江滩的水、土样,比较分析两者的理化性质;调查分析两者的气象因子、植被、水文有无差异;用两者的水土室内饲养钉螺,比较分析两者的钉螺半年、1年存活率及雌螺的产卵率、螺卵的孵出率;在研究段及内河环境人工控制现场饲养钉螺,比较分析两者的1年存活率。结果 研究段江水的Ca^(++)、总硬度、Mg^(++)、氯化物和土样的SO_4^(-2)均显著高于对照段;两者钉螺半年、1年存活率及雌螺产卵率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段以西有20km江滩基本无植被及有海潮顶托现象。结论 海潮顶托和无植被江滩能阻止钉螺向下游扩散;今后研究段可停止查螺或只花极少量经费监测,以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通如皋段江滩 钉螺 原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洲滩型湿地生态系统重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桂玲 付东王 +1 位作者 程昝 黄龙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2,共7页
长江中下游分布着较多洲滩型湿地,存在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栖息地破碎等问题。以长江中下游典型江滩湿地——绿水湾湿地为例,针对其湿地生态系统原始风貌与结构完整性受损严重的现状,以近自然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生态... 长江中下游分布着较多洲滩型湿地,存在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栖息地破碎等问题。以长江中下游典型江滩湿地——绿水湾湿地为例,针对其湿地生态系统原始风貌与结构完整性受损严重的现状,以近自然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提出以涉禽、游禽为指示物种,在满足长江防洪要求、水文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境类型及空间总体布局,采用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文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恢复3项关键技术进行湿地生态系统重构,并提出关键技术方案。提出的湿地生态系统重构思路、关键技术与方案,可应用于南京市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并为长江中下游洲滩型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湿地修复设计 洲滩型湿地 长江江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武汉段江滩鼠类日本血吸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华堂 王浩 +4 位作者 徐明星 周水茂 程忠跃 李群英 周业华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初步了解鼠类在武汉市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捕获野鼠,调查武汉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340个,捕获鼠类34只,均为黑线姬鼠。经解剖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 目的初步了解鼠类在武汉市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捕获野鼠,调查武汉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340个,捕获鼠类34只,均为黑线姬鼠。经解剖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鼠类在长江武汉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长江江滩 野鼠 感染性钉螺 武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