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2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遗址、文献与图像——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初步研究
1
作者
孙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0-87,共8页
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宫门区、澹怀堂区和含经堂区的各种遗址和遗迹,大到殿堂楼阁的基址,小到花盆树坑的遗存,是历年来圆明三园中考古发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最为...
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宫门区、澹怀堂区和含经堂区的各种遗址和遗迹,大到殿堂楼阁的基址,小到花盆树坑的遗存,是历年来圆明三园中考古发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最为重要和直观的资料。在对已发掘的长春园遗址进行研究时,尽可能地结合与利用保存至今的文献和图像资料,从而进一步明确遗址的时空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考古
长春园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承载
《史林》
CSSCI
1996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承载《长春园集》是辑录明代嘉隆年间山东阳信人董邦政事迹的一部书。此书未见后世各种书目著录,原书亦无从查检,惟有抄本流传。现据此书抄本,对全书概况,以及董邦政的生平略作介绍,并...
《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承载《长春园集》是辑录明代嘉隆年间山东阳信人董邦政事迹的一部书。此书未见后世各种书目著录,原书亦无从查检,惟有抄本流传。现据此书抄本,对全书概况,以及董邦政的生平略作介绍,并将其中有关上海地区平倭战争的资料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园
上海地区
嘉靖年间
附集
倭寇
《明实录》
抄本
六合县
海防
俞大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明三园之造园艺术浅探—长春园篇
3
作者
薛晓飞
周虹
+1 位作者
赵九洲
刘敏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以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为基础 ,对圆明三园之长春园的造园艺术进行了分析。长春园是继承圆明园造园的优点 ,总结其弊端而兴建的一座以水成景、以水串景的山水园。全园以山围空间、水为纽带 ,形成大小景区 1 5处。最常用的造景手法为 :小中...
以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为基础 ,对圆明三园之长春园的造园艺术进行了分析。长春园是继承圆明园造园的优点 ,总结其弊端而兴建的一座以水成景、以水串景的山水园。全园以山围空间、水为纽带 ,形成大小景区 1 5处。最常用的造景手法为 :小中见大、欲扬先抑 ,借景、障景等随处可见。其堆山理水手法纯熟 :空间划分时宽时窄、时明时暗 ,或清幽淡雅、或宽敞豁达 ,形成多种不同性格、不同氛围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园
山水空间
分区
造园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桃色细逐杨柳青·北京圆明园(长春园)
4
作者
郑新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长春园
杨柳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春园”书场正式复园开演
5
作者
刘启芳
《上海文博论丛》
2009年第1期94-94,共1页
2009年4月5日,是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28周年。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3月29日,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特地把陈云故居旁边的"长春园&qu...
2009年4月5日,是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28周年。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3月29日,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特地把陈云故居旁边的"长春园"书场修葺一新,恢复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纪念馆
长春园
陈云同志
修葺一新
社会主义文化
艺术工作者
复园
上海文广
余红仙
宗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春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探讨
6
作者
华东
王凤琴
+1 位作者
唐世光
郝佳
《园林科技》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前言长春俗有"森林城"之美誉。而森林城意味着这个城市的绿化有一个较大范围的自然生物圈体系,起着保护、改造、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然而在绿化结构中,树木是发挥绿化功能的决定性主导因素。它在城市生态下的生存...
前言长春俗有"森林城"之美誉。而森林城意味着这个城市的绿化有一个较大范围的自然生物圈体系,起着保护、改造、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然而在绿化结构中,树木是发挥绿化功能的决定性主导因素。它在城市生态下的生存、生长状况及其群体结构、数量、分布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多功能发挥,支配着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选择
城市绿化
长春园
绿化功能
长春
市
常绿树种
乡土树种
城市生态
绿化应用
森林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故宫博物院藏长春园思永斋两幅御容画像辨析
7
作者
王志伟
《紫禁城》
2024年第10期110-129,共20页
《弘历妃及颙琰孩提时像》与《颙琰主位常服像》是故宫博物院藏两幅贴落形式的御容画像。本文在首次公开《颙琰主位常服像》的基础上,论述其与《弘历妃及颙琰孩提时像》的关系。
关键词
颙琰
弘历
长春园
原文传递
长春园狮子林与苏州狮子林
被引量:
3
8
作者
贾珺
《建筑史》
2010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苏州狮子林是元代所建的佛寺园林,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素以精美的叠石、独特的古树和清幽的意境而享有盛誉,历代文士多次为之作画题诗。清代乾隆帝南巡曾经五次造访,后在长春园中加以仿建,在叠石、水系、建筑、花木、匾额等各方面参...
苏州狮子林是元代所建的佛寺园林,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素以精美的叠石、独特的古树和清幽的意境而享有盛誉,历代文士多次为之作画题诗。清代乾隆帝南巡曾经五次造访,后在长春园中加以仿建,在叠石、水系、建筑、花木、匾额等各方面参照原型进行再创作,取得形神皆似的成功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对苏州狮子林和长春园狮子林的景致特色分别进行梳理,并对写仿手法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林
长春园
圆明园
写仿
原文传递
长春园之小有天园与杭州汪氏园
被引量:
2
9
作者
贾珺
《建筑史》
2008年第1期94-101,共8页
清代杭州汪氏园位于西湖南岸,面湖背山,以绝佳的山水环境和精致的亭台花木而著称,乾隆皇帝南巡曾经6次造访,并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辟有小有天园,以缩微的手法对汪氏园的整体格局和周围山峰进行了全盘仿制,是清代皇家园林写仿江南的一个...
清代杭州汪氏园位于西湖南岸,面湖背山,以绝佳的山水环境和精致的亭台花木而著称,乾隆皇帝南巡曾经6次造访,并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辟有小有天园,以缩微的手法对汪氏园的整体格局和周围山峰进行了全盘仿制,是清代皇家园林写仿江南的一个特例。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杭州汪氏园和长春园小有天园的基本格局和园林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汪氏园
圆明园
长春园
小有天园
写仿
原文传递
《乾隆帝雪景行乐图》与长春园狮子林续考
10
作者
贾珺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7,共6页
清代苏州狮子林是一座以叠石闻名的私家园林,乾隆帝南巡曾经五次造访,并在皇家御苑长春园和避暑山庄中加以仿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乾隆帝雪景行乐图》所示景象和其他资料,对长春园狮子林的基本布局和景致特色作进一步的考...
清代苏州狮子林是一座以叠石闻名的私家园林,乾隆帝南巡曾经五次造访,并在皇家御苑长春园和避暑山庄中加以仿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乾隆帝雪景行乐图》所示景象和其他资料,对长春园狮子林的基本布局和景致特色作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景行乐图
长春园
避暑山庄
狮子林
写仿
原文传递
长春园之如园与江宁瞻园
11
作者
贾珺
《建筑史》
2009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江宁瞻园是明清时期的一座江南名园,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造访,并以瞻园为范本,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修筑了一座如园,嘉庆年间又进行了重修和扩建。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清代江宁瞻园和长春园如园在乾隆、嘉庆两个时期的基本...
江宁瞻园是明清时期的一座江南名园,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造访,并以瞻园为范本,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修筑了一座如园,嘉庆年间又进行了重修和扩建。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清代江宁瞻园和长春园如园在乾隆、嘉庆两个时期的基本格局和园林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宁瞻园
圆明园
长春园
如园
写仿
原文传递
长春园淳化轩与故宫乐寿堂考辨
被引量:
9
12
作者
朱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8,共13页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为满足听政、朝会、典礼、祭祀、文娱等一系列皇家仪典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兴建的规模空前的离宫。 雍正以降,官式建筑普遍标准化、模式化,至乾隆年间,形制完全相同或近乎相同的...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为满足听政、朝会、典礼、祭祀、文娱等一系列皇家仪典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兴建的规模空前的离宫。 雍正以降,官式建筑普遍标准化、模式化,至乾隆年间,形制完全相同或近乎相同的宫殿、寺庙、园林同见于两地的实例已屡见不鲜,颇有现代定型设计的意味。长春园淳化轩与故宫乐寿堂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同出于一个设计方案的孪生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堂
长春园
座床
乾隆
故宫博物院
歇山
檐柱
宫殿
圆明园
七架梁
原文传递
圆明园新证——长春园蒨园考
被引量:
5
13
作者
端木泓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6-292,共47页
蒨园是清代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中第一座直接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园中之园,始建于乾隆第一次南巡后的1751-1753年间,原型为瓜洲周锦春园。本文借助国家图书馆藏《蒨园图》、王炳绘《蒨园八景图》册等图像资料,结合乾隆御制诗,论证...
蒨园是清代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中第一座直接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园中之园,始建于乾隆第一次南巡后的1751-1753年间,原型为瓜洲周锦春园。本文借助国家图书馆藏《蒨园图》、王炳绘《蒨园八景图》册等图像资料,结合乾隆御制诗,论证了蒨园仿建锦春园的历史背景、蒨园八景的造景理念。蒨园的江南风致是乾隆南巡后出现的新的园林境界,山水、建筑被以一种更为精致、细腻的组合模式表现出来,其直接取用江南私家园林的主题类型化手法,此后成为皇家园林创作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长春园
蒨园
士商园林
扬州瘦西湖
瓜洲锦
春园
场所精神
写仿
中国
建筑史
原文传递
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园地盘河道全图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淑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96,共6页
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合称三园,位于北京西郊。 圆明三园是我国园林建筑史上规模最大、最宏伟瑰丽的皇家园林。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建园,经雍正、乾隆两代的修建和扩建,历时一百五十余年。占地五千二百余亩。
关键词
圆明园
长春园
全图
乾隆
康熙年间
雍正年间
同治
河道
地盘
福海
原文传递
休闲垂钓的佳境——长春园
15
作者
关新铭
《中国钓鱼》
1999年第11期44-44,共1页
世界闻名的遗址公园北京圆明园中的长春园,是老年人休闲垂钓的好去处。园中有大小水塘多口,水面达数百亩,占长春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各个水塘以沟渠相连,曲径通幽。春季堤岸杨柳成荫,塘中水草丛丛片片;到了每年的7月,各个塘中荷花盛开...
世界闻名的遗址公园北京圆明园中的长春园,是老年人休闲垂钓的好去处。园中有大小水塘多口,水面达数百亩,占长春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各个水塘以沟渠相连,曲径通幽。春季堤岸杨柳成荫,塘中水草丛丛片片;到了每年的7月,各个塘中荷花盛开,亭亭玉立,微风一吹,香溢满园。塘中有鲫、鲤、草、黑和翘嘴鲌等鱼,经常上钩的绝大多数是自然繁殖的小型鲫鱼,偶尔也可遇上较大的草鱼、鲤鱼和黑鱼等。垂钓者只要购得年票一张,就可天天在这野趣天成,宛若仙境般美景中伸竿垂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长春园
圆明园
自然繁殖
遗址公园
三分之二
陶冶情操
自然生长
海淀区
草鱼
原文传递
春园命名之由来
16
作者
杨乃济
《紫禁城》
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
长春园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当时乾隆皇帝才41,岁,就开始安排归政娱老的后事了。他在乾隆三十五年写下的—首七律《长春园题句》的诗注中说: 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个五,彼时亦应归政,故邻圆明园之东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
长春园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当时乾隆皇帝才41,岁,就开始安排归政娱老的后事了。他在乾隆三十五年写下的—首七律《长春园题句》的诗注中说: 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个五,彼时亦应归政,故邻圆明园之东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 乾隆一不留神,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与他经过深思熟虑矫饰后写下的《圆明园后记》竟然完全相悖。在那篇文字中,他曾一再宣称要效法皇祖、皇考的先忧后乐,不再另建新园。十电是这样写道: 小子敬奉先帝宫室苑圃,常恐贻羞,敢有所增益?是以践阼后,所司以建园请,卻之。既释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园
雍正十一年
张廷玉
果亲王允礼
居士
圆明园
大学士
法号
宝亲王
一不留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
12
17
作者
曹新
张凡
+1 位作者
韩梅
康丽芳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1期34-41,共8页
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和典范,这座历史园林遗产的保护是中国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圆明三园各个景区现状进行的全面详细的实地调查,从山水体系、景点遗址、植物景观等角度与全盛时期进行...
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和典范,这座历史园林遗产的保护是中国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圆明三园各个景区现状进行的全面详细的实地调查,从山水体系、景点遗址、植物景观等角度与全盛时期进行对比,探寻发生的变化。分析圆明三园作为遗址公园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保护和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遗产
圆明园
长春园
绮
春园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的考古发现
被引量:
1
18
作者
孙勐
张中华
曹孟昕
《大众考古》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大规模兴建,以及后来嘉庆、道光和咸丰皇帝的相继增建,成了一座景观组群多达一百余处的辉煌壮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设计与修建不仅模仿了自然风光,蕴涵了宇宙模式,还借鉴了...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大规模兴建,以及后来嘉庆、道光和咸丰皇帝的相继增建,成了一座景观组群多达一百余处的辉煌壮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设计与修建不仅模仿了自然风光,蕴涵了宇宙模式,还借鉴了古人的诗情画意,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引进了西方的园林风格。当然,园内各式各样的建筑中还充盈着不可计数、琳琅满目的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经堂
皇家园林
江南园林
咸丰皇帝
乾隆时期
考古工作
淳化轩
长春园
辉煌壮丽
葫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
19
作者
姚庆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6-78,106,共4页
含经堂遗址坐落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曾作为乾隆皇帝"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是长春园内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
含经堂遗址坐落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曾作为乾隆皇帝"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是长春园内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而且为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长春园
含经堂遗址
保护理念
保护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隆为何在圆明园中修建西洋楼
被引量:
1
20
作者
郑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6,共2页
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入皇家园林尚属首次。尽管西洋楼在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中无足轻重,就全园而言不过是局部的点缀,但它毕竟是欧洲建...
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入皇家园林尚属首次。尽管西洋楼在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中无足轻重,就全园而言不过是局部的点缀,但它毕竟是欧洲建筑和造园艺术传播到中国以来的第一个具备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艺术
欧洲建筑
长春园
皇家园林
园林建筑
交流方面
整体规划
西方文化
蒋友仁
马戛尔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址、文献与图像——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初步研究
1
作者
孙勐
机构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0-87,共8页
文摘
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宫门区、澹怀堂区和含经堂区的各种遗址和遗迹,大到殿堂楼阁的基址,小到花盆树坑的遗存,是历年来圆明三园中考古发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最为重要和直观的资料。在对已发掘的长春园遗址进行研究时,尽可能地结合与利用保存至今的文献和图像资料,从而进一步明确遗址的时空存在。
关键词
遗址
考古
长春园
清代
Keywords
historic site
archaeology
Changchun Garden
Qing dynasty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承载
出处
《史林》
CSSCI
1996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文摘
《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承载《长春园集》是辑录明代嘉隆年间山东阳信人董邦政事迹的一部书。此书未见后世各种书目著录,原书亦无从查检,惟有抄本流传。现据此书抄本,对全书概况,以及董邦政的生平略作介绍,并将其中有关上海地区平倭战争的资料予...
关键词
长春园
上海地区
嘉靖年间
附集
倭寇
《明实录》
抄本
六合县
海防
俞大猷
分类号
K295.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明三园之造园艺术浅探—长春园篇
3
作者
薛晓飞
周虹
赵九洲
刘敏
机构
山东莱阳农学院园艺系
沈阳市公园管理处
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局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文摘
以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为基础 ,对圆明三园之长春园的造园艺术进行了分析。长春园是继承圆明园造园的优点 ,总结其弊端而兴建的一座以水成景、以水串景的山水园。全园以山围空间、水为纽带 ,形成大小景区 1 5处。最常用的造景手法为 :小中见大、欲扬先抑 ,借景、障景等随处可见。其堆山理水手法纯熟 :空间划分时宽时窄、时明时暗 ,或清幽淡雅、或宽敞豁达 ,形成多种不同性格、不同氛围的空间。
关键词
长春园
山水空间
分区
造园艺术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桃色细逐杨柳青·北京圆明园(长春园)
4
作者
郑新新
出处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长春园
杨柳青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春园”书场正式复园开演
5
作者
刘启芳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09年第1期94-94,共1页
文摘
2009年4月5日,是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28周年。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3月29日,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特地把陈云故居旁边的"长春园"书场修葺一新,恢复演出。
关键词
革命历史纪念馆
长春园
陈云同志
修葺一新
社会主义文化
艺术工作者
复园
上海文广
余红仙
宗锡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春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探讨
6
作者
华东
王凤琴
唐世光
郝佳
机构
长春市园林科研所
出处
《园林科技》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前言长春俗有"森林城"之美誉。而森林城意味着这个城市的绿化有一个较大范围的自然生物圈体系,起着保护、改造、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然而在绿化结构中,树木是发挥绿化功能的决定性主导因素。它在城市生态下的生存、生长状况及其群体结构、数量、分布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多功能发挥,支配着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绿化树种选择
城市绿化
长春园
绿化功能
长春
市
常绿树种
乡土树种
城市生态
绿化应用
森林城
分类号
S73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故宫博物院藏长春园思永斋两幅御容画像辨析
7
作者
王志伟
机构
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
出处
《紫禁城》
2024年第10期110-129,共20页
文摘
《弘历妃及颙琰孩提时像》与《颙琰主位常服像》是故宫博物院藏两幅贴落形式的御容画像。本文在首次公开《颙琰主位常服像》的基础上,论述其与《弘历妃及颙琰孩提时像》的关系。
关键词
颙琰
弘历
长春园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春园狮子林与苏州狮子林
被引量:
3
8
作者
贾珺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史》
2010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文摘
苏州狮子林是元代所建的佛寺园林,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素以精美的叠石、独特的古树和清幽的意境而享有盛誉,历代文士多次为之作画题诗。清代乾隆帝南巡曾经五次造访,后在长春园中加以仿建,在叠石、水系、建筑、花木、匾额等各方面参照原型进行再创作,取得形神皆似的成功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对苏州狮子林和长春园狮子林的景致特色分别进行梳理,并对写仿手法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狮子林
长春园
圆明园
写仿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春园之小有天园与杭州汪氏园
被引量:
2
9
作者
贾珺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史》
2008年第1期94-101,共8页
文摘
清代杭州汪氏园位于西湖南岸,面湖背山,以绝佳的山水环境和精致的亭台花木而著称,乾隆皇帝南巡曾经6次造访,并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辟有小有天园,以缩微的手法对汪氏园的整体格局和周围山峰进行了全盘仿制,是清代皇家园林写仿江南的一个特例。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杭州汪氏园和长春园小有天园的基本格局和园林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杭州汪氏园
圆明园
长春园
小有天园
写仿
分类号
TU-098.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乾隆帝雪景行乐图》与长春园狮子林续考
10
作者
贾珺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278264)资助
文摘
清代苏州狮子林是一座以叠石闻名的私家园林,乾隆帝南巡曾经五次造访,并在皇家御苑长春园和避暑山庄中加以仿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乾隆帝雪景行乐图》所示景象和其他资料,对长春园狮子林的基本布局和景致特色作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
关键词
雪景行乐图
长春园
避暑山庄
狮子林
写仿
分类号
TU-098.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春园之如园与江宁瞻园
11
作者
贾珺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史》
2009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文摘
江宁瞻园是明清时期的一座江南名园,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造访,并以瞻园为范本,在皇家园林长春园中修筑了一座如园,嘉庆年间又进行了重修和扩建。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清代江宁瞻园和长春园如园在乾隆、嘉庆两个时期的基本格局和园林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江宁瞻园
圆明园
长春园
如园
写仿
Keywords
Zhanyuan in Jiangning(Nanjing)
Yuanmingyuan
Changchunyuan
Ruyuan
intimating
分类号
TU-098.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春园淳化轩与故宫乐寿堂考辨
被引量:
9
12
作者
朱杰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38,共13页
文摘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为满足听政、朝会、典礼、祭祀、文娱等一系列皇家仪典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兴建的规模空前的离宫。 雍正以降,官式建筑普遍标准化、模式化,至乾隆年间,形制完全相同或近乎相同的宫殿、寺庙、园林同见于两地的实例已屡见不鲜,颇有现代定型设计的意味。长春园淳化轩与故宫乐寿堂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同出于一个设计方案的孪生建筑。
关键词
寿堂
长春园
座床
乾隆
故宫博物院
歇山
檐柱
宫殿
圆明园
七架梁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圆明园新证——长春园蒨园考
被引量:
5
13
作者
端木泓
机构
旅法学者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6-292,共47页
文摘
蒨园是清代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中第一座直接写仿江南私家园林的园中之园,始建于乾隆第一次南巡后的1751-1753年间,原型为瓜洲周锦春园。本文借助国家图书馆藏《蒨园图》、王炳绘《蒨园八景图》册等图像资料,结合乾隆御制诗,论证了蒨园仿建锦春园的历史背景、蒨园八景的造景理念。蒨园的江南风致是乾隆南巡后出现的新的园林境界,山水、建筑被以一种更为精致、细腻的组合模式表现出来,其直接取用江南私家园林的主题类型化手法,此后成为皇家园林创作的主流。
关键词
圆明园
长春园
蒨园
士商园林
扬州瘦西湖
瓜洲锦
春园
场所精神
写仿
中国
建筑史
Keywords
Qianlong period style
Yunaming Yuan
Qianyuan
adaptive imitation
Yangzhou’s Shou Xihu
merchants’ gardens
Zhou Jinchun’s Garden in Guazhou
typology
site spirit.
分类号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园地盘河道全图
被引量:
2
14
作者
王淑芳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1-96,共6页
文摘
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合称三园,位于北京西郊。 圆明三园是我国园林建筑史上规模最大、最宏伟瑰丽的皇家园林。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建园,经雍正、乾隆两代的修建和扩建,历时一百五十余年。占地五千二百余亩。
关键词
圆明园
长春园
全图
乾隆
康熙年间
雍正年间
同治
河道
地盘
福海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928.7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休闲垂钓的佳境——长春园
15
作者
关新铭
出处
《中国钓鱼》
1999年第11期44-44,共1页
文摘
世界闻名的遗址公园北京圆明园中的长春园,是老年人休闲垂钓的好去处。园中有大小水塘多口,水面达数百亩,占长春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各个水塘以沟渠相连,曲径通幽。春季堤岸杨柳成荫,塘中水草丛丛片片;到了每年的7月,各个塘中荷花盛开,亭亭玉立,微风一吹,香溢满园。塘中有鲫、鲤、草、黑和翘嘴鲌等鱼,经常上钩的绝大多数是自然繁殖的小型鲫鱼,偶尔也可遇上较大的草鱼、鲤鱼和黑鱼等。垂钓者只要购得年票一张,就可天天在这野趣天成,宛若仙境般美景中伸竿垂纶,
关键词
老年人
长春园
圆明园
自然繁殖
遗址公园
三分之二
陶冶情操
自然生长
海淀区
草鱼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春园命名之由来
16
作者
杨乃济
出处
《紫禁城》
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
文摘
长春园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当时乾隆皇帝才41,岁,就开始安排归政娱老的后事了。他在乾隆三十五年写下的—首七律《长春园题句》的诗注中说: 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个五,彼时亦应归政,故邻圆明园之东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 乾隆一不留神,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与他经过深思熟虑矫饰后写下的《圆明园后记》竟然完全相悖。在那篇文字中,他曾一再宣称要效法皇祖、皇考的先忧后乐,不再另建新园。十电是这样写道: 小子敬奉先帝宫室苑圃,常恐贻羞,敢有所增益?是以践阼后,所司以建园请,卻之。既释服。
关键词
长春园
雍正十一年
张廷玉
果亲王允礼
居士
圆明园
大学士
法号
宝亲王
一不留神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
12
17
作者
曹新
张凡
韩梅
康丽芳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1期34-41,共8页
文摘
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高峰和典范,这座历史园林遗产的保护是中国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圆明三园各个景区现状进行的全面详细的实地调查,从山水体系、景点遗址、植物景观等角度与全盛时期进行对比,探寻发生的变化。分析圆明三园作为遗址公园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保护和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遗产
圆明园
长春园
绮
春园
保护
利用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rden heritage
Yuan Ming Yuan
Chang Chun Yuan
Qi Chun Yuan
canservation
utilizat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的考古发现
被引量:
1
18
作者
孙勐
张中华
曹孟昕
机构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出处
《大众考古》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文摘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大规模兴建,以及后来嘉庆、道光和咸丰皇帝的相继增建,成了一座景观组群多达一百余处的辉煌壮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设计与修建不仅模仿了自然风光,蕴涵了宇宙模式,还借鉴了古人的诗情画意,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引进了西方的园林风格。当然,园内各式各样的建筑中还充盈着不可计数、琳琅满目的艺术品。
关键词
含经堂
皇家园林
江南园林
咸丰皇帝
乾隆时期
考古工作
淳化轩
长春园
辉煌壮丽
葫芦器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
19
作者
姚庆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6-78,106,共4页
文摘
含经堂遗址坐落于圆明三园的长春园,曾作为乾隆皇帝"颐养天年"的重要场所,是长春园内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含经堂遗址的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而且为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圆明园
长春园
含经堂遗址
保护理念
保护展示
Keywords
Yuanmingyuan
Changchun Garden
Tripataka Hall ruins
preservation concept
preservation display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为何在圆明园中修建西洋楼
被引量:
1
20
作者
郑艳
机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6,共2页
文摘
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入皇家园林尚属首次。尽管西洋楼在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中无足轻重,就全园而言不过是局部的点缀,但它毕竟是欧洲建筑和造园艺术传播到中国以来的第一个具备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造园艺术
欧洲建筑
长春园
皇家园林
园林建筑
交流方面
整体规划
西方文化
蒋友仁
马戛尔尼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遗址、文献与图像——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初步研究
孙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
承载
《史林》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圆明三园之造园艺术浅探—长春园篇
薛晓飞
周虹
赵九洲
刘敏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桃色细逐杨柳青·北京圆明园(长春园)
郑新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春园”书场正式复园开演
刘启芳
《上海文博论丛》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春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探讨
华东
王凤琴
唐世光
郝佳
《园林科技》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故宫博物院藏长春园思永斋两幅御容画像辨析
王志伟
《紫禁城》
2024
0
原文传递
8
长春园狮子林与苏州狮子林
贾珺
《建筑史》
2010
3
原文传递
9
长春园之小有天园与杭州汪氏园
贾珺
《建筑史》
2008
2
原文传递
10
《乾隆帝雪景行乐图》与长春园狮子林续考
贾珺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11
长春园之如园与江宁瞻园
贾珺
《建筑史》
2009
0
原文传递
12
长春园淳化轩与故宫乐寿堂考辨
朱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9
原文传递
13
圆明园新证——长春园蒨园考
端木泓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5
5
原文传递
14
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园地盘河道全图
王淑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
原文传递
15
休闲垂钓的佳境——长春园
关新铭
《中国钓鱼》
1999
0
原文传递
16
春园命名之由来
杨乃济
《紫禁城》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
曹新
张凡
韩梅
康丽芳
《中国园林》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的考古发现
孙勐
张中华
曹孟昕
《大众考古》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析圆明园含经堂遗址保护理念
姚庆
《晋中学院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乾隆为何在圆明园中修建西洋楼
郑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