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特殊的长寿细胞:毛竹茎秆纤维细胞(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甘小洪 丁雨龙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利用显微和细胞化学方法,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纤维次生壁形成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以及ATP酶、Ca2+-ATPase和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次生壁形成早期,细胞核具有双层核膜,染色质凝聚,可见大量的... 利用显微和细胞化学方法,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纤维次生壁形成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以及ATP酶、Ca2+-ATPase和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次生壁形成早期,细胞核具有双层核膜,染色质凝聚,可见大量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存在于纤维细胞中;随后,双层核膜消失,细胞器将逐渐解体,多泡体开始出现在纤维细胞的细胞质;随着年龄的增加,纤维细胞壁逐渐增厚,并出现多层结构现象,而运输小泡、细胞膜、胞间连丝和凝聚的染色质将持续存在。在次生壁形成的整个过程中, ATP酶、Ca2+-ATPase和酸性磷酸酶在运输小泡、细胞膜、质膜内陷、胞间连丝和凝聚的染色质中将持续存在。结果表明,毛竹茎秆纤维细胞是一种不同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长寿细胞,纤维原生质体中ATP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持续存在与次生壁的持续增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长寿细胞 毛竹 次生壁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长寿细胞
2
作者 黄建民 《祝您健康》 2006年第5期50-51,共2页
细胞的起源大约已有30亿年的历史了,但真正发现细胞迄今仅有300多年时间。知道"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共有特征,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点,只不过是100多年前的事。人体是细胞进化的产物,归类于多细胞生物。一个成年人... 细胞的起源大约已有30亿年的历史了,但真正发现细胞迄今仅有300多年时间。知道"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共有特征,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点,只不过是100多年前的事。人体是细胞进化的产物,归类于多细胞生物。一个成年人体约有1800万亿个细胞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细胞 细胞 细胞疗法 科学家 细胞进化 成年人 人体 衰老 器官 动植物
原文传递
节食状态下可使细胞长寿
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节食状态 细胞长寿 抗衰老功能 基因 SIRTl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细胞的口蹄疫GHloop多肽抗原的制备及免疫效力鉴定
4
作者 侯立婷 张媛媛 +7 位作者 于晓明 杜露平 张元鹏 程海卫 乔绪稳 李丁 郑其升 陈瑾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本研究将葡萄球菌A蛋白人工合成类似物的二聚体(DD)与口蹄疫的GHloop串联,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优化合成GHloop-DD,并评价其免疫原性。将GHloop-DD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鉴定阳性后转入E.coli BL21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 本研究将葡萄球菌A蛋白人工合成类似物的二聚体(DD)与口蹄疫的GHloop串联,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优化合成GHloop-DD,并评价其免疫原性。将GHloop-DD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鉴定阳性后转入E.coli BL21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对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可溶性进行分析。利用镍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利用BCA试剂盒测定重组蛋白的浓度,将重组蛋白(2.5μg/只)与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免疫5周龄小鼠,同时设商品化合成肽苗对照与空白对照。免疫后28 d采集试验小鼠血清,利用口蹄疫病毒多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结B细胞的数量及骨髓中长寿浆细胞的数量;利用荧光定量检测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刺激后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水平。SDS-PAGE结果表明,GHloop-D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获得高水平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免疫试验结果表明,GHloop-DD不但能够刺激免疫小鼠产生高水平的多肽特异性ELISA抗体,而且能够提高淋巴结B细胞的数目及相关趋化因子水平,使骨髓中长寿浆细胞的数量和脾脏淋巴细胞刺激后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GHloop-DD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口蹄疫多肽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loop-DD 体液免疫 B细胞 长寿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甘小洪 丁雨龙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8,共9页
利用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H. De Lehaie)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在纤维细胞初生壁形成期,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出现大量的由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分... 利用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H. De Lehaie)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在纤维细胞初生壁形成期,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出现大量的由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运输小泡,周质微管平行分布于质膜内侧,出现环状片层结构,并在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出现壁旁体结构。随着次生壁的逐渐形成,细胞质中细胞器逐渐地解体并出现多泡小体;纤维细胞核出现染色质凝聚并边缘化,但在8年生的纤维中可以持续存在;在纤维次生壁形成的整个阶段都存在与周围细胞相联系的胞间连丝和运输小泡;次生壁在前4年加厚明显,以后加厚程度减缓,但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随着加厚出现宽窄交替的多层结构。结果表明,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壁旁体等细胞器与周质微管一起参与了初生壁和次生壁早期的形成;纤维细胞次生壁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漫长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而PCD的产物与胞间连丝一起参与了次生壁的形成与加厚;染色质凝聚并边缘化的细胞核与胞间连丝的持续存在,证明毛竹茎秆纤维细胞是一种典型的长寿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茎秆纤维 发育 超微结构 程序性细胞死亡 长寿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lomerase as a “stemness” enzyme 被引量:1
6
作者 KONG Feng ZHENG ChengYun XU DaWe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6期564-570,共7页
Pluripotent or multipotent stem cells are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and tissue homeostasis;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self-renew and differentiate into various types of functional cells.To maintain these properties,stem c... Pluripotent or multipotent stem cells are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and tissue homeostasis;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self-renew and differentiate into various types of functional cells.To maintain these properties,stem cells must undergo sustained or unlimited proliferation that requires the stabilization of telomeres,which are essential for chromosome end protection.Telomerase,an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synthesizes telomeric DNA.Through th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 the lifespans of cells are extended,or indefinite proliferation is conferred;this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stem cell phenotype.This review highlights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elomerase as a"stemness"enzyme and discusses the underlying i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cells TELOMERASE TELOMERE genomic stability iPS cells TERC TERT
原文传递
GLOBAL DYNAMICS OF AN IN-HOST HIV-HNFECTION MODEL WITH THE LONG-LIVED INFECTED CELLS AND FOUR INTRACELLULAR DELAYS
7
作者 SHIFEI WANG YICANG Z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2012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global dynamics for an in-host HIV-1 infection model with the long-lived infected cells and four intracellular delays. Our model admits two possible equilibria, an uninfected equilibrium ...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global dynamics for an in-host HIV-1 infection model with the long-lived infected cells and four intracellular delays. Our model admits two possible equilibria, an uninfected equilibrium and infected equilibrium depending o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We derive that the global dynamics are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the values o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i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is less than one, the uninfected equilibrium is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le, and the virus is cleared; if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is larger than one, then the infection persists, and the infected equilibrium is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 in-host HIV-1 infection model intracellular delays long-lived infectedcells Lyapunov functionals global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