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苗润池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6-40,共5页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为主跨1160 m的钢箱梁悬索桥,针对大桥塔高、结构柔、跨度大、弱阻尼等特点,从长周期效应、行波效应和减隔震设计3个方面开展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地震地质环...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为主跨1160 m的钢箱梁悬索桥,针对大桥塔高、结构柔、跨度大、弱阻尼等特点,从长周期效应、行波效应和减隔震设计3个方面开展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地震地质环境、场地条件及地震震级对长周期反应谱的贡献,修正设计反应谱,分析不同视波速对主桥地震反应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阻尼器对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考虑长周期效应,结构的地震内力响应增大约30%,地震位移响应增大约50%,在抗震设计时需要预留足够的安全储备;结构行波效应分析结果小于一致激励的计算结果,采用一致激励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偏安全;设置阻尼器后,加劲梁位移减震效果达到85%以上,阻尼器对加劲梁的纵向位移减震效果显著,对桥塔内力的减震效果并不明显,在抗震设计时应以位移减震控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长周期效应 行波效应 阻尼器 内力 位移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动因素对火星环绕段轨道长期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建军 王大轶 《深空探测学报》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针对未来火星探测需要,研究了摄动因素对火星环绕段轨道的长期影响。对各种摄动因子的数量级进行了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对比选取了起主导作用的摄动因子;建立了主要摄动因子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对比分析了火星和地球的相应摄动... 针对未来火星探测需要,研究了摄动因素对火星环绕段轨道的长期影响。对各种摄动因子的数量级进行了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对比选取了起主导作用的摄动因子;建立了主要摄动因子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对比分析了火星和地球的相应摄动因素对各自环绕段轨道半长轴和偏心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非球形摄动对火星环绕段轨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长周期特征,而相应的地球环绕段短周期效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质量分布不同造成火星非球形引力位中田谐项的系数基本都比地球的相应值大一个量级,因此在实际轨道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高阶项特别是高阶田谐项对环绕段轨道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环绕段 摄动分析 长周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对甘肃陇东地区的破坏影响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爱国 杨晓鹏 +3 位作者 李明永 柳煜 石航 史继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汶川MS8.0地震后甘肃陇东地区的详细灾害调查基础上,对该区地震破坏进行了分类研究,给出了各种建筑物及工程结构的破坏程度及破坏特征。结合该区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对产生地震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地震破坏相对严重的原因... 在汶川MS8.0地震后甘肃陇东地区的详细灾害调查基础上,对该区地震破坏进行了分类研究,给出了各种建筑物及工程结构的破坏程度及破坏特征。结合该区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对产生地震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地震破坏相对严重的原因除与建筑物本身质量及结构有关外,还与远震和地形影响的长周期效应及持时较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陇东地区 地震破坏 长周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LONAS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腾 袁运斌 张宝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7-1358,共12页
在GP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BDS和GLONASS系统各自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于BDS和GLONASS系统的非组合PPP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DS/GLONASS联合处理的函数模型.新模型中考虑了BDS系统GEO卫星伪距长周期多路径效应... 在GP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BDS和GLONASS系统各自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适用于BDS和GLONASS系统的非组合PPP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DS/GLONASS联合处理的函数模型.新模型中考虑了BDS系统GEO卫星伪距长周期多路径效应引起的系统性偏差(BDS GEO Multipath Bias,BGMB),将其作为参数进行估计;另外,新模型中还考虑了GLONASS系统伪距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biase,IFB),将其参数化为卫星频率号的线性函数,并通过参数重组得到了满秩的函数模型和可估参数的形式.选取了2015年年积日200~230共一个月的11个MGEX跟踪站数据来验证新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将BDS系统伪距BGMB当作参数估计能够显著提高BDS单系统非组合PPP的收敛速度,并能减小伪距残差;通过线性函数来模型化GLONASS伪距IFB能够显著提高GLONASS单系统PPP的收敛速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伪距残差;1个月BDS/GLONASS非组合PPP定位误差RMS在北、东、高三个方向分别为6.9 mm、9.1 mm和19.3 mm,表明提出的BDS/GLONASS非组合PPP模型与算法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LONASS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 BDS GEO伪距周期多路径效应 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 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阻尼矩阵构建方法对高重力坝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殷琳 楼梦麟 康帅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9-1416,1453,共9页
通过二维数值计算,讨论合理建立阻尼矩阵对高重力坝时域内进行地震反应计算的重要性。首先,以4个不同坝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为计算对象,将三种地震波作为水平输入,解得6种不同的阻尼矩阵形式下坝体的地震反应。然后以频域内解为标准,研究... 通过二维数值计算,讨论合理建立阻尼矩阵对高重力坝时域内进行地震反应计算的重要性。首先,以4个不同坝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为计算对象,将三种地震波作为水平输入,解得6种不同的阻尼矩阵形式下坝体的地震反应。然后以频域内解为标准,研究各种阻尼矩阵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坝高超过250 m高的重力坝在时域内进行的地震反应计算是长周期系统的动力分析问题,应重视阻尼矩阵的建模方式,不宜采用单频率参数的质量比例阻尼矩阵和刚度比例阻尼矩阵,应采用双频率参数的Rayleigh阻尼矩阵,在确定2个频率参数时除采用坝体基频外还应考虑激振地震波的频谱特性以获得合理的坝体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地震反应 阻尼矩阵 周期动力效应 地震波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动力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晓磊 吴进标 +2 位作者 李志 何慧慧 吴必华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12期102-105,123,共5页
针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响应,分析了近断层(近震)地震波的反应谱,以及远震地震波的反应谱,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近断层地震和远震的能量谱,研究了近震及远震能量谱的特点,以及从隔震机理上分析了近震对隔震结构的影响。以某... 针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响应,分析了近断层(近震)地震波的反应谱,以及远震地震波的反应谱,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近断层地震和远震的能量谱,研究了近震及远震能量谱的特点,以及从隔震机理上分析了近震对隔震结构的影响。以某基础隔震结构为算例,采用相同地震的相同近断层(近震)地震波及远场地震波作为地震激励,分析了其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基础隔震结构在近震下动力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可能造成上部结构发生破坏,在近断层地震区进行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时,地震动的长周期脉冲效应不能忽略,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近场地震 周期脉冲效应 远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ances and New Applications Using the Acousto-Optic Effect in Optical Fibers 被引量:1
7
作者 Alexandre A. P. POHL Roberson A. OLIVEIRA +5 位作者 Ricardo E. DA SILVA Carlos A. F. MARQUES Paulo de Tarso NEVES JR. Kevin COOK John CANNING Rogério N. NOGUEIRA3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1-25,共25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short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acousto-optic mechanism applied to optical fibers. The role of the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the acousto-optic modulator in the excitation of flexural a... This work presents a short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acousto-optic mechanism applied to optical fibers. The role of the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the acousto-optic modulator in the excitation of flexural and longitudinal acoustic mode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up to 1.2 MHz is highlighted. A combina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s and 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s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waves with Bragg and long period gratings. Results show a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Rec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writing of gratings under the acoustic excitation and a novel viscometer sensor based on the acousto-optic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O-OPTICS fiber gratings optical fibers optical sens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