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镍氧化物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娄向东 张慧勤 +2 位作者 赵晓华 成庆堂 卢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镧镍氧化物对活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通过XRD,TG-DTA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烧结温度,光催化剂的用量,光照和老化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440℃热处理即可得...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镧镍氧化物对活性染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通过XRD,TG-DTA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烧结温度,光催化剂的用量,光照和老化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440℃热处理即可得到性能良好的光催化剂,光照显著增强了催化降解效果,催化剂老化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光催化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镧镍氧化物 染料废水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镧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娄向东 赵晓华 +1 位作者 成庆堂 卢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用共沉淀法、溶胶 凝胶法及室温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镍镧复合氧化物。通过TG DTA、XRD和TEM技术对其热稳定性、结构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和老化时间对其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性能的影响 ,并对... 用共沉淀法、溶胶 凝胶法及室温固相反应法分别合成了镍镧复合氧化物。通过TG DTA、XRD和TEM技术对其热稳定性、结构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和老化时间对其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性能的影响 ,并对氧化物间的有效协同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 ,对于难降解的活性翠蓝KGL( 2 0mg/L) ,3种方法制备的 1 5 0mg复合氧化物均可在 1 2 0min内将其光催化降解90 0 %以上 ,无光照时也可催化降解 79 6%以上 ;对于活性艳兰KNR、活性黑GR和活性艳红K2G这 3种染料 ,在 2 0min内 ,用共沉淀法和室温固相反应法所得 1 0 0mg复合氧化物可将其光催化降解 83 1 %以上 ,无光照时 ,也可将其催化降解 3 8 1 %以上 ;而溶胶 凝胶法所得复合氧化物仅能将其光催化降解 3 8 1 %以上 ,无光照时 ,无催化降解能力。老化 1个月时间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制备 活性染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镍复合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固相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石晓波 傅海萍 +1 位作者 李春根 汪德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5-816,共2页
The La-Ni complex oxid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The structure and reducibility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G-DTA,XRD,TEM and TPR methods.At the same time the cat... The La-Ni complex oxide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The structure and reducibility of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G-DTA,XRD,TEM and TPR methods.At the same tim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with carbon dioxide over the complex oxide nanoparticle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is K2NiF4 nanoparticles,and the size is 13 nm.The complex oxide sample had high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纳米微粒 固相合成 催化性能 微波辐射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镧复合氧化物的掺杂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4
作者 娄向东 张慧勤 +2 位作者 赵晓华 成庆堂 卢雁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8,共4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镍镧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三价、四价离子系列掺杂。研究了掺杂物的气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O2,TiO2,SnO2,Al2O3,SbCl3等掺杂的复合氧化物,均对乙醇有较高的气敏性,而对汽油、H2及LPG等气敏性较低。其中TiO2掺杂量为...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镍镧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三价、四价离子系列掺杂。研究了掺杂物的气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O2,TiO2,SnO2,Al2O3,SbCl3等掺杂的复合氧化物,均对乙醇有较高的气敏性,而对汽油、H2及LPG等气敏性较低。其中TiO2掺杂量为4%(摩尔分数)的镍镧复合氧化物对乙醇的气敏性能最好。探讨了Si,Ti,Sn,Al,Sb等离子的价态,离子半径及复合氧化物的形成条件等与气敏性能的关系,研究了工作温度,被测气体浓度对元件气敏性能及对气体选择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掺杂 气敏性能 乙醇 沉淀法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相法制备纳米镧锶镍复合氧化物
5
作者 李大光 赵丰华 +3 位作者 章弘毅 李铁虎 郭清泉 张鹤丰 《纳米科技》 2008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硝酸镧、乙酸锶和乙酸镍为原料,应用微波固相法制备了纳米镧锶镍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研究表明:控制热分解温度是制备超微纳米粒子的关键。最小粒径产物的制备条件是:微波炉加热功率600W,马弗炉热分解温度600℃,热分解时间5h。XRD... 以硝酸镧、乙酸锶和乙酸镍为原料,应用微波固相法制备了纳米镧锶镍复合氧化物前驱体。研究表明:控制热分解温度是制备超微纳米粒子的关键。最小粒径产物的制备条件是:微波炉加热功率600W,马弗炉热分解温度600℃,热分解时间5h。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物相组成为La0.9Sr0.1NiO3,属钙钛矿相斜方六面体结构,空间群R-3c,平均粒径10~25nm。应用DSC—TG技术对纳米镧锶镍复合氧化物前驱物热分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得两阶段分解机理函数为G(a)=[-ln( 1-α ) ]^7/12,G(a)=-ln( 1-α ) ]^4/9。 :微波固相法;纳米镧锶镍复合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相法 纳米复合氧化物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静 张宁 +1 位作者 钟金莲 汤胜山 《工业催化》 CAS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三种不同的顺序,用固相法制备La2O3-NiO催化剂,通过XRD和TEM手段对其热稳定性、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催化剂不同的制备顺序、反应光照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并对镧镍复合物间的协同机理进行了初... 采用三种不同的顺序,用固相法制备La2O3-NiO催化剂,通过XRD和TEM手段对其热稳定性、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催化剂不同的制备顺序、反应光照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并对镧镍复合物间的协同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同是固相法制备,但采用不同步骤顺序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效果大不相同。用机械混合方法制备而成的La2O3-NiO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先分开碾磨、后在一起焙烧制备而成的La2O3-NiO催化剂催化效果其次;而一开始就把各种反应物放在一起碾磨而后焙烧制成的La2O3-NiO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差,原因可由复合氧化物之间的协同机理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甲基橙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L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宝春 远松月 +1 位作者 王连驰 于作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573-1577,共5页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_4:O_2:N_2=2:1:7、空速15000h^(-1)时,C_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_(1-x)Ni_xO_2催化剂中,当0.1≤x≤0.9...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_4:O_2:N_2=2:1:7、空速15000h^(-1)时,C_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_(1-x)Ni_xO_2催化剂中,当0.1≤x≤0.9时,该催化剂由LiNiO_2和LaNi_(1-y)Li_yO_(4-λ)两相组成,x<0.3时出现了LiLaO_2相,La_2Ni_(1-y)Li_yO_(4-λ)是甲烷氧化偶联的主要活性相,活性位Li^+-O^--Ni^(2+)数量的增加是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LiNiO_2和LiLaO_2也有催化活性,它们与La_2Ni_(1-y)Li_yO_4间的协同作用也可能是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Al钙钛矿氧化物中Sr和Ca取代La对甲醇重整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Alieh KHALESI Hamid R. ARANDIYAN Matin PARVARI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0-968,共9页
Mixed perovskite oxides with CaxLa1-xNi0.3Al0.7O3-d and SrxLa1-xNi0.3Al0.7O3-d(x=0,0.2,0.5,0.8,and 1.0;d=0.5x)component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The effects of the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La by Ca and S... Mixed perovskite oxides with CaxLa1-xNi0.3Al0.7O3-d and SrxLa1-xNi0.3Al0.7O3-d(x=0,0.2,0.5,0.8,and 1.0;d=0.5x)component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The effects of the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La by Ca and Sr in dry CH4 reforming were investigated at 500-800 ℃ and 101 kPa.The resulting oxides were examin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ion,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and BET surface area analysis.Studies following the catalytic tests by carbon analysis show some carbon deposition on this catalytic syste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initial salt entered into a propionate structure,and that most of the solid solution has well defined perovskite structure with surface areas between 3.5 and 9.5 m2/g.Most of the catalysts performed well in the dry reforming,with CH4 conversions up to 90%,H2 yields up to 80%,and H2 selectivity up to 90%.Among the samples,Sr0.2La0.8Ni0.3Al0.7O2.9 showed an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H4 dry reforming,with a H2/CO ratio of 1,whereas Ca0.8La0.2Ni0.3Al0.7O2.6 showed the lowest coke formation(approximately 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钙钛矿 重整技术 甲烷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_2NiO_(4+δ)支撑透氧膜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澄 余桂郁 杨南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采用配合物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透氧性能的类钙钛矿结构 La2 Ni O4+δ材料 ,XRD实验表明为单一相。讨论了控制溶胶 -凝胶过程的条件 ,成功地制得了均匀澄清的稳定溶胶和稳定凝胶。采用 Al2 O3 多孔陶瓷为支撑体 ,用上述溶胶制备了支... 采用配合物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透氧性能的类钙钛矿结构 La2 Ni O4+δ材料 ,XRD实验表明为单一相。讨论了控制溶胶 -凝胶过程的条件 ,成功地制得了均匀澄清的稳定溶胶和稳定凝胶。采用 Al2 O3 多孔陶瓷为支撑体 ,用上述溶胶制备了支撑致密透氧膜 ,结果表明在孔径为 0 .2μm的多孔 Al2 O3 陶瓷片上制备的支撑膜比较理想 ,膜的厚度约为 35 μm。透氧实验结果表明 ,该支撑膜比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种材料无支撑膜有更好的透氧性能。由于膜内部的离子传输过程是制约透氧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支撑膜的厚度远小于无支撑膜 ,较薄的膜减少了离子在固相中的传输距离 ,有助于加快这一传输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La2NiO4+δ 支撑透氧膜 溶胶 凝胶 镧镍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结构LaNiO_3及其性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新义 白正辰 +1 位作者 马智 秦永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7-571,共5页
使用超声共沉淀法制备了LaNiO3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研究了共沉淀过程中超声波对LaNiO3结构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面吸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TPR)和活... 使用超声共沉淀法制备了LaNiO3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研究了共沉淀过程中超声波对LaNiO3结构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面吸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TPR)和活性评价等表征.结果表明,在共沉淀过程中施加超声波辐照,可以使LaNiO3复合氧化物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加,表面晶格氧空位增加,表面吸附氧种增加,使LaNiO3催化剂的表面氧种活化,表面氧与体相晶格氧的比例增加,使LaNi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增加.探讨了超声波作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共沉淀法 纳米结构 催化作用 LANIO3 制备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法制备Cu/La_2O_3-NiO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静 张宁 钟金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采用3种不同的顺序制备了镧镍复合氧化物前驱体后,再在这3种物质上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La2O3-NiO催化剂。用XRD、TEM分别对催化剂表面结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CO2和H2O光催化合成甲醇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方法... 采用3种不同的顺序制备了镧镍复合氧化物前驱体后,再在这3种物质上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La2O3-NiO催化剂。用XRD、TEM分别对催化剂表面结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CO2和H2O光催化合成甲醇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混合碾磨并一起焙烧后再处理的Cu/La2O3-NiO催化剂,其光催化活性最强,而先分开碾磨后一起焙烧再处理的催化剂光催化活性其次,而机械混合后再一起处理的催化剂对目的反应没有光催化活性。其中0.5%Cu/La2O3-NiO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a2O3-NiO 光催化合成 甲醇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