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的课程决策陷阱:基于镜像政治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皮武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作为政治决策的一种次级形式,课程决策过程充满政治色彩。多年来,尽管大学课程不断变革,但人们对它的诟病却从未停止。课程决策过程的"镜像化"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决策者重点关注的不是新的课程方案所能带来... 作为政治决策的一种次级形式,课程决策过程充满政治色彩。多年来,尽管大学课程不断变革,但人们对它的诟病却从未停止。课程决策过程的"镜像化"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决策者重点关注的不是新的课程方案所能带来的人才培养的实际效应,而主要是为了获得"改革"意识形态驱动下的象征表达,决策的目标和细节都是在幕后被策划和商定的,它们会为少数人带来真正的利益,而观众看到的往往是一种表面上参与者众多的幻化的"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决策 决策“陷阱” 镜像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体育报道中的政治镜像 被引量:1
2
作者 项杨春 《体育科技》 2017年第4期61-62,64,共3页
从晚清到20世纪二十年代,这几十年间,体育报道在《申报》中只占很小的数量,并不受人重视。20世纪二十年代后,中国的竞技体育迅速发展,体育报道也有了很大进步。此时《申报》逐渐开始把体育新闻作为一个特定门类加以报道,并有了体育专栏... 从晚清到20世纪二十年代,这几十年间,体育报道在《申报》中只占很小的数量,并不受人重视。20世纪二十年代后,中国的竞技体育迅速发展,体育报道也有了很大进步。此时《申报》逐渐开始把体育新闻作为一个特定门类加以报道,并有了体育专栏、体育特刊,有了专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的部门,还有了专职的体育新闻记者,《申报》的体育报道逐渐成熟。此时,奥运会(世运会)、远东运动会、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逐渐成为《申报》体育报道关注的重点。随着《申报》体育报道的成熟,体育和政治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30年代开始,无论是大竞争中的《申报》用专版报道全运会,还是"九一八"事变后主动加大对远东运动会、奥运会(世运会)等体育报道,亦或是日伪统治和蒋介石"党化"被操控时期的《申报》,《申报》的体育报道都折射出那一时期的政治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体育报道 政治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晋升政策改革的“镜像”化及其警示:基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案例研究
3
作者 王建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70,共6页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尔巴纳-香槟分校的教师晋升政策改革具有明显的镜像政治色彩。通过对这所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晋升政策改革的实地调研,考察十年间政策实施的效果。"镜像"化的教师评价政策虽然可以给予大学及其基层学术组织更...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尔巴纳-香槟分校的教师晋升政策改革具有明显的镜像政治色彩。通过对这所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晋升政策改革的实地调研,考察十年间政策实施的效果。"镜像"化的教师评价政策虽然可以给予大学及其基层学术组织更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具有对大学传统自治守护的功效,但基本流于形式且相对无效。为了避免政策"镜像"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大学在制定教师聘任政策时需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问题确认与议程设定,实现政策目标-手段合理指向与精确匹配,增加政策合法化的信息公开与实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教师晋升政策 改革 镜像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对媒体镜像的譬喻
4
作者 张春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8期60-61,共2页
媒介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延伸的桥,同时也为人们设置了无所不在的鸿沟。柏拉图提出的"洞穴比喻"形象地昭示出了媒介镜像的这种双重作用。媒介具有告知、表达、解释和指导等诸多功能,同时媒介也具有隐性功能,其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 媒介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延伸的桥,同时也为人们设置了无所不在的鸿沟。柏拉图提出的"洞穴比喻"形象地昭示出了媒介镜像的这种双重作用。媒介具有告知、表达、解释和指导等诸多功能,同时媒介也具有隐性功能,其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模糊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产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偏差。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为媒体在女性政治家的报道倾向上提供了理论启示,媒体镜像的女性政治家通常缺乏成为国家领导者的资质,媒介镜像弱化了女性政治家在处理国家、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媒体镜像正是通过赋予一些人话语权,使得另一些人被边缘化,并且规定着哪些议题在何种框架下被广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比喻” 媒体镜像 认识偏差 媒体镜像的女性政治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足而悲鸣,作剧以抒愤——明代中后期:“水浒”传奇的兴起与政治镜像
5
作者 朱仰东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7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水浒传奇兴起于明代中后期,除传奇作为艺术形式勃兴于此际、小说《水浒传》影响之外,还与明代中后期的政治局势、剧作者身份地位及当时朝中反抗阉党权奸的历史潮流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的忠臣良将有关。同时剧中人物形象及接受招安的结局... 水浒传奇兴起于明代中后期,除传奇作为艺术形式勃兴于此际、小说《水浒传》影响之外,还与明代中后期的政治局势、剧作者身份地位及当时朝中反抗阉党权奸的历史潮流以及在此过程中涌现的忠臣良将有关。同时剧中人物形象及接受招安的结局,也融入了剧作者个人的主观倾向,表达了个人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水浒传奇 政治镜像 政治诉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