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海洋锚系浮标表层水温序列异常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祎 韩林生 +1 位作者 高艳波 李超 《海洋技术学报》 2018年第5期23-27,共5页
锚系浮标是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的代表性设备,通常在海洋恶劣环境下运行,数据序列易受到影响而发生异常。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区间为判定阈,对山东褚岛锚系浮标表层水温序列进行了异常检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自然环境因素... 锚系浮标是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的代表性设备,通常在海洋恶劣环境下运行,数据序列易受到影响而发生异常。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区间为判定阈,对山东褚岛锚系浮标表层水温序列进行了异常检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表层水温数据序列有效,未出现假阴性(漏报)或假阳性(误报)。对电源、通信等间接设备故障带来的异常有一定延迟,但能够识别出设备故障带来的所有极大异常和少部分非极值异常,异常检测率约为97.7%。对锚系浮标观测序列开展异常检测研究并分析设备故障特征,对保障海洋锚系浮标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 异常检测 人工神经网络 锚系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锚系大型浮标运动响应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洋洋 胡阳宁 +1 位作者 王立忠 李培良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38,共15页
以三锚系浮标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QWA与OrcaFlex软件开展了三锚系大型浮标系统运动响应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对直径10 m的浮标结构在波浪荷载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校核了浮标的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特征,计算分析了浮标的附加质量、辐... 以三锚系浮标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QWA与OrcaFlex软件开展了三锚系大型浮标系统运动响应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对直径10 m的浮标结构在波浪荷载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研究,校核了浮标的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特征,计算分析了浮标的附加质量、辐射阻尼、运动响应幅值算子RAO等水动力参数,阐明了不同风、浪、流工况下三锚系浮标与辅助浮筒的运动响应特性,揭示了浮标三锚链导缆孔处锚泊张力随入射角度、波高和周期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浮标稳性和随波性能较好。与无浮筒三锚系浮标相比,带辅助浮筒的三锚系浮标系统的运动响应和锚泊张力减小,随着波高和周期增大,三锚系浮标系泊锚链的极端张力值逐渐增大,尤其是在极端海况下,迎浪向锚链极端张力急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系浮标 浅水 水动力 运动响应 泊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料浮标观测系统通讯和导航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宁春林 施浒立 +3 位作者 于卫东 李圣明 胡超 崔君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提出了利用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和CAPS终端开展海洋资料浮标通讯和导航的一种新方法。根据海洋资料浮标发送数据量大而接收数据量小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复合导航电文的方法,将通信地面站出站发... 提出了利用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和CAPS终端开展海洋资料浮标通讯和导航的一种新方法。根据海洋资料浮标发送数据量大而接收数据量小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复合导航电文的方法,将通信地面站出站发送给通信卫星转发改为导航系统下行转发,将CAPS终端通信部分接收改为导航定位部分接收,成功地把CAPS终端发展到CAPS-OC(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Ocean Communication,CAPS-OC)终端。海上实验表明CAPS-OC终端及CAPS系统可以满足各种海洋资料浮标的通讯和导航定位的功能要求,目前有两台CAPS-OC终端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浅海大型锚系浮标观测系统的数据传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料浮标 CAPS CAPS终端 CAPS—OC终端 复合导航电文 浅海大型锚系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虚拟锚系剖面浮标结构优化设计
4
作者 刘志刚 《海洋技术学报》 2022年第4期61-71,共11页
针对目前虚拟锚系剖面浮标的设计多集中在控制算法领域,在结构设计上多为直接性试验设计的问题,为简化试验流程、降低成本,针对某款虚拟锚系剖面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对浮标水下2000 m工况进行有限元静力学仿真分析,得到对其应力... 针对目前虚拟锚系剖面浮标的设计多集中在控制算法领域,在结构设计上多为直接性试验设计的问题,为简化试验流程、降低成本,针对某款虚拟锚系剖面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对浮标水下2000 m工况进行有限元静力学仿真分析,得到对其应力和变形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设置浮标壳体1、壳体2、壳体3、肋板1、肋板2的厚度为变量,对浮标进行参数化建模,将变量参数值进行区间约束,设置重量、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为优化目标,对浮标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经过分析得到53组变量参数组合,筛选得到最优化的变量组合。利用优化前后浮标的结构参数,对浮标入水工况进行模拟流体压力分析,检测浮标结构设计合理性,对比显示优化后浮标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应力皆有所增大,但仍符合其材料设计要求。最终,参数化建模优化后的浮标重量减少了6.01%,最大应力降低了43.83%,最大变形量增加了0.01325 mm,变形量仍旧符合设计要求。优化过程减少了实际试验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虚拟锚系剖面浮标及深海设备的结构优化设计有一定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剖面浮标 有限元分析 响应面优化设计 参数化建模 流体压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通信的多参数锚碇浮标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孔卫奇 杨志勇 +1 位作者 马尚昌 龙永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7期80-82,86,共4页
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通信系统,在参考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多种传感器的海洋气象水文浮标。以锚系浮标体为工作平台,建立海洋气象、海洋水文及海洋水质综合观测系统。在北斗卫星通信覆盖的海域范围内,实现定点、长... 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通信系统,在参考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多种传感器的海洋气象水文浮标。以锚系浮标体为工作平台,建立海洋气象、海洋水文及海洋水质综合观测系统。在北斗卫星通信覆盖的海域范围内,实现定点、长期、连续、安全、准确地收集海洋气象、水文及水质数据资料,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数据处理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通信 传感器 气象水文 锚系浮标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S-OC终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宁春林 施浒立 +2 位作者 崔君霞 胡超 李圣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38-240,共3页
介绍CAPS-OC终端在海洋资料浮标观测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及在海洋资料浮标上的工作过程,阐述CAPS-OC终端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其中的多串口芯片关键技术进行说明。通过对CAPS-OC终端在大型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上的双向通信和定位实验... 介绍CAPS-OC终端在海洋资料浮标观测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及在海洋资料浮标上的工作过程,阐述CAPS-OC终端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其中的多串口芯片关键技术进行说明。通过对CAPS-OC终端在大型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上的双向通信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CAPS-OC终端及核心控制软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定位 CAPS-OC终端 大型锚系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军成 厉运周 《山东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20,共20页
海洋资料浮标是离岸原位获取水文、气象等环境参数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海洋环境实况监测、预警预报、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海洋资料浮标的作用、组成、分类、主要理论及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 海洋资料浮标是离岸原位获取水文、气象等环境参数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海洋环境实况监测、预警预报、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海洋资料浮标的作用、组成、分类、主要理论及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海洋资料浮标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突破,介绍了我国目前海洋浮标监测网的构成、应用情况,并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浮标进行了比较。最后,展望了海洋资料浮标及监测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料浮标 浮标分类 理论与技术 浮标发展 锚系浮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between a new Southern Ocean buoy and satellite altimeter 被引量:3
8
作者 Jianjun Kang Runyu Mao +1 位作者 Yiting Chang Hongli Fu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1年第5期49-55,共7页
In-situ observat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strong wind and waves in the Southern Ocean.A Westerlies EnvironmentalMonitoring Buoy(WEMB)was firstly deployed in the Southern Ocean during China’s 35th Antarctic Expedition,... In-situ observat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strong wind and waves in the Southern Ocean.A Westerlies EnvironmentalMonitoring Buoy(WEMB)was firstly deployed in the Southern Ocean during China’s 35th Antarctic Expedition,facilitating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eanic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g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ata processing methods,the accuracy of satellite altimeter productsis constantly improved,thus making it possible to inspect and evaluate the in-situ observation data.Based on theL3 products of multiple satellite altimeter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rrects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WH)data of WEMB by means of data matching,error statistics,and linear least-squares fitting.Through this study,the author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The effect of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changes with latitude on SWHaccuracy is fairly small.Due to the low response of WEMB to high-frequency waves,there is a systematic devia-tion.A feasible correction method is therefo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WH accuracy of WEMB.The temporalvariation of the corrected SWH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10 m win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and its average value reaches 3.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ring buoy Southern ocean Satellite altimeter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